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虎命懸一線:多款商標因與喜力虎牌啤酒近似而無效 律師:對在先...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樂虎命懸一線:多款商標因與喜力虎牌啤酒近似而無效,律師:對在先知名品牌應合理避讓

  雖然暫居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份額第三,但樂虎銷售增速逐年放緩的趨勢已不容忽略。在部分行業專家看來,無論是性價比還是品牌格調,樂虎都非行業首選,其需儘快尋找自己的差異定位。

  而在營銷之外,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的樂虎商標,也因在與喜力旗下虎牌啤酒的「相似性」糾紛中屢屢敗訴,或面臨釜底抽薪的危機。

  被「晾」在市場中間的樂虎

  近期,達利食品發布2019年報,披露即飲飲料版塊收入罕見出現2.1%的下滑。作為該板塊的重要支柱,功能飲料產品樂虎未披露收入具體數據,僅表示增速有所放緩。而據財經網產經梳理,樂虎2014-2018年收入分別為7.94億、14.19億、20.36億、26.75億、30.79億,2015-2018年的增速分別為78.71%、43.48%、31.39%、15.1%,已經連續多年增速放緩。

  在財報中,樂虎只簡要提到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仍處快速發展階段,但市場整體放緩且競爭加劇,未就樂虎本身的降速再做更多說明。

  事實上,無論從中國市場還是世界範圍看,功能飲料都是一片風起雲湧。只是在起了個大早後,樂虎似乎後繼乏力。

  於中國內部,華彬紅牛與泰國天絲紅牛、奧地利紅牛三方對壘仍處僵持狀態。但在商標糾紛外,華彬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於2019年依舊獲得223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與其他對手仍有「斷層」般的體量優勢。此外,其孵化的第二品牌戰馬的銷售額也增長6成至13.3億元。

  而於去年10月被證監會披露完成第一期上市督導工作的東鵬特飲,在2016-2018年基本以年增10億的速度成長,於2018年突破50億收入關口。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作為行業老二的東鵬在2019年已超60億,保持著高增速。而老大紅牛一枝獨秀,兩者結果是老大老二一起蠶食了老三樂虎的份額。」

  前有紅牛、東鵬,後有背靠紅牛奮力追趕的戰馬,樂虎的第三位置略顯岌岌可危。但樂虎的對手並不只是國內品牌,國際飲料巨頭已紛紛將功能飲料作為扭轉產品頹勢、尋找細分領域增長空間的支點。

  例如,為挽救脈動的下滑,達能在新品「脈動+」中加入了牛磺酸、人參和纖維。可口可樂合作的魔爪,通過力推白魔爪、藍魔爪上市擴張SKU,同時,可口可樂甘冒合同風險,也於去年7月推出第一款功能飲料「可口可樂能量」。緊隨其後的百事也加入戰局,在同樣宣布推出自己的能量飲料後,於今年3月宣布花費38.5億美元併購功能飲料製造商Rockstar 。

  「樂虎在一線市場敵不過紅牛等傳統主流品牌,在三四線的市場貼合度上,又需面對中沃、黑卡等區域性品牌的把持。另一方面,品牌格調上魔爪有優勢,性價比上東鵬等品牌也較突出。樂虎一直被晾在中間。」朱丹蓬直言道。

  財經網產經由天貓瀏覽官方店鋪發現,罐裝的樂虎250ML款24瓶現優惠後114.9元,而罐裝東鵬特飲250ML款24罐,合計運費73.9元。二者價位相差近40%。

  由此,財經網產經向達利食品方面發出採訪提綱,詢問其對樂虎降速自身原因的評估,及後續差異化定位的措施,但達利方面僅在回覆中表示「其他事項請以公司對外發布的公告為準」。

  命懸一線的樂虎商標

  事實上,被行業人士認為找不到核心競爭力的樂虎,其差異化之缺,並不只存在於功能飲料的市場定位上。商標樂虎本身也因與喜力旗下的虎牌啤酒「相撞」,而屢屢遭遇商標權利糾紛敗訴。

