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的蒙古血統

2021-01-19 蒙古文化微刊

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歷史學教授蘇·姜巴道爾吉日前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說。「蒙古人最先踏上了美洲大陸。」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的原始蒙古人,是開闢美洲 、創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亞人 。在30000 ~ 10000 年,他們第 一次從蒙古高原東移 , 跨過白令陸塊,推進到美洲大地;在10000 ~ 8000 ,第二次或第三次從蒙古高原南下, 經過太平洋島嶼,到達美洲。印第安人與蒙古人屬同一氏族血統, 他們嬰兒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 這是於屬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記 。印第安人的社會形式、民族風俗 、宗教信仰,與蒙 古高原諸民族有許多共同點。

美洲大陸的土著居民 ,按哥倫布的叫法Indian( 印第安人 ),  據統計在加拿大共有331000 人 (包括 27000 餘名英紐特 、阿留申人),     美國有 827000 人 ( 包括 34100 英紐特、阿留申人 ), 古巴有300000 人, 秘魯有7650000人 ,玻利維亞有 5000000 人 , 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約為20000000    , 整個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總數為近32000 000 。


考古學證實在美洲大陸一直沒有發現類人猿 、猿人或早期智人的化石和遺址 ,最早的人類遺址僅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 。考古學對這些早期印第安人的遺物 , 以及製造的石器文化進行測定 , 科學地斷定印第安人來自蒙古高原北部。人類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發現印第安人的耳垢乾燥    ,這有別於歐羅巴人種    ,也就是不屬於白人 。皮膚  、頭髮和體質等方面有別於尼格羅—— 澳大利亞人種 。從牙齒的構造看 ,印第安人的牙齒構造與西伯利亞的民族相同    ,特別是印第安人嬰兒的臀部上有「蒙古斑 」 ——    這是屬蒙古人的先天性的青記。蒙古人將這種「 蒙古斑 」    稱作為藍色銀記    ,是上帝奉獻的藍銀色蒙古痣 。這種蒙古斑凡蒙古人 、蒙古語族人、蒙古利亞人均有,它是屬血緣的印記    , 是屬氏族血統的標誌    。印第安人有這個「 蒙古斑    」, 證實他們是氏族血統的蒙古人    , 更確切地說是屬原始蒙古人    。人類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研究 , 認定印第安人與北亞民族在血型 、細胞酶 、蛋白質成分等方面的差 別僅僅是由於地理隔絕後經過萬餘年的演變才形成的 所以, 印第安人與蒙古人屬同一氏族血統 ,是屬蒙古利亞人 。臺灣《中華時報 》1996年11月11日發表任慶華的《美洲人從哪裡來?》 一文 ,詳細論證了印第安人移徙到美洲大陸的次序和印第安人源於西伯利亞蒙古人的實據 。任慶華說, 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 , 新的遺傳學資料顯示 , 美洲大陸上最早的居民從亞洲遷徙過去 , 移徙不過一兩次浪潮 。匹茲堡大學的博士生梅裡維瑟從基因學角度研究顯示美洲先民的移徙只有一次浪潮而已    。十年前 ,學術界就對綜合語言、基因及牙齒方面的資料而形成的一個假說 , 掀起激烈的論戰 。創立這個理論的史丹福大學語言學者葛林堡說 , 最早從亞洲到美洲的先民 , 至少是分三批先後到達的, 每一批都各自形成一個語言族群。由具有更多DNA 樣本和更完善的解釋法顯示 , 美洲的土著不論北方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 ,還是巴西的「 克拉荷和雅諾馬密人」(    Kraho and Yani    - mam    ), 他們彼此相同的基因卻比原先以為的要多 ; 牛津大學的進化論遺傳學者華德說 , 這顯示他們都是同一個亞洲祖先的後代    , 他們的祖先其實只是在一兩次移徙浪潮中進入北美的 。科學家已在西伯利亞和蒙古尋找美洲先民祖先最近的親族了 。

