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高敏者》:內向敏感的人發揮這10個優勢,幸福人生盡在眼前

2020-12-16 常今夏

有的人好像是天生的星星,不論在哪都會成為眾人的焦點,都會發光發亮。讀書時,他在學業上遊刃有餘;工作後,他在業績上蒸蒸日上;各種大小聚會時,他都能侃侃而談。這類人很優秀,很耀眼。

但還有一類人,他們總是沉默寡言,不受關注,他們不喜歡表現自己。上課時,從不主動舉手發言;工作時,也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聚會能推就推,就算參加了也是安靜地坐在一邊聽別人談論。這類人很平凡,很普通。

而我們很多就是後一類非常普通平凡的沉默寡言之人,不喜受關注之人。我們常愛自我批評,自我反思;我們總是忽視自己的需求,以他人為中心;我們不會拒絕,永遠是大家眼裡的老好人。

這一類人在心理學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內向高敏者,即同時擁有內向性格和敏感特質的人。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位內向高敏者,總是放大自己的缺點,也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麼優點可言,直到看到了這本《內向高敏者》,我才發現原來內向敏感的人身上有那麼多的優勢,我也終於找到了自己這麼多年過得不快樂的原因。

《內向高敏者》由德國知名語言學博士、企業培訓師西爾維亞洛肯所著。洛肯博士本身是一個安靜內向的人,多年來,她用自己的經歷和學識幫助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時洛肯博士關於「性格心理學」的系列作品《內向心理學》、《性格拼圖》出版後都成為暢銷書,廣受媒體好評。

洛肯在《內向高敏者》一書一共闡述了兩卷內容,第一卷集中講述了我們的生活為何而幸福,並提供了一份幸福生活的配方。第二卷著重講了內向敏感人群身上的十大優勢以及這些優勢的對立面,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及方法,幫助我們發揮長處,規避短處,邁向幸福人生。

一. 內向高敏者的十大優勢

我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樣,相對於吵鬧而言,我們更喜歡安靜;相對於外出應酬,我們更喜歡待在家裡;相對於成為焦點,我們更喜歡默默無聞。我們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一類。

我們也常常羨慕那些外向的人,羨慕他們的聰明、優秀,但殊不知我們內向敏感的人身上也有諸多優點,只是未曾發現。一旦這些優點被發現,並被我們用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它將會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內向高敏者的十大優勢:

◆ 謹慎:感知風險,評估風險。

◆ 專註:專注於一件事情。

◆ 自我探索:追求思考和交流的意義、深度和質量。

◆ 善於傾聽:收集和處理信息,並從中得出推論。

◆ 安靜: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時候低調地尋求專注力,想辦法放鬆,並尋根究底。

◆ 獨立:按照自己的原則自主生活,能獨自一人,也能給予他人獨立自主的空間。

◆ 善於分析: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能夠進行複雜的構想和系統性的規劃。

◆ 擅長寫作:與口頭表達相比,更喜歡、也更擅長書面表達。

◆ 持之以恆:擁有內向的力量,能長時間耐心地專注於某件事。

◆ 有同理心: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尋求自己和他人的共同點。

在看到洛肯列出內向高敏者的這十大優勢時,我著實驚訝了一下,因為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身上還有這麼多優點。而且我一直以來都羨慕那些外向的人,羨慕他們能夠做好很多我做不好的事,羨慕他們的為人處事,羨慕他們的演講交際,在之前的我看來,外向的性格要比內向好太多。

但是《內向高敏者》改變了我的看法,它告訴我要堅信自己天生的性格優勢!沒有任何一種性格優於另外一個,它對你的影響才是最關鍵的。

二. 內向高敏者的幾種優勢分析

在洛肯所列出的十大優勢中,如果每一種優勢都能運用得當,我們的世界就會打開一個新的大門,未來也有無限的可能。

第一,專注。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專注的精神。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專注都是成功的必備要素。

波蘭著名科學家,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就是一位非常專注的人。小時候她在家做功課,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她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後來姐姐和同學悄悄地在居裡夫人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居裡夫人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結果是居裡夫人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這就是專注的精神,這就是專注的力量。

第二,自我探索。內向敏感的人更喜歡思考,思考過去、現在、未來;思考人生的價值、意義;思考生命。懂得思考,會思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才能為自己而活。

人這一生太過短暫,如果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那麼當離開這個世界時,應該會有很多的後悔和遺憾。

