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扶貧工作,我最大的體會是,要站在老百姓、貧困戶的角度想問題,和他們交朋友,工作才能順利開展。」貴州中煙興義菸葉儲運站駐村幹部鄧貴方說。鄧貴方到晴隆縣光照鎮新益村任第一書記4年多來,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為新益村的貧困群眾打開了一扇脫貧致富之門。
黨建扶貧「雙推進」
鄧貴方剛駐村時,村「兩委」辦公和活動場所基礎設施不健全,配套也不完善。他通過積極協調貴州中煙幫扶資金,新建了黨員活動室,解決了過去黨支部議事辦公和學習無場所的問題。
同時他走訪村裡的老幹部、老黨員,認真聽取他們對新益村「兩委」班子的意見建議,順利幫助村「兩委」班子嚴格按照組織程序完成換屆選舉工作,把有文化、有幹勁的年輕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來。在特困村民組成立黨小組,選優配強貧困發生率佔比大的村民組的黨組織力量,構建一支善作善成的脫貧攻堅隊伍。同時,通過黨建的引領作用,還幫助村裡建立了致富帶頭人、能工巧匠、退伍軍人人才庫,為助力新益村2020年實現同步小康目標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產業扶貧助增收
新益村屬二類貧困村,貧困情況複雜多樣。為準確掌握實際情況,他帶領同事挨家挨戶進行認真細緻的摸底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將全村185戶80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家庭經濟狀況、發展意願等基本信息錄入造冊,做好精準識別工作。
「脫貧攻堅一線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加法,將產業發展專項扶貧基金的實施與貧困戶增收有機高效聯結在一起。」鄧貴方說。為了發展好產業,他積極籌措資金,2017年利用220萬元產業扶貧項目基金,成立了以「村委會+合作社+貧困戶」為聯結機制的「鵬程裕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先後開闢和發展了300畝辣椒蔬菜種植基地、120畝吊瓜種植基地,400平方米養牛圈舍、1200平方米食用菌栽培大棚等11項扶貧產業項目,使110戶37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入股分紅,保證了貧困戶持續穩定收入。
惠民工程暖人心
為了進一步鞏固提升新益村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鄧貴方幫新益村申請了貴州中煙幫扶資金410萬元,修建了一條4公裡的烤菸產業路、一條5公裡的養殖產業路和3棟新型節能烤房。2019年,全村實現了組組通硬化公路、戶戶通聯戶硬化路。便捷的交通,不僅帶出了山貨,也帶來了產業。
為解決新益村飲水難問題,鄧貴方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多次實地查探,商議鑽井取水和修建小水窖的方案。經過不懈努力,全村先後實施了羅鬥田、木卡田等鑽井取水工程和貓貓井、白巖集中飲水配套工程,修建小水窖792口,全村13個村民組589戶用上了自來水。
為了實現全體村民住房安全有保障,鄧貴方積極組織駐村幹部及村「兩委」幹部對村民住房進行常態化摸底排查,建立危房改造工作檯帳,按農村危房改造不同等級每戶0.5-3.5萬元補助標準,對84戶村民實施了住房改造,極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居住條件。
新益村黨總支書記陳鵬說:「鄧貴方同志駐村幫扶工作很有章法,苦幹實幹。幾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新益村的山山水水,長期奔走在施工現場和脫貧攻堅第一線,對全村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規劃、申報到實施、監管等,他都全程參與,確保了村脫貧攻堅建設項目的有序實施和質量、進度及安全。」
幾年來,新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9.02%降至2019年底的1.70%,並通過了省、州、縣相關部門及國家第三方檢查評估。由於工作成績突出,鄧貴方先後活動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州扶貧辦、晴隆縣等單位授予的「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但他卻說:「成績只屬於過去,我將繼續咬定目標,扎紮實實為老百姓做實事,為新益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努力。」(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