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好像是天生的星星,不論在哪都會成為眾人的焦點,都會發光發亮。讀書時,他在學業上遊刃有餘;工作後,他在業績上蒸蒸日上;各種大小聚會時,他都能侃侃而談。這類人很優秀,很耀眼。
但還有一類人,他們總是沉默寡言,不受關注,他們不喜歡表現自己。上課時,從不主動舉手發言;工作時,也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聚會能推就推,就算參加了也是安靜地坐在一邊聽別人談論。這類人很平凡,很普通。
而我們很多就是後一類非常普通平凡的沉默寡言之人,不喜受關注之人。我們常愛自我批評,自我反思;我們總是忽視自己的需求,以他人為中心;我們不會拒絕,永遠是大家眼裡的老好人。
這一類人在心理學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內向高敏者,即同時擁有內向性格和敏感特質的人。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位內向高敏者,總是放大自己的缺點,也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麼優點可言,直到看到了這本《內向高敏者》,我才發現原來內向敏感的人身上有那麼多的優勢,我也終於找到了自己這麼多年過得不快樂的原因。
《內向高敏者》由德國知名語言學博士、企業培訓師西爾維亞洛肯所著。洛肯博士本身是一個安靜內向的人,多年來,她用自己的經歷和學識幫助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時洛肯博士關於「性格心理學」的系列作品《內向心理學》、《性格拼圖》出版後都成為暢銷書,廣受媒體好評。
洛肯在《內向高敏者》一書一共闡述了兩卷內容,第一卷集中講述了我們的生活為何而幸福,並提供了一份幸福生活的配方。第二卷著重講了內向敏感人群身上的十大優勢以及這些優勢的對立面,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及方法,幫助我們發揮長處,規避短處,邁向幸福人生。
一. 內向高敏者的十大優勢
我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樣,相對於吵鬧而言,我們更喜歡安靜;相對於外出應酬,我們更喜歡待在家裡;相對於成為焦點,我們更喜歡默默無聞。我們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一類。
我們也常常羨慕那些外向的人,羨慕他們的聰明、優秀,但殊不知我們內向敏感的人身上也有諸多優點,只是未曾發現。一旦這些優點被發現,並被我們用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它將會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內向高敏者的十大優勢:
◆ 謹慎:感知風險,評估風險。
◆ 專註:專注於一件事情。
◆ 自我探索:追求思考和交流的意義、深度和質量。
◆ 善於傾聽:收集和處理信息,並從中得出推論。
◆ 安靜: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時候低調地尋求專注力,想辦法放鬆,並尋根究底。
◆ 獨立:按照自己的原則自主生活,能獨自一人,也能給予他人獨立自主的空間。
◆ 善於分析: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能夠進行複雜的構想和系統性的規劃。
◆ 擅長寫作:與口頭表達相比,更喜歡、也更擅長書面表達。
◆ 持之以恆:擁有內向的力量,能長時間耐心地專注於某件事。
◆ 有同理心: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尋求自己和他人的共同點。
在看到洛肯列出內向高敏者的這十大優勢時,我著實驚訝了一下,因為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身上還有這麼多優點。而且我一直以來都羨慕那些外向的人,羨慕他們能夠做好很多我做不好的事,羨慕他們的為人處事,羨慕他們的演講交際,在之前的我看來,外向的性格要比內向好太多。
但是《內向高敏者》改變了我的看法,它告訴我要堅信自己天生的性格優勢!沒有任何一種性格優於另外一個,它對你的影響才是最關鍵的。
二. 內向高敏者的幾種優勢分析
在洛肯所列出的十大優勢中,如果每一種優勢都能運用得當,我們的世界就會打開一個新的大門,未來也有無限的可能。
第一,專注。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專注的精神。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專注都是成功的必備要素。
波蘭著名科學家,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就是一位非常專注的人。小時候她在家做功課,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她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後來姐姐和同學悄悄地在居裡夫人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居裡夫人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結果是居裡夫人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這就是專注的精神,這就是專注的力量。
第二,自我探索。內向敏感的人更喜歡思考,思考過去、現在、未來;思考人生的價值、意義;思考生命。懂得思考,會思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才能為自己而活。
人這一生太過短暫,如果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那麼當離開這個世界時,應該會有很多的後悔和遺憾。
