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瀏陽槐花新安堂餘氏奎木公祠舉行冬至祭禮

2021-03-02 中餘文化傳播

 提示:點擊上方"中餘文化傳播"免費訂閱關注!

新安堂奎木公祠冬至祭禮

      2017年12月22日,冬至,農曆十一月初三,餘氏奎木公祠舉行冬至祭祖活動。此次是新祠堂重建以來第一個冬至祭祖活動, 前來參加祭祖的宗親們籍此緬懷先祖時刻相聚一起,特別珍惜和高興。

      餘氏奎木公祠,座落在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巖前村槐花段(在槐花餘氏總祠旁邊),於2016年8月29日(農曆七月初八)重建,佔地面積四百餘平米,建築面積250餘平米, 在2017年春節到來之前全部竣工並於24日舉行隆重慶典禮。

點擊:湖南瀏陽槐花餘氏奎木公祠重建竣工慶典

湖南瀏陽槐花餘氏總祠冬至祭祖

祭祖所塑造的民俗風尚有助於公德的樹立,也有助於國家的治理。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

「慎終」為「喪」,「追遠」為「祭」,就是要做到對死者慎重舉行喪禮,並在日後定期舉行祭禮、不斷追思祖先,如果這樣的話,社會道德風尚就能夠漸漸篤厚起來。

(感謝湖南瀏陽餘樹文)

提供信息請聯繫

微信號:13872510518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本公眾號

本期友情贊助關注:餘氏紅果寶

 

