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內為什麼不能種下一棵樹?得知緣由,大家都沉默了!

2020-12-22 郭佳佳說旅遊

中國的文化底蘊沉澱了數千年。它的草、樹、磚、瓦總是透露著迷人的歷史感。說到中國古代建築,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的紫禁城。歷經幾代,依然屹立在原地。

旅遊的時候,很多人選擇去故宮,邊走邊看有歷史記憶的磚塊,然後仔細聽導遊講的皇家秘聞。靜下心來,走進去,感受著地磚上的腳步聲。你可能會感受到曾經在那裡生活過的人的喜怒哀樂。

故宮總是在人們面前蒙上神秘的面紗,有一件事讓去過的人困惑。這麼大的皇家庭院,外人是看不到的。坐在裡面看不到一棵樹,只有那些高牆的,這到底是為了什麼?事實證明,它有理由這樣做。宮內一直是九五及其妃嬪的塑像,當時他們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而這些身居高位太冷的人,最怕的就是被趕下王座。

我們不在紫禁城種樹的原因是我們害怕那些樹在很長時間後會長得太高。這樣很容易給一些邪惡的人一個和這些高大的樹木一起穿越城牆的機會。而且高大的樹木樹冠茂盛,人很容易躲在裡面。這在當時似乎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故宮沒有適合樹木生存的環境。說到這,很多人會很驚訝,樹只是長在地下,怎麼會沒有生存環境呢?故宮周圍的地面是石頭做的,地磚多達15塊。如果這樣算的話,故宮周邊挖深達5米用於砌磚。

紫禁城裡雖然不能有樹,但不代表沒有花草。故宮的御花園非常有名。皇宮象徵著最高權力。御花園裡的珍貴植物大多是世界上罕見的珍寶。據說以前一年四季都有春天,甚至一些珍稀動物,無論是皇帝還是妃子,閒暇時都喜歡在裡面散步。從中獲得一些自由。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沒有留在故宮,被很多人忽略了。故宮的建築大多是木製的,除了腐壞還怕蟲子螞蟻,如果從外面移植樹木,很容易把昆蟲和螞蟻帶入紫禁城,這對大樓不好。

