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促進良性競爭,足協已採納開放本土球員轉會名額提議

2021-01-08 直播吧

直播吧12月31日訊 《北京青年報》報導,有關「三級職業聯賽不同程度放開本土球員轉會名額」的提議已被中國足協採納,此舉為接下來落實各級聯賽擴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該方案在12月中旬舉行的職業聯賽會議上被正式提出,按照提議,新賽季每支中超俱樂部一線隊單季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由5人增至8人;每支中甲聯賽俱樂部一線隊註冊報名最多總人數增至35人(32名本土球員+3名外援)。這也意味著中甲、中乙聯賽各俱樂部,新賽季普通本土球員轉會名額限制徹底被打破。

《北京青年報》分析稱:「這項提議很大程度上還是希望能夠促進國內職業足壇人員流動,盤活同級別聯賽,促進不同級別聯賽俱樂部之間的良性競爭,創造更多的職業足球就業機會,為接下來循序漸進落實各級聯賽擴軍創造有利條件。」

(茺蔚子)

相關焦點

  • 足協再出新招!加強本土人員流動,促進良性競爭!冬窗1月初開啟
    根據《北京青年報》,足協為了促進國內本土球員的流動以及為本土球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盤活各個級別聯賽的俱樂部與俱樂部之間的良性競爭,為職業聯賽擴軍做準備,將會在冬窗實施小幅度變革:每支中超俱樂部一線隊單個賽季的本土普通球員(即無年齡限制的本土球員)的轉會名額由5人增加為8人。
  • 足協有意激活國內球員轉會市場,新賽季中超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據了解,近日在蘇州,職業聯賽聯盟(理事會)籌備工作組結合近年來國內職業聯賽的實際情況以及疫情等現實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益於人才選用與流動的改良型建議,並得到中國足協初步認可。若方案被最終採納,那麼新賽季中超聯賽各一線隊註冊報名最多人數有望由原規定的30人增至35人,每隊單季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有望由原規定的5人增至8人;新賽季中甲、中乙聯賽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有望全面放開。
  • 增加本土轉會名額是一舉三得:降薪增援,中國足協用上孫子兵法
    另外中國足協還有一個配套方案,如果最終被採納,那麼新賽季中超聯賽各一線隊註冊報名最多人數有望由原規定的30人增至35人,每隊單季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有望由原規定的5人增至8人。「洗牌」原有合同:不給球員抱團「抵抗」的機會增加轉會名額的意圖我覺得是很明確的,就是幫助中超各支隊伍進行新合同的「洗牌」。
  • 新賽季中超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激活國內球員轉會市場
    足協有意激活國內球員轉會市場新賽季中超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據了解,近日在蘇州,職業聯賽聯盟(理事會)籌備工作組結合近年來國內職業聯賽的實際情況以及疫情等現實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益於人才選用與流動的改良型建議
  • 新賽季中超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若方案被最終採納,那麼新賽季中超聯賽各一線隊註冊報名最多人數有望由原規定的30人增至35人,每隊單季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有望由原規定的5人增至8人;新賽季中甲、中乙聯賽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有望全面放開。
  • 北青:足協確認國足40強賽最早9月進行,提議中超U23隊參加中乙
    直播吧4月9日訊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足協確認國足40強賽最早9月進行,並同時補充兩套中超開賽預案。同時足協提議,中超U23隊將參加新賽季中乙聯賽。足協確認國足40強賽最早9月進行原計劃於3月底進行的國足兩場世預賽40強賽比賽雖因疫情延期,但中國足協為給球隊最大化爭取備戰及競爭利益,背後作出了許多斡旋工作。
  • 巴坎布或因限薪返歐洲,土炮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根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足協為了促進人才流動,新賽季中超單賽季本土球員轉會名額或增加至8人,中甲、中乙聯賽本土球員轉會名額也有望全面放開。此外,外媒爆料,巴坎布或因中超限薪政策離開中國。一旦相關方案被採納,那麼新賽季中超各支一線隊隊伍報名人數有望從30人增加至35人,單賽季本土普通球員轉會人數從5人增加至於8人。中甲、中乙本土普通球員轉會名額或全面放開。當然,真正實施之前,足協還是會對部分政策進行微調。
  • 巴坎布或因限薪返歐洲,土炮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巴坎布或因限薪返歐洲,土炮轉會名額擬增至8人 根據《北京青年報》消息,足協為了促進人才流動,新賽季中超單賽季本土球員轉會名額或增加至8人,中甲、中乙聯賽本土球員轉會名額也有望全面放開。此外,外媒爆料,巴坎布或因中超限薪政策離開中國。
