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英國士兵都吃什麼?鹹牛肉最難吃,午餐肉是好東西

2020-12-23 歷史皇太后

如果提起英國的飯菜,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黑 暗 料 理 "四個大字。畢竟英國人的飯菜著實是口碑太差,什麼"仰望星空派"、"羊血布丁"這都是有名的黑暗料理了,至於炸魚薯條雖然也不好吃,但卻只能算毛毛雨。可既然英國的菜品如此難吃,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軍士兵都吃些什麼呢?

如果從紙面上看的話,英軍士兵的夥食還是可以的,味道上或許不可恭維,但起碼管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按照英軍制訂的標準,一名士兵一日的配給清單如下:

565克麵包或是455克的餅乾,有時餅乾也會換成麵粉,讓你自己做個烤餅。

565克的鮮肉或是凍肉,也可能配發給你455克的罐頭肉和可以打死人的硬鹹肉,另有115克燻肉和230克新鮮蔬菜——任何蔬菜、可能是圓白菜和洋蔥或是土豆和胡蘿蔔。

調味品則有115克果醬、85克奶酪、14克鹽、5克胡椒粉、2克黃芥末。

飲品上則包括20克紅茶和配套的85克方糖,以及140毫升橙汁和70毫升的朗姆酒。

需要指出的是,英軍和德軍配發的戰地配給不同,德軍士兵的配給在戰場上屬於可以直接食用,或是經過簡單加工就可以吃的範疇。而英國士兵的配給則完全是需要在戰場上現場製作,不用考慮後勤分隊,他們不管做飯這事。配給清單裡提到的蔬菜和肉大多是未經加工的,需要士兵在戰場上將其自行切成小塊,然後放入自己的飯盒裡做成燉菜。一戰時期英軍還有一個明確的教程,教導士兵如何在戰場上製作食物,並且在生火時不會被敵人發現。

至於配給裡提到的麵粉,這可是英國軍隊的傳統藝能了。相比於歐洲大陸上的各國士兵,喜歡在戰場上把找到的任何食材做成燉菜,英國士兵更喜歡在戰場上做個烤餅出來。那麵粉就真的是讓士兵自己在戰場上動手揉面,把配給的肉和蔬菜,或是你找到的任何食材切碎後揉進面裡的一部分放到面裡,最後把這麵團變成放到燒熱的巖石上做成烤餅。這可是18世紀就在英國軍隊裡流傳的烹飪方式了,歷代英國士兵都得學會這個本事。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夥食標準有段時間下降的十分嚴重,因為自從敦刻爾克撤退之後,法國很快就向德國人投降了,只剩下英國還在英倫三島上堅持抵抗。這時候的英國處境相當的不妙,因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大多要捍衛本土,所以護航任務只能交給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可這個時候大西洋裡遊弋著德國人的潛艇和軍艦,而且正獵殺英國的商船,所以英國的糧食供應就出現了問題,整個英國的夥食標準都開始下降。

英國軍隊自然也不能避免的受到影響,所以士兵們領到的補給裡就出現了一種十分可怕的食物——鹹牛肉罐頭。這種食物是大航海時代的產物,地位和二戰裡的斯帕姆午餐肉差不多。因為當時在海上要保存食物並不容易,畢竟食物很快就會出現變質。因此醃製食物就成了必備首選,鹹牛肉就是這麼出現的。一般是通過將牛肉煮熟後曬乾,然後撒上大量的鹽進行醃製。

這樣的好處是牛肉的水分被完全蒸發,而且鹽分十足且乾燥的鹹牛肉也不容易滋生細菌,自然也就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而壞處就是這些牛肉會變得十分堅硬,而且保質期變得十分漫長。隔壁的美國海軍對此就深有體會,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海軍官兵赫然發現,他們竟然還有大量的生產於南北戰爭時期的鹹牛肉。這些鹹牛肉如今已經變得異常堅硬,有些美國士兵甚至將其雕刻成船模,然後刷上油漆掛在房間裡。

而英國士兵手上的鹹牛肉也就比美國的好一點有限,起碼他們手上的鹹牛肉罐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當然了,那些參加過一戰的老兵可能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因為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吃過的生產於18世紀早期的鹹牛肉,甚至於還有倒黴蛋吃過生產16世紀的,硬的可以打死人的鹹牛肉。事實上,英國海軍還真的有不少這樣年份百年的鹹牛肉,這些都是舊日的戰備庫存了,如今正好都拿出來用上。