相關焦點

  • 一棵樹就能看出國足為什麼不行?
    經多方核實,圖片中的球場來自北京育才學校,這棵樹也已有100多年歷史。北京育才學校是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坐落於明清兩代皇家園林—先農壇內,校園中,古柏青松隨處可見,環境優美。同時,在學校官網宣傳視頻中,也有這麼一棵樹。
  • 為啥故宮裡一棵樹都沒有?了解原因之後,網友:古代人們真聰明!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明清時期,故宮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神聖的存在,能去故宮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進去,然而,故宮現在對遊客開放,今天說的是為啥故宮裡一棵樹都沒有?了解原因之後,網友:古代人們真聰明!
  • 去故宮遊玩,為什麼不能和石獅子合照,其中原由遊客表示理解
    還是經濟上都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此外這裡還有很多極具欣賞價值的名勝古蹟,例如萬裡長城、故宮,還有很多園林,頤和園、圓明園等,所以每年前往這座繁榮的大都市的遊客也是成千上萬。不知道大家外參觀故宮的時候,有沒有被告誡過不能與石獅子合照,究竟適合緣故,一起來看看!
  • 故宮石獅子為什麼不能亂摸?導遊道出其中貓膩,知道的人很少
    說到故宮,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現存的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標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受到嚴格保護,只要是故宮內的東西,遊客一概只能觀看,不能觸碰,就連故宮的石獅子也是不能隨意觸摸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導遊道出了其中的貓膩。大家都知道石獅子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常見的闢邪物品,更是傳統建築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 故宮這麼大,為啥一棵大樹也沒有?導遊回答,老外:閉嘴了!
    但是,在中國古代,它也有它的智慧,到目前為止,許多古代文化都呈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無論是古畫不變色的秘密,還是中國宮牆的顏色,現在很多人都感觸良多。作為保存完好的代表建築,每年參觀故宮的人不在少數。即使在一些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故宮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打卡地點。今天故宮這麼大為什麼沒有大樹?導遊回答,老外閉嘴!
  • 這棵樹獨木成林,僅一棵樹就佔地15000平方米,你知道是什麼樹嗎
    自然界的每一片森林都由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樹木組成,構成綠色生態圈,使許多動植物繁衍, 一棵樹的體型無論多大,都不佔面積,頂多是發達的根系在地下蔓延, 你聽說一棵樹就構成森林的奇景嗎?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獨木成林,是非常罕見的自然景觀, 一棵樹是個體,形成了巨大的森林, 印度地區有大面積的植物園,從外面看植物園的樹木非常繁茂,枝葉非常濃密, 很多遊客第一次來這個植物園,以為這是森林,種了很多樹, 其實看起來像一片青森,但這裡只有一棵樹。
  • 故宮的奇怪事件都能被解釋,只有這一現象,至今無人能解!
    故宮是我國古典皇家園林的代表,裡面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珍貴文物,還有許許多多神秘難測的傳奇故事。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晚上故宮的牆上會出現排排走過的宮女。不過這個傳聞已經被專家解答,不是什麼靈異事件,而是一種奇妙的自然反應。但是還有一種傳聞至今都沒人能解釋。
  • 大漠戈壁上的「一棵樹」
    郭長青向記者介紹「一棵樹」。省公路局供圖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在距離海西州大柴旦鎮40公裡處的小柴旦湖岸邊不遠處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楊樹,那是柴達木養路人頑強不屈的精神象徵,他們都叫這裡是「一棵樹」。
  • 故宮往事:火災後溥儀建網球場,張伯駒捐出半個故宮
    9個月後,國民軍在景山架起大炮,限清室兩小時內移出宮城。溥儀正在儲秀宮內,和婉容吃蘋果聊天。大臣們踉蹌跑來,溥儀驚起,咬了一口的蘋果滾落在地。國民軍安排汽車候在角門。下午4時10分,末代皇帝,告別了家族佔據260年的宮城。數月後,民國政府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眾人進入宮城,每一處院落都蓬蒿滿地,高與人齊,只能手持鐮刀開路。
  • 川普達沃斯演講:種一萬億棵樹,我們加入
    根據路透社的直播視頻,不出所料,川普一開口就開始「狂誇美國」,這一基調貫穿了整場講話。和往常一樣,川普通過批評前任、批評美聯儲,來誇獎自己任內的美國。他還提到了外界關心的氣候變化問題,他表示想要乾淨的水和空氣,還表示加入達沃斯論壇的「種一萬億棵樹」的倡議,但他還是稱,「必須拒絕那些總是預言厄運的人」。《衛報》認為這是在暗諷瑞典環保少女通貝裡。
  • 貝萊林阿森納贏球植樹計劃:已種50000棵樹
    北京時間8月13日,貝萊林通過個人社交平臺告知大家,他與慈善機構一同種植了50000棵樹。賽季重啟時他們承諾,阿森納每贏一場球他就栽3000棵樹。貝萊林表示此舉是為了讓大家認識到植樹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他還調侃道:「當初還有人說我們一棵樹也種不了。」賽季重啟之後,阿森納接連輸給曼城和布萊頓,貝萊林的計劃遭到網友調侃:「阿森納球員是不是討厭樹啊」。
  • 故宮為何一到5點就關門?真的有靈異事件嗎?61年前的教訓不能忘
    因為皇帝居住的地方常人不能進入所以又叫做禁城。明朝中晚期,宮城與外禁垣區分開來,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這便是「紫禁城」名字的由來。 所以在古代紫禁城宮城內平常人等是不能隨意進入的,因為這是皇帝的家。
  • 「新歌」桂平往事(黃嘉榮)《下雨天和桂貴路的一棵樹一起悲傷》
    《下雨天和桂貴路的一棵樹一起悲傷》由尼採的紅領巾(羅樂)作詞,發布在桂平原創音樂平臺微信群內,獲得了多人作曲編曲,現將桂平往事(黃嘉榮
  • 夢回:有情人終於迎來美滿結局,但故宮中的神秘老婆婆究竟是誰?
    在大結局中,茗蕙懷著身孕準備赴死卻被小薇和十三救下,而十四也與茗蕙敞開心扉互訴心意,最終為人母的茗蕙逐漸放下過往的恩恩怨怨,與十四一家三口幸福而美滿。現代的「茗蕙」,作為小薇的上司,在小薇的感染下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主動承認自己過往的種種不是,同時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 為什麼去故宮遊玩時會被告誡不能和獅子合照,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曾經的「園中之園」圓明園、「血與肉築成」的八達嶺長城、皇家祭壇天壇公園、皇家園林頤和園還有威嚴的天安門廣場等等,其中作為明清兩代帝王的治理天下的皇家宮殿——紫禁城,在今天被我們稱為「故宮」而被天下人熟知。如果你來到了北京除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之外,如果沒有去一睹故宮的風採那就等於白來一趟。
  • 去故宮遊玩,為什麼不能和石獅子合照?知道原因後遊客都表示理解
    文/卡卡卡(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並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北京,我國的首都,有著3000餘年的建成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是中國政治、文化、教育和國際交流中心在北京眾多景點中,故宮是必打卡的景點之一,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餘間。
  • 為什麼一吵架,男人就喜歡沉默不說話?
    當一個人瘋狂的愛著一個人時,他就會表現的格外興奮,這一切一定是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因為二者都可以令人格外的愉快。兩個人在相愛的過程中,心理上都會對另一方產生依賴,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表現的特別渴望近距離的接觸,或者長時間的膩在一起。
  • 北京的故宮,為什麼有40%區域不開放?那裡才是真正的故宮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室的宮殿,它歷史悠久,而且極具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宮殿。這裡的建築都十分宏偉,從屋簷的設計到宮牆厚度的防禦實用性,都是經過能工巧匠計算的。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到北京參觀故宮,遊覽一下故宮,見證一下中國古代王朝的輝煌。
  • 冷知識;世界上有多少棵樹、20世紀滅絕了多少種動物及生態平衡
    一,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1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1909年3月,肯亞蒙巴薩島的一位年輕婦女抱著自己的寵物小鹿;動物不僅僅是人類的食物、寵物及工具更是地球生命鏈中重要的一環)二,據估算,一萬年前(人類進入農業文明前),全世界共有六萬億棵樹,目前世界上有三萬億棵樹,樹木數量已經下降了一半。目前人類約每年砍伐150億棵樹;「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再過300年,所有的樹木都將消失。」
  • 種1萬億棵樹,就能逆轉全球變暖嗎?
    美國總統也一反以往對變暖問題不置可否的態度,宣布將積極支持這個「一萬億棵樹」計劃[1]。 這項雄心勃勃的超大型樹木種植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06年,聯合國環境署(UNEP)第一次提出「十億棵樹倡議」,要用一年的時間在世界範圍內種下10億棵樹,以緩解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