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拉山隧道進口慶賀通車
通車後的鄂拉山隧道進口左右線
8月2日,中鐵五局承建的世界最長高原凍土公路隧道——共(和)玉(樹)高速公路鄂拉山隧道進口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彩色空飄在隧道口高高飄揚,隧道進口洞口前方一塊巨石上雕刻的鄂拉山隧道紅色大字十分地顯目,右線正上方的LED顯示屏上打出了「熱烈慶祝共玉高速順利通車」的字樣,向世人莊嚴宣告:共(和)玉(樹)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這標誌著歷時6年建設的共玉公路終於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一條承載玉樹新生的民生之路、政治之路、生命之路、富裕之路、生態之路,凝聚沿線多少百姓的期盼,終於在今朝夢想成真。
共玉公路是「中國最美的國道」214線的重要連接線,作為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公路運輸通道和國防、經濟幹線,214國道不僅是「世界牽手玉樹,玉樹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而且更是一條集歷史、地理、人文、生態為一體的絕美風景線,備受世界矚目。共玉公路地處青藏高原青海省境內,全長633公裡,是國道214線西寧至景洪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也是玉樹災後重建交通重點建設項目,是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的第一條高速公路。該公路在國家公路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連接新疆、青海、西藏、雲南四省區最便捷跨省通道的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後將提高沿線區域抵禦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災區人民的正常生活。
中鐵五局五公司承建共玉公路頭號控制性工程鄂拉山隧道,雙線總長9330米,左線長4695米,右線長4635米,位於共和縣境內,海拔4300米,是八個隧道標段中最長的一座,是共玉公路全線頭號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高原凍土公路隧道。中鐵五局承擔進口左線2860米、右線2885米的施工任務。
鄂拉山隧道穿越多年凍土地段,地質條件差,凍土施工工藝複雜,技術含量高。 自2011年9月開工以來,面對隧道高原多年凍土的施工技術難題,以及高海拔、高嚴寒、高缺氧的施工環境,中鐵五局堅持突出科技創新,強化施工管理,安全快速地完成了鄂拉山隧道的建設任務,2015年12月30日,實現全隧順利貫通。六年來,中鐵五局五公司共玉項目部全體參建者立足雪域高原、奮戰雪域高原、奉獻雪域高原、創譽雪域高原,茫茫雪域見證了他們創造的築路奇蹟。依靠科技攻堅克難,他們在鄂拉山隧道施工中取得了10項科技創新,實現了國內高原凍土公路隧道施工技術創新突破,4項科技創新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專利,其中自行研發的《用於高寒多年凍土隧道洞口鋼桁架弧棚》技術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用於高寒多年凍土區的隧道低溫早強混凝土配製方法獲2014年貴州省發明專利;遮陽網、遮陽棚施工工藝和大管棚跟管施工工藝兩項成果獲2011年度青海省共玉公路建設指揮部科學技術進步創新獎;中鐵五局五公司共玉公路項目部參與的《高原多年凍土區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相繼榮獲中國交建2014--2015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二等、青海省科學技術成果殊榮。六年來,中鐵五局參建者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施工條件,用生命堅守,挑戰極限。在鄂拉山隧道施工中,中鐵五局實現了10個月百米成洞,創下世界高原凍土隧道月單口獨頭全斷面掘進113的紀錄,施工進度一直名列全線8個隧道標段第一,是全線唯一沒有出過安全質量事故的單位,得到了各級領導好評,青海省交通廳曾組織全線參建單位、國家交通部領導及相關司負責人、全國各省、直轄市、交通廳負責人和部分專家蒞臨鄂拉山隧道進口觀摩。中鐵五局共玉公路項目部先後被共玉指揮部和青海省地方鐵路投資公司評為「勞動競賽優勝單位」「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和「信譽評價AA單位」等20多項榮譽稱號。(何增旺)
鄂拉山隧道冬季施工情景
加拿大專家考察鄂拉山隧道豎起大拇指稱讚「OK!」
鄂拉山隧道夏季施工情景
全國大型觀摩團到鄂拉山隧道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