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世界卻敗給了中國,全球盈利的巨頭公司,為何偏偏敗走中國?

2020-12-15 新業財經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這些年裡,不僅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人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在全球範圍內,我國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競爭力方面都能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了,更是在某些方面做到了世界頂尖的水平,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高鐵和電子商務了。

電商,已經成為了一個劃時代的產物。現在,我國的電子商務可以說已經被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三大電商平臺所佔據了。而作為中國最火的電商平臺的創始人,馬雲也是多次坐上「中國首富」的寶座。其實,在馬雲創立淘寶之前,中國電子商務還沒有今天這麼火熱的時候,就有一家外國電商「巨頭」進入我國了,在中國發展多年之後,卻又將大部分業務撤離了中國,它就是亞馬遜。

1995年成立的亞馬遜最早只是一家賣書的平臺。後來,在圖書業務逐漸成熟之後,其創始人貝索斯又將目光放到了網購上面,將亞馬遜改為了一個綜合性的網上購物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亞馬遜逐漸成為了美國網上零售店數量最多的平臺。

隨後,亞馬遜又走出了美國開始向全球推廣自己的業務。2004年,已經是電商巨頭的亞馬遜以收購卓越網的方式,進入了中國市場。通過自己在全球範圍內領先的網上零售經驗,與卓越網對中國市場長期運營的經驗相結合,亞馬遜很快就在中國站穩了腳跟。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現在「大紅大紫」的淘寶才剛剛成立不到一年,京東也才起步,拼多多更是還沒出現。而那個時候的亞馬遜卻憑藉著自己多年的電商經營經驗和高達16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成為了全球電子商務領域無可爭議的「巨頭」。

但是正是這樣一家「贏了世界」的企業,卻偏偏「敗走」中國。

在中國發展的亞馬遜遭遇了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基本上沒有遇到過的問題。由於沉迷於自己原來的成功方式,亞馬遜大力推廣自己的電子商務業務,並始終以「美國思維」進行經營。

例如,被亞馬遜創始人當作是一輩子驕傲的專利「一鍵下單」功能,在中國卻遭遇了「滑鐵盧」,根據亞馬遜在中國的調研顯示,這項功能使得用戶使用極度不適。但就算是這樣,亞馬遜仍然一意孤行地保留了這一功能。

其次,就是亞馬遜對於中國領導層的不信任。據悉,亞馬遜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做出的任何決定都要經過美國總部的同意之後才能進行決策,而中國的管理層本身是沒有決策能力的。

這樣一來雖然使得其決策時間和決策成本都有了極大的提升,但熟悉中國市場的管理者卻得不到重視。對於這樣的情況,劉強東就曾表示,亞馬遜在中國的電商業務競爭中,最大的弱點就是對於中國管理團隊的不信任。而正是這個「不信任」,讓亞馬遜在中國走向了衰落。