  • 北青:中超「串門兒式」轉會成主流趨勢,拉動國內球員市場內需
    直播吧9月20日訊 在本次轉會窗口,中超各俱樂部之間的人員流動成為了轉會市場上的主流。對此,《北京青年報》發文點評表示,「串門兒式」的轉會拉動了國內職業足壇球員市場內需。隨著9月份轉會窗口的開啟,多名球員在中超球隊之間完成了轉會,比如董學升從華夏加盟卓爾,艾哈邁多夫從上港轉投泰達,馬丁斯從申花加盟卓爾,宋文杰從魯能轉投富力。北青點評表示,外援在中超內部完成轉會,省去「重新適應新環境」的麻煩。疫情期間,留在中國,對其個人來說也最安全。在這個問題上,馬丁斯與艾哈都沒有選擇冒險。
  • 北青:足協上海會議確認國足40強賽最早9月踢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足協上海會議確認國足40強賽最早9月踢,為中超開賽多準備兩套預案。《北青》表示,4月9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舉行職業聯賽籌備工作會議據了解,協會根據部分中超俱樂部提議,計劃從2020賽季開始,邀請中超U23隊參加中乙聯賽,幫助U19-U23年齡段本土球員創造競賽平臺,提高其競技水平同時,增加本土人才積累。
  • 新賽季轉會窗與賽程掛鈎 入籍球員及U23球員政策仍存變數
    2021賽季國內足壇註冊轉會窗口已於1月1日首次開啟。其中中超、中甲聯賽冬季、夏季轉會窗分別開啟於1月1日至2月26日、7月1日至7月30日(暫定);中乙聯賽冬季轉會窗開啟於1月1日至3月12日、夏季轉會窗開啟於7月1日至7月30日(暫定)。
  • 足協這次沒錯?召歸化不超4人促進競爭,艾克森數據還不如韋世豪
    近日,有媒體稱足協內部達成共識,為了避免過度使用歸化球員引發爭議,每期國足集訓名單歸化球員數量不得超過四人,此決定引發足壇熱議。不支持歸化政策者認為大規模使用歸化球員,會導致未來歸化扎堆、嚴重擠壓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支持歸化政策者認為足協朝令夕改畏畏縮縮自廢武功。
  • 足協將限制歸化名額
    >限制每一期歸化球員入選國足名額,既能有效提升國足整體實力的同時,又能免除「外國人版」國足的爭議。只不過,自己限制自己的神操作也會引起爭議,特別對那些支持歸化的球迷而言,自綁手腳的做法最終為之拍手叫好的也只會是國足在亞洲範圍內的其他競爭對手。
  • 中超國內球員轉會名額增至8人
    2021賽季國內足壇註冊轉會窗口已於1月1日開啟,其中中超、中甲聯賽冬季、夏季轉會窗分別開啟於1月1日至2月26日、7月1日至7月30日(暫定);中乙聯賽冬季轉會窗開啟於1月1日至3月12日、夏季轉會窗開啟於7月1日至7月30日(暫定)。正如北京青年報記者此前的報導,新賽季中超聯賽每家俱樂部在兩段轉會窗開啟期間最多可以轉入無年齡限制的國內球員8人,比往季的5人多3人。
  • 中超國內球員轉會名額增至8人,U21及中甲中乙轉會不設限
    馮瀟霆、曾誠將以自由身轉會申花2021賽季國內足壇註冊轉會窗口已於1月1日開啟,其中中超、中甲聯賽冬季、夏季轉會窗分別開啟於1月1日至2月26日、7月1日至7月30日(暫定);中乙聯賽冬季轉會窗開啟於1月1日至3月12日
  • 中國足協再推註冊新政策 港澳撞球員一律算外援
    雖然這些「歸化港腳」在技術上並沒有絕對優勢,但他們的身體素質仍然明顯優於中國的本土球員。因此,不少內地職業俱樂部對他們表示了青睞,包括天津泰達、杭州綠城、深圳等中超、中甲老牌俱樂部,都曾有意引進港澳撞球員。  此前,中國足協為加強內地與港澳臺的足球交流,推出了「港澳撞球員轉會的特殊辦法」。
  • 國際足聯未拒絕中國足協延遲國內轉會關窗申請 但需明確具體時間
    鑑於疫情發展及其對國內足球俱樂部轉會工作產生的實際影響,中國足協本周早些時候特向國際足聯申請延遲關閉2020賽季國內首次轉會窗口,並希望將「關窗」時間與新賽季中超聯賽開賽期掛鈎。據了解,國際足聯目前已就相關提議回覆中國足協。
  • 足球報:國際足聯已同意中國足協確定開賽時間後增開轉會窗口
    近日,國際足聯已經同意,中國足協在確定開賽時間後向國際足聯申請即可,屆時,一個單獨的國際轉會窗口,將在聯賽開賽前兩至三周重新開放。如果聯賽能在夏窗前開賽,增設國際轉會窗對有意引援的球隊還是會有很大幫助的。1月下旬開始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中超聯賽等賽事均延期舉行,這給各俱樂部引援帶來困難,各隊都在等待聯賽開賽時間確認後以便完成引援等備戰工作。
  • 北青:「串門兒式」轉會拉動國內職業足壇球員市場內需
    虎撲9月20日訊 《北京青年報》撰文稱,受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相互間「串門兒式」轉會似乎已成國內職業俱樂部球員交易模式的某種流行趨勢。在此之前,俱樂部已補充引進董學升這「一高」,再引進馬丁斯這「一快」,便相得益彰。馬丁斯加盟卓爾隊與俱樂部競爭之需不無關係,但這筆轉會速成也離不開現實背景。受疫情影響,中超聯賽安排在封閉的環境中集中比賽。
  • 津媒:歸化球員提升了國足鋒線實力,也產生了良性競爭效應
    北京時間今天,天津媒體《每日新報》刊文表示,歸化球員的加入,一方面提升了國足鋒線實力,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良性競爭的效應。文章表示,儘管洛國富在熱身賽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歸化球員還是帶來了很好的效應。對陣上港時攻入兩球的譚龍認為,「歸化球員的加入,促進了隊內的良性競爭,這是一件好事。我的心態反而比較放鬆。」譚龍接受採訪時還表示:「我沒想到會梅開二度,不過上場前確實感覺會有進球。只要能入選國足,都是最優秀的球員。每個人有不同的特點,我的優勢可能是比較勤奮,門前感覺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