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把技術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我們對華為非常崇拜。奇瑞一定能成為汽車界的華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如是說道。
長久以來,奇瑞一直對華為有著仰慕敬佩之心。10月15日舉行的瑞虎8PLUS上市發布會上,他提出:奇瑞未來的奮鬥方向是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拓,這也將成為奇瑞學習華為的兩大重點。
這一次,奇瑞不僅要向「偶像」學習,並且還要展開合作了。
12月16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蕪湖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雙方業務的發展。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再次表示了對華為的敬仰之情:華為是中國人的驕傲,華為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相信奇瑞與華為此次全面合作,能夠助推雙方業務的騰飛,把汽車從機械產品轉變為軟體化產品、智能化產品,能夠讓中國汽車工業在軟體、智能座艙、晶片等領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像今天的家電、手機行業一樣,加快走向全世界。
作為汽車界的「理工男」,奇瑞是靠技術起家,是我國第一家自主研發並生產發動機、變速器和底盤的車企。「技術奇瑞」的稱號獲得圈內人的認可,奇瑞旗下的瑞虎、艾瑞澤、EXEED星途等多使用其自研的三大件。
但奇瑞的技術優勢還是主要集中於傳統燃油車領域,在新能源車、智能化等領域並不太理想。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新四化時代,自動駕駛技術成為重要的技術儲備,奇瑞在燃油車領域的技術優勢,已難以支撐起其後續發展。
雖然,奇瑞在2018年4月發布有「奇瑞雄獅」智能化戰略,包含智造、智雲、智駕、智贏、智行五大板塊,並引入了科大訊飛、百度大數據聯合打造的語音識別系統等。
但當時大部分車企均相繼發布相關智能化戰略,奇瑞的主要競爭對手們均已明確向高端電動化轉型,並相繼發布全新高端電動品牌。奇瑞在該領域遲遲未有動靜,存在「掉隊」風險。
十餘年來,奇瑞一直在向高端化發起衝擊,但效果不太理想。
對於奇瑞與華為合作,可避免其在智能化浪潮中掉隊。
在奇瑞與華為的合作協議中提到:
雙方將在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及自動駕駛、智能能源、智能車雲服務等領域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出行新體驗,讓出行更智慧。
雙方將共同研究探索5G創新應用場景,在5G+V2X、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此外,雙方還將在大數據基礎設施、存儲、分析、高性能計算、信息化等方面開展合作,助力奇瑞加快大數據時代的變革。
會議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明奇瑞未來的發展路徑。其表示:「移動網際網路、智能汽車深刻改變了世界汽車工業100多年的歷史,奇瑞提前布局,積極擁抱時代變化,正加速從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是ICT行業與傳統汽車行業融合的產物,基於ICT技術的硬體和軟體將在未來汽車行業中發揮更大價值。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機遇下,華為將攜手奇瑞汽車,聚焦關鍵ICT技術,面向智能汽車場景,幫助奇瑞造「好車」。此外,雙方將抓住未來出行的消費趨勢,共同探索、聯合創新,實現軟體定義汽車,為消費者打造更智慧的出行體驗。
儘管與很多車企已經推出高端智能汽車相比,奇瑞發展智能汽車較晚,但是一直以自主創新技術為核心的奇瑞銷量正在回春。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1月,奇瑞汽車銷量87782輛,同比增長47.89%,躍居11月車企批發銷量TOP10。繼2013年之後,這是奇瑞汽車時隔7年之後再次躍居月度車企銷量前十。而在新能源領域,奇瑞新能源小螞蟻自2017年上市之間已經達成15萬臺銷量。
奇瑞與華為的合作固然是好事,但在努力跟上智能汽車隊伍的同時,奇瑞還是要避免產品的同質化。
在向新四化轉型過程中,對於大部分車企來說,使用寧德時代等提供的電池解決方案,與華為、阿里巴巴、百度等在智能網聯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打造智能汽車,已成為現階段的首選。
車企與各行業頭部車企合作優點在於可保證在某項技術上不落後於人,但劣勢是容易產生依賴和產品同質化。而產品的同質化,對於奇瑞這樣以技術創新為品牌文化的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太理想的結局。
在軟硬體方面趨同的情況下,要避免產品的同質化,對車企的正向研發能力、營銷水平、資源整合能力等會有更高的要求。接下來,在產品差異化上做文章,或許是奇瑞在電動品牌上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與華為確定深度合作後,其面對的競爭對手將不止是吉利、長城等傳統車企,還包括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鑑於當前市場競爭環境的急劇變化,不知奇瑞能否在智能汽車的市場上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