詩詞:你生命中的所有情感,都能在詩詞裡找到共鳴

2020-12-27 楚予微茫

情感,是人類永遠的難題。從情感這二字誕生以來,一路就充滿了矛盾和困惑。

張愛玲曾說,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你的笑容裡有心酸也有釋然;經歷了感情的分分合合,或許你對對方又愛又恨;走過了世界的角角落落,你的眼神裡有故事也有茫然。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你生命中的所有複雜感情,都能在詩詞裡找到共鳴。

【面對蒼茫大地的孤獨感】

登幽州臺歌唐代: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瞬間:在某個深夜,獨自走著走著,突然一陣孤獨感襲上心頭,覺得沒有人可以懂自己?

坐了幾個小時的巴士來到海邊,望著不見邊際的大海,或是登上高樓的頂端,看著螞蟻一般大小的車水馬龍,突然心生敬畏,慨嘆人類之渺小,天地之廣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天地悠悠,宇宙渺遠,面對著蒼茫大地的這種孤獨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在現在引起我們的共鳴。

【矛盾人生的美好祝福】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每個人都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完美」二字。

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人生也有喜怒哀樂。喜歡的人不一定能相守,想做的事業不一定能成功;希望的事可能會落空,等待的人可能不再回來。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也正是因為人生坎坷,所以,才更要把美好的祝願送給所有人,博你會心一笑: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失而復得又離別的慨嘆】

喜見外弟又言別唐代:李益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失而復得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喜事。

試想,若你在經歷了十年的戰亂後,突然在異地他鄉遇見了當年走丟的親人,你是不是也如李益一般欣喜若狂,不管不顧地就聊得昏天黑地?然後又在得知對方已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之後悵然若失,嘆一聲造化弄人?

是啊,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帶著淚的微笑。有殘酷,更有溫情。

【看遍人世沉浮的悲涼和達觀】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宋代:蘇軾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當你一再地遭受挫折,當你在現實中碰了無數次壁,當你嘗遍了人間冷暖、看遍了人世沉浮,有人問你:你走到今天,有什麼感想嗎?

或許你也會如蘇軾一般,萬種滋味在心頭,有無奈,有悲涼,更有釋然,有達觀。因為,人生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著他。

【孤注一擲的勇氣和不讓步傲骨】

畫菊宋代: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多少青年踏進了這個染缸,然後被現實磨平了稜角。

但世間總有一些執拗的孤膽英雄,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管別人嘲他、笑他、哂他、辱他,都如菊花一般,寧可在枝頭昂著頭死去,也不願被吹落在北風之中。

當你湧起了這樣的熱血和勇氣,別忘了中國文人骨子裡「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傲骨,然後堅定地走下去吧。

那麼朋友們,你們還有什麼複雜的情感,需要詩詞來一一訴說?