華萊士研究小組運用特定的酶將  DNA 切割成統一標準的片段  , 然後觀察這些片段長度的變化 ,以識別是否有突變發生。結果發現美洲土著的線粒體 DNA 只有四種變體    (    ABCD 四類的半套染色體 ), 各自代表一種突變的形式 。而這四種變體也可在一些東亞人和西伯利亞人的身上看得到,但不見於歐洲人或非洲人 , 顯示這些突變原本是從亞洲蒙古人種傳過去的 。20世紀90年代初 ,美國《洛杉磯時報 》發表了羅伯特·李霍茨撰寫的《美洲最早的移民》 一文  。文章寫道 : 美洲的第一批定居者是早在 40000 年前 —— 即最後一個冰川期降臨這個大陸前很久到新大陸的 。根據語言學 、分子人類學和考古學的新發現 , 這些古代的開拓者散居於美洲各地的時間要比克洛維斯人早一兩萬年 。據傳, 克洛維斯人是在 11500年前在這個大陸上定居的。根據新的研究結果 , 上述最早移來美洲的人類到達新大陸以後 , 有可能因為冰川的阻隔而在數千年的時間內同他們原先居住地西伯利亞斷絕了聯繫 。冰川擴大可能曾迫使他們逃亡到很遠的南方 。後來,由於氣候重新變暖 , 他們便在北美定居下來。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語言學專家約翰娜   · 尼科爾斯說  ,美國土著人語言的新分析表明, 美洲有各種各樣的土著語言, 迄今已分辨出的語族大約有150 種。如此多樣的語言至少需要數千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通過進一步的分析還可看出 , 從阿拉斯加到智利南部的太平洋沿岸還有一系列年代較近的語言 。這說明在大約 14000年前冰川融化之後, 又出現了第二次移民浪潮 。 埃默裡大學的科學家們說 , 新近從太平洋沿岸的土著人母體遺傳基因中發現的線索有力地證明,最早的美洲人可能是在 20 000 —— 40 000年前從西伯利亞大概是經由陸上或越過冰橋遷徙而來。  羅伯特·李霍茨教授以語言學 、分子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角度證明了美洲大陸的印第安先民遷移的連續性, 表明了蒙古高原上的移民向東遷徙的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的情況。歐美學者對美洲大陸史前移徙的研究,也質疑移徙前後有三次浪潮的說法 。一個跨領域的研究小組將最近的線粒體DNA序列資料重新加以分析 ,搜集了總共有574 個美洲土著西伯利亞人的DNA 資料 。他們直接觀察 DNA 序列, 看是否有突變,用電腦對比美洲土著部落 、 亞洲人及西伯利亞人的基因, 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美印人身上都可見到那四種原始變體 , 他們還在美洲土著民族的身上看到九種基本的線粒體DNA序列。   這些序列有的僅見於講納 ——顛尼語的人、愛斯基摩人及西伯利亞沿海居民的身上,顯示這些族群的祖先是同一個民族,而不是像華萊士所說的不同的民族。如果現在的美洲土著全都是亞洲某個民族的後裔 ,那麼究竟是哪一個民族呢? 主張多次移徙浪潮的學者跟歐洲的研究人員一樣,認為那些人的祖先是在西伯利亞 , 因為西伯利亞人跟講納——顛尼語的人和愛斯基摩人一樣,身上都有一些基本的變體基因 ,而且是住在靠近通往美洲大陸的陸橋的地方。   但梅裡維瑟和美國史密森氏學會的分子考古學者柯曼都表示懷疑,因為根據到目前為止的檢驗結果, 現代西伯利亞人身上都沒有 B 類的變體基因  。他們在另一篇論文中提出 ,美洲土著的祖先可能是蒙古人 , 因為蒙古人的身上四類變體基因俱全。從上可看出 , 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不論是一次或二 、三次遷徙浪潮去的 , 他們都是亞洲的西伯利亞人,是蒙古人 。從語言、牙齒 、基因上看, 西伯利亞的蒙古人身上四類  ( ABCD) 變體基因俱全 。所以, 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都是從蒙古高原移徙去的 ,  具體地說, 是在 10  000 —— 30 000 或 40 000年前 , 通過白令陸塊從蒙古高原遷徙到美洲的蒙古人 。他們的遷徙是連續性的 , 最早的先民是30 000 或 40  000 年前已到達美洲大陸 ,晚者 10  000 年前白令海峽開化為至。這也是學者們所議論的第一浪潮時遷移到美洲的蒙古人  ,是屬氏族血統的蒙古人——印第安人。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的蒙古利亞血統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的原始蒙古人,是開闢美洲 、創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亞人 。在30000 ~ 10000 年,他們第 一次從蒙古高原東移 , 跨過白令陸塊,推進到美洲大地;在10000 ~ 8000 ,第二次或第三次從蒙古高原南下, 經過太平洋島嶼,到達美洲。印第安人與蒙古人屬同一氏族血統, 他們嬰兒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 這是於屬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記 。
  • 有人說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印度人的後裔?其實他們是中國人的後代
    有人說印第安人是從亞洲遷移到美洲的,那麼他們是亞洲的什麼人,是不是就是印度人?顯然不是。據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的鑑定:美洲印第安人與亞洲蒙古利亞種人有著相同的外形特徵與相同的血緣特徵。如印第安人一般地說他們的面龐寬闊,顴骨比較突出。
  • 盤點足壇10大有印第安血統的球員:少數真的比多數有優勢嗎?
