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2020-12-23 閩南網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

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這兩種偏差如果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偏離和火星交匯點,為了避免與火星「擦肩而過」,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順利完成三次軌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此後還將會有1-2次中途修正。

  劉彤傑表示,在飛行過程中進行中途修正和深空機動,不僅可以保證天問一號能夠準確地飛近火星,在這個過程中還驗證了發動機性能,讓它點點火,不要在長時間的飛行過程中一直處於靜默狀態,所以中途還要點一下大小各型發動機。深空機動就是要點大一點的發動機(主發動機),而中途修正就點小一點的發動機,姿控發動機就可以了。

天問一號後續至少還要闖三關,方能圓滿實現探測目標

  天問一號從發射到火星引力捕獲需要將近7個月時間。從7月23日發射到現在已經飛了3個月左右,後續還要再飛將近4個月,據劉彤傑介紹,天問一號此後還面臨著三道難關。

  第一道難關,是在火星引力範圍之內近火捕獲。探測器到達火星引力範圍之內後,需要「踩剎車」制動,為探測器減速,避免探測器飛出或撞上火星。被火星精準「捕獲」的探測器將會在火星軌道上環繞2-3個月時間。

  第二道難關,當探測器完成環繞任務後需要尋找一個非常好的小窗口,讓它進入到火星大氣。火星是有大氣的,其大氣的密度是地球大氣的1%左右。經過大氣減速(氣動減速、降落傘減速),還有反推發動機減速等減速過程,最後靠著陸腿著陸在火星表面,吸收撞擊能量,這個過程非常難。就像空間(返回)艙進入地球一樣,在大氣減速的過程中會有8分鐘左右的黑障(通信中斷),通信無法獲得信號。由於距離遠,從火星回傳到地球控制地面站也有很大時延,不可能實現實時控制。所以,進入/減速/軟著陸這個EDL過程是靠天問一號自主完成一系列動作,不是靠地面控制。

  第三道難關,軟著陸在火星表面還不算做完工作,還要把火星車釋放到火星表面上,讓它走起來並開展探測,火星車上有6個科學儀器要發揮作用。我們對火星表面的環境認知還是相當少的,如果軟著陸在火星表面上,落點不夠平坦或者是姿態不夠正,火星車怎麼開下來呢?可以從軌道的前面下,也可以從後邊下,就看當時落下去的姿態、地形等情況。

  如果要圓滿地完成火星探測任務,這三道難關是一定要闖過的。

天問一號預計將於明年5月份在火星著陸

  據劉彤傑介紹,經過漫長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預計將於明年5月份在火星北半球的烏託邦平原著陸。國際上有著陸計劃的火星探測任務,大多數選擇著陸在火星北半球。因為南半球多是山地,坑窪不平,北半球有平原。天問一號將要著陸的地點在烏託邦平原南部。地質學家認為那裡很可能是一個古海洋所在地。

  劉彤傑表示,這個著陸點在古海洋和古陸地交界處,科學家認為該地方有很高科學價值,很有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學成果,這也是我們選擇這個地方來進行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原因。

天問一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後續還有多次任務規劃

  據劉彤傑介紹,我國行星探測計劃規劃了4次任務,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是第一次,已經發射實施,目前其他任務正在論證中。規劃的第二次是小行星探測任務,預計在2024年前後實施。第三次是2030年前後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任務。此外,2030年前後還將有一次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即探測完木星和木衛4之後還要飛往更遠的深空。

  宇宙星辰浩瀚璀璨,中國航天風正帆懸。新時代背景下,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步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堅定。作為我國首次行星際探測任務,讓我們共同期待天問一號順利到達火星,在這顆神秘星球留下「中國印記」,實現預期科學目標。