如果英國士兵想要吃這些硬的可以打死人的鹹牛肉,絕對是不可能直接食用的,那樣的結果多半是崩了自己的牙。如果英軍士兵想要食用鹹牛肉的話,就必須和這些鹹牛肉進行戰鬥。通常做法是要把這些鹹牛肉放到開水裡煮,有時乾脆就是通過將罐頭來回摔打,或是用槍託狠狠砸鹹牛肉的方式。如此難以下咽的食物,英軍士兵還能吃下去,也是難為了這些英軍士兵。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這時候的英國士兵吃的不怎麼樣,每天要面對難以下咽的鹹牛肉,可這夥食待遇還是比北非的德國非洲軍團好上了太多。因為當時北非的德軍後勤比英軍差了不止一星半點,連隆美爾每天只能吃極少的食物,味道更是不怎麼樣。而北非的英軍士兵卻能吃到硬餅乾和鹹牛肉、更有果醬和水果罐頭,甚至於還有朗姆酒喝。英軍的夥食讓德軍萬分羨慕,如果能在戰鬥裡繳獲英軍的食物,那德軍士兵差不多能活活美死。

但即便如此,英國士兵還是認為德國人吃的比他們好,估計很大的程度就是因為這個鹹牛肉實在太難吃了,以至於英軍士兵認為德軍的黑麵包更好吃。

不過這個局面在1942年發生了改變,畢竟自美國加入戰爭之後,英軍的後勤標準就出現了提升。其中美國生產的斯帕姆午餐肉無疑是士兵們最喜歡的食物,因為它的味道遠遠要好於他們自己的鹹牛肉,無論你是把它做成燉菜,還是將它直接當成餡料加進餅裡,它的味道都比鹹牛肉好太多了。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向對付鹹牛肉一樣,將斯帕姆午餐肉來回的摔打。而且斯帕姆午餐肉本身可以直接食用,這就讓英軍士兵在戰場上省事了許多。

斯帕姆午餐肉的出現,讓英軍幾乎在一夜之間丟掉了自己的鹹牛肉,追捧起了美國的斯帕姆午餐肉。事實上,不僅僅是英軍士兵喜歡斯帕姆,英國民間對斯帕姆午餐肉同樣喜愛。柴契爾夫人就曾回憶,自己在1943年的節禮日,她的朋友前來拜訪她,當時她所能用來招待朋友的最好的食物,除去萵苣和土豆之外,就只有斯帕姆午餐肉了。她的朋友對此感到十分滿意,坦言這是非常豐盛的飯菜。

至於美軍那些大聲辱罵斯帕姆午餐肉,認為斯帕姆午餐肉是下水肉的美軍大兵,則成為了英軍官兵眼裡的混蛋。在諾曼第戰役之後,美軍第4步兵師有兩名英軍軍官來訪,這兩名英軍軍官經過該師的食堂時,聽到美軍士兵抱怨食堂頓頓都有斯帕姆午餐肉,頓時覺得這群"揚基佬"太嬌生慣養了。於是這兩名英軍軍官直接拿起對方餐盤裡的午餐肉扔到地上,然後又撿起沾滿泥土的午餐肉吃了下去。那意思明擺著是告訴美軍士兵,和我們比你們這吃的夠好了,你們就別抱怨了!

不難想像,如果不是英軍提供的夥食過於差勁,英國人也不會做出這個舉動來。顯然他們是已經被自己國家的夥食給逼瘋了。

參考文獻:《Victory is in the Kitchen: Wartime Recipes》

《How We Lived Then: A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Two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相關焦點