    盤點足壇10大有印第安血統的球員:少數真的比多數有優勢嗎? 2020-05-10 23:08  Sab的體育藝術 總有些從來不關注體育的人說,中國足球如果找56個少數民族球員
  • 父系「蒙古可汗」血統被證實是競技型優秀血統
    「清風明月」奪冠視頻「清風明月」血統分析馬名: 「清風明月」(Breeze 'n' Luna)出生年月:04/09/2017 父系: 「蒙古可汗」(Mongolian Khan「蒙古可汗」血統被證明是競技型優秀血統由國內馬主郎林擁有的「蒙古可汗」(Mongolian Khan),被譽為「中華驕傲」,它曾兩度被評為「紐西蘭年度馬王」,是十年來第一匹蟬聯此稱號的賽馬。作為一匹曾摘下三項全球著名G1大賽桂冠的佳駟,「蒙古可汗」曾於2015年連續贏得兩個德比大賽,這樣的彪悍記錄只在1985年出現過。
  • 蒙古「播種機」:看蒙古西徵如何改變中亞、東歐地區的種族血統
    蒙古高原處於亞洲大陸北部的高原地帶,歷來生活著眾多遊牧民族。先秦時期,此地有匈奴、鮮卑、突厥等遊牧民族興起。十二世紀初,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物質財富逐漸逐漸積累,但由於草原各部互相獨立,加之金朝對其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蒙古各部落之間開始時互相徵伐,混亂不堪。
  • 蒙古最神秘的汪古部,為何其王族的基因卻和印第安人接近?
    這是《蒙古秘史》系列的第十一篇,也是汪古部的第三篇。前二篇講了毒蛇的觀點,汪古部由於源於突厥,會使用古代敘利亞文和回鶻文,信奉景教,又是歷代跟黃金家族聯姻,所以代表了蒙古部母系王后勢力,地位僅次於黃金家族,加上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他們實際上成為了蒙古部掌握絲綢之路、貿易、文化、教育大權的部落,相當於是蒙古的財政部,其實本部也經常有人出任蒙古政權的丞相等要職,類似於遼朝的蕭太后家族,嫁給汪古部的公主阿剌海、獨木幹二人均長期主政,甚至「監國
  • 蒙古人才是美國的原住民
    他說,目前俄羅斯和美國的許多學者都認為,亞洲人最先在約25000年前到達美洲大陸,其中一種可能是亞洲的狩獵者從當時還是陸地的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另一種可能是經海路到達美洲大陸。蒙古薩滿▼▼但是察哈爾因為自己大元帝國的嫡裔身份,一直做著恢復蒙古帝國的美夢,豈能甘心臣服於清?額哲比較安於本分,但是不久就生病而亡,只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女兒。四年之後,守寡在家的溫莊公主又奉命嫁給了額哲的弟弟阿布奈,並與之生下兩子:布爾尼(後來起兵叛亂那位)和羅卜藏。雖然如此,但是阿布奈顯然不似自己的哥哥額哲那樣恭順,他從成吉思汗那裡繼承而來的高貴血統,讓他桀驁不馴,不甘心從此成為滿清的奴僕。
  • 蒙古統治俄羅斯200多年,為啥如今的俄羅斯人絲毫看不出蒙古血統
    說現在的俄羅斯人看不出蒙古人的血統,這樣的話是不準確的。咱們只需要看看蒙古人統治俄羅斯人前,和統治俄羅斯人後是什麼樣子,就明白了。 在蒙古人進攻俄羅斯之前,俄羅斯主要有三大公國:也烈贊公國、弗拉基米爾公國、諾夫哥羅德公國。
  •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的後裔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印第安人曾經被稱為「紅色人種」,因為加拿大的一個部落喜歡用紅色的顏料塗抹臉和身體。 蒙古人種的特徵也是一頭黑髮,黑眼睛。不同種族的膚色也有所不同,但也比白人要深。身體和臉上的毛髮也比較稀少。也就是說,亞洲的蒙古人種與印第安人有相似之處。但在一些面部特徵上還有很大的差異。平均而言蒙古人種的臉更平,鼻梁普遍更低,鼻子也比印第安人更短。
  • 印第安人的長相,很像中國人
    但實際上他們是徹徹底底的黃種人。 如今的人類學家和考古學界,已對印第安人的出身做出了明確的結論。 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的美洲支系。 為什麼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
  • 美洲殖民者到底殺害了多少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後代去哪了?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幾乎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據說哥倫布一直堅信地球是圓的,所以一直往西也可以到達東方,而他踏上今天的西印度群島時,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加勒比土著,他覺得這些肯定不是中國人,應該是處於熱帶的印度人,就把他們叫印第安人,意為印度人,西班牙文叫indios,英文叫Indian,即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
  • 真是惡的善良人!這個印第安血統美國軍官竟下令機槍處決納粹戰俘
    經典軍旅劇《士兵突擊》中,A大隊指揮官袁朗曾對部下說過,想要活著走向勝利就必須強迫自己成為惡的善良人。在常人理解中,善惡明顯黑白分明,又怎可能混為一談呢?但二戰中一名美國印第安血統的軍官就以其看似讓人毛骨悚然的命令,詮釋了什麼是以惡揚善。
  • 追根溯源:美國原住民真的是印第安人嗎?