我非常喜歡保爾柯察金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我們出生在這個和平年代,不需要以解放人類為目標,但我們可以以自己的理想作為奮鬥目標,不斷進行自我探索。一個懂得自我探索的人,一個會思考的人,他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第三,獨立。不管是對於外向者,還是對於內向者,獨立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品質。生活獨立,精神獨立,人格獨立,做到這三項獨立,我們才能自做自在地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不想做的事情。

獨立從小的一方面說,可以讓我們為自己為活。往大了說,可以幫助整個國家和名族走向獨立。如聖雄甘地通過非暴力運動贏得了民眾,促成了印度的獨立,至此,遭受英國兩個世紀的殖民掠奪和殘暴統治下的印度,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堅持獨立,利用我們的優勢,可以讓我們掌握自己的命運,滿足自己的需求。堅持獨立,誰都不能決定我們要走的路。

第四,持之以恆。《荀子勸學》有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由此可見,持之以恆的力量,可以說持之以恆同專注一樣,也是成功的必備因素。

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年少時博覽群書,立志繼承父業,後來其才學深受漢武帝的賞識,當上了太史令。正在其撰寫《史記》的時候,卻被陷害入獄,遭受宮刑。面對如此逆境,他銳意進取,最終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百世,而他也因此名垂青史。由此可見持之以恆的力量。任何人任何事的成功都離不開堅持的力量,只有懂得堅持的人才能走到最後,走向成功。

除了以上分析的幾種優勢外,內向高敏者的另外幾項優勢也有著非同小可的力量。相信只要我們挖掘並充分發揮,它將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

三. 內向高敏者的劣勢及應對方法

內向敏感的人不僅擁有優點,同時身上也存在缺點,除了我們平時發現的易受刺激、逃避、自我否定、固執、孤僻外,洛肯還在書中展現了另外幾種劣勢,如恐懼、過於注重細節、被動、過分理智、害怕衝突。

看到這些缺點不用擔心,不僅我們有這些缺點,外向的人也有類似的缺點。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之所以有的人你看不到他們的缺點,那是因為他們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規避了自己的劣勢,所以你看到的是優秀的他們。

只要我們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對短板做以彌補或改正,或規避,相信我們也會變成優秀的人,我們也會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我們也能變得幸福快樂。

比如說內向高敏的人容易陷入恐懼的狀態,但這種狀態我們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及面對。洛肯在書中提供了一些應對技巧,其中最重要的四條是深呼吸、直視恐懼、拔掉恐懼的牙齒和引導恐懼,讓它去該去的地方。

直視恐懼,意味著我們要知道恐懼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心理學家約翰福賽思曾經在關於金融危機的恐懼的訪談中說過:「在這種時候,人們最該做的事就是讓自己明白,面對無法預知的事物時,感到害怕是很自然的。」所以當我們直視恐懼時,恐懼這件事就不那麼讓人害怕了。

拔掉恐懼的牙齒,即意味著同一件事我們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通過把恐懼和其他詞語關聯起來,可以削弱恐懼的勢頭。如你可以說「我有點激動」,來代替「我很害怕」。

比如內向高敏者的另一個缺點是害怕衝突,因為我們都不擅長處理緊張的人際關係,而且消耗能量,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會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只是為了避免衝突的產生。

但實際上呢,我們隱藏了自己的感受,時間久了會生病,所以我們要學會說不。內向敏感的人,通常不會拒絕,怕傷害別人,怕引起衝突,怕得罪別人。洛肯在書中提供了七種內向高敏者的拒絕方法,只要我們多加練習,就一定能走出第一步。

◆ 時間策略:在別人的提議和你的回答之間給自己多留點喘息的時間就好。如請給我點時間考慮考慮;我現在還不知道,等我想想回覆你。

◆ 溫和策略:你的確是在拒絕,不過拒絕的方式很友善。我更想……

◆ 禪式策略:安安靜靜,順勢而行。說話的時候停頓一下,在說「不」之前做個深呼吸。

◆ 社交式策略:用別的事情做藉口,你就不用擔心自己顯得太傲慢自私了。如周六我們家裡有慶祝活動,都定好了。不過還是要謝謝你的邀請。

◆ 視角策略:建議對方改變態度。如這件事我們必須換個方法解決,這樣行不通。

◆ 極簡策略:用一句話來拒絕,僅此而已,根本不要說拒絕的理由。如不行,老闆。我手上的項目已經夠多的了。

◆ 萬能策略:當別人突然提出要求,令你措手不及,或者給你很大壓力時,這種策略通常有用。如不。現在不行。

以上是洛肯在內向敏感的人面對恐懼或害怕衝突的狀態中所提出的應對方法和練習策略。此外,她還在《內向高敏者》一書中列出了另外幾個劣勢的處理意見或方法,結合案列,生動形象。

