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2月23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瑋23日在廣州表示,「十三五」以來,廣東省新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9座,新增處理能力9.4萬噸/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90.06%提升到99.95%,焚燒處理能力佔比從34.41%提升到66.78%,提前完成該省「十三五」規劃相關目標。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有關情況。
劉瑋出席發布會時稱,截至今年12月,廣東省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72座,總處理能力14.9萬噸/日,設施數量和總處理能力多年居全國首位,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遠超生活垃圾產生量;全省擁有16個3A級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佔全國總數的1/3,樹立了多個生活垃圾焚燒標杆項目。
同時,廣東省建成生活垃圾轉運站3457座,2020年上半年生活垃圾清運量約12.4萬噸/日。全省已基本形成縣域統籌的「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村鎮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自然村覆蓋率達到99.86%。
廣東將著力建設科學合理的垃圾分類收集體系。劉瑋稱,廣東將推動優化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布局,科學設置分類收集站點和收集容器,分類收集的站點和容器要做到標誌規範、分布合理、數量充足、環境友好;加大現有的生活垃圾地分類改造力度,使其具備分類暫存、分揀、拆解、壓縮等功能;新建小區、老舊小區改造應同步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裝備。
新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餘建紅介紹,該條例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提高單位和個人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罰款額度,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