    第一批歐洲人初到美洲時遇到的美洲印第安人,以及在美洲大陸內陸徵服美洲土著民族的過程中遇到的美洲印第安人,一直被認為是第一批美國人,美國黑人的出現主要歸因於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然而,最近的考古發現和其它歷史爭論表明,第一批美國人是來自古代非洲或太平洋的黑人土著。
  • 說說歷史——印第安世界:印第安人現狀(上)
    以上所講的這20多個印第安民族,是血統基本純潔的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叫「條約印第安人」.所謂條約印第安人,是指得到加拿大官方正式承認的印第安人.但是,除了條約印第安人以外,加寒大還存在「非條約印第安人」和一些印第安混血者,兩者加起來人口約有100萬.從民族學的角度說,非條約印第安人應當包括在印第安人之內.印第安混血者也不能完全排除在外.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加拿大印第安人口至少在150萬,佔全國人口
  • 人物介紹具有蒙古血統的48位名人
    蒙古人控制歐亞多年,在經歷全球改變,之後蒙古人開始化整為零,一小部分留在蒙古本土,大部分移轉全球,有多少資產隱藏了在臺下。     蒙古名人首推被歐美譽為世界千年第一人的成吉思汗。一個徵服40多個國家和700多個民族,被稱為「全人類的帝王」。他改變了世界的秩序,打破了東西方之間的人為枷鎖,使人類第一次有了世界史。
  • 百年前印第安人老照片:幾乎被美國人趕盡殺絕,圖4女子很漂亮!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他卻以為是到了印度,所以他稱呼當地的土著人為印第安人,其實印第安人是統稱。 在人群遺傳標記上,印第安人是屬於黃種人,但印第安人與亞洲人在血統上分化已經有上萬年的時間了。
  • 秘魯的印第安人長得像中國人?
    (新華社記者周確攝)沒錯,他們確實不會說中文,只不過有印第安人血統,長得跟亞洲人比較像罷了。其實印第安人的足跡遍布整個美洲,北至美國、加拿大,南到巴西、阿根廷,你都能找到跟我們一樣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印第安人。不過秘魯的印第安人佔比較多,秘魯的人口組成中,印第安人佔約45%,印歐混血佔近37%,白人在秘魯人口中的佔比在15%左右。
  • 人類學視角下的蒙古利亞人種
    今天的東南亞、太平洋諸島、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也有很多的民族是黃種人與赤道人種的混血種。地理大發現後,美洲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白人又發生了廣泛的混血,這種現象在拉美尤為明顯。由此,今天的蒙古利亞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的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南亞的不丹、錫金;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東帝汶。以及俄羅斯、尼泊爾、印度和美洲各國。
  • 萬年謎團終於破解,世界文明的傳播者印第安人起源於華夏
    古羅馬帝國、印加文明、埃及文明都是印第安人之後創造的輝煌。美洲和亞洲之間隔著浩瀚無邊的太平洋,人們開始以為印第安人是土生土長的美洲人,他們不可能來自於大洋彼岸。直到16世紀,隨著海運技術的發達,一些到亞洲科考工作者發現了大量的證據表明印第安人的祖先在亞洲—中國蒙古境內,確切的說,來自於華夏中原地區。
  • 俄羅斯人有多少蒙古血脈?俄羅斯人真的是「白色蒙古人」嗎?
    金帳汗國正是蒙古如此長時間的統治,給如今的俄羅斯留下了許多極為深刻的印記,俄羅斯人中也有許多人有蒙古人的血統,例如蘇聯的締造者列寧,體內就有蒙古人的血統,俄羅斯名將庫圖佐夫、鐵木辛哥等人的體內都有蒙古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