如果你也同時擁有內向的性格和敏感的特質,如果你想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那麼我非常推薦你看這本《內向高敏者》。

在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後,我希望你能在工作或生活中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規避自己的短處,那麼你也就邁進了幸福生活的大門了。

相關焦點

  • 內向高敏者:做你自己最快樂
    《內向高敏者》是她性格心理學作品之一,多年來,她陪伴很多各行各業的內向者一步步走向成功。在《內向高敏者》這本書中,她完整闡述了內向型高敏感者的幸福生活指南:內向者的特性具有獲得幸福的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如何發現並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在這個外向的世界中自在生活。一、內向者有獲得幸福的天時地利人和
  • 這裡有一份給內向高敏者的幸福生活指南
    女主的經歷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這也是很多職場女性的現實寫照。這部劇一共10集,已有62388人進行評價,豆瓣評分達到7.7。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像女主這樣勇敢的,畢竟不多。面對各種各樣的生活壓力,有的人還是會選擇妥協,他們敏感羞澀、少言寡語、不懂得拒絕別人,他們是一群內向型人格。
  • 《內向高敏者》:不合群,玻璃心,不是「缺陷」是「天賦」
    在大多數人看來,一個內向的人,通常意味著孤僻、自卑、不合群;一個敏感的人,通常意味著玻璃心、斤斤計較、鑽牛角尖。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機會似乎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善於表現、表達的外向性格的人。而作為一個內向又敏感的人,該如何在這個外向的世界獲取幸福、自在生活?
  • 內向高敏者:人群中落寞不如1個人的狂歡
    生活中,內向者如何能更好地展現出自身能力,面對外向的世界如何才能不緊繃,可能是每個內向者都會苦惱的事情。西爾維亞.洛肯在她的《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一書中,講述了身為內向者,利用自身性格特點,並將其發展成為自己的優勢,通過這些優勢的起承轉合,最終也可以獲得幸福的人生。
  • 《內向高敏者》:內向者的12項優勢助力他們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
    在《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這本書裡,洛肯博士重點介紹了內向高敏這個群體的個體所共通的12個特點: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於傾聽、安靜、獨立、善於分析、擅長寫作、持之以恆以及有同理心。這12個特點既是內向高敏者的優勢所在,又可能會成為限制他們人生發展的桎梏。因此,對於內向高敏者而言,識別自身的特點並將劣勢轉變為優勢所在,便是在這個外向世界自在生活的制勝法寶。
  • 《內向高敏者》——放心活出真實的自己
    作為一個安靜的內向者,洛肯博士明確表示:內向還是外向,不過是撲克牌的正反兩面,各有千秋,沒有優劣之分。此外,內向高敏者的善於分析,堅韌不拔,善於傾聽,獨立專注,可以說更利於獲得幸福!這是一份針對內向型性格人的幸福生活指南,它列舉了充足的事例,結合心理學理論,幫助我們發現內向高敏者的優勢與不足,同時難能可貴的,它還為我們攻克性格劣勢指出改進方法,促使更多的人心智成熟,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作為德國知名的性格諮詢專家,洛肯博士經過十餘年研究數據編著而成,所以,它不是"雞湯文學",至今,仍活躍在各大讀書平臺,深受萬千讀者喜愛。
  • 作為內向高敏者,我該因此而自卑嗎?
    作為內向高敏者,我該因此而自卑嗎?昨天的文章剛發出去,就聽到了質疑的聲音。有的朋友認為,文章在給人貼標籤,很排斥這樣的內容。這樣的質疑讓我不禁對這個主題更加興趣盎然起來。排斥、敵意,甚至是隱含的憤怒,恰恰意味著「內向高敏感」這種人格特徵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多麼的負面和糟糕。其實,我們排斥、憤怒的指向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 《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世界自在生活》:由內而外的突破生長
    我是一個內向且高度敏感的人,經常無法自如地應對別人的讚揚。甚至能從別人的誇獎裡思考出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這似乎是一種本能。而這種本能經常會被貼上「過於嚴肅」、「何必這麼認真」的標籤。後來偶然翻得西爾維亞·洛肯的《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並不想承認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至少在面試或有競爭性質的場合,因為這個世界裡的很多情況下,外向開朗是明顯的優勢。於是表現自己的外向和本能的內向性格相衝突時,痛苦的感覺油然而生。
  • 《內向高敏者》帶你了解自身優劣勢,未來可能性,走好自己的路
    本書的宗旨是:針對內向型高敏感者的幸福生活指南。指導內向高敏者,用自己的方式走安靜美好的人生之路。發現自己身上的優劣勢,利用自身特質,逐漸成熟。把握住未來的無限可能,讓自己的人生之旅充滿美好而有意義。下來我們一起來拆解,這本書的奧秘。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的生活為何而幸福?這是人類最原始的追求,人活著就會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那怎樣獲得幸福的生活呢?
