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與生存狀況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
在聯合國第4個「中小微企業日」到來之際,廣東省就創新中小企業成長扶持與京東集團進行率先嘗試和有益探索。
6月24日,廣東省開展「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啟動儀式,活動中,京東集團與廣東省工信廳、廣東廣播電視臺就「廣東省中小企業服務計劃」達成合作。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廣東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局長姚德洪、京東集團副總裁張以林等相關領導出席此次活動。
根據合作計劃,雙方將以「政企聯合」形式,共同推動廣東省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打造中小企業「通銷路」與「降成本」的成長雙引擎。一方面,支持深圳3C數碼、順德家電、中山燈飾、虎門服裝等特色產業集群建立連接10億新興消費市場的多元化線上渠道,打造「廣東質造」新名片,一方面提供近億元的專屬採購補貼和數位化服務權益,降低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門檻。
幫助中小企業練好「內功」
「房租要交、工資要發、現金流壓力大、貸款要還……針對中小企業最迫切的生存需求,各地在疫情期間都推出了一系列紓困措施,通過減免、補貼等輸血手段,幫助中小企業渡過了生存難關。」行業專家對此表示,「隨著經濟復甦步入新階段,中小企業的核心訴求已經從活下去轉變為謀發展,短線的輸血性支持已經難以滿足需求。」
廣東省與京東共同推出的「中小企業服務計劃」,正是致力於打造中小企業「自我造血」的長效扶持機制,在通銷路和降成本兩大核心領域,幫助中小企業練好「內功」,為它們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具體來看,在通銷路方面,「中小企業服務計劃」將通過全域流量開放、跨平臺資源打通、精準客群匹配打造「一品、雙端、多渠道」的產業帶上行舉措,為廣東省核心產業帶企業高效匹配包括企業市場和消費者市場在內的全類型客戶資源。
在消費者市場,京東將通過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布局產業帶源頭供應鏈。京喜將幫助產業帶源產地的工廠、農場和外貿型商家,搭建高效的線上銷售系統,通過綠色通道招商入駐、運營長效扶持、溯源直播帶貨等創新手段,幫助源頭商家快速對接下沉新興市場消費需求,共建「質優價美」的好貨橋梁。
此外,為進一步解決企業庫存積壓難題,京喜將通過京東大數據,助力外貿型企業精準定位國內新興消費市場,快速完成產品優化。京東集團京喜事業部運營總經理馮燕表示,在618期間,京喜平臺上經優化後的產品,日均銷量是同類未定製產品的4倍。
在企業市場,京東將全面開放京東工業品、京東豐客多等平臺,以及各類型行業合作夥伴為廣東省中小企業商家打造多元化的企業市場渠道,結合產業集群特徵為其匹配精準流量,有效降低獲取高質量企業用戶的門檻。
在降成本方面,京東企業業務將會聯合廣東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對於「專精特色」中小企業提供精準幫扶,以智能採購切入企業「人財物事」等管理場景進行數位化改造,京東企業業務將匯集集團內技術先進、應用成熟及場景適配性強的核心產品和服務能力,打造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數位化管理的發展引擎。同時,還將整合包括商協會、產業園區、軟/硬體服務商、創業平臺、租賃服務等6方生態資源,100家品牌廠商和30家軟體廠商為廣東省中小企業推出專屬活動,打造一站式最省服務,用最簡單的方式為廣大中小企業帶來最大力度的優惠。
「政企聯合」構建良性營商環境
「廣東省中小企業服務計劃」的率先落地,有著重要的示範意義,其省內中小企業的總數達1100萬家。今年疫情期間,廣東省也在中小企業扶持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先後出臺「中小企業26條」、「個體工商戶23條」、「中小企業金融18條」等惠企措施,累計為中小企業減免稅費達1400多億元。
行業專家表示,中小企業成長扶持工作中,政府和企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端有強大的宏觀調控手段,不僅能夠為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提供指導方向,更能通過硬核的費用減免降低中小企業負擔,守住生存基本盤。而企業和市場端則擁有更為豐富和多樣化的資源,能夠將扶持舉措與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高度融合,不僅更為靈活、更為精準,也能夠大幅提高中小企業的自主性。
「廣東省中小企業服務計劃」成功打造的「政企聯合」幫扶模式,將政府和企業各自的優勢進行了有機結合,對於激發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活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通銷路環節之一的「粵商帶貨秀」為例,雙方將京喜直播、廣東省廣播電視臺及33個地方電臺的資源進行了深度打通,在未來4個月內將持續開展100場次品牌源頭直播,打造廣東省內超500家「小巨人」帶貨的線上陣地。同時在線下,雙方將攜手共建廣東省中小企業直播基地,發揮政府的政策優勢和京東的服務能力,幫助地方商家快速打造產銷一體的全鏈路電商能力,提高中小企業數位化、直播特色化轉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