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也有個「武術之鄉」,你可知道它是哪兒?

2020-12-22 旅遊小常識

福建也有個「武術之鄉」,你可知道它是哪兒?

連城,還真是價值連城。連城是低調的華麗,以至於令人驚訝,也令人不忍打攪。連城除了遊行類的民俗大活動外,還有動真格的上乘武功——連城拳。

連城拳又稱「連城少林拳」,在拳的內容、特點和攻防等方面,與嵩山少林拳有相似之處。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演變,因受到南方民風、地域環境、身體特點以及其他南拳等因素的影響,連城拳兼顧了南北武術之長,既舒展大方,又急促凌厲,堪稱武林奇葩。目前,「連城拳」已列入全國知名拳種,是福建八大拳種之一。

連城拳,歷史悠久,據《連城縣誌》載,宋端拱二年,南田村(今連城縣隔川鄉隔田村)黃九四郎護送巡檢張某回河南時,被保薦到登封少室山(今嵩山少林寺)拜蔡、董、孫三位僧師學習少林拳術,數年後,淳化三年黃九四郎思鄉別師返家傳授族人,從此,少林拳術在隔田村和附近鄉村廣為流傳。

清順治十七年,拳師黃思煥前往浙江經商,結識宗族拳師黃百家及師傅王徵南,三人互相研討交流,編創出一套獨具風格的「南田黃家拳」,即連城拳,清朝中期,經黃觀傑刪改,套路更加精煉,並創建「興武社」,規定農曆正月二十為「天川勝會」,即連城拳檢閱日,從此,連城拳流傳於連城、上杭、長汀、龍巖、清流、寧化、水安、三明、明溪、沙縣一帶,民國初,還流傳至東南亞一帶,新中國成立後,隔田村群眾習武風氣復盛,後被譽為「武術之鄉」。

歷史上,連城以「武」取功名者不乏其人。據《連城縣誌》記載,僅明、清兩代,考取武舉人的就有114人,考取武進士的有8人。連城拳經過歷代黃氏前輩如文祥、士昌、登有、庵佬,及現代如湖佬、鶴林、俊登、俊保、宗鏡、肇籌、奎祥(現為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等創新者的努力,近年來更是大放異彩,連城五名運動員在海峽兩岸體育交流大賽傳統武術交流大賽中摘金奪銀。

