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島漁民到國際明星!草根陳盆濱:這個時代,不辜負努力的人

2020-08-19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鵬 楊靜

如果不是二十來歲時,偶然發現自己連續做483個伏地挺身不覺得累,這個玉環小島上的漁民,也會像祖祖輩輩那樣,與大海為伴,以打魚為生。

那一天,命運為他打開了一扇窗。從那開始他回到岸上,開始跑步,沒有想到他跑出海島、跑向世界,成為全世界最能跑的人之一。

他有了商業贊助,組成了經紀團隊;他成了媒體爭相報導的人明星,成了CCTV體壇風雲人物。他當選為浙江省人大代表,成為中小學的公益使者。他在40歲時候還進了國家隊,練越野滑雪,備戰北京冬奧運會。現在他註冊了一家體育科技公司,準備創業,讓更多的人學會跑步,愛上跑步。

他,就是浙江玉環的極限跑者陳盆濱。錢江晚報最早發掘出這個民間體育奇才,見證了他十六年來不斷創造奇蹟、實現人生逆襲的全過程。這個當年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如今才思敏捷的草根英雄說,感恩這個時代,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僅靠我的天賦,更得益於這個快速發展而開放的時代。

當年住十五六口人的老宅

如今成了海島打卡點

一排排層層疊疊的石屋臨海而建,遠遠望去如海上的布達拉宮……陳盆濱的老家在台州玉環東南海面一個名為雞山的海島上,過去島上居民世代捕魚為生。如今島上原住民越來越少。已屆不惑之年陳盆濱帶著老婆、女兒回來時,島上的人他幾乎都認識,滿面笑容叫著「阿公、阿婆」。

小島上,小巷蜿蜒曲折,石板路有些年月了。陳家老宅位於小島北山村的一個地勢稍高的開闊處,兩層石頭泥灰建築,房子不大,長三米左右,進深約十五米,上書「陳盆濱能量館」,裡面陳列著他這些年參加比賽獲得的獎盃、獎牌,串起他這些年碾轉世界各地、徵戰一場場艱苦比賽的年華。

「這房子是我爸四兄弟的,以前最多時四世同堂,十五六口都住這裡。」陳盆濱回憶,當時大家在一口鍋裡吃飯,自己一家五口住樓上一間,屋裡勉強可以安兩張床。後來生活條件慢慢改善,陳盆濱一家2000年初搬遷至大麥嶼經濟開發區,雞山島上的老宅便閒置起來。

這幾年陳盆濱名氣大了,也帶熱了他曾生活過的小島。玉環當地政府出資,把陳家舊宅進行了裝修,老宅變成「陳盆濱能量館」和「鄉賢館」,當地旅遊部門出版的《導遊玉環》一書,則把它列入島上特色景點之一,經常有人慕名而來,拍照留念。

一次伏地挺身贏600元

從此他的人生不斷突破極限

現在釣魚是一種浪漫休閒,過去海上打魚討生活卻貧苦又艱辛。14歲時,陳盆濱就和同村漁民拼股出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早出晚歸,撒網、收網,兼當船上「伙頭軍」。

有時候,命運的轉折純粹緣於一個小小的意外。二十年前,當地舉行伏地挺身比賽。為了使比賽更具觀賞性,主辦方邀請兩名受過特殊訓練的民警,每人做了150多下。陳盆濱那天沒有出海,也報了個名。輪到他上場,一連做了438個,拿走第一名600元獎金。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有一陣子,全世界都掀起過一個破吉尼斯紀錄的熱潮,電視上報紙上經常報導各種稀奇古怪的比賽,出現各種勇破紀錄的民間奇人,這類比賽讓陳盆濱大有用武之地,他不斷展示自己各種才藝。

有一次,他騎28大槓參加自行車比賽,爬坡的時候沒法跟變速的山地車相比,但渾身是勁的他把幾十斤重的車扛在肩上,一溜小跑到了山頂,拿了冠軍。他到錢江晚報來接受採訪,說自己能夠兩根手指做伏地挺身,怕記者不信,當場操練起來。

慢慢地,他的術業有了專攻,就是跑步,不是一次跑一個馬拉松,而是一次跑四五個,或者一天跑一個,連續跑一百天。再後來,國內跑不過癮,文化程度不高、英語基本不會的他跑出國門,去世界各地參加極限馬拉松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成「七大洲極限馬拉松大滿貫」的極限跑者。

