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辦工作,要先問一下男女,男生有門,女生就算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電網高管這樣向界面記者說,而這樣的差別待遇也早已成為該企業內部的共識。「女性體力差,要生孩子、休產假,不能倒班,不能長時間出差……」 說起不願意招收女性的原因,招聘官們可以列舉上長長一串,末了還要加上一句:「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們女生好。」
我們進入了網際網路科技時代,但「女德班」還在。「女士優先」的口號喊響了,但是社會依然在踐行男士優先的生存法則。女性的處境似乎並未像我們想像當中的那樣,一展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的新世紀風貌。
在過去一年中,女性遭受到的來自家庭、學校、職場和社會的全面壓力仍舊突出。這裡,我們主要看看女性的職場處境。根據艾瑞諮詢《2017年中國女性生活形態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在女性眼中,經濟獨立是優秀女性的最重要特質,但大部分女性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偏低,工作是造成女性對生活不滿的首要原因。
2017年,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和前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溫儒敏都發表了性別歧視言論。作為職前高等教育階段的具體執行者,他們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進一步剝奪了女性本就與男性不平等的升學和就業機會。
今年秋招季,一位應屆女畢業生在朋友圈裡謙卑到有些卑微地寫道:「我不要戶口,我不談戀愛不結婚,我不痛經,我可以幹體力活,司機也行,我會在貴司奉獻我的一輩子永不離職。」然而,求職還只是女性在職場中漫漫徵途的第一步。如何能夠讓女性在進入職場後真正獲得與男性平權的機會,不讓生產育兒成為女性職業發展的絆腳石,依舊是一道難以作答的社會命題。
同樣在2017年,被國中輔導老師誘姦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北影學生阿廖沙自曝被班主任父親強姦、韋恩斯坦性侵醜聞席捲整個好萊塢……學校和職場中的性騷擾、性侵犯和強姦案例層出不窮。我們在呼喚男女獲得平等的工作權利的同時,更呼喚權力上位者停止對下位者的侵害,捍衛女性最基本的生存和發展權利。
在界面新聞職場頻道2017年職場關鍵詞系列報導的64位受訪者中,有17位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職場中與「性別歧視」的距離很近。而在這17位受訪者中,超過2/3為女性,僅有的幾名男性分別為從事婦女維權的律師、社會學學者和企業招聘官。
面對這個話題時,有人站在旁觀的角度,將顯性和隱性的性別歧視當作一種習慣和常態,卻不知自己正身處漩渦之中。也有「打破沉默者」站出來,為爭取男女平權而勇敢地表達自我。界面職場頻道用同一套問題向八位受訪者提問,他們之中有遭遇職場性別歧視的當事人、專注職業女性維權的律師、高校的法律學者、從事過婦聯工作的政府人員、女性沙龍的創始人、軍校學生、闖蕩過秋招季的應屆畢業生和堅持女權的大學生,看不同的距離,聽不同的聲音。
馬戶:國企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當事人、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發起人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性別歧視對我來說意味著在現有的政策下無法保證婦女權益。例如性騷擾、就業性別歧視、高考女生的分數線高於男生等等。14年我應聘北京郵政快遞員一職,在試用得到肯定的時候卻因我的性別被拒絕,當時深深的感受到性別歧視,這意味著我的平等就業權和人格權受到了侵犯。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2017二胎全面開放之後,婦女就業性別歧視愈演愈烈,但大家對此顯得很無力,因為國家沒有擔負起企業和婦女生產的成本。18年還是要繼續努力推動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對婦女遭遇歧視後的法律和情感上的支持。任重道遠,歧視就在身邊。
兩年的距離為10。
對我自己來說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會繼續關注就業性別歧視,這是要一直堅持下去的,一點一點推動大眾意識的提升和國家政策的完善。17年已經過去了,18年是一個新的開始但也有新的挑戰,因為性別歧視不會在短短的一兩年內就可以消除的。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性別歧視,貌似只有這個關鍵詞是離我最近的,其他我覺得都離自己還挺遠的。
