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借著二戰時的東風,讓自己從一個美國國內的小品牌變成了全世界的流行飲料。其實不光是可樂,很多東西都是通過二戰風靡全世界。比如今天很多人愛吃的午餐肉,最早就是美國人發明的,然後通過二戰走向世界。比如斯帕姆午餐肉,現在還能在超市裡看見,是方形的小藍鐵盒,上面印著SPAM四個字母。斯帕姆午餐肉其實最早起源於美國大蕭條時期,大蕭條時候美國人的年均收入從兩千三百美元斷崖式直接跳到了一千五百美元,消費水平就跟著降下來。牛肉,豬肉消費不起,有食品公司呢看到了商機,把這個豬的碎肉加上澱粉,還有各種佐料混在一起做成罐頭。這個味道呢,肯定沒有肉香,但是仔細品那能品出肉味。最重要的是它便宜,買不起葷腥的,窮人可以拿它來過過癮,有一家在奧斯汀的荷美爾公司也跟風出了這麼一款產品,但是銷量不好,高管們一琢磨,覺得這個起的名兒不好聽,所以沒人買。
於是他們向全社會徵集新名字,有人建議用豬肩肉和火腿這幾個詞的縮寫S、P、A、M來當名字,音譯過來就是斯帕姆。
三七年的七月五號,第一罐斯帕姆午餐肉罐頭誕生。和別的品牌比起來,它口感上沒有什麼優勢,但它有個亮點,當時市場上所有的罐頭肉製品,只有斯帕姆是不需要冷藏就能保存的,為什麼呢?因為它肉含量少,澱粉多,隨便放這個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這個亮點可是照進老百姓心坎兒裡了。那些吃罐頭的底層民眾,有幾個家裡有冰箱的,所以老百姓搶著買,迅速成了暢銷品牌。
後來趕上二戰爆發,美國上級要求前線美國士兵必須頓頓有肉吃。採購員看了一圈,把眼睛都落到了斯帕姆身上,其實當時各路承包商一共開發了六十多種罐頭,牛肉、羊肉、金槍魚、沙丁魚什麼都有,論口感都比斯帕姆強。但架不住斯帕姆就一個優點,便宜。一罐三百五十克的罐頭,成本十美分啊,採購的一看這麼省錢,就它了。
整個二戰美國一共下了幾十億罐的訂單,荷美爾公司開足馬力全速生產。到一九四二年,他們的年豬肉加工量就達到了一百六十萬頭。不過這個美國大兵對斯帕姆一點兒好印象都沒有,他們說戰場上一共有三個敵人,一個是敵人的子彈,一個是淋病,還有一個就是斯帕姆午餐肉,因為這玩意兒幾乎在全方位牴觸著美國人的飲食習慣。首先它不新鮮,美國人特別喜歡新鮮的食物,喝牛奶恨不得牛肚子底下喝。其次它是碎肉,美國人喜歡吃整塊的肉,牛排或者豬排。再有一個當時美國人喜歡簡單純粹的口感,做菜喜歡單獨烹煮,燉雞就是燉雞,烤土豆就是烤土豆,但這午餐肉是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混合在一起,粘糊糊的一坨往那一放,在美國人眼裡這簡直就是「犯罪」。
更難以忍受的事是美軍為了開源節流,能省則省。午餐肉也一樣,肉含量比之前更低,大量增加了澱粉和質量低劣的油脂,本來就不怎麼好的口感就更差。另外為了為了這個讓罐頭在高溫高鹽的環境下能長期保存,就玩兒命添加佐料的啊,比如說食鹽、防腐劑,這味道啊跟黑暗料理差不多,除了鹹都快沒有肉味兒了,甚至有人說它有下水道的味兒啊。
鑑於這個午餐肉的種種惡名,美國士兵給他起了很多外號。最流行的就是靈肉啊,意思是這玩意兒是拿什麼做的?
二戰時期,有一個前斯帕姆的推銷員應徵入伍,在戰壕裡被午餐肉折磨的半死不活,就給荷美爾公司的老闆寫了封陰陽怪氣的信,說我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在戰壕裡斯帕姆罐頭是這麼的好吃,我們這兒所有的弟兄都認為斯帕姆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肉製品。老闆沒看出來這封信是損他,還以為是真心話,把這封信做成廣告讓世界給人看,你瞧我們這午餐肉多受歡迎,是吧?
結果這廣告在美軍當中引起了一陣嘲笑。美軍都把他們噴死了,這老闆怎麼話都聽不懂。當時不光美軍士兵對他恨之入骨,就連總司令艾森豪也對他很不滿。據說他二戰後見到荷美爾的老總,艾森豪跟他說,我能寬恕你們的唯一原因就是你們送來的午餐肉太多了,意思就是這午餐肉除了能讓美國兵吃飽,別的一丁點優點都沒有。
就在美國兵詛咒這個斯帕姆罐頭的時候,其他國家的可拿它當人間美味。比如英國諾曼第戰役結束,兩個英國軍官路過美國人的野戰餐廳,裡邊的炊事員一邊切午餐肉一邊抱怨,外邊這倆英國軍官徑直走進了廚房,拎起兩片兒扔在地上,沾滿灰塵以後撿起來吃了。意思就是我們英國人有這個吃就不錯了,另外一個盟友蘇聯也對斯帕姆非常感激,二戰期間斯帕姆罐頭佔了蘇聯軍隊肉食總供給的百分之五十六,沒有這個的話,蘇聯人只能黑麵包加烤土豆加酸菜。
後來赫魯雪夫訪美的時候對美國記者坦言說,當一九四一年蘇聯的糧倉烏克蘭被納粹佔領之後,要是沒有美國援助的斯帕姆,我們真拿不出什麼東西拿來養活紅軍。同樣覺得這個斯帕姆午餐肉味道不錯的,還有韓國人和太平洋上那些島上的島民,二戰當中夏威夷群島的漁業生產一度被禁止,當地人大部分是靠海吃飯,不讓他們打魚,這咋活呢?於是美國海軍就運來了大批的罐裝沙丁魚和斯帕姆午餐肉。當地人就逐漸養成了吃午餐肉的習慣。
現在夏威夷有一個海灘,每年還要舉行斯帕姆狂歡節。關島和北馬裡亞納的居民,直到今天每人每年至少吃十六罐斯帕姆,連當地的麥當勞、肯德基菜單上都有午餐肉漢堡,韓國人也一樣,咱們現在去韓國會發現他們非常喜歡吃這個部隊鍋,這玩意咋來的?就是當年美軍基地附近的居民把美國人扔掉了午餐肉撿回家,加上辣椒醬、豆腐、泡菜,煮出一鍋大雜燴。
中國五十年代也仿造斯帕姆做自己的午餐肉,牌子叫梅林。今天這個超市裡還能買到,一般就在斯帕姆的貨架邊上,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買回去嘗一嘗,看看哪一款味道更好。
不管吃的人喜歡不喜歡,斯帕姆午餐肉不僅幫助同盟國戰勝了法西斯,還解決了全世界相當一部分人的溫飽問題。當然,荷美爾公司名聲大噪,捎帶手就解決了小城奧斯汀的經濟問題和就業問題。如今這座城市的主要大街就被命名為斯帕姆大街。城裡建了斯帕姆午餐肉博物館。每年七月四號美國國慶節,都會被斯帕姆午餐肉舉辦隆重的慶祝儀式,感謝這座小城的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