  • 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午餐肉罐頭,日本牛肉罐頭,八路軍呢?
    導語: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有午餐肉罐頭,日本有牛肉罐頭,那八路軍呢?軍人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敬佩的存在,他們以自己的身軀保衛著國家,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衝刺在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他們都幹過。
  • 雷霆戰將:國軍團長請八路軍團長吃美國午餐肉,這是真的嗎?
    因為條件有限,外加為了表示誠意所以郭勳魁請男主吃火腿肉,按副官的話說還是進口的。在觀眾眼裡這不就是午餐肉,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來說午餐肉確實是進口貨。結果呢?男主先是不會用刀叉然後直接吃一大塊,之後覺得難吃然後給吐了。了解二戰的朋友都知道美國大兵一看到被稱為斯帕姆的午餐肉就想吐,為啥呢?太多了!因為經常天天吃甚至是頓頓吃。
  • 二戰午餐肉:天堂與地獄之間的美食
    斯帕姆午餐肉要說午餐肉的來源,其實和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有關。在大蕭條時期,很多家庭都節衣縮食,除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擯棄了很多購物的需求,而肉食也成為很多人偶爾才吃的食物。正在生產的斯帕姆而廢料車間裡出來的,除了豬骨頭和內臟,基本看不到一點肉,豬的利用率非常之高,而且所有流程都是在同一工廠內流水線完成,最快的情況下,一頭豬變成午餐肉罐頭,用時二十分鐘。
  • 二戰期間,美軍為何把美味午餐肉罐頭,做得難吃,後勤部:真高明
    斯帕姆午餐肉罐頭,口感好,深受美軍喜歡最初的斯帕姆午餐肉罐頭,做得非常美味,口感好,味道好,看起來還特別讓人有食慾於是,很多美軍士兵往往還沒有到達戰場,就把背包裡的罐頭給吃完了;但是,午餐肉罐頭作為野戰戰備乾糧,它是要肩負士兵持續作戰的能量保障,是一種戰略食品,如果還沒開戰,就因為過於美味被士兵們吃完
  • 午餐肉原本是軍糧,二戰時美軍吃到吐,甚至嫌棄到用來擦鞋!
    說起午餐肉,這玩意現在是很多小夥伴吃麻辣燙和火鍋必點的食物之一,雖然有肉的名號,但是很多小夥伴感覺就是一個大號的火腿,沒有肉味,因此感覺也就那樣,然而在二戰歷史上,午餐肉可以說是大家共同的記憶,是很多國家品嘗肉味的來源之一,甚至在當時苦哈哈的韓國中如獲至寶,甚至發明了「部隊火鍋」這種食物,流傳至今。
  • 英軍的「黑暗」夥食,硬的能用來雕刻的鹹牛肉罐頭是怎麼來的
    地獄則是德國的條子、英國的廚子、法國的機械師、瑞士的情人,而這一切都由義大利人安排組織。先不管別的,歐洲人對英國食物的吐槽就如同辱法一樣快樂。而咱們也經常聽說英國人在兩次大戰之間有一種被稱之為「鹹牛肉」的單兵口糧非常不受待見。甚至相當一部分說法是很多英軍發現罐頭上的生產日期是半個世紀前的,而且口感極為糟糕,肉質堅硬到無法正常食用,必須燉開了才能吃。
  • 美國午餐肉:為什麼是戰爭時期惡名昭著的「靈肉」
    可口可樂借著二戰時的東風,讓自己從一個美國國內的小品牌變成了全世界的流行飲料。其實不光是可樂,很多東西都是通過二戰風靡全世界。比如今天很多人愛吃的午餐肉,最早就是美國人發明的,然後通過二戰走向世界。比如斯帕姆午餐肉,現在還能在超市裡看見,是方形的小藍鐵盒,上面印著SPAM四個字母。
  • 二戰軍用罐頭哪國最好吃?英國午餐肉,蘇聯包菜,日本被稱為豬食
    阿佩爾想出了辦法,首先他將肉與水果都裝入了罐頭中,然後又分別在肉罐頭中加鹽、水果罐頭中加糖,這就是最初的罐頭食品因為隔絕了空氣,又有糖、鹽抑制腐敗,所以罐頭中的食物變質很慢。拿破崙採用了阿佩爾的罐頭食品作為軍糧,在普魯士戰場上大顯神威,之後罐頭食品也成了各國軍隊軍糧的首選。 二戰是世界史上覆蓋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戰役,很多參戰國也會用罐頭作為軍糧,讓我們來看看外國罐頭中都是些啥吧!
  • 午餐肉罐頭這麼好吃,二戰時美軍為何做得很難吃?其實這招很高明
    當時美軍軍營中最常見的食物就是午餐肉罐頭,這種食物便於攜帶便於儲存,並且能夠快速補充能量,是行軍途中的佳品。而且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國家的軍人或許飽飯都吃不上,但是美軍卻對著那些午餐肉罐頭直搖頭,這麼高的標準他們依然不滿意?這是怎麼回事呢?
  • 淺談最經典的垃圾食品——斯帕姆午餐肉