餘氏歌曲:《天下餘氏一家親》

點擊最下面藍色「閱讀原文」即可查看歷史信息

慎終追遠

相關焦點

  • 湖南岳陽平江縣木金鄉新安堂餘氏家廟
    來源:新安堂餘氏編輯:餘氏在線微信公眾號提醒:各位餘氏公號們照搬本文記得備註來源平江餘氏家廟家祠修繕紀實
  • 湖南瀏陽餘氏新安堂各支分遷祖及派行字輩匯總
    瀏陽餘氏宗祠圖 餘氏家廟瀏陽餘氏現行字派:(從各支原派字中加粗派行開始)瀏陽東鄉達滸、三口茶園餘氏(元吉公裔)瀏陽東鄉達滸、三口茶園餘氏,系平江白雨湖元吉公裔。元吉公原籍廣東曲江,為從公七世孫。公之祖仲荀由曲江遷居江西吉水,公之父嗣昌公復由吉水徙居新喻,至公於宋淳熙年間始遷來湖南平江,故尊公為白雨湖始祖。
  • 廣東韶關市樂昌雲巖開封畫眉山餘氏宗祠(新安堂)進香火
    餘氏宗祠(新安堂)進香火2020年1月22日,農曆臘月廿,廣東韶關市樂昌雲巖鎮開封村委畫眉山村餘氏宗祠(新安堂)新年到來之際舉行進香火儀式。 畫眉山村餘氏先祖為太一公長孫、旺公房長子 積俊公,由乳源縣大橋鎮深源村遷居雲巖畫眉山至今幾百年。當地現有餘氏300餘人,餘氏宗祠(新安堂)經過一年的修建剛剛竣工落成不久,在新年到來之際邀請了深源村餘氏宗親代表,舉行了簡單但不乏熱鬧的進火儀式。祠堂竣工典禮將擇吉日吉時舉行。
  • 道光十九年己亥科瀏陽舉人婁謙光及其家族瀏陽迎龍、龍井婁氏
    之前寫瀏陽西鄉石圍袁氏舉人袁松喬時,提到袁松喬年二十餘師從師舉人婁謙光。婁謙光是譙國堂瀏溈婁氏遷瀏始祖景華公次子迎龍房政卿公的嗣孫,跟景華公長子國井房瑞卿公下志諒公嗣孫,湖南提督婁雲慶(派名良大)同輩份。
  • 瀏陽籍書畫家婁師白、湖南提督婁雲慶及其家族瀏陽寧鄉瀏溈婁氏
    藝術界有「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黃胄的驢、婁師白的鴨」的說法,徐悲鴻的夫人廖靜文是瀏陽人,師從齊白石的婁師白也是瀏陽人。1912年瀏陽人婁德美隨官熊希齡北上定居北京,在北京香山慈幼院任職工程員。這婁德美正是婁師白的父親,來自湖南瀏溈婁氏家族。
  • 湖南尹氏源流
    湖南尹氏源流長沙烏山尹氏 始遷祖鉉公,北宋大儒程頤門人尹焞之孫,於南宋中葉由河南遷楚南,隸籍善化。1933年四修宗譜。瀏陽尹氏 始祖思貞公,諡簡,子二:愔為北派祖;憶為南派祖。至1948年,已傳24代,共5000餘人。湘潭竹埠、大壩壠尹氏 始祖雄飛公,北宋太祖朝官嘉議大夫,世居茶陵火田,雄飛生昉,昉生革、晉。晉公傳至二十四世一儀公,於清康熙39年(1700)自火田徙居湘潭竹埠港陳家塘;革傳至二十四世一進公,於清康熙40年(1701)自衡山七裡灘徙居湘潭大壩壠。1933年竹埠尹氏三修族譜。
  • 廖氏崇德公祠
    維修一新的祠堂威武壯觀,上午9點半,來自全國12個省市(包括香港代表,總會澤雲會長因為要參加澳門回歸慶典,沒有到會,但是他專門發過來了賀信)的廖氏宗親600餘人在崇德公祠大廳舉行莊嚴的祭拜大典,崇德公像前擺放三牲祭禮,香港廖太全代表全體宗親敬香,深圳廖遠耿宣讀祭文。
  • 蜀客史料:成都府廖實蕃公祠碑記
    如龍王廟附近的閩粵贛鍾氏堂壁壇宗祠、青石橋的李氏火德公祠、半邊街的張氏祠、正府街的閩粵廖氏實蕃公祠、周氏仁德公祠等等,其建修的主體和供奉的祖先都有著鮮明的閩粵贛色彩。客家移民對建設聯宗祠的熱衷,深受明末清初閩粵贛原鄉的大規模聯宗活動的影響。這些聯宗活動不但完成了同具體始祖相連接的世系建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閩粵贛「跨地區」的族群整合。
  • 湖南長沙、瀏陽、寧鄉等地的張氏源流——張氏文化
    湖南長沙枏木衝張氏族譜先祖為南宋名臣浚,原籍四川綿竹,後謫居潭州,其子栻佔籍寧鄉,後裔又散居湘潭、益陽、善化、辰溪、
  • 中華遊氏大事記2018年
    2018年10月4日,來自江西、廣西、廣東、福建、海南、雲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各縣市宗親40O多人,匯集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棲碧山莊,參加中華遊氏貴陽市宗親聯誼會成立大會。   2018年10月5日,湖南瀏陽遊氏宗親到上杭參訪。瀏陽遊氏出自上杭梅溪寨。
  • 百家姓 餘
    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湖北黃岡餘氏宗譜,(民國)餘宗全、餘正財等纂輯,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親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三卷、第五~六卷、第八~九卷。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湖南中湘餘氏延堂三修族譜十卷,(清)餘發初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延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 廣東信宜硃砂鎮霖渥餘氏師忠公祠晉主慶典