黃沙:廣東律成定邦律師事務所律師、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發起人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基於性別原因的權力不平等。
女性對於家庭承擔的成本更多(包括精力成本,時間成本),而男性對於事業承擔的成本也更多。社會家庭與事業的責任承擔的分配不在於一個人工作能力的大小,而在於一個人的性別,這責任分配本身就是荒謬的。
同觀之性別就業歧視,招聘員工入職,不觀之其工作能力大,而首先審查應聘者性別(包括性傾向和性別認同),同樣是荒謬的。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10分。
生活中的性別矛盾可謂隨處可見。你在與你的伴侶、父母、朋友、子女相處的過程,都處在性別的牢籠裡。丈夫在妻子面前是否一定要表現剛強,不能表現軟弱?教育女兒是否一定要教導其柔美、矜持?是否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內?是不是每個女性都喜歡被稱讚為「美女」?家庭中女性經濟收入高於男性是不是已經羞於宣傳的事?如果這些問題你自己沒有突破性別的牢籠去想明白,性別問題也會一直困擾你的生活,因為性別問題是深層次的權力不平等架構,需要不斷地反思和摸索。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性別歧視。
Sophie:女性媒體Lady First創始人(微博@蘇菲W)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當前女性擁有了越來越多和男性平等的權利,女性教育越來越普及,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在這些平等的權利背後,女性還是背負著很多隱形壓力,在某些問題上,男生和女生會遭遇差別對待。比如說,現代女性一邊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一邊又被期待可以保持青春、保持美麗。在這些訴求之中,現代女性比從前承受了更多的生活壓力。
身邊的人會問: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自己去創業呢?你長得還挺好看的,為什麼不找一個條件好一點的老公輕鬆一點?如果女性到了30歲之後還單身的話,很容易被追問為什麼還沒有結婚。但是很少有人問男生這些同樣的問題。
在我們做女性採訪和相關的活動的時候,包括在一些名人訪談中,大家會問女生一個很經典的問題:你是怎麼平衡好你的家庭和工作的?公眾普遍認為,對於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來說,她不僅僅要有事業上的成功,更要有幸福的家庭。但是大家很少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男性是否成功。
我對性別歧視的第二層解讀來源於自己在參加公益和慈善活動時的經歷。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很多女童還是會被性騷擾、性侵犯,這些悲劇其實是有辦法預防和避免的,孩子們也有權利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沒有人來告訴她們應該怎麼做,也沒有人來幫助她們。在這些地方,女童處於一個非常弱勢的地位,更多地是被當作一個物件,而不是一個應該得到尊重和珍視的生命體。因為缺乏最基本的性知識教育,很多女童在初潮的時候不知道生理期是什麼,她們會覺得自己生病了,甚至有的女童連什麼是衛生巾也不知道。
中國還是有很多農村,在對女童的心理衛生教育和身體衛生教育上非常欠缺。我覺得,很多時候,女權主義者與其在一線城市裡面誇誇其談,不如以實際行動去到這些偏遠山區,或者是去一些比較困難的地方幫助弱勢群體。其次,現在很多地區對於婦女在婚姻中權利的維護也是非常欠缺的,比如女性應該如何應對家暴、如何在離婚時更好地維護自身權利……這些教育都是應該被普及的。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我覺得我與性別歧視的距離是8分吧。因為在工作和生活中與它的情感聯繫還是挺近的。時時刻刻會被催問有沒有男朋友,時時刻刻被要求作為女孩不要經常出差、不要不著家、不要太像個男孩子。什麼叫像男孩子?什麼叫像女孩子?是誰規定了這個框架?這點我覺得其實挺有意思的。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與我最近的應該是「杭州」、「95後」和「知識付費」。