數百年來,連城尚武之風不減,「中國武術之鄉」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邵武市獲評全國武術之鄉,福建這些縣市武術震驚全國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下發了《關於授予屯昌等九個單位「全國武術之鄉」稱號的決定》,邵武市名列期中,成為福建省獲得此批稱號的唯一縣市
  • 河北竟藏著7個武術之鄉,快看你家鄉的武學代表是啥?
    全國武術之鄉、知名武校、武術用品供應商以及滄州53家拳械門類都會傾力展示。    除了這次武術盛會,也許你還不知道,燕趙大地藏著7個全國武術之鄉,他們都是咱們河北的驕傲,一起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1992年南宮市被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據統計,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種武術組織428個,其中市級1個,鄉級17個,村級350個,民間60個。新建和維修武術場館12個;有374個自然村能夠開展經常性的武術活動,參加武術活動的人員達10萬餘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5%。其中老拳師105人,武師342人,教練550人,拳種達70餘種。
  • 武術之鄉——石橫
    中國武術聞名世界,中國的武術之鄉也遍布全國,比較出名的如河北滄州,山東菏澤,廣東佛山等!今天說一下另外的一個武術之鄉––石橫!石橫隸屬山東泰安肥城,春秋史聖左丘明故裡,被譽為道德之鄉,同時也是一個武術之鄉!
  • 國內有名「華僑之鄉」,南派武術的發源地,卻在國外非常的出名
    近年來隨著旅遊的大規模發展,國內很多的流行也陸續出現了旅遊城市中,也從內旅遊資源豐富,或者這個城市特殊的魅力,同時,每年吸引眾多的遊客可以去玩,這些城市內的部分鄉,有隱藏的,著名的歷史價值也非常高。國內也有很多,我們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例如如果——武術,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也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學習也吸引了很多外國的朋友,那麼國內的武術之鄉知道在哪裡。
  • 福建的田徑之鄉和籃球之鄉,拿到奧運金牌的卻是舉重這個項目
    中國的田徑運動水平在世界上並不突出,從事這項運動的運動員很難出名,這有人種的原因,也有訓練水平的問題。所以,中國的田徑運動員是應該同樣受到尊重的。 籃球大抵也是如此,中國男籃要進世界前8非常難,但這項廣受喜歡的運動,一直吸引著優秀運動員參加。
  • 【滄州回族武術】滄州被稱為武術之鄉、雜技之鄉,自古英雄輩出,武術大師輩出.
    孟村回族自治縣,系八極拳的發祥地,為「滄州武術之鄉」的「鄉中之鄉」,入更是豪俠雲集,英傑倍出。        清雍正十三年(1735),孟村鎮回族武術大師、八極門祖吳鍾,南遊至福建莆田少林寺,屢敗少林寺方丈,三進三出寺門而無人可阻,使鎮寺欽差驚呼「神槍」,寺主方丈敬贈錦鎮一囊,始得三破少林寺之譽。後康熙帝十四子佝勤王愛新覺羅允根聞其名,邀其比武,吳兩次將受(練武用木桿)端白粉、漿糊塗於允源眉間而不覺,使允湖敬服拜師。
  • 國內有名「華僑之鄉」,南派武術的發源地,在國外也非常的出名
    國內也有很多,我們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例如如果——武術,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也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學習也吸引了很多外國的朋友,那麼國內的武術之鄉知道在哪裡?實際上是,我們的-佛山鎮在市位於廣東省地區的水平,不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之一,在這裡,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發展條件也非常出色,"陶藝的故鄉"、"武術的故鄉"和"越劇的故鄉"之稱。
  • 2017全國傳統武術比賽蓮湖武術之鄉奪得8枚金牌
    蓮湖武術之鄉代表隊選手的比賽英姿一亞洲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國際武術聯合會傳統武術委員會主任陳永傑,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玉萍,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武術協會主席田新德蓮湖區武術之鄉代表隊選手的比賽英姿二比賽設個人項目、對練項目和集體項目,參賽運動員將參與3013個項目的比拼。
  • 順德自駕遊:武術之鄉 美食之都
    順德是粵曲、粵劇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曲藝之鄉」。順德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天下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 ,並有「中國廚師之鄉」美譽。在悠久的中國武術歷史長河中,順德曾孕育出不少蜚聲「武」壇的名家,明清兩代佛山唯一的武狀元朱可貞是龍江人,詠春拳一代宗師陳華順是杏壇馬寧人,名聞省港澳的「講手王」黃淳梁是杏壇桑麻人。
  • 河北滄州:武術之鄉校園「傳薪」
    原標題:河北滄州:武術之鄉校園「傳薪」 11月19日,在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張官屯鄉邱莊子小學,武師鄧之貴(前)演示武術器械。 河北滄州是我國著名的「武術之鄉」,源起或流傳滄州的拳械門類約50種。
  • 北京西城「全國武術之鄉」建設結碩果
    北京西城「全國武術之鄉」建設結碩果 發布時間:2020-12-16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金霞 字體:
  • 中國四大武術之鄉,名人輩出
    筆下能寫出來一招一式,說明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有這一招一式的根據,歷朝歷代赫赫有名的將軍們,更加說明了武術的真實存在。我國武術自古有之,歷史同樣悠久。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武術,最著名的中國四大武術之鄉,你知道是哪裡,知道哪裡有些什麼武術嗎?
  • 中國最知名的武術之鄉,當地會武術的人眾多,網友表示好厲害
    在國外,你隨便抓個外國人問其對中國人的看法,很多老外都會不約而同說:中國人都會功夫。哈哈,在國際上中國功夫及武術還是蠻出名的,但事實是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或武術,要說到會功夫或武術人最多的城市則非南宮莫屬,其是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武術發展歷史悠久,網友稱感覺當地人好厲害,看著就不敢惹~南宮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目前隸屬於邢臺市,因西周八士之一的南宮适封侯於此而得名。
  • 2020年全國武術之鄉年度評審工作在登封市舉行
    映象網記者 劉少利 實習生 趙萌萌 通訊員 蔡宏焗 文/圖12月8日上午,2020年全國武術之鄉年度評審工作在登封市禪武大酒店召開,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全國武術之鄉管理辦法》要求,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對全省八個「全國武術之鄉」
  • 國內有名「華僑之鄉」,南派武術發源地,在國外非常的出名
    這篇文章去旅行看世界獨家發表,本作者以保護媒體帳戶運營商的法律為基礎,以誠實和信用為基礎,以崇德立身、合法的合規性良好、秩序正確的健康發展為目標,隨著近幾年旅遊業的大發展,國內也出現了很多人氣旅遊城市,因為有很多國內的歷史遺產文化,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參觀,但是,有一些中國獨特的東西,例如,武術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傳播,吸引了許多外國朋友,國內武術的故鄉在哪裡
  • 常山論劍,共贏未來——2020年四省邊際·浙江省武術之鄉武術交流展演即將開幕
    常山論劍 共贏未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推進「文旅拓展行動」落地生根,進一步打響我縣「浙江省武術之鄉」品牌知名度,以「常山論劍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四省邊際·浙江省武術之鄉武術交流展演將於12月6日在東案鄉金源村拉開序幕。
  • 河北滄州:武術之鄉 校園「傳薪」
    河北滄州是我國著名的「武術之鄉」,源起或流傳滄州的拳械門類約50種。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體育、教育部門持續推進「傳統武術進校園」活動,當地眾多中小學將武術列為課程,並聘請武師定期來校指導,積極營造校園武術文化氛圍,弘揚傳統武術文化。
  • 全民健身練神拳 武術之鄉展風採 ㈣
    全民健身練神拳   武術之鄉展風採 ㈣2019年
  • 兩岸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活動節在福建泉州舉辦
    中新社泉州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虹)兩岸青少年武術文化交流活動節28日在福建泉州開幕,吸引了兩岸185名武術愛好者、運動員參與,共同展示中華傳統武術的活力。「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傳統武術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
  • 武壇英雄齊發聲 武術精神遍神州 ——全民武術抱拳禮580個倡議視頻,數萬個倡議人,數千萬媒體傳播量,武術正在風尚當下
    吉林、四川、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遼寧、福建、湖北、陝西、黑龍江、甘肅、青海、香港等各省市地區,僅一個月,收到了580個團體及團體代表發來的倡議視頻,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百折不饒的精神和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