  近期,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批達利食品與喜力亞太之間多個關於樂虎商標的判決。其中,在北京市高院作出的(2019)京行終8293號、(2019)京行終8280號判決書中,法院均判決駁回達利的上訴。這意味著達利的16305927號圖形商標與16305964號HI-TIGER商標,在經歷了商評委裁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北京高院二審後,依然被認定因與喜力旗下虎牌啤酒商標在文字構成、讀音呼叫、含義等方面相近,構成近似商標,而被宣告無效。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

  財經網由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喜力方面在案件中列舉的引證商標,註冊日期早至1994年,晚至2009年。而兩起案件的主角樂虎商標,則多在2014-2015年申請註冊。

  同濟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張偉君向財經網產經表示,上述樂虎商標與虎牌啤酒商標同在第32類(啤酒;植物飲料;果汁;無酒精飲料;水飲料;豆類飲料等)上註冊。而樂虎與虎牌啤酒在先註冊的商標構成近似,容易引起公眾混淆,所以被駁回。

  福建瀛坤律師事務所律師梁婕告訴財經網,「上述訴爭商標之所以註冊能成功,註冊之後又被無效,知識產權局(原商標局、商評委)作出相反的判斷,主要是因為商標註冊申請的審查過程沒有第三人的參與,審查對類似商品上的商標從音、形、義、整體視覺效果等角度對商標標識本身是否近似進行判斷,通常不考慮在先商標的知名度。而在異議或無效程序中,第三人會提出引證商標、在先使用商標的使用證據,這時在先商標的使用情況、知名度就會被納入考量範圍。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目前知識產權局、北知、北高都支持了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給予較大的保護力度。」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

  梁婕律師進一步指出,在對16305927號圖形商標的無效宣告中,該商標被認定不單單與引證商標的老虎圖形近似,還與中文「虎」、英文「Tiger」均近似,這在之前的案件中並不常見。

  在梁婕律師看來,這是因為在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時,應當採用隔離對比,而不能將兩個商標放在一起對比——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通常不會將兩個品牌放在一起比對購買,而是腦海中存留有某個品牌的商標印象,這個印象可能是模糊的、不準確的,帶著這樣的印象尋找、購買商品。

  「可以假設,消費者想要購買喜力公司的啤酒,但只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即這個品牌有隻老虎。但具體的老虎圖案是只有頭部還是全身什麼形態,甚至究竟是老虎的圖案還是與虎相關的文字,可能都記不清楚了,那麼當看到訴爭商標虎頭圖形時,有可能會誤認為是喜力公司的商品,而進行購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混淆誤認。」梁婕律師向財經網產經如此表示。

  對於兩起案件的二審判決,達利方面在向財經網產經的回覆中表示,「樂虎品牌系我司自創品牌,樂虎商標已經取得相應註冊商標專用權,該判決並不影響我司樂虎功能飲料商標的正常使用。」

  不過,即便上述兩起案件中的樂虎商標,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對樂虎現行使用整體商標的分割/延續性註冊,給樂虎產品造成的影響尚在可控範圍內,但樂虎「完全體」商標的狀態,仍存在諸多變數。

  根據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去年4月28日作出的(2017)京73行初8002號判決中,對於第12077040號樂虎HI-TIGER及圖商標,法院判決駁回達利訴訟請求。而此前,商評委已裁定該商標無效。此外,財經網產經由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該商標的最新狀態為去年7月23日的評審應訴、申請收文環節。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

  梁婕律師告訴財經網產經,這種情況可能是有二審環節。而公開網絡檢索沒有進一步信息的話,要麼是尚未判決,要麼是判決書尚未公開。財經網產經多次撥打達利食品集團官方電話,試圖詢問此案進展,但始終未能撥通。

  而對於上述多起案件中,樂虎所處的不利地位,梁婕律師向財經網產經提到,這提醒了相關申請人,在商標註冊時,合理避讓的重要性,尤其當本行業中一些品牌確實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時,更需要注意,否則很可能致使相關商標都受到牽連。

  「目前,法院對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保護力度越來越大,申請人在商標註冊申請時應當合理避讓。商標註冊即使拿到商標證也不代表萬事大吉,商標仍然有可能進入無效程序,而對於生效判決予以無效的商標則應停止使用以避免侵權風險。」梁婕律師如此表示。