  • 內向敏感的人,並非難成功,這3點優勢讓你擁有「開掛」的人生
    外向者喜歡在人群中活躍,是通過外界來獲取滿足感,但往往內向者是需要在獨處中覺知幸福。兩者的根本區別,只是在於來源不同。內向的人喜歡獨處,喜歡自我思索,並不意味著能力不強,也不意味著更難成功。相反,其實很多研究型專家,大多都是內向性格的人。那麼內向高敏者,具備什麼樣的優勢呢?內向者更容易專注於某個領域當今這個社會誘惑太多,越來越多的人很難集中注意力,專注於某個領域深耕學習。
  • 從心理學角度看安陵容——一個內向高敏者
    先從最近大火的一本書說起——《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作者是【德】西爾維亞·洛肯。站在主角角度看安陵容,自然是心機深沉不露,陰毒等等,但如果我們換個視角,其實這就是一個內向的人,這個詞在我們的環境裡一直都是略帶貶義的,比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開朗、外向,要合群啦,畢業後工作後領導也是希望員工要好好溝通和互相配合工作,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內向是性格缺陷,會產生心理疾病。
  • 內向高敏的孩子,如何受歡迎?
    孩子不愛說話,見到人不愛打招呼;在課堂上很少主動回答問題,課下很難同學打成一片;有時候不知哪句話不合適,孩子就不高興了,自己一個人生悶氣,也不願意說出來……我家孩子就是典型的內向高敏者。我和很多父母一樣會有這樣的擔心:孩子這麼內向,交際能力差,情緒自我調節能力弱,以後在學習、工作、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困難,他怎麼去面對?他能過得好嗎?
  • 致內向者:願你忠於自己,安靜且有力地發揮影響力
    《內向高敏者》側重「幸福指南」——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而《內向心理學》則側重「人際溝通」——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在這個外向者為主導的世界,有許多讓內向者頭痛不已的場景,比如演講、談判、社交,洛肯博士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很多方法教內向者如何應對。
  • 為什麼說內向的人往往更加敏感?
    這些人的性格比較內向,他們非常喜歡一個人生活,更願意安靜地獨處,越是在人群中,他們越會覺得孤獨,也覺得索然無味。難道內向的人,註定要離群索居嗎?其實不然。一個人如果總是因為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躲避人群,那麼在長久的獨處過程中,他們最終會變得越來越敏感,他們的命運也會從此發生改變。
  • 《內向心理學》:忠於自我,內向的你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西爾維婭洛肯博士通過《內向心理學》一書帶領讀者重新審視自我、定義自我,發現屬於內向者獨特的優勢,幫助讀者性格曲線上找到自己的舒適區,並且針對不同情境闡述了內向者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扭轉局面,為自己加分。內向者愛進行自我批判,這讓他們容易自卑。
  • 如果你想要發揮自己內向性格的優勢,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這是一個需要迎合、讚美外向性格的社會,性格內向的人總是被別人告知自己這裡或那裡有毛病。然而,內向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特徵,它不是一種疾病,也不完全等同於冷漠。
  • 性格內向不是一個人的缺點,告訴你如何發揮內向者優勢
    文 | 劉俊 不管是性格內向還是性格外向它只是一個人性格的選擇,並不是一個人的缺點,兩種性格各有優缺。就像有的人喜歡吃白菜,有的人喜歡吃蘿蔔,有的人生性喜歡熱鬧,有的人則偏愛安靜。那麼內向者該如何發揮優勢呢?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與其說內向是缺點,倒不如說,內向的人,會把生命力指向探索和建構內心和諧。而外向的人,把生命力指向了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這兩者並沒有任何高下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當然,像其他事物一樣,內向外向並不是絕對的。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這就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內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你的同事、你的伴侶和你的孩子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從於這樣的偏見。 但內向不是缺陷,無法改變,同樣可以創造幸福。
  • 做一個內向的人
    小時候,我非常內向,經常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裡,看書寫日記,不和任何人交流。後來有次在飯桌上,姑媽奶奶一臉嚴肅地問我「你這個年紀的孩子都該是陽光明媚的,你怎麼死氣沉沉,完全沒有同齡孩子的朝氣呀」,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以至於很長時間,我都認為「內向」「不愛說話」都是負面的代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