最後,就是國內電商平臺競爭太過激烈。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等等。在中國這樣的電商平臺大大小小几乎有上百家,而雖然身為電商「巨頭」,但是在這樣的激烈競爭下,想要贏過比自己更懂顧客的「中國企業」,也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總的來說,亞馬遜在中國的「失敗」有一方面是來自於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外部競爭的壓力。贏了世界卻敗走中國,全球盈利的巨頭公司「亞馬遜」想要在這樣內外的相互作用下,「絕地翻盤」太難了。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巨頭撤離中國!曾是行業老大,管理層不用大陸人,為何敗走?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這些年,有很多外國企業看到了中國巨大的市場紛紛入駐中國,其中有很多外企因為在特定行業入局較早,一度佔領了整個行業。而就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很多企業也在逐漸崛起,那些曾經被外國企業獨佔的市場也被瓜分。
  • 百年日企敗走中國!戰無不勝的巨頭們,正在被擊潰!
    近日,深圳奧林巴斯公司宣布,正式停產停工!奧林巴斯,擁有百年歷史,是全球最領先的精密光學技術企業之一。就是這樣一家戰無不勝的巨頭,輸給了市場,也輸給了時代,最終敗走中國。輸給了市場,中國人力成本增加,深圳工廠設備老化,競爭力下降。
  • 屢次出現辱華風波,全球第一大電商最終敗走中國
    雖說阿里在國內份額非常大,但是要放眼世界,阿里還算不上最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才是真正的全球第一電商。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身價在全球範圍排第一,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了新世界首富。亞馬遜既然如此強大,為什麼在中國幾乎見不到呢?
  • 又一洋品牌敗走,谷歌、亞馬遜成先例,還會有外資巨頭離開中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14億的人口總量,勞動力旺盛,消費需求也很高。在外資眼裡,中國不僅可以實現產業經營,還可以發展品牌。因此,這些年來中國進入了大量的洋品牌,涉足的行業也十分普遍。只不過,雖然中國的消費體量很大,但是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實力也十分雄厚,相比外資企業,國內的企業更熟知國人的消費習慣,其經營模式以及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往往更加符合國人的口味。因此,近些年很多外資企業想要在中國「撈錢」,但是因為經營困難、業績差,很快就敗走了,而且其中不乏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外資巨頭。
  • 贏了世界,卻贏不了中國?世界首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龐大的市場吸引了世界企業巨頭的注意。不同於解體之後的蘇聯,中國的改革開放以一種非常有秩序的方式進行著,國外企業要想進入中國必須遵循中國的法律,在中國政府允許的框架下經營。 雖然有著諸多限制,可外國商人還是放不下中國這樣一塊肥肉。
  • 美國製造業巨頭敗走深圳,年入20億卻付不起房租,上千員工被遣散
    文:蔣南中國有很多外來的企業,比如蘋果公司,除了總部是在美國,其餘的全部的生產製造活動都放在了中國。但是也有一些企業是遇上了生產經營困難,市場環境以及競爭壓力等等因素的影響,最終決定撤離中國市場,比如當初的亞馬遜、谷歌、甲骨文。如今,又有一家美企巨頭敗走中國,上千名中國員工被遣散,這家美企就是史丹利百得。2020年10月25日,史丹利深圳分工廠發布解散公告,1000多名員工一天之內全都籤署協議。
  • 辱華風波不斷,全球第一大電商敗走中國
    但是當年的阿里巴巴與亞馬遜公司相比,還真的是弱勢的一方,轉眼十來年過去,如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電商的最大孵化地,馬雲也一舉成為中國首富,那麼,亞馬遜呢?亞馬遜雖然在中國市場上屢屢受挫,但是依然實力強大,如今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就在2020年3月,亞馬遜還入選2020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第1位,而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於2019年3月,以1310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位。
  • 日本品牌敗走中國,宣布關閉中國所有門店
    這家服裝品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是日本第一大的時尚品牌,更是國際知名服裝巨頭。實力出眾的優衣庫身處競爭激烈的服裝行業,但能夠被其視為對手的品牌並不多。 這其中有一家日本服裝企業,曾被優衣庫視為勁敵,這家公司正是日本第二大服飾零售商Shimamura(飾夢樂)。
  • 三星敗走中國?全球唯一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或將關閉
    從肩抗韓國五分之一GDP,以中國為第二事業部,到近年來陸續關閉在華工廠,手機品牌在中國成為小眾產品,三星在中國的擴張戰略接連失利。7月29日,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三星集團全球唯一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宣布大裁員。
  • 世界500強發布:一家低調的中國民企,為何能與西方巨頭掰手腕?
