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私教工作室的神秘面紗
不知你是否發現,隨著近年來健身的流行,廣州的大型連鎖健身中心越開越多,而以私教為主的健身工作室也像雨後春筍般冒起。據記者了解,單純在珠江新城便超過15家。這些工作室裡的私人健身教練收費比普通健身中心要高得多,最低門檻在每小時400到500元,也有高達800到1000元以上。這種高消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而私教工作室的湧現,也證明確實存在著這類高端消費群體。到底,私人健身教練是否真的值這個價錢,而他們的生活,是否又如港劇裡慣常的情節一樣——最終被富婆包養?帶著種種疑問,記者找來了25歲東北帥小夥張雷現身說法,為我們揭開健身工作室私教的神秘面紗。
上海走在最前頭
私教也有潛規則
「私教工作室,早在10年前開始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深圳出現,直到2010年逐漸壯大,其中又以上海的規模最大。」曾經練過田徑,大學的專業是飛機維修的張雷,從事私人體能教練職業已經有6年,25歲的他在半年前開始創業,斥資過百萬元購買健身器材,目前租用位於馬場附近的兩百多平方米高級商住兩用公寓作為工作室。目前絕大多數任職工作室的私教,都是從大型連鎖健身中心跳槽的,張雷也不例外。之所以自己創業,他透露是因為自己不太認同健身中心的商業模式。「在健身中心的私教是吸引客戶開大單為主,因為需要增加營業額。工作室的生存條件主要是靠口碑,如果沒有回頭客,或者客人對我們的服務給予差評,那要想開下去的可能性就不太大了。」
張雷所謂的「開大單」,就是健身教練勸客人購買長期課程,健身中心一般以12節課為單位,以此類推至24節、36節、48節。「那些健身教練的收費相比工作室的要低,大概200元一個小時,但是,在便宜的同時也有潛在的弊端。」他並不忌諱記者在這篇報導中提到真實姓名,願意把行內一些「潛規則」曝光。原來,為了多開單、多吸納客人,有些健身教練會在一開始的一到兩節私教課上把客人練趴,第二天累得渾身發痛,好幾天未能恢復。這樣一來,有些消費者可能產生畏懼心理,雖然已經繳納了一定的費用,他們還是一拖再拖,慢慢地,最後有可能就廢掉了金錢。「當然,也不是所有健身教練都是這樣操作的,但是,行內確實存在以這種方式賴以為生的一群。」
自我增值三十萬
否則一年被淘汰
每小時500元並不是每一名注重健康的廣州人可以負擔得起的,按照課程的設定,張雷建議健身者每周至少需要上兩到三節課才能體現效果,那就是每周1000元到1500元的高消費啊!既然目前還沒有達到目標營業額,何不降低收費吸納更多客人呢?張雷又給記者算了另外一筆帳。「去年,我單純花在學習上的費用就是30萬元。」這還真是讓記者嚇了一跳!張雷解釋,私人健身教練並非青春飯,這一行是越老越吃香的。國外知名的普拉提導師都在60歲到70歲或以上,他們視之為終生職業。如果不及時更新資訊以及充實自己,只要一年時間,他就會在這一行被淘汰了。「我的課以普拉提和力量為主,我需要向國內以及國外知名的普拉提導師學習,他們定期在北京、上海以及東南亞開班,按照每次學習兩天計算,加上酒店機票和學費,花銷就快1萬元了。」張雷還不具備赴海外學習的經濟實力,但是他的目標是積攢足夠的財力向全球頂級的普拉提導師學習。即使是力量課,他也需要報讀運動器材廠商開設的課程。以GTS機為例,這是美國的產品,張雷要靈活使用這臺健身設備,上課是少不了的。
「500元=教練學習成本+經驗+客戶在單位時間內所接收的知識量+效果度。」張雷的計算公式是這樣的,他以最簡單的「深蹲」為例。也許網上有海量的視頻演示如何標準地完成這個最基本的動作,但是,看似一模一樣的動作,用臀部發力還是用腰身發力是兩回事,鍛鍊效果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私教的最大用處就是為客人節省時間成本,降低受傷風險,學會基本的健身知識,樹立正確的訓練觀,這可是受用一生的。」
裝備百萬買不起車
十萬營業額夠維持
張雷坦言自己絕不敢這麼做,因為這如同自絕後路,工作室的經營成本相對偏低,但要生存下去也並不容易。單純每小時400元到500元的收費,就已經將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拒之門外。那麼,私教工作室是靠什麼維生的呢?且聽聽張雷給記者算的一筆帳。他本人並不居住在工作室裡,這個超過200平方米的工作地點已經並非位於珠江新城中心地帶了,但是租金已經高達3萬多元一個月。他買不起車,所有的家當都在工作室裡擺著:12萬元的跑步機一臺,4萬元的橢圓機一臺、4萬元的爬樓機一臺,4臺GTS重力訓練系統儀合計16萬元,4輛健身自行車合計6萬元;總價超過40萬元的普拉提設備以及力量設備。
