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胃潰瘍。
之所以聊這個,是源於我幾天前,看到了單位的老同事,胡師傅。
他是負責後勤的,和我是老相識了。
他就有胃潰瘍,我還曾經幫助過他。
那時候,胡師傅患胃潰瘍已經三四年了,用過不少藥,一開始挺好,後來就不行。
他找我,讓我幫著想辦法。
他當時的問題,就是胃部脹痛,而且嘴巴裡特別幹,總想喝水。食量也跟著逐漸減少。大便幹,甚至是便秘,三四天排一回。
當時我看,舌偏紅,脈數有力。
我說,你這情況多久了,他說已經很久了。最初的時候,他特別喜歡吃辣的。無辣不歡。可能就是因為辣的吃太多吧,他漸漸胃不舒服了。
了解到這些後,我就跟他講,我手頭有一張方子,是學來的,可以養陰行氣,說不定對你的症。我給你看看。
怎個好方?但見——
北沙參15克,麥門冬12克,玉竹9克,天花粉9克,生白扁豆9克,甘草4.5克,厚樸4.5克,枳實4.5克,大黃6克,冬桑葉9克,乳香、沒藥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以分兩次溫服。
結果,胡師傅用了四劑,就感覺胃脹痛的現象大大緩解,而且口不幹了,大便排得順暢。
他十分高興,問我,病是不是就這麼好了?
我說,沒那麼容易的事兒。胃病,都得養。我把其中的大黃去掉,再用6劑,結果胡師傅諸證悉平,感覺胃中舒爽。
我囑咐他,以後可千萬別吃辣的了,辛燥的東西少吃。另外,保持情緒穩定,別生氣,別上火,別累著。
後來,這個人控制得不錯。我看見他幾次,都說沒啥大問題。前幾天,我看見他,他也說自己的胃一直都不錯。偶爾幾次,他和愛人生氣,胃裡不舒服,他就用這個方子自己吃,效果也可以。
其實,這個人應該到醫院做個檢查,看潰瘍面到底如何了。不過他說,既然不疼了,就無所謂了,懶得去。
現在,我跟你說說這裡的學問,
其實,胡師傅這樣的胃潰瘍患者,臨床上比比皆是。這就是胃陰不足,再加上中焦氣滯。
你看,這個人舌紅少苔,這顯然是有熱。脈數有力,也說明有熱。大便幹,這是陰虛腸燥。口乾總想喝水,這是體內陰津匱乏的寫照。聯繫到他胃痛、長期嗜辣,我們可以判斷,他的問題在於胃陰不足。
胃陰不足,胃的通降之性就會受到影響。於是,患者胃脹胃痛。
這個時候怎麼辦啊?很簡單,就是滋胃陰,行氣止痛。
現在,我們再看這張配伍——北沙參15克,麥門冬12克,玉竹9克,天花粉9克,生白扁豆9克,甘草4.5克,厚樸4.5克,枳實4.5克,大黃6克,冬桑葉9克,乳香、沒藥各6克。
這裡頭,北沙參、麥門冬、玉竹、天花粉、冬桑葉,這些都是滋陰清熱的。白扁豆,健脾生津。
在這個基礎上,配一個大黃。大黃可以通便瀉熱,有助於胃熱隨大便而出。
接下來,開始行氣止痛。厚樸、枳實可以行氣,乳香和沒藥能夠活絡止痛。
這就是基本意圖。可以講,這是沙參麥冬湯的配伍化裁而來。
我個人感覺,這個小方子,還是很巧的。它把胃陰不足和中焦氣滯的問題結合起來調養,養陰洩熱有利於脾胃氣機的恢復,而脾胃升降的恢復又有利於胃陰的滋生。所以說,它的構思很巧妙。
我把這個東西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鑑參考。記住啊,它是針對胃陰不足的人。裡面有不少藥材,性偏寒。你要是辨證不準而去用它,後果可能會比較麻煩。尤其是中氣虛弱的人,也可能感覺到口乾。這時候你用了,那就太不合適了。
說起來,這個胃潰瘍,也是一個典型的身心疾病。有這病的人,性格往往急躁,火氣挺大,心理壓力不小。我們的胃,是一面鏡子。你的心情怎樣,你的壓力大小,它都知道。很多人,幾乎從來沒有得過胃病。但是等他一檢查的時候,發現有胃潰瘍。為啥?就是因為在情緒影響下,你的胃長期做出與之相應的改變,心情不好,胃裡頭就不好,日久就形成病變。你的壓力越大,你的胃陰也就越少。所以說,這個配伍裡的沙參、麥冬、玉竹等,看似是幫你補胃陰,實際上則是幫助改變心境,調節你的內環境。
因此,養胃,阻止胃潰瘍進展,關鍵還是在於修煉我們的心,我們的性格,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