相關焦點

  • 3首送別詩詞,願所有的離別都能換來久別重逢
    願你荊棘路變玫瑰,願你的日子會像白日夢一樣美,願你遇到的愛都可貴,願陪伴你的人無論變成誰,都像我一樣真心相待。這是歌曲裡的離別,面對摯友的離去,我們無力將朋友留下,只能送上最真摯的祝福,願朋友一路平安。那麼,詩詞裡 的離別什麼樣的呢,詩人們會用什麼簡短的語句來表達這千年共鳴的情感呢?人生難免漂泊,你是如此,我也如此,正如蘇軾所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歌詞裡的文學——《方文山的音樂詩詞課》
    第三節分享方文山創作的多首韻腳詩,體會韻腳詩的深刻內涵,味道不輸於前兩節,喜歡文學的朋友絕對不要錯過,為什麼有人寫的詩讀之無味,而有人寫的詩卻能直擊人心,或許在這裡能找到些許答案。
  • 3首關於思念的詩詞,有一種情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其實唐詩宋詞的魅力,不僅在於辭藻的華麗,更在於能讓人找到情感上的共鳴。喜悅了,讀詩詞;傷心了,讀詩詞;暢快了,讀詩詞;思念了,還是讀詩詞。假如你是唐詩宋詞的忠實愛好者,請一定來品味3首關於思念的詩詞。對於思念這個詞彙,我想在唐宋詩詞圈中,感觸最深的應該是李商隱了,那一首《夜雨寄北》不知曾打動了多少人…夜雨寄北唐 .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與詩詞結緣 在「小我」陶醉中走向「大我」
    被登封文化界譽為「第一女詞人」的王潔宇,與詩詞結緣,不管是工作中,還是退休後,一直堅持詩詞創作。登封時報 孫淑霞詩詞:淨化心靈每個人的精神血脈都一定是有來源,有出處的。王潔宇上中學時就喜歡詩詞,沉迷於唐詩宋詞所營造的空靈、靜謐的境界裡。大學畢業後就職於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年從事文秘工作。現為河南詩詞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 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智慧
    人們習慣於將自然景物擬人化,賦予人的特殊情感,再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抒發真實的感受。但意境是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的藝術整體,古人云:「詩無達詁。」出於自身獨特的情感體悟,文人通常不會局限於慣性的思路,他們會從傳統詩詞模式中孕育出自己獨特的詩詞情景。
  • 怎樣寫詩詞最有意境?學會這三點,你也能寫出意境生動的詩詞
    一是意,即所要表達的情感;一是境,即當時的一個環境、情境。無論古詩詞,還是現代詩歌,意境的塑造都需要意象。而意象,就是蘊含情感的對象。無論古人還是今人,寫詩詞一般不會直接表達情感,而是委婉地表達,這就需要借物抒情、託物言志、所以詩歌中的「物」就被稱為意象。表達作者「意」的對象。比如,楊柳因為諧音「留」,在古詩詞裡用來表達離別之情,塑造的多是分別時候挽留的情境。月亮,代表的是思鄉之情。
  • 詩詞|所有的深情,都只是一個人的名字,納蘭容若
    這個冬天,讓我們在漫天白雪裡棄繁從簡,回歸簡單淡然的生活;讓所有的塵埃落定,指間生暖,讓溫暖欣喜在慢時光裡靜靜流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納蘭詞,靜靜讀詩詞,慢慢賞落雪,輕擁歲月,微笑向暖。世間萬事,別離最難,滿腔相思,一把辛酸淚,多少個日夜心中把你深深思念。惟願所有的離別都有意義,所有的等待在相聚那一刻都是圓滿。即使我們置身在寒冬,也飽含熱烈和期待,心中有暖,人間無謂憂傷。
  • 康震:詩詞從來都很酷 ​
    談及古代詩詞的當代意義,康震補充說:「我們應更加包容、積極地了解古典詩詞的內涵和意義。中國古典詩詞永遠不會被遺忘,它是中華文化中瑰寶式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歷史沿革背景,也能適時投射個人精神內心。」
  • 「好雨知時節」,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雨」在詩詞中的意象表達
    我國古代的詩詞發展,每個朝代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就其詩詞的繁榮景象來說,唐朝時期尤為鼎盛。詩詞是文字藝術的升華,它以凝練的語言,簡短的文字,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闡述人的心靈文學。詩詞講究意象美,古代詩歌意象廣泛,風花雪月,花鳥蟲魚,皆有借喻。
  • 康震:詩詞從來都很酷 ​
    談及古代詩詞的當代意義,康震補充說:「我們應更加包容、積極地了解古典詩詞的內涵和意義。中國古典詩詞永遠不會被遺忘,它是中華文化中瑰寶式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歷史沿革背景,也能適時投射個人精神內心。」