加上每月的推廣費用以及聘請助手的薪金,他認為自己每月的營業額至少需要達到10萬元才能勉強維持。10萬元意味著他需要每月的課時達到200到250個。「你算一算就知道我們這一行不輕鬆了,基本上工作室的開放時間是『早10晚10』,客人約課的時間是根據他們的需要,我儘量要求他們最好不要在晚上10時之後才來上課,那樣既沒效果,大家也很容易疲憊。」隨著口碑的提升,張雷的工作室生意逐漸上了軌道,他最近忙起來的時候每天一口氣連續6到7節課,一天下來比客人還要累。但是,這離10萬元營業額的目標還是有很大一段的距離。
事先聲明會碰你
包養只在港劇有
張雷的第一節課屬於體驗性質,並不收取任何費用。開始進行體驗鍛鍊時,他會先跟客人說:「我會碰你。」他解釋,私人健身教練在指導客人健身的時候難免還有身體接觸,所以他必須要話說在前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們的原則是碰骨不碰肉,用手指而不是手掌。」在練習普拉提的時候,如果客人呼吸不順暢,他碰的是肋骨,如果上肢不穩定,他碰的是肩胛骨。要確定客人在用臀部發力,他會有食指果斷地觸碰坐骨,而不會用手掌猶豫地摸上去。「必須不能接觸到敏感位置,這是大忌。要是有健身教練因此遭到客人投訴,他基本上會被開除,也很難再在這一行立足了。」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規範私教行業,從事這一行的人員普遍靠自覺,但是,除了入行門檻參差不齊、大多數私教的學歷並不高之外,大家還是非常忌諱與客人發生任何不適當的接觸以及感情糾葛的。
那麼,時常在港劇裡出現的健身教練被富婆包養的橋段,難道不是取材於生活嗎?當記者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張雷笑了,他想了一想,說出了一個比例:「大概是1比9吧。」在他所了解的範圍內,90%的健身教練都是潔身自好和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但是也確實出現過港劇中的劇情,只是比例非常低。「我們這一行沒有外界所想像的那麼不堪,大家都是依靠專業知識在謀生,至少我認識的這麼多教練都是自覺地和客戶保持距離,大家私下的生活也就是節假日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暴飲暴食和過度放縱是保持身材的大忌,那還有誰願意跟咱健身呢?」
案例:
白富美健身半年
脊椎端正還翹臀
光顧張雷私教工作室的客人中,男女比例是2比8,而女性客人中又以30歲到40歲的為主。每一名客人都把自己開始健身的照片貼在工作室的發布欄上,記者發現,幾乎沒有一名女性客人是過度肥胖的,她們絕對屬於身材氣質俱佳的類型。「其實,聘請私教的客人都是對自己有著更高要求的人,她們普遍處於高學歷和高收入行列,並願意為自己的健康進行投資。」張雷向記者推薦了一名他最欣賞的客人作為採訪對象,「聰明的學員不僅學得快,而且還會思考,那樣的效果是最明顯的。」
木木身高1.65米,體重是比較標準的47公斤,她在半年前開始了普拉提課程。「因為長年累月地伏案工作,其實我的脊椎是出現移位了,我鍛鍊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想多美麗幾年,徹底脫離亞健康狀態。」半年過去了,讓木木感受最深的,是一開始鍛鍊的時候很少出汗,她以為這是她天生的汗腺不發達引起的,「現在我每堂課都能練得大汗淋漓,身體的毒素通過汗液排出,自然神清氣爽了許多。」她的脊椎已經端正,再也沒有在三更半夜發病折磨她,「我練了好幾年瑜伽,平時會去美容院按摩和泡澡,現在這兩項消費也省了,因為已經不需要了。」作為一個天生吃不胖的高挑女性,她自覺對骨感和美感太有發言權了:「大家都覺得我很瘦,其實我的體脂含量偏高,單純瘦是穿不好衣服的,現在身上的小肌肉慢慢練出來了,臀部線條更加健美,這也讓我更加自信。」平均兩周保持在6到7次的訓練密度,苦嗎?木木狠狠地點點頭,作為英國名校海歸以及成功的文字工作者,她坦言堅持鍛鍊比考試和寫文章都要難得多,但是,看到自己身體的變化,加上健身知識的積累,她打算咬牙再堅持半年。「一年的私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是,我是願意把金錢投資在自己的健康上,這可是今後生活和工作的本錢。」 -本專題撰文/攝影:
廣州日報記者 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