圖片來源:達利食品集團官網

  而若第12077040號樂虎HI-TIGER及圖商標最終仍被宣告無效,當前市面上無數印有該商標的樂虎產品,是否都將面臨更換包裝的可能?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截圖

  對此,梁婕律師告訴財經網產經,根據其目前從中國商標網上查詢到的信息,福建達利食品集團在第32類至少有83件商標。其中,包括第16423267、16423257、16423175號等少量商標仍註冊有效。尤其是達利在2016年左右新申請的HI-TIGER,虎頭圖形商標,特別避開了3201啤酒相關商品這一類別,目前看應該沒有被提出無效宣告。此外,喜力針對第10235915號樂虎商標的無效也僅涉及「啤酒」。可以推測,當達利的虎相關商標避開3201啤酒相關商品後,達利和喜力或暫時相安無事。

  「大家註冊商標的時候,都希望能儘量覆蓋到相關的商品,這確實是一種商標保護策略。而且很多時候也確實能註冊成功。之後如果能維持對企業當然是更好的,只是後續可能遇到第三方的異議。」 梁婕律師談到,「所以企業在註冊商標的時候,即使在同一個類別上也可以做幾套方案,核心商品單獨註冊,有範圍的商品再註冊一遍,擴大保護範圍的商品再註冊一遍。」

  來去神秘的和其正糖果

  事實上,達利即飲飲料版塊的商標坎坷並不止於樂虎。以涼茶聞名的「和其正」品牌中,第5733125號「和其正」商標就被商評委以在2014年3月9日至2017年3月8日期間未在「糖果」商品上進行真實、有效商業使用,予以撤銷。

  達利不服提起訴訟,但在(2019)京73行初321號判決中,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亦認為,達利未能自證在中國大陸地區核定使用的「糖果」商品上進行了合法、真實、有效的商業使用。

  值得玩味的是,相比樂虎商標案件中,達利提供的包括2013-2015年銷售「樂虎」品牌功能飲料的銷售統計表、銷售區域統計表及銷售發票、「樂虎」品牌贊助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協議書、宣傳冊、電視電臺廣告統計報告、戶外廣告投放情況等各類「高大上」證據,達利對於和其正商標在糖果商品類別中的證據列舉,卻略顯「寒酸」——其在商標授權書、被授權人營業執照、經銷合同、出庫單、送貨回執單、委託匯款證明書、銀行收款回單、產品圖片等常規文件之外,於訴訟階段只新增一家名為惠安縣家家興食品經營部出具的證明。

  而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也未在判決中對相關證據的證明力予以認可。其指出,經銷合同及惠安縣家家興食品經營部出具的證明沒有對應的發票予以佐證,無法證明合同已經實際履行;出庫單、送貨回執單為自製證據,且無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委託打款合同、銀行收款回單均無法顯示訴爭商標及指定商品;即使達利與惠安縣家家興食品經營部於2016年1月及2016年12月的兩筆交易真實存在,亦難以證明原告對爭議商標進行了持續、有效的商業使用。

  財經網產經由達利集團官網、天貓、淘寶、京東搜索,均為發現所謂和其正牌糖果。朱丹蓬也表示,其從未聽說過和其正推出過糖果。由此,財經網產經向達利方面發送採訪提綱,詢問和其正目前是否仍有糖果產品的生產銷售?若有,曾經或現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和渠道中?若無,為何停止了生產銷售?但達利方面並未就此問題作出回復,僅表示,其他事項請以公司對外發布的公告為準。