杭州:首先我自己是杭州人。其次,在2018年我會更看好杭州在電商方面的發展,或者是在設計品牌方面的發展。一直以來,淘寶都是杭州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相較於上海濃厚的國際化氛圍,杭州更加適合做一些文藝的小眾產品,也更適合網際網路創新產品的孵化。所以,我覺得杭州在未來會誕生更多優秀的原創品牌。
95後:公司的團隊成員都是95後,他們的發展是非常有潛力的。我認為95後相較我們80後擁有更多的物質基礎,他們會更加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更喜歡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另一方面,我覺得95後會是未來消費的主力,做快銷和品牌的人都必須更加重視95後群體。
知識付費:2017年我在輕聊和荔枝等平臺上做了很多關於女性的付費課程,包括婚姻法、中醫女性養生、插花、收納等。我認為2018年的知識付費內容會更加偏向於短視頻領域,我自己平時有在收看高曉松、吳曉波等人的付費視頻內容,這些內容更多是漫談式的,比較輕鬆,也更容易吸引受眾。
博文:軍校學生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能籠統地給「性別歧視」下一個定義,因為有很多事情並不是單純地因為性別原因而產生歧視,可能只是對某個人的行為產生反感,有不好的印象。如果說性別歧視的話,我認為像「生男不生女」這種想法是很愚昧的,是封建文化的一種糟粕。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我覺得自己與性別歧視的距離是0分吧。因為這兩年都在軍隊裡面,身邊基本上都是男生,在這方面體現的不是很明顯。我認為我接觸到的,一些男生對女生的反感,更多地是針對行為,而不是針對性別。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我認為距離最近的三個詞是「王者榮耀」、「知識付費」和「共享單車」。
王者榮耀:在軍隊裡面大家接觸手機的機會很少,所以在可以用手機的時候大家都會打遊戲來放鬆一下,這個用戶群體還是蠻龐大的。從我個人的遊戲體驗來說,我覺得王者榮耀中有一些設計不是很好,如果不改進的話長期來看會造成用戶流失。但是從宏觀的環境來看,打遊戲確實是軍隊裡面放鬆的一個方式,打遊戲的人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知識付費:我自己在做課題的時候也經常需要在網上搜索資料,很多資料庫和文庫資源都是需要付費的,我也贊同有價值的知識確實值得付費。
共享單車:一個是共享單車對於學生來說出行確實很方便,另一個是共享經濟的業態在近兩年一直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我覺得我們國家在未來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也是很值得關注的。
小紀:浙江大學中文系大三學生、捍衛女權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主觀層面上講,性別歧視是對不同性別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一般來說是與人利益相關的事)時表現出的區別對待不尊重;客觀來講(一般來說是制度層面)是對人本擁有的平等的可能性的一種扼殺。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7分。
我個人雖並未直接受到「性別歧視」的傷害(此指在利益上),但在精神上受到諸多有關的傷害,比如我身處的高校有不少於一位的教授出言不遜歧視女同學在學術上的表現,再如我受到來自家庭對於我個人未來計劃有幹涉的傾向,以及新聞報導上頻頻爆出的對女性不公的事件等。這兩年無疑是「女性主義」重新受到重視的時期,將其評論為年度關鍵詞也不為過。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與我最近的應該是「性別歧視」、「95後」和「杭州」。
性別歧視:這依舊會是一個重要的新聞話題,也許會有更加深度和客觀的審視,但至於是否會有積極的改變,我持保留態度。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而那些在政治上經濟上的資源緊縮表現在社會層面時,兩性衝突無疑會走上風口浪尖。面對部分男權的壓制,女性主義陣營的努力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應該在系統理論化之後做出制度化的努力,但我認為2018年的中國社會,女權之路並不會有實質性突破。
95後:作為95後的一員,我可以很自信地說這批人裡有許多「能做出些事情」的人才,這指的主要是思想上。大多數95後在逐漸成熟,並且能意識到這個荒蕪社會放在自己身上的責任,但他們同時有獨立的思想。最早的一批95後已經大學本科畢業,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從事了什麼行業選擇了什麼道路,是一個值得探討並且能看出很多特點的問題。
