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反擊戰術,可不是那麼簡單的,甚至比傳控足球還難以掌握

2020-12-09 萬能的月光寶盒

傳控足球在對付比自己弱的對手的時候還是很有用,至少可以保證球權一直在自己腳下,減輕防守壓力和體能消耗。如果在對付比自己弱的球隊的時候都是一上來就長傳衝吊,由於長傳準確性不可能高,球權經常會落入敵手,進攻不成就會被打反擊,這樣來回的進攻防守拉鋸戰,對於球員來說很難堅持太久,這是勒夫迷信傳控的理由。伴隨著米蘭時代經典前腰時代衰落,崛起的是盛世英超那身體和速度撕裂般的風暴,瓜迪奧拉帶著他的tiki-taka王者降臨,一切猶如萬劍歸一最終歸於齊祖神學一般的玄學領域。物理學,強度學,流體力學,所有的學科,最終都是這個軌跡。

對於打傳控,除了戰術的進步,還有一點就是FIFA裁判尺度鬆了。傳控盛行的那幾年,裁判尺度是比較緊的,對逼搶不利,傳控自然就打出來了。現在尺度鬆了,逼搶狠了,傳控就很難打。第一場對墨西哥,很多反擊就是老莫逼搶甚至背後推倒克羅斯打出來的,換08年12年早就吹了。當然那場裁判尺度比較一致,並沒有偏哨老墨。

看看踢tiki-taka的巴薩夢二夢三是幫什麼人,基本每個配置頂配了,就是一幫頂尖球員+適合他們的技戰術。德國這幫球員整體狀態就沒上屆好,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球員上比較,對比法國都有點懸,人員相對也老化了。如果狀態再不行,很容易踢得四不像。加上衛冕冠軍身份,場面也要踢得好看,打防反放不下身段。德國就是得了衛冕冠軍病,我是冠軍所以小組賽緊張不起來+小組賽在座應該是垃圾+狀態不好但場面不能猥瑣+要輸了但起高球怎麼起啊平時都沒練+真起了我還信戈麥斯和穆勒?

這套德國隊班子,找到合適的技戰術尚需時間,狀態不好麼更加容易歇菜。另外精神氣還是很重要的,看多了奪冠球員完了之後都是老子好牛逼哦,一開始就隨便踢踢吧。哪像上屆世界盃從小組賽就一股弄死你的氣勢。所以,不要什麼什麼都說到tiki-taka,德國隊那種就是放不下身段踢防反而已(可能主觀上也覺得不需要),什麼叫務實,法國隊對阿根廷踢得是防反。風格鮮明的球員(或者乾脆說只會某種踢法)也不是經常性出現。別某個隊踢不好就講tiki-taka,傳控,有時候看著也是一種偏見,

我個人認為德國出局主要原因有三點:1.德國球員球風明顯散漫,跑動不積極,回防不到位。2.核心球員狀態的失常,三場比賽看下來,明眼人都知道克羅斯根本不在狀態,節奏大師克羅斯沒狀態,就像車子的發動機出了問題一樣。3.比賽投注量過大,過熱。足球的觀賞性確實降低許多,後防嚴防死守,前線全憑速度,雙方球隊都是防反時,中場逼搶十分不積極,相比之下,還是喜歡傳控足球多一些。相比看著姆巴佩拿球一瞬間拉著兩三個人跑一腳傳給格列茲曼球就能進,更喜歡看對方半場巧妙控球壓進的感覺。