  結語

  也許,頭懸數把訴訟利劍的達利即飲飲料版塊,只有先釐清自身的商標糾紛,掃除法律障礙,才能思索出扭轉商業下滑頹勢的新出路。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爭奪「虎牌」啤酒 喜力PK泰國「酒王」
    爭奪「虎牌」啤酒 喜力PK泰國「酒王」 2012年07月25日00:48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導》
  • 喜力收購虎牌啤酒製造商塵埃落定
    荷蘭啤酒巨頭喜力收購新加坡虎牌啤酒製造商亞太釀酒廠股權的主要障礙28日宣告掃除,新加坡星獅集團股東當天批准了向喜力出售亞太釀酒廠39.7%股權的提議。根據喜力與星獅集團達成的協議,喜力將向星獅集團支付約56億新元(約合45.5億美元)現金,收購星獅集團直接和間接持有的39.7%亞太釀酒廠股權以及與亞太釀酒廠相關的一些資產。這一收購提議獲得通過也意味著喜力將亞太釀酒廠完全收入囊中已塵埃落定。
  • 純正荷蘭風味 喜力啤酒大篷啤酒、美食兩相宜
    在第28屆青島國際啤酒節上,人氣最火爆的場所當屬13座風格各異的啤酒大篷了,除了一些在市面上很難看到的定製款或進口啤酒,啤酒城裡還有一些大家並不陌生的品牌。在世界65個國家擁有超過130家釀酒廠,現已成為世界產量第二啤酒品牌的荷蘭喜力啤酒也在金沙灘啤酒城建立了啤酒大篷。
  • 爭奪虎牌啤酒 喜力PK泰國酒王
    世界第三大啤酒製造商喜力啤酒正在打一場收購戰,而收購的標的是來自新加坡的「虎牌啤酒」。   根據外媒消息,當地時間7月20日,喜力公司宣布出價51億新加坡元(人民幣約259億元),希望收購新加坡公司星獅(Fraser And Neave)持有的亞太釀酒集團全部股權。
  • 美樂會所燒烤廣場喜力、虎牌啤酒來了
    當前位置:首頁 >> 熱乎事 2014.06.06 星期五 美樂會所燒烤廣場喜力、虎牌啤酒來了 作者:黃敏)   日前,美樂會所工作人員介紹,其燒烤廣場重磅推薦喜力啤酒和虎牌啤酒。
  • 喜力加價收購虎牌啤酒 星獅建議股東接受報價
    荷蘭啤酒生產商喜力公司(Heineken)看樣子對虎牌啤酒是志在必得。  當地時間8月17日,喜力提高了對新加坡星獅集團(Fraser &Neave Ltd.)所持全部39.7%亞洲太平洋釀酒集團(Asia Pacific Breweries Ltd。
  • 喜力高價競購虎牌啤酒 亞洲啤酒業本周醞釀巨變
    亞洲欣欣向榮的啤酒產業可能會在本周經歷重大變化。喜力公司以41億美元在亞洲收購一項資產的計劃,預計會在本周有一個結果。   荷蘭銀行駐阿姆斯特丹啤酒業分析師沃斯(Robert Jan Vos)說,全球惟一仍有可能經歷一定程度整合、開發的啤酒市場就是亞洲。
  • 虎牌啤酒正式推出「ROAR COLLECTIVE(虎聚嘯山林)」平臺
    包括Dok2在內的多名韓國一線藝人帶來了令人震撼的精彩表演。   如欲了解虎牌啤酒的最新動態,請通過以下標籤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關注我們:#UncageYourTiger #TigerRoar #TigerBeer 虎牌啤酒簡介 虎牌啤酒於1932年誕生於新加坡街頭。時至今日,虎牌啤酒已經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高檔啤酒,同時也是全球成長較快的優質啤酒品牌,暢銷全球50多個市場。
  • 如何考量共存協議對商標近似判斷的影響?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一未構成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標誌,且引證商標一權利人默克公司出具了同意訴爭商標在中國申請的同意書,故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一未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鑑於引證商標二已被權利人註銷,其已不再是訴爭商標應予初步審定的在先權利障礙;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三在文字構成、呼叫、含義和外觀上差異明顯,未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
  • 當「斯利安」遇上「莫斯利安」,到底哪個商標會被判無效?
    因商標近似,光明「莫斯利安」被起訴 根據知得失簡單查商標小程序檢索,自2008年以來,光明乳業在29類、 光明乳業認為:「莫斯利安」商標經宣傳使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爭議商標與5件引證商標未構成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爭議商標的註冊未侵犯斯利安藥業的在先商號權,請求維持爭議商標的註冊。
  • 整體視覺及呼叫相近,GAP成功將「FAP」商標宣告無效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在一審判決中認為,訴爭商標與各引證商標分別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且訴爭商標的註冊侵害了蓋璞公司的在先商號權益,構成2013年商標法第三十二條所指的「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的情形。  不過,一審法院指出,訴爭商標的註冊未違反2013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八項及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