極限跑,顧名思議就是超出常人相像,挑戰人類極限的長跑,比如在酷熱的沙漠裡跑,幾天幾夜不停的超長距離野外跑。在澳大利亞,他連續30多小時跑完240公裡。這樣驚人的耐力,馬拉松的創始人菲迪皮茨望塵莫及,水泊梁山的神行太保戴宗甘拜下風,草原上普通的馬兒都吃不消。

小島漁民跑成體育明星

下一個挑戰在體育產業

沒有受過任何訓練,沒有任何背景,因緣巧合,陳盆濱成了明星,國際級明星。陳盆濱感慨,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本世紀初,國內跑步熱還沒掀起,跑步是專業運動員或學校體育課的事兒,陳盆濱有時在路上訓練,很多人覺得怪異。剛跑的那陣子,父親都問他,這樣折騰,能當飯吃?能當買賣做?

這些年,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意識慢慢養成,大眾健身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民間體育健身賽事井噴,人人都會的跑步也成了產業。

身為浙江省人大代表,陳盆濱這兩年的提案都和體育相關。前陣子,他每周有三、四天去學校裡當「兼職」體育老師,專門教孩子們跑步。陳盆濱心中有本帳,孩子跑姿正確了,還能會給身邊人糾偏,等他們長大,還會教他們的下一代。

這幾天,陳盆濱又在籌劃另一件大事:註冊資本一千萬,拿到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科技公司工商執照,接下來著手設計LOGO、商標,準備投身體育產業,依託的,當然還是老本行:跑步。

「運動是好事,但現在的馬拉松熱我有點擔心。據了解,目前十個跑步愛好者中至少有兩個受過傷。跑步簡單,但也是有技巧的,掌握了正確動作,避免受傷,也可以跑得更快。」陳盆濱創業的第一步計劃是開跑步培訓班,之後還會考慮跑鞋等運動器材的研發和生產。

從漁民到保安,從跑步大神到國字號滑雪隊員,如今轉型當體育公司老闆……陳盆濱一路跑來,有艱辛更有快樂。他說人生短暫,自己既然已把那麼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為何不試試,再挑戰一下自己?這個時代,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相關焦點