  (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

原標題:天問一號後續至少要闖三關,預計明年5月著陸火星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由於天問一號沿霍曼轉移軌道來飛行,軌跡為曲線,實際上天問一號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也就是說,天問一號平均飛行速度達29.93千米/秒,接近30千米/秒,比地球公轉速度略快。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預計將在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 天問一號明年5月中旬登陸火星
    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火星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透露,按照預定計劃,天問一號將在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5月中旬著陸火星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準備中!3大亮點是看點,火星著陸「恐怖7分鐘」是關鍵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7月,我國將迎來一次重大的火星探測工程,這是我國開創火星之旅的「第一步」。根據最新消息指出,如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已經抵達海南文昌發射場,所以正在開展準備工作了,也就是發射快開始了。預計是7月23日進行發射,所以這個時候,不少人就在問了,我國執行「天問一號」任務有什麼意義,有什麼亮點,火星探測又有什麼意義?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本次火星探測的情況。執行「天問一號」任務有什麼意義?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晚發射7天,為什麼會早3個月著陸
    據航天專家介紹,我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要經過大約近7個月的時間才能進入火星的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達到預定軌道,經過2個月的變軌道飛行後,於5月份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烏託邦平原上。根據專家預測,「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大約210天的火星之旅才能抵達火星軌道,也就是2021年2月底或3月初的時候到達火星相應軌道,並於2021年5月才會降落到火星北半球烏託邦平原上,之後才能進行火星探測之行。就在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後的一周左右,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新聞。
  • 天問一號飛行3.5億公裡 料農曆新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周三(9日)凌晨,飛行裡程突破3.5億公裡,已在軌飛行139天,距離地球約9,250萬公裡,離火星1,400萬公裡,預計會在一個月後,即農曆新年前後被火星引力捕獲。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多遠了?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將在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天問一號自7月23日發射以來,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測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載荷自檢等工作。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2020年2月進入環火軌道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
  • 我國史上第一個火星著陸器:天問!預計2021年2月到達火星!
    中國第一個火星著陸器將被稱為「天問」!4月24日星期五是中國的「太空日」,慶祝我們首次發射衛星50周年。同時我國宣布了我們航天史上第一個火星著陸器:天問號。意為「尋求天理」!這艘飛船將於2021年2月的某個時候(如果7月的發射日期確定的話)抵達火星,將環繞火星運行一段時間。不過我國還沒有透露登陸器何時部署到地面。但當它降落時,預計它將使用火箭、安全氣囊和降落傘來控制它的降落。看起來天問這個名字適用於登陸器,就像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一樣,探測器會有自己的名字。
  • 即將抵達火星!「天問一號」飛行超4億公裡,下個月「急剎車」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累計飛行160多天的「天問一號」,目前狀態是非常穩定和良好的,下個月進入環火軌道後,會在今年5月份左右,找準時機著陸火星。 目前來看最關鍵的一步是:2月10日左右,當「天問一號」臨近火星的時候,它需要讓自己「急剎車」來減速,從而讓自己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火星的一顆衛星,成功實現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環繞火星。
  • 天問一號:將在火星哪個地區登陸?到達時到底是冬季還是夏季?
    天問一號登陸地簡介 「天問一號」將通過長徵五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預計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繞行火星大約數月後,再與軌道器分離登陸火星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進入倒計時!
    火星,或許是日月之外人類最早注意到的天體之一。古人稱火星為「熒惑」,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著作裡,就出現了大量對於「熒惑」的記載。千百年後,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 「天問一號」拍了拍「火星」:中國來了!陝西動力助力問天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飛往火星並非像奔月那麼「簡單」,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而「天問一號」探測器的航行時間為7個多月,飛行距離約為4億公裡。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走哪幾步?
    二、地火轉移段「天問一號」從圍繞太陽的「三環」,飛往「四環」,所循的是耗能最低的霍曼軌道。地火轉移,歷時約7個月,飛行超過1億公裡。這個過程中,環繞器好比航船,而著陸巡視器如同「休眠」的乘客。實施捕獲時,「天問一號」距離火星最近僅400公裡,相對速度為4-5公裡/秒,就像兩輛高速行駛的汽車,只有前進方向一致、相對速度為0時,才能並駕齊驅,因此,環繞器在接近火星後,必須把握住唯一的機會,利用自身攜帶的推進劑點火減速,最終實現對火星的捕獲。
  • 2020全球有哪些火星計劃,天問一號、毅力號、富蘭克林號、希望號
    2020年7月到8月是地球、火星、太陽同時在一條線上的時候,這個時候是地球上發射探測器到月球的最佳時間,探測器可以借用引力使用最少得燃料到達火星。目前全球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火星計劃中,目前都有哪些國家的探測器已經公開消息了呢?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先行一步的是阿聯的希望號,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 點 58 分,阿聯首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由日本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盤點一下這四大火星探測計劃——一號選手:中國-天問一號發射時間窗口:2020 年 7 月 20-7 月 25 日預計抵達火星軌道時間:2021 年 2 月 11 日-24 日預計著陸器登陸時間:2021 年 4 月 23 日
  • 天問1號比毅力號早發射7天,卻晚90天著陸,這是為何?
    中國發射的天衛1號火星探測器是在7月23日升空,而美國打造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是在7月30號發射升空的,兩者相隔了一個星期。其實探測器發射沒有必要分誰先誰後,誰先發射或者隨後發射都不意味著什麼,不過卻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因為前段時間NASA表示,毅力號將會在明年的2月18日著陸於火星,正式開始火星項目,對火星的地質等進行研究。
  •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飛行超過3億公裡,預測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
    就在今年4月,我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稱作「天問系列」,其中火星探測任務被稱作「天問一號」,後面的行星任務將會依次編號。今年5月,根據中國航天局消息,不同於「嫦娥系列」月球探測任務,我國藉助長徵五號火箭來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由軌道飛行器和火星車組成。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旣括起來;火星探測階段可分為:掠過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採樣返回;機器人開採;載人火星飛行,火星地球化等。 本文將簡要論述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並且重點介紹「天問一號」火星 ——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位一體關鏈技術。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天問一號自7月23日發射以來,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測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載荷自檢等工作。後續,還將進行數次軌道修正,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後,實施「剎車」制動進入環火軌道,為火星著陸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