  • 喜力中國回應華潤啤酒收購傳言:不發表任何評論
    3月8日晚間,市場傳出消息稱,華潤啤酒(HK.00291)正就收購喜力在華業務展開談判,交易價格可能超過10億美元。前者是國產啤酒巨頭,後者世界啤酒巨頭,該「蛇吞象」的傳聞在啤酒圈內引起不小的震動。第一財經記者同時向上述兩方尋求確認,其中,華潤啤酒相關負責人的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而喜力中國官方回復第一財經記者稱:「不能就市場傳聞及猜測發表任何評論」。不過,有喜力中國不願具名的高層人士也對第一財經記者闡述他的看法,華潤要收購成功的可能性或很低。創建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喜力啤酒公司,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啤酒釀酒商。
  • 喜力斥資41億美元收購老虎啤酒亞太製造廠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0日訊(記者彭金美)據BBC報導,喜力出價51億新加坡元(41億美元)競標收購虎牌啤酒亞太釀酒廠的剩餘股份,該股份由新加坡上市公司Fraser and Neave(F&N)所擁有。    啤酒公司正在爭奪控制快速增長的亞洲市場。
  • 北京卓一慧眾-註冊商標宣告無效有什麼後果
    一、商標宣告無效有什麼後果 北京卓一慧眾-商標宣告無效有的後果就是該註冊商標專用權自始就不存在。宣告無效的註冊商標,由商標局予以公告,該註冊商標專用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 「維秘」商標一審被判無效:與「維多利亞的秘密」構成近似商標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官網消息,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維秘」商標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一案,並於線上公開宣判,認定訴爭商標「維秘」與引證商標「維多利亞的秘密」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 決戰高端+喜力加持 華潤啤酒上半年淨利同比增11.1%
    受疫情影響,公司中高檔啤酒上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6.2%,但是公司的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則實現了同比增長。 華潤啤酒表示,受益於去年引入喜力國際品牌及各檔次啤酒的銷量在第二季度恢復增長,2020年上半年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9%,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
  • 關於第19084159號「周欽公流亭」商標無效宣告請求裁定書
    被申請人:青島市城陽區鑫復盛大酒店委託代理人:北京市環球律師事務所申請人於2018年9月21日對第19084159號「周欽公流亭」商標(以下稱爭議商標)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我局予以受理,現已審理終結。綜上,依據《商標法》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第一款第(七)及(八)項、第三十條、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申請人請求宣告爭議商標無效。
  • 安度知產代理古井貢酒成功宣告「古井老樅」商標無效
    綜上,申請人要求對該爭議商標予以無效宣告。申請人於2019年07月08日對爭議商標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2、申請人的引證商標一、三分別在先申請在第30類穀類製品、茶飲料等商品上,申請人的引證商標二在申請且在先註冊在第30類豆豉等商品上,引證商標一、二、三均為有效註冊商標。  3、申請人的引證商標四在先申請且在先註冊在第33類白酒等商品上,現為有效註冊商標。
  • 無人機商號被搶註為商標,「三部曲」做好權益保護!
    該條中的「在先權利」是指在系爭商標申請註冊日之前已經取得的,除商標權以外的其他權利,包括商號權、肖像權等。 具體到損害他人的在先商號權,是指將與他人在先登記、使用並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號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文字申請註冊為商標,容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致使在先商號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系爭商標應當不予核准註冊或者予以無效宣告。
  • 兩「牛」相爭,角力戰持續,紅牛金罐商標無效?
    案件起因和涉案商標中國紅牛對上述說法立即反擊,7月10日晚間,中國紅牛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律師聲明,稱針對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年5月14日《裁定書》,中國紅牛已經於2020年7月2日向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