杭州:身在杭州第三年,能明顯感受到杭州的變化。空氣變差了,交通更堵了,但是生活確實更便利了。杭州處在自己的關鍵期,即將上升為新一線城市,有朝一日「灣區」建成更是大有可為。但說句公道話,杭州若想名副其實成為「一線」,不應只著眼於落地於杭州的產業,要看到自身除去山水外,內核精神的確匱乏,這不是用核心價值觀就能搪塞的。未來一年杭州的空氣和交通無疑會更差,人們的壓力會更大,老杭州的怨言會更多。希望杭州的建設縱使心急,也能「不忘初心」。
Z先生:高校法學院講師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性別歧視包括了來自他人的歧視和自我歧視。
我們現在所說的「性別歧視」通常是來自他人的歧視。這種歧視有正向的一面,也有逆向的一面。正向歧視是不該考慮男女差異的時候,區別男女。如招聘只招男生,但如因工作性質重體力活只能男生做,不在此限。逆向歧視該考慮男女差異的時候,統一對待。比如男女副教授升等都同樣時限,但女生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要懷孕生子,與男生能投入的精力不同。看似平等,實則不平等。
自我歧視主要表現在女性的自我意識上,比如說,女性會習慣利用自身的性別示弱,認為應該受到更多的照顧等等。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6分。
當前的男女平權工作處在一個剛剛及格的狀態吧,對性別歧視局面的突破更應該依賴自下而上的社會意識轉變。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與我最近的應該是「AI」、「共享單車」和「樂視」。
選擇「AI」是因為在過去一年中,人工智慧對全行業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並且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影響各個行業的發展走向;選擇「共享單車」,一是因為共享單車確實很普遍,隨處可見。二是因為共享單車的行業格局在今年也發生了較大轉變,呈現出「ofo」、「摩拜」和「哈羅單車」三家爭霸的新業態;選擇「樂視」,因為在過去一年樂視事件確實是一個全國性的、轟動性的新聞。
Frank:金融系應屆畢業生、熱衷公益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種對50%的人的不公正吧。我身邊有很多很優秀也很上進的女生,我希望她們的努力能得到她們應得的回報與尊重。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1。對於性別歧視更多聽聞於身邊求職季同學們的經歷而沒有親眼見證,感覺對我來說很遙遠,但又好像時時能聽見關於這樣的故事。
2017十大職場關鍵詞中,請選出離你最近的3個,並預測其在未來的發展。
我認為距離最近的三個詞是「95後」、「杭州」和「共享單車」。
我們95後啊,過去一年我們是時而「佛系」時而「中年」時而又「十八」的有趣一代,可以隨手嘻哈一段「freestyle」,也可以為一段段「404」發聲。2018可能會更有趣吧。
作為杭州土著boy,很欣喜看到杭州的飛速發展以及流淌在杭州血液裡的創新精神,杭州正在被世界看見。2017年去過二十幾個城市,還是杭州最好看。
2017年共享單車的出現培養了我騎單車的習慣,2018吃瓜群眾期待在資本推動下這個行業能更增益社會吧。
Q女士:吉林省公務人員
「性別歧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我的理解中,「性別歧視」是由於性別的直接原因而在社會生活中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同時產生了結果。這裡面的兩個前提分別是「性別的直接原因」和「產生了結果」。
在我的成長經歷中,「性別歧視」意義並不重大。我獲得了和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權利、工作的權利以及受尊重的權利。這種公平的權利之下,何談「性別歧視」?況且,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被廣泛關注的女性發展已經成為「性別歧視」最大的社會回應。我19歲在大學裡面入黨,畢業以後從事了新聞工作,28歲走上副縣級領導崗位,工作期間又攻讀了博士學位,每一次由個體向社會發出的需求,都因為男女平等而獲得公平的機會。
近幾年,在我國的擇業制度中,也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女性不因性別而受歧視的職業選擇。在吉林省的公務員招錄中,沒有哪個職位是有性別局限的。而且事實上,女性的錄取比例往往高於男性。
你與性別歧視的距離?(0-10,0為最遠,10為最近)
我不認為我的工作中存在「性別歧視」,所以我只能給「0」。我工作中遇到的女性群體,都沒有因為性別的原因受到歧視,反而,她們的自立、自強所帶來的是與男性之間公平的競爭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