  • 陳盆濱:這個時代,不辜負努力的人
    浙江在線8月19日訊 如果不是二十來歲時,偶然發現自己連續做438個伏地挺身不覺得累,這個玉環小島上的漁民,也會像祖祖輩輩那樣,與大海為伴,以打魚為生。  那一天,命運為他打開了一扇窗。從那開始他回到岸上,開始跑步,沒有想到他跑出海島、跑向世界,成為全世界最能跑的人之一。
  • 中國越野長跑第一人陳盆濱參加 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羅黎虹)10月24日,在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現場,大河網記者採訪了中國越野長跑第一人陳盆濱。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參加了一次伏地挺身大賽,以438個的成績取得了第一名,這個玉環小島上的漁民,也會像祖祖輩輩那樣,與大海為伴,以打魚為生。誰知這一跑便跑出了一片天地,跑出家鄉、跑向世界,成為全世界最能跑的人之一。陳盆濱是一名耐力跑運動員,極限馬拉松運動員。他是登上美國《戶外》雜誌封面的第一個中國人。
  • 不辜負一個時代,就要為推動這個時代發展而努力
    不辜負這個時代! 「不辜負這個時代」,說得沒錯。但怎麼才能不辜負?我覺得是:要為推動這個時代發展而努力。 每一個年代,總會有光明的東西,也總有會有那個時代的癥結,總有一些人處境艱難,總有一些不公平和黑暗,你就這樣無動於衷了嗎?不,你要為推動這個時代發展,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 官方回應令人心服口服,不辜負努力的人
    說起來娛樂圈的明星,很多人都覺得他們的實力是很重要,但是有時候運氣也是相當重要的。比如如今大火的TFBOYS,他們除了一直努力向上,有一定的實力以外,他們還有一定的運氣,實力加運氣成就了現在的王俊凱和王源還有易烊千璽。
  • 陳盆濱現身玉環國際海島徒步邀請賽「領走」全民健身 傳播「健康...
    11月1日,玉環市第三屆玉環國際海島徒步邀請賽、玉環市第九屆職工運動會海島徒步賽在美麗的玉環湖綠道舉行。為推動全民健身,推進健康玉環建設,主辦方特邀中國首位徵服七大洲極限馬拉松運動員、2014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非奧運動獎 、新華社2015年中國十佳運動員、陳盆濱"100天連續100個馬拉松,玉環人陳盆濱返回家鄉,出席開賽儀式,並給近千名參賽人員領走。
  • 這個小島少有中國人
    科莫多島直到1912年之前,還是一座不為人知的無名小島。在20世紀初只有一些被流放到島上的罪犯和該地區的漁民,他們向人們講述島上存在著會吃人的怪獸,可惜的是他們的話被認為是當地的傳說,光天化日的哪兒來那麼多怪獸?漁民還好說,見到怪獸可以划著船跑,罪犯可就慘了,怪獸和罪犯都住一個島上,你們信不信直接關係到自己活不活,這時候起決定作用的是毅力,被嚇急了眼逼出來的毅力!
  • 唐日輝:草根籃球不「草根」
    編者按2020年CBA全明星周末扣籃大賽,威震快手的「雲南滑翔機」矣進宏貢獻了6記嘆為觀止、極具視覺衝擊的暴扣,為首次登上CBA全明星周末的草根籃球明星長了臉面。受益於草根籃球的好時代,又並不受縛於「草根」的自我拘泥,今天,唐日輝來到紅網體育,說說這複雜的「草根」情怨。紅網體育:草根籃球大時代,你覺得你們有沒有紅?唐日輝:其實以前就有很多民間球手已經算是很火的,不過現在的大環境得以讓更多優秀的草根球員「冒出水面」。
  • 小島不了情
    不管如何變革「以島為家,以苦為榮」的信條一直牢牢鐫刻在腦海裡,簡單又單存的「細小工作」和「飯堂讀稿」花費了心思、「練為戰」與「學為用」的主課一點不敢懈怠,於是才有了從「兩個兜」 到「四個兜」的人生轉變,這期間經歷了馬蹄溝的懵懵懂懂,鹽場溝的滿腔熱枕、葦子溝的酸爽沉思、南嶼的迷茫徘徊、大灘的磨礱淬勵,在挫折中摔打歷練,在鼓舞中涅槃重生,書寫了從青春到不惑的人生篇章。
  • 陳盆濱將再戰澳洲240公裡極限馬拉松
    中新網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 王曦)著名極限馬拉松運動員陳盆濱29日在京宣布,12月8日他將再次出發澳洲,挑戰Coastto Kosci 240公裡極限馬拉松,這是陳盆濱繼2016年首次挑戰這一賽事後再次向C2K240公裡極限馬發起衝擊。
  • 陳盆濱:為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健康中國出力
    新華社杭州1月12日電(記者夏亮)從「中國極限馬拉松第一人」到中國國家越野滑雪隊隊員,已經不惑之年的陳盆濱仍然試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影響身邊的人。浙江省兩會期間,作為玉環市政協委員的陳盆濱也帶來了兩份提案,一份關於冬季運動,一份關於健康中國。
  • 日本這個小島已經消失,中國也有兩個地方,未來或將「沉沒」?
    畢竟災難片能警示人們注意環境的保護,另外也讓自己身臨其境體驗到自然災害發生後的情況。全球每年都會發生成千上萬件自然災害,夏天要麼乾旱要麼颱風,這些惡劣天氣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影響,有些自然災害則是人類一手造成,並最終「奉還」給了我們。日本領土岌岌可危?