我非常喜歡保爾柯察金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我們出生在這個和平年代,不需要以解放人類為目標,但我們可以以自己的理想作為奮鬥目標,不斷進行自我探索。一個懂得自我探索的人,一個會思考的人,他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第三,獨立。不管是對於外向者,還是對於內向者,獨立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品質。生活獨立,精神獨立,人格獨立,做到這三項獨立,我們才能自做自在地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不想做的事情。
獨立從小的一方面說,可以讓我們為自己為活。往大了說,可以幫助整個國家和名族走向獨立。如聖雄甘地通過非暴力運動贏得了民眾,促成了印度的獨立,至此,遭受英國兩個世紀的殖民掠奪和殘暴統治下的印度,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堅持獨立,利用我們的優勢,可以讓我們掌握自己的命運,滿足自己的需求。堅持獨立,誰都不能決定我們要走的路。
第四,持之以恆。《荀子勸學》有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由此可見,持之以恆的力量,可以說持之以恆同專注一樣,也是成功的必備因素。
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年少時博覽群書,立志繼承父業,後來其才學深受漢武帝的賞識,當上了太史令。正在其撰寫《史記》的時候,卻被陷害入獄,遭受宮刑。面對如此逆境,他銳意進取,最終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百世,而他也因此名垂青史。由此可見持之以恆的力量。任何人任何事的成功都離不開堅持的力量,只有懂得堅持的人才能走到最後,走向成功。
除了以上分析的幾種優勢外,內向高敏者的另外幾項優勢也有著非同小可的力量。相信只要我們挖掘並充分發揮,它將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
三. 內向高敏者的劣勢及應對方法
內向敏感的人不僅擁有優點,同時身上也存在缺點,除了我們平時發現的易受刺激、逃避、自我否定、固執、孤僻外,洛肯還在書中展現了另外幾種劣勢,如恐懼、過於注重細節、被動、過分理智、害怕衝突。
看到這些缺點不用擔心,不僅我們有這些缺點,外向的人也有類似的缺點。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之所以有的人你看不到他們的缺點,那是因為他們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規避了自己的劣勢,所以你看到的是優秀的他們。
只要我們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對短板做以彌補或改正,或規避,相信我們也會變成優秀的人,我們也會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我們也能變得幸福快樂。
比如說內向高敏的人容易陷入恐懼的狀態,但這種狀態我們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及面對。洛肯在書中提供了一些應對技巧,其中最重要的四條是深呼吸、直視恐懼、拔掉恐懼的牙齒和引導恐懼,讓它去該去的地方。
直視恐懼,意味著我們要知道恐懼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心理學家約翰福賽思曾經在關於金融危機的恐懼的訪談中說過:「在這種時候,人們最該做的事就是讓自己明白,面對無法預知的事物時,感到害怕是很自然的。」所以當我們直視恐懼時,恐懼這件事就不那麼讓人害怕了。
拔掉恐懼的牙齒,即意味著同一件事我們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通過把恐懼和其他詞語關聯起來,可以削弱恐懼的勢頭。如你可以說「我有點激動」,來代替「我很害怕」。
比如內向高敏者的另一個缺點是害怕衝突,因為我們都不擅長處理緊張的人際關係,而且消耗能量,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會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只是為了避免衝突的產生。
但實際上呢,我們隱藏了自己的感受,時間久了會生病,所以我們要學會說不。內向敏感的人,通常不會拒絕,怕傷害別人,怕引起衝突,怕得罪別人。洛肯在書中提供了七種內向高敏者的拒絕方法,只要我們多加練習,就一定能走出第一步。
◆ 時間策略:在別人的提議和你的回答之間給自己多留點喘息的時間就好。如請給我點時間考慮考慮;我現在還不知道,等我想想回覆你。
◆ 溫和策略:你的確是在拒絕,不過拒絕的方式很友善。我更想……
◆ 禪式策略:安安靜靜,順勢而行。說話的時候停頓一下,在說「不」之前做個深呼吸。
◆ 社交式策略:用別的事情做藉口,你就不用擔心自己顯得太傲慢自私了。如周六我們家裡有慶祝活動,都定好了。不過還是要謝謝你的邀請。
◆ 視角策略:建議對方改變態度。如這件事我們必須換個方法解決,這樣行不通。
◆ 極簡策略:用一句話來拒絕,僅此而已,根本不要說拒絕的理由。如不行,老闆。我手上的項目已經夠多的了。
◆ 萬能策略:當別人突然提出要求,令你措手不及,或者給你很大壓力時,這種策略通常有用。如不。現在不行。
以上是洛肯在內向敏感的人面對恐懼或害怕衝突的狀態中所提出的應對方法和練習策略。此外,她還在《內向高敏者》一書中列出了另外幾個劣勢的處理意見或方法,結合案列,生動形象。
如果你也同時擁有內向的性格和敏感的特質,如果你想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那麼我非常推薦你看這本《內向高敏者》。
在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後,我希望你能在工作或生活中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規避自己的短處,那麼你也就邁進了幸福生活的大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