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作者:簡·尼爾森,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
《正面管教》是她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是一部
「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誠然,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到底如何去傳遞給孩子,是一門學問......
如果你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手機、把玩具主動收起來、主動做作業、不要打架,並且很多時候孩子的不合作,讓你絲毫感受不到做父母的快樂,那我強烈建議你讀這本書。
《正面管教》這本書共分為12章和三個附錄,前幾章是一些理念的介紹+孩子行為的解讀,中間是幾種引導孩子的方法,最後是一些比較實用的管理技巧。
本書認為,孩子所有的錯誤觀念和行為背後的目的都來自四個方面:
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
而家長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和善而堅定。這也是本書的核心觀點。
正面管教是相對於傳統的嚴厲型和驕縱型兩種養育方式來說的,書中採用大量生動事例,向我們介紹了父母與子女的這三種不同互動方式:
1、嚴厲型家庭:也為我國常見的傳統性家庭,父母單方面制定規則,而孩子必須遵守父母設下的規則,如果孩子違法了規則,那他就會受到嚴厲的說教和懲罰。
本書認為雖然不良行為遭到懲罰後就立即停止了,長期來看必然導致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的不良後果。
2、驕縱型家庭:在當前「獨生子女」現象下的家庭中表現明顯,家庭沒有規則,如果父母能力允許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甚至不合理的需求。
這種孩子可以把父母耍得團團轉卻不會有絲毫愧疚感,他的成就感在於操縱別人,一旦別人不能配合,他會受挫,習慣總把問題歸結到他人。
3、正面管教型家庭:父母與孩子相互尊重,共同和善地制定規則,尋求對雙方都有益的解決方案。如果孩子試圖通過哭鬧、發脾氣隨意挑戰規則,父母也不會答應,而是堅定地給孩子一個「冷靜期」,直到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抱抱他,安慰他。
這樣,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在處理他們不良行為的時候尊重他們並且態度堅決的話,他們就會明白做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樣能讓他們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時孩子就在實現自我控制。
在書中,作者通過展示豐富的親子生活日常,輕鬆地解決了父母在教育中所面臨的種種難題。無怪乎讀者們稱其為親子溝通的「聖經」、家長和老師的必備之書。
(感謝您的閱讀,有問題歡迎交流,有問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