  • 矣進宏從草根到扣籃明星,他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成為偶像!
    這個我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就是從草根到全明星啊,孩子們真正的優質偶像矣進宏,其實我很早就已經知道已經聞他的大名了,再參加這邊全明星賽扣籃大賽之前呢,矣進宏就已經是中國網絡上坐擁至少百萬粉絲的大V了。這個得先跟那家說一下,草根和職業,它究竟有什麼不同的,在百科上的解釋呢過於抽象了,我就不跟大家多說了,但是草根的特點還是比較鮮明的就是頑強和廣泛性,這個是他草根的啊!這兩大特點,對於他來說呢,他的成長經歷足夠的頑強,他的身高呢?其實也足夠的具有廣泛性啊,他不像哪個球員一樣,動輒就是兩米多大個子了,這不是他身高的僅有一米七八,跟很多中國的孩子一樣的矣進宏也是在農村長大的,而且是雲南大山裡邊兒的農村。
  • 極限馬拉松運動員陳盆濱和女兒在家如何鍛鍊
    家裡人積極踴躍參與,不僅開動腦筋、各顯神通,開發出不少家居鍛鍊法,而且幽默詼諧的短視頻比比皆是,在「挑戰不可能」系列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高手在民間」,不少聽眾都是身懷絕技的健身達人,您還不趕緊來一展身手?近期,我們會繼續分享大家發來的精彩視頻。挑戰從客廳開始,自律從此刻開始!
  • 草根當明星欄目組籤約奔小康歌曲《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 酷狗音樂...
    草根當明星欄目組籤約奔小康歌曲《摟草不打兔》餛飩歌手     酷狗音樂下載宣傳籤約儀式  11月3日農曆九月十八,在北京豐臺科技園總部基地七區會議室,舉辦了「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和豐收節奔小康音樂歌曲《摟草不打兔》舉行了籤約合作儀式,活動目的是通過草根當明星欄目組和北京悅無憂音樂公司合作,通過騰訊TME集團酷狗音樂第三方平臺充會員後
  • 娛樂圈裡的草根明星,王寶強當導演,趙麗穎如今成一線
    現在的娛樂圈就像是一個名利場,很多人都開始營銷自己,立「人設」變成了潮流,很多人都喜歡說自己出身名門,是個富二代,官二代,但往往人設立的越正崩得越快,在娛樂圈工作是賺錢最快的一種方法了,很多人都通過選秀節目等途徑進入娛樂圈也是看中了這一點,但是娛樂圈也還是有不少草根明星出身的。
  • 二龍湖浩哥,從草根到明星進階之路
    提到「二龍湖浩哥」,大家並不陌生,因為他在2012年憑藉《四平青年》微電影的熱度,走進大家的視線,給大家感覺,郝哥就是一個痞裡痞氣的東北農村地頭蛇,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部分,一百二十個不含糊,無需修飾,自帶喜感,在劇中對角色的詮釋的演也是淋漓盡致,深入人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張浩,看看一個地方二人轉演員
  • 新時代·鐵路榜樣 | 「草根明星」的成長三部曲
    在京九線上有一位「草根明星」他先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火車頭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儘管光環滿身可他依然保持敬業如一的初心在平凡的崗位默默奉獻他就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向塘機務段向塘運用一車間
  • 從星辰大海看娛樂圈現狀:草根明星越來越少,後臺強的成寵兒?
    娛樂圈一直都是一個講關係的地方,人脈強才有各種各樣的資源,不過草根明星並不是沒有機會,很多知名藝人也都是從無名小輩做起,比如黃渤、王寶強等等,他們沒有一點背景,也沒公司去捧,全都是農村走出來的憑藉著自己多年的努力獲得觀眾們的認可,也成了大家的勵志對象。
  • 陳盆濱告訴你
    陳盆濱100天的平均心率為127次/分,這個數值被認為是心肺功能強大的標誌之一。127次/分對大多數老百姓、業餘跑者來說,快走幾步或者伸個懶腰就可能達到的心跳速度。心率帶是警報器陳盆濱提倡一定要科學訓練。在他看來科學訓練並不是國家隊、職業運動員的專利,每一個參與運動、喜歡運動的人都應注重科學訓練,因為可以遠離傷痛,可以延長自己的運動年限,還可以長知識。
  • 《草根也要當明星》海外區域正式在北京籤約
    (中國規劃網 汪志民 李佳玲 北京1月12日電)1月11日下午,《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總策劃/總導演劉東林與加拿大VANFF國際電子商務集團公司董事長秦士存教授正式籤署了海外區域合作協議。《草根也要當明星》項目在海外市場,將以具有「北好萊塢」之美稱的加拿大溫哥華為總部基地,通過網際網路和線下網絡融合的創新模式布局海外市場。《草根也要當明星》欄目組海外市場由中國區域核心團隊和海外區域核心團隊共同策劃,由海外團隊負責在海外的布局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