    二戰期間,美軍同時在歐洲和亞洲開闢戰場,大量美軍士兵被送往前線,想要讓這些士兵吃飽甚至吃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常規的土豆泥相比,午餐肉起碼有油腥味,能夠為士兵提供戰時十分必要的肉類供應源,1941年的美軍士兵起碼還會很開心地捧著一個斯帕姆罐頭,津津有味地吃個好久。
  • 二戰時美軍吃到吐,盟軍當成寶的午餐肉,為何體現了後勤高水平
    英國的柴契爾夫人在她的回憶錄中說到,只有在重要節日的時候,才捨得把午餐肉拿出來,那是多麼豐盛的晚餐。蘇聯的赫魯雪夫也這麼說:德國人攻佔了烏克蘭的農業區後,沒有午餐肉的話,我們真的沒有什麼糧食供應紅軍戰士了。三、那麼午餐肉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和現在超市裡的午餐肉一樣嗎?美軍的午餐肉最大的供應商是SPAM,這幾乎成了午餐肉的代名詞。
  • 二戰美軍夥食太好也「煩心」,冰淇淋、可樂隨時供應,午餐肉吃膩
    人類歷史中爆發過一次巨大的戰役,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規模史無前例的龐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受到了波及,因此損失慘重,不得不花上好幾年來恢復國家經濟。不過,在這些國家中有一個國家是例外,就是美國。美國加入二戰戰場晚,所以在戰爭中保存了實力。
  • 二戰時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這...
    二戰時期,日軍的夥食供應還是不錯的,比起三餐難繼的國軍和八路軍,日軍要正規地多。尤其是抗戰前期,日軍的夥食就如同他們的戰場攻勢,紅紅火火,高級軍官還能吃香喝辣。
  • 二戰美國士兵厭惡的午餐肉罐頭,居然是其他參戰國士兵垂涎的美味
    二戰美軍的單兵口糧有多「奢侈」呢?光是可口可樂,他們一年就喝掉了10億多瓶,二戰美國大兵吃午餐肉罐頭吃到厭惡,但這卻是令其他參戰國士兵垂涎不已的美味!    戰場上如果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士兵會大大降低作戰力,甚至戰爭都還沒有開始打,軍隊就已經沒有了士氣,一般有條件的情況下,各國都很看重後勤保障,這也是為了在戰爭中減少傷亡,同時也讓勝利的希望變得更加大,當然美軍又不缺錢
  • 二戰時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
    牛肉罐頭,用的是真牛肉的話,味道肯定不會差。但是二戰時期,即便繳獲了日軍的所謂牛肉罐頭,也沒什麼人去吃,因為日軍後期的牛肉罐頭雖然說是牛肉罐頭,但裡面壓根兒不是牛肉。不是牛肉也就罷了,關鍵是味道非常差,還有一種怪味道,說是豬食也不為過。二戰期間,日本對於自家士兵的食物供應標準剛開始還是很高的。
  • 午餐肉意味著什麼?但為啥美軍士兵如此討厭這種食物?
    尋思本身寫問答也花了不少時間找資料,稍加完善之後當文章發算了,畢竟我也想吃肉,希望看官別覺得我水。以下是正文: 首先,先別去管午餐肉味道怎麼樣,它背後意味著美軍二戰時強大的後方工農業產能和牛逼的後勤投送能力,妥妥的藍星第一。
  • 頂級午餐肉指南
    德和雲腿午餐肉  昆明特產,始於1923年的德和牌午餐肉是中國最古老的午餐肉,"德和"這個名字是孫中山起的,他老人家吃了宣威火腿很happy,題詞"飲和食德"(比今天"山清水秀風景好"之類領導題詞有文化呀),於是就有了德和罐頭廠
  • 「午餐肉」讓美軍聞風喪膽的Spam斯帕姆午餐肉,歷史和趣聞
    在當時,中午吃午餐,只常見於美國的中產及上層階級,一般的勞工階層,並沒有吃午餐的習慣,而政府官員及公司高層所舉辦的午宴聚會-Luncheon,非常流行吃Spam,使得 「Luncheon Meat」一詞逐漸出現。當Spam傳入中國大陸之後,罐頭製造商將Spam依Luncheon Meat直譯為午餐肉,成為午餐肉一詞的由來。
  • 吃慣了豬肉午餐肉,牛肉午餐肉啥口感?
    當年經濟蕭條,人們買不起肉,由於午餐肉比牛肉豬肉便宜,又是熟的、打開就能吃,正是它幫助美國人渡過難關,被譽為"幫助美國打贏二次大戰的食物"。由於午餐肉是一種壓縮肉,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有兩個問題:一是很多商家過量使用添加劑,增加午餐肉的色澤和肉感;二是為了追逐利潤,在午餐肉中加入過多的澱粉等輔料,減少肉含量。因此,在網上吐槽午餐肉"沒肉味兒"的帖子屢見不鮮。
  • 為什麼說美國人製造的午餐肉罐頭,是二戰的制勝法寶
    在二戰期間,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35個同盟國家提供了大量軍用物資,總價值約484億美元。英國和蘇聯得到的軍用物資最多,分別約314億美元和約110億美元。這些軍用物資包括飛機、坦克、汽車、鐵路設備,以及大量的食品,其中就有本文題目中提到的午餐肉罐頭。 午餐肉罐頭的發明者是法國一個經營蜜餞食品的老闆阿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