    2019年12月20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日)早上吉時,廣東省信宜市硃砂鎮霖渥楊梅坑村隆重舉行餘氏師忠公祠晉主慶典活動。
  • 清末瀏陽徵義堂農民起義領袖周國愚及其家族瀏東古港膏滸周氏
    寫瀏陽歐氏才女歐秀松時,提到她的兒子周倬是舉人周必誠的十六世孫。周必誠是瀏陽東鄉古港膏滸周氏開派一世祖,十六世孫周倬是國字輩,派名國光。周倬同輩中比較有名的有瀏陽徵義堂農民起義領袖周國愚,在瀏陽古港鎮梅田湖村膏滸組就建有周國愚紀念祠,「周國愚紀念祠」牌匾由譚仲池先生題詞。祠堂正門聯:英名昭後世,大義啟先河。
  • 瀏陽有一支孔子直系後裔
    瀏陽有一支孔子直系後裔    並有我省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孔氏家廟  本報7月13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劉國良 葉小玲)「瀏陽孔氏家廟有很高價值,對研究孔氏家族、儒家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 我姓餘,我驕傲!我姓餘,我自豪!咱老餘家就是牛!
    湖南寧鄉餘氏四修族譜二十一卷,首一卷,(民國)餘品香、餘和生修,餘雲樵、餘劍龍纂,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新安堂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十八~二十一卷,另有一部今僅存卷首、第二十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湖南臨湘餘氏宗譜一百一十八卷,(清)餘昌祖、餘作誥纂修,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下冊、第一百十卷、第一百十二卷、第一百十四卷。
  • 永新龍氏詳談
    櫧木衝的奇石,小溪上的木板古橋,橋頭邊的翠柏及石公廟,構成如畫風景。景陶公就因為愛其山明水秀,所以卜居於此。譜載,欽公派祖祠《三浩堂》即建在鷗溪的木兜潭畔。 黃淇村古屬永新縣鷗田上院,明清時屬景福鄉五十六都,民國時屬中和鄉,現屬泮中鄉,今與龍源口鄉合併,為龍源口鎮。黃淇於大片田疇之中,前為獅嶺,後有金峰,左泉源,右淇水,魚米之鄉的氣象。
  • 【周氏家族】湖南周氏入湘各地始祖簡歷(下)
    卷首序、凡例、宗法論、誥封、節孝、祭禮、祠堂圖記、家訓、契據、傳略、壽序、墳圖等,餘卷世系圖表。茶梓山周氏五修族譜: 茶梓山周氏五修族譜: 十七卷,首一卷,末三卷:[湖南長沙]作者 周德翽主修版本 民國32年(1943), 木活字本居地 湖南, 長沙十七卷,首一卷,末三卷:[湖...
  • 瀏陽這個家族曾因文字獄被湖南巡撫告發,驚動了雍正皇帝
    雍正年間最大的文字獄案莫過於呂留良案,呂留良弟子及湖南曾靜等人崇奉留良其說、為其廣播,後曾靜策動川陝總督嶽鍾琪意圖謀反,被告發下獄,呂留良被剖棺戮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瀏陽淳口朱氏家族因文字獄被湖南巡撫誣告,驚動了雍正皇帝,這也是湖南地方官大興文字獄的開始。
  • 湖南攸醴六修族譜符氏源流敘
    符氏自秦漢崛起,經30餘代繁衍,至唐宋年代,已是人才輩出,名信顯赫,乃是中華的名門望族。唐朝有符令奇(公雅33世孫,融公子符堅後裔),臨沂人,任盧龍軍裨將,田悅叛唐,令奇密令子符璘棄逆從順,率弟符琳、符瑤歸馬燧,令奇被田悅殺害,唐追贈為戶部尚書,瑯琊郡公。符璘字元亮(公雅34世孫),歸順馬燧後,平叛有功,入朝為輔國將軍,封義陽郡王。
  • 湖南氏族志——胡氏
    允歡公,行建二,其孫雯甫於清康熙初徙瀏陽樟槽,為樟槽支開基始祖;允袞公,行雷五,其孫榮甫於明末清初徙瀏陽高坪,為藻嶺支開基始祖。清光緒十七年(1891)建允欽公祠於西嶺孔建坪。族譜始修於宋淳熙五年(1178),實為江西樂安浯溪胡氏族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浯溪七修胡氏族譜,瀏陽西嶺胡氏一支入譜,八修九修而未與聞,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修,西嶺胡氏一支與浯塘胡氏合修大成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