相關焦點

  • 防守反擊和傳控打法,哪一種戰術才是足球的發展潮流
    傳控打法的威力,第一是在良好控球基礎上很大地遏制了對方的進攻,逼迫陣型和前場整體反搶大大遏制了對方的反擊。第二才是前場的傳控轉移撕破對方的防守取得破門良機。簡單說巴薩開創的傳切加前場逼搶踢法最大威力在於控制了對方和製造了對方的混亂。
  • 傳控足球死於曼城?不是,也許傳控足球只是這個時代特定產物
    當加泰隆尼亞豪門與藍月亮雙雙被對手擊敗淘汰出局以後,在這個星球上最引以為傲的傳控足球踢法的兩支球隊或許已經真的在足球技戰術上落後於其他球隊了。那個曾經被引以為傲的傳控足球戰術在2:8的慘敗中以及三次快速反擊的進球中被打的無言以對了。我們不禁唏噓那個曾經引領整個世界足壇所風靡的傳控足球,為什麼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其實不僅是今年傳控足球的慘敗,被稱作傳控足球的死亡。
  • 足球戰術革新,從傳控足球的退位開始
    傳控足球逐漸退位,足壇戰術革新? 曼城主帥瓜迪奧拉,拉瑪西亞出品,言傳身教的傳控哲學烙在其戰術的精華當中。 巴塞隆納,Tiki-Taka的戰術發揚光大,並一度靠著傳控的戰術統治歐洲足壇。
  • 以穆裡尼奧的經典之戰為例,詳解防守反擊戰術的精髓與要求
    防守反擊戰術是一種成熟而高效的戰術打法。這種打法被許多足球專家們奉為弱隊打強隊的制勝法寶,但是它可不僅僅是弱隊的專利,在現實的足球世界中,諸如像穆裡尼奧的球隊、義大利國家隊等擁有強大陣容實力的球隊,也都常常使用防守反擊戰術,使它成為自己克敵制勝的法寶。
  • 皇馬的防守反擊,已經成為傳控足球的剋星
    如果讓巔峰時期的巴薩,打現在的皇馬,那比賽絕對好看,美麗足球與實用足球的最高對決。這支皇馬一旦打防反那已經基本上無解了,主要是太愛浪。上賽季對巴薩吃了紅點套餐還敢不要慫就是剛,但是一旦玩完全體的防守反擊,從前場到後場的無限制絞殺,不覺得當時的巴薩能贏,這兩年戰術進步太多了。
  • 防守反擊還是堅持傳控,面對強敵恆大,魯能的戰術應該如何取捨?
    那麼面對廣州恆大,用示弱的姿態擺出防守反擊的陣容,是否可行呢?要知道,本賽季恆大的攻擊力火力非常猛烈,三場比賽之後攻入十球,在進球數上一騎絕塵。如果魯能真的要立足於防反,就不得不派上更多的防守型球員。如此一來,是否能夠打出高效率的反擊,還真的是一個未知之數。前幾個賽季的比賽中可以看出,很多時候,魯能的反擊從守門員就已經開始。
  • 從宇宙無敵到跌下神壇,傳控足球成軟柿子了嗎?到底原因何在?
    但是鳥叔就不信這個邪,硬生生啃掉了巴薩,當然這裡面也有冰島火山的影響,但是毫無疑問,鳥叔在傳控足球巔峰的時候第一個站了出來,而用的戰術就是防守反擊,俗稱擺大巴。12年的歐冠,切爾西與巴薩狹路相逢時,也是靠大巴戰術打垮了巴薩。而鳥叔執教皇馬之後,利用防守反擊來對抗傳控更是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階段性勝利,不僅在直接對話中挽回了頹勢,更是不斷從巴薩手中搶走聯賽和杯賽的冠軍。
  • 傳控的剋星—防守反擊
    在18年舉辦的世界盃比賽中,使用防守反擊戰術的球隊不在少數,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那麼什麼是防守反擊呢?簡單來說就是先穩固防守再伺機出擊的進攻策略,這種戰術通常是在以弱克強的情況下使用的。不過與墨西哥隊依靠短傳配合打防反不同,韓國使用的是長傳吊衝的方法打得防守反擊。那麼什麼是長傳吊衝呢?
  • 從瓜迪奧拉逐漸捨棄傳控足球,談談曼城「鐵三角模式」的戰術發展
    作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足壇代表戰術,傳控足球在歐洲五大聯賽的多家豪門得到了證明,西班牙以及德國隊等國家隊,也用了tiki-taka捧起過大力神杯。不過有一個事實我們無法否認——傳控足球正在逐漸消失,俄羅斯世界盃上幾支主打該戰術體系的球隊提前出局,就說明了這個戰術時代結束了。就連tiki-taka名義上的「創始人」瓜迪奧拉,也不怎麼運用傳控,更多使用防守反擊。
  • 傳控已死?不,或許所謂傳控足球,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巴薩甚至踢出了刺眼的2比8,不禁要問,曾經風靡全球讓無數圈裡圈外的足球人士瘋狂嚮往的傳控足球,何以一下子落魄至此?可即便如此,阿拉貢內斯的西班牙國家隊,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傳控足球,還不能說是一回事兒,雖然奠定了Tiki-taka風格在隊中的戰術地位,但是,老帥的球隊,更強調的並非是從後場開始的全員參與傳導模式,而是中前場聯繫更加緊密下的突然打擊能力,而且對於中鋒的使用也依然有著那個時代的烙印,雙前鋒,一個更像是無處不在的影鋒,
  • 傳控足球日漸沒落是大勢所趨,西班牙和德國足球,需要改變戰術
