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

2021-02-18 印跡匯

(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史、子、集

《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二)朝代傳說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穀: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稱。(即稷、黍、麥、菽、稻)

3.五味:指酸、鹹、甜、苦、辣

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注、假借

10.連中「三元」:凡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解元、會元、狀元。

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官。

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18.「風雅」,指《詩經》裡的國風和《楚辭》裡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19.《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分「風、雅、頌」三大類

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

「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五更3點—5點。

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

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舊指宗教或學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貶義。

30.無事不登三寶殿: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三寶」,佛教名詞,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徵。

32.溢號:是大臣死後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善惡。如範仲淹諡號為文正公。

33.「嶽陽樓」四絕:滕子京修嶽陽樓,範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ù)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一時傳為四絕。

相關焦點

  • 高考文言文中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識以及固定句式的翻譯方法
    高考題中一般不會直接考查古代文化常識,但在文言文閱讀文段中,往往會涉及相關的古代文化常識。如果不懂這些常識,就會影響我們對於閱讀文段意思的準確理解;如果了解這類常識,就會幫助我們對文段的理解請從古代文化常識的角度選出下列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古代年齡稱謂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從這周開始,小編會給大家分享古代文化常識的乾貨,大家記得點讚收藏,一起感受時間的魔力吧。
  • 文言文中必須具備的文化常識
    關於文化常識這一題,很多同學苦於積累不夠,要放任自己,聽天由命,這道題就交給"運氣",其實,大可不必。在高考中,文化常識這一題,不考偏題,不考怪題,考的題目確實都是常見的"常識題",哪些是常識題呢?首先的著眼點,肯定是著眼於高考題,高考題比較準確,參考意義很大。接下來,我們就以高考題為基準,為大家篩選出近年來高頻文化常識知識點。第一,稱謂。最常考,人的名,字,號。
  • 高考語文:劃重點,多積累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語文:劃重點,多積累一些古代文化常識16.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東宮是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一,因位於皇宮東部,又稱東宮,後多為太子住處。「猥以微賤,當侍東宮」中的「東宮」就是太子,而「除臣冼馬」中的「冼馬」則是指太子冼馬,是太子的侍從官。
  • 高中語文:3年常考古文化常識,100道判斷題集中測試,附詳細解析
    隨著新高考模式在各地逐漸實施,語文考試的總分提升至了180分,各類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在加深,不只是閱讀理解和寫作的廣度在增加,還有對古文化常識的考查,注重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在高中的三大主科裡,數學考試的難度在降低,題目將更具普適性,而高考英語改為一年兩次,成績取較高的一次分數。由此可以看出,語文在高中考試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同學們正在進入一個「大語文」時代。升入高中後,古文化常識將是語文考試的一部分,這道題難度不大,但是很考驗同學們對常識類知識的積累。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4|朋友關係稱謂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古代常見朋友關係稱謂,大家記得收藏喔。
  •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專練100題
    古代文化常識專練100題  1.下列相關文學文化常識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先要沐浴、更衣、獨居,忌食魚肉葷腥,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做「齋戒」。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即「持節」。  D.「爵」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種爵位。  14.下列對課文中相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後,中書、門下及尚書省所屬各部皆以侍郎為長官之副。韓愈曾任刑部侍郎、禮部侍郎等職。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6|古人自稱用語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古人自稱用語,大家記得收藏學習喔。我們在古代帝王稱謂專題的時候講過:古代王侯自稱常用「朕」、「寡人」、「孤」等,除此之外,還有為人臣自稱、一般人自稱、女子自稱等情況。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5|唐朝科舉考啥捏?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古代教育與科舉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而且是跟古代官職聯繫最緊密的部分。
  • 文學常識專題:古代稱謂文化——謙稱
    這一章節接著講下古代文學常識敬稱、謙稱。有時候兩者容易混淆,考試的形式會出現選擇題或判斷題,敬稱、謙稱是否用錯對象。另外在讀文言文時會遇到敬稱與謙稱,也會妨礙理解。謙稱:(謙辭)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傳承文明,學習古代文化的一本好書
    非常感謝能收到這本好書《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四版),該書是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50餘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
  • 高考文言文閱讀從情感與價值觀來維度分析
    如此一來高考文言文被膚淺化,考生在對「言」進行過多關注時,作為歷經滄桑沉澱下來的精華的「文」部分被悄無聲息地淡化。文言文被當成是一種語言工具,存在於生活中,考生無暇思考經典文化背後的智慧與魅力,在對文言中的「理性知識」過度認識時,「感性知識」的認識極度匿乏,為此,筆者從「感性知識」出發,重點討論其中的文言情感和價值觀。
  • 夯實基礎,掌握模板,文言文高分不愁!
    2.接觸文言文閱讀試題時,先要從整體把握閱讀材料。3.題目一定要看完。二、必備知識1、文言文複習的知識積累很重要,18個文言虛詞各個義項要熟記,例句要讀懂、體會。120個文言實詞的義項、例句要讀1—2遍。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帶你領略情趣盎然的古代文化生活圖景
    這句話出自《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書,而我也相信,我與這本書是有些緣分的。能看到這本書純屬偶然,最先吸引我的是書名。莫名的對古代的事情充滿著好奇,追劇也喜歡追古裝劇。這本書從天文、曆法、樂律、地理、職官、科室、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十四個章節全面介紹了古代的文化常識。
  • 文言文《荊軻刺秦王》挖空訓練
    「語言文字運用」限時練2019年8月26熱點新聞素材《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生有一種厲害,叫作「我能背下來」2019年全國卷3文言文挖空訓練2019年高考全國卷2文言文挖空訓練2019年高考全國卷1文言文挖空訓練語文新教材選擇性必修上中下目錄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下冊目錄2020年山東新高考政策詳解
  • 知識丨古代文化常識100題專練
    「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謙稱,類似的謙稱還有陛下、孤。D.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後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7.下列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一項是(   )A.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8|官職調動術語:授官、升官篇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古代官職和官職調動任免術語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因為其內容龐雜,小編我會分為幾個小專題跟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是官職調動術語中表示官職授予和官職升遷的詞,大家記得收藏學習喔。
  • 90後與古代文學結緣 文言文高考作文專家稱奇
    王雲飛(圖片來源:浙江在線)  中廣網北京6月2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50分報導,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冒出一位"古文奇才",他流暢自然地運用文言文,以賦體加駢文的形式,熟練地引經據典,作文既切題又風格獨特,連研究了多年古文的專家都對他的古文修養大加稱讚。
  • 初中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總結:古代地理常識
    "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radio","group":"basics","name":"grade","type":"radio","data":["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複習
  • 2018年高考全國I卷文言文《晉書·魯芝傳》閱讀挖空
    【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魯芝字世英,扶風郡人也。世有名德,為西州豪族。父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離,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墳籍。郡舉上計吏,州闢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舉孝廉,除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