    ◆能與西方巨頭掰一掰手腕,中國大宗貿易的話語權才會越來越有分量。正解局出品8月10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今年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中國大陸(含中國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加上中國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具體到某個企業,正解局關注的是一家中國民企。它低調至極,在國際上卻能與西方巨頭掰手腕。
  • 又一美國教育巨頭「敗走」中國:關閉全國店鋪,數萬學員措手不及
    外資失去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公司實行的都是西方制度,但是經營模式在我們這裡是「水土不服」的,最後導致不是破產就是離開。其實並不是中國的經濟環境不好,而是因為這些企業的經營方式不符合中國的市場規律,無法長期立足。例如,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由於其在亞洲市場的銷量逐年下降,最終將最初在中國設立的電池生產線搬回法國進行本地生產。
  • 又一家快時尚品牌敗走中國!ZARA的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又一家快時尚品牌敗走中國!ZARA的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門店 快時尚巨頭也逃不過敗走中國的命運。 界面時尚從多方了解到,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的數個姊妹品牌們已確定將悉數退出中國線下市場的競爭。
  • 甲骨文再傳裁員,補償 N+6,昔日矽谷巨頭緣何敗走中國
    昔日矽谷巨頭為何頻頻裁員?1989 年,甲骨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世界軟體巨頭。據百度百科公開信息顯示,2002 年 10 月,甲骨文在深圳成立了第一家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隨後多個研發中心落地中國。據了解,目前甲骨文在中國共設有 5 個研發中心,分別位於北京、深圳、南京、蘇州和上海。
  • 世界500強名單出爐,中國企業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
    推薦語:隨著經濟全球的不斷加速,中國企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大。由此,也誕生了一批世界知名的500強企業。前不久,500強企業榜單再次更新,這一次中國企業的表現十分亮眼,不僅數量第一,而且有三家巨頭位列前五名,創造了歷史!
  • 中國央行:在實體經濟復甦脆弱、公司盈利預期下調的背景下,全球...
    中國央行:在實體經濟復甦脆弱、公司盈利預期下調的背景下,全球股市強勁反彈,未來存在回調風險。2020-11-26 17:33:27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中國央行
  • 全球頂尖的刻蝕機公司,除了日美3巨頭,中國也有一家蝕刻機龍頭
    在全球光刻機製造領域,荷蘭巨頭ASML壟斷全球多年。所以無論是臺積電還是三星,想要繼續深耕高精度工藝,就必須從ASML處搶購年產量僅為數十臺的高端EUV光刻機。據IC Insights的數據,時至今日,蝕刻設備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20%以上,而且國產蝕刻機的市場規模也在隨著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擴張不斷提升。站在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雖然美國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以及日本的東京電子這三家頂尖的蝕刻機公司佔據了94%的市場。
  • 又一日本巨頭敗走中國,關閉中國所有門店,優衣庫:再開3000家
    無數的國人都知道了有優衣庫這麼一家公司!可能就是這件事給優衣庫帶去了好運!從那以後,優衣庫是開遍了大江南北,生意做得是越來越好,甚至在國內的門店都超過了日本本土的直營店,這一點是震驚了日本,日本的經濟新聞還特意點名,覺得不可思議,優衣庫似乎日本的汽車還要受歡迎,竟然開遍了大江南北!
  • 中國科技巨頭競逐新賽道:不僅關乎公司未來,也影響全球數位化進程
    之後30餘年,中國各行各業啟動了一波接一波的信息化建設,IBM、惠普、戴爾、甲骨文、SAP、英特爾、思科、愛立信、高通等全球各大高科技公司如潮水般湧入中國,它們為中國企業用戶帶來先進技術、設備、人才和現代企業管理機制的同時,也都在這片高速成長的新大陸上收穫真金白銀,對於不少科技外企而言,中國是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市場。 雲計算的出現,導致To B生意發生革命性變化。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對於歷來偏好喝酒吃藥行情的中國股市而言,藥的概念正從醫藥製造向醫療器械的方向延展。事實上,醫療器械行業不僅代表著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盈利,還承擔著從重大疾病口中「奪人」的重任。如果說生命是一場時間與技術的賽跑,那麼醫療器械行業就是一場關乎生命的超級賽道。
  • 「券業一哥」被全球銀行巨頭看好,紐約梅隆銀行斥4000萬增持中信...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中國券業一哥被全球銀行巨頭看好,耗巨資增持,位居重要股東之列。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12月8日,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增持中信證券H股約286.14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