    但如果在杯賽這種一場決生死的賽事裡,對手的針對性加強了,防守強度和反擊力度上來了,參考歐冠曼城對利物浦的兩場比賽,利物浦的防守眾所周知比較弱,但硬是兩場只讓曼城進了一個,自身打進了五個球。參考歐冠被利物浦雙殺的曼城,傳控確實已經過時了這沒的洗。現在的主流打法是高速滲透配合高中鋒策應,參考法國對吉魯的使用,有沒有吉魯法國就是兩個隊。
  • 以狂人穆裡尼奧為例,詳解世界足壇防守反擊戰術最常見的2種模式
    01前言防守反擊戰術作為現今世界足壇與傳控足球相對立的一套主流戰術,越來越被許多教練所接受與喜愛。說起防守反擊,我們不得不提到防守反擊戰術的專家——葡萄牙人穆裡尼奧。在09~10賽季的歐冠淘汰賽上,穆裡尼奧所打造的鐵血之師國際米蘭隊,淘汰了當時不可一世的宇宙隊巴薩,在那兩場實力一邊倒的淘汰賽中,穆裡尼奧的防守反擊戰術有效的抑制住了巴塞隆納隊的攻勢足球,國際米蘭有針對性的反擊使得巴塞隆納最終沒能挺進當年的歐冠決賽。
  • 詳解:世界足壇防守反擊戰術最流行的2種模式,穆裡尼奧引領風騷
    前言防守反擊戰術作為現今世界足壇與傳控足球相對立的一套主流戰術,越來越被許多教練所接受與喜愛。說起防守反擊,我們不得不提到防守反擊戰術的專家——葡萄牙人穆裡尼奧。另外,我還將詳細的為大家盤點現今世界足壇最常見的兩種防守反擊戰術思路,希望大家通過我今天的分析與總結,能夠從中學到東西。
  • 現代足球戰術體系的巔峰是什麼?全攻全守和傳控足球一較高下
    我見證了08-12巔峰西班牙引領下的屬於中場傳控的美麗足球的時代:哈維,小白,大衛席爾瓦,小法,比利亞,拉莫斯,布斯克斯,卡西,佩德羅這些人巔峰西班牙的超白金一代,曾經引領了中場傳控,美麗足球的潮流。不是傳控已死,而是能駕馭這種戰術的球員不存在了。傳控戰術對球員的要求太高了:第一,以殿堂級球員為主(哈不白梅西等),以巨星級別的的球員為輔(比利亞佩德羅等),說白了就是對球員的個人能力要求極高;第二,這些球員之間要有完美的默契程度,這也是為什麼以拉瑪西亞青訓為主的巴薩能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個人認為,以上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傳控戰術才能發揮到極致。
  • 擁有華麗傳控足球戰術的西班牙隊,真的沒落了嗎?
    而梅西要的是西班牙的中後場而不是阿根廷的前鋒,2014斬獲亞軍靠的就是鐵血的防守,換了教練你看現在防守是什麼鬼樣子。當年梅西選擇為阿根廷出戰對他和西班牙來說確實是雙輸。而阿根廷應該永久退役10號球衣,因為不會有第二個馬拉度納,這件球衣其他人穿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 足球戰術大事記,通過主流戰術變遷,致敬過去的十年
    他手下不動如山的國際米蘭遇見了傳控風格日臻成熟的巴塞隆納。主客兩場的比賽過程這裡不再贅述,國際米蘭憑藉佔據空間的防守、簡單直接的中場出球和以高中鋒為支點的犀利反擊,以總比分3比2戰勝巴塞隆納,殺進歐冠決賽的同時,也終結巴薩歐冠11場客場不敗。
  • 並不能說傳控足球就過時了吧,拜仁本身也是傳控足球
    範加爾來到拜仁後開始進行技術流的改造,開始強調傳控的作用,當年拜仁的控球率就已經是全歐第二了,海因克斯上任後繼續沿用範加爾的戰術思路,但這時候以多特蒙德為代表的跑轟流開始崛起,1112賽季慢吞吞傳控流的拜仁被多特蒙德打的滿地找牙。
  • 循序漸進的傳控體系,風格轉變的魯能重現輝煌談何容易
    而主教練圖拔科維奇以他們為核心把魯能的傳控體系打磨成型,那時的魯能放在亞洲也絕對是一支強隊,不過隨著圖拔的離開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魯能並沒有把傳控足球繼續發揚光大。雖然在隨後的幾個賽季裡魯能也獲得過中超冠軍,可吃老本的做法始終堅持不了多久,魯能也漸漸地離聯賽冠軍越來越遠。之後的魯能主導過攻勢足球,提倡過防守反擊,可始終沒有收到太好的效果。
  • 亞冠八強的光鮮,傳控足球的尷尬,國安下一步該怎麼走?
    玩控球的踢不過打反擊的,這句看似調侃的總結不僅屢屢兌現在歐洲的曼城、巴薩等豪強,現在甚至可以直接套用在亞冠賽場的國安身上。答案其實很簡單,打不到對手痛點的同時被人一擊致命!侷促的小球傳導可以節省體力,可以水銀瀉地,可以輕鬆贏下比自己弱的對手,但強強對話不行。傳導下的控球壓制,勢必導致對手防線的壓縮和人數堆積,如果對手禁區內再有防守強點(荷蘭外援)壓陣外加本隊沒有鋒線強點(阿蘭和張玉寧只適用於中超),那傳控下創造的攻勢頂多算是隔靴撓癢,這一點放之世界足壇也通用。
  • 傳控不再唯一,足壇戰術百花爭鳴
    到底是當年的哈、白、布,以及近乎完美的梅西成就了瓜式傳控,還是瓜式傳控成就了那一批人?上賽季的歐冠,半決賽的四個隊伍都是高位逼搶、反擊強的球隊。傳控流打法早已風光不再。但這樣的缺陷在聯賽這種類似於「長跑」的較量中,還不算太致命。瓜是頂級戰術教練,但不是頂級比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