  • 葉嘉瑩:從中華詩詞中獲得慰藉和勇氣
    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以古人寫愛情的小詞說明「成大事業大學問」三種境界,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也就是說,當你在讀詩或詞時,不僅探討作者原意,更讀出一種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從你內心興發出來的東西。其實這就是中國古老的、孔子說詩的方法。
  • 詩詞中人物的形神
    詩詞如何寫好人物的形神,仍要我們從理論到創作實踐上努力鍛鍊。我作為學習者,結合品讀我市詩人李錫欽的《稔花集》、《蕪萍集》,試以李錫欽的人物詩詞為例,來談點如何寫好人物詩詞的心得。
  • 傳世的詩詞大都表達詩人遇事不順,原因終於找到了
    求之不得,不得求之那麼為什麼流傳下來的很多詩詞都是描述詩人心情不好,遇事不順呢。失敗總比成功容易小編覺得可能是因為詩人們生活順利的時候都忙著享受生活,抒發感情的需求比較少。幸福就是滿足列夫.託爾斯泰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中說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 詩詞大會:「什麼節目都像,就是不像詩詞大會」,有人這樣評價
    先說中心觀點:中國詩詞大會,應該首先關注中國詩詞。為什麼提這個觀點?因為有人評價本屆大會:「什麼節目都像,就是不像詩詞大會。」比方,某位銀行的職工上來了,只答一道題就鎩羽而歸,錯愕間,突然明白,哦,她的銀行在這個節目中打了廣告!
  • 在詩詞之中,這一種久別重逢的深情,有著情感真摯的唯美
    在唐朝詩人韋應物的筆下,他的很多詩詞都是藉由與朋友的相聚和離散,來抒發內心的那種情感。詩詞流暢,雖然說言語平淡,但是詩詞之中的情感真摯,卻無不讓人動容。韋應物有一首詩詞,叫做《淮上喜會梁州故人》這首詩詞是在詩人在滁州與久別十年的老朋友偶遇的一個情景,抒發自己內心的喜悅,感慨著光陰飛逝,兩個人久別重逢的那一份驚喜,也有他鄉遇故知的那一份蹉跎人生。
  • 主持人大賽,有冠軍相的李七月,能勝任董卿的《中國詩詞大會》嗎
    以詩傳情,表達了一份思念之情,引了觀眾的共鳴,把大家帶入了深深的思念之境中。情至深處,又順勢把主題升華到古詩詞的現實價值上:「當千年之後,物我兩空之時,我們還能夠通過詩詞復原情感、產生共鳴,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 從經典詩詞中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原標題:從經典詩詞中汲取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大家手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些經典詩詞章句讓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縷縷暖意,還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可以從中華經典詩詞中汲取精神力量。
  • 納蘭容若與徐志摩:穿梭詩詞的「兄弟情」,教你懂得什麼是真愛
    03穿越了242年,納蘭容若與徐志摩有了文學與情感的深度交集,這也是在近來來國內頗具影響力的新銳詩人曾入龍嶄新的寫作探索,在他的著作《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中,古代清新情詩貴公子納蘭容若vs民國浪漫愛情一哥徐志摩是最佳CP,他們在愛情、才華、詩詞、人生態度等方面都有特立獨行之處。
  • 論如何提高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
    在古代,無論執政還是社交娛樂,都離不開吟詩和作詩。可是,在當代,我們既不考寫詩又不考吟詩,為什麼還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學古詩詞呢?古詩詞的好處或許只有進入詩詞世界的人才會懂得。腹有詩書氣自華。常讀詩詞,能激發我們生命的活力,能激起我們創造的衝動。詩詞給我們力量,語言的力量會變成精神的力量。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呢?
  • 最後的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她復活了詩詞,詩詞拯救了她
    一個偉大詩人與詩詞、苦難交織的一生,半個世紀的顛沛流離,經歷早年喪母、中年喪女的悲劇,在困頓的世俗生活中,她復活了詩詞,詩詞拯救了她。山川、風月、碑林、石窟、木雕、銅鏡,自然與器物交疊,空鏡銜接如同詩詞韻腳的轉移,《掬水月在手》將一個古典的生命世界帶到了當下。千百年來的詩人、詞人在那樣的時空氛圍中生活、歌唱、吟詠、遊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