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正在了解「時間銀行」積分規則
時間銀行,全稱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是指政府通過政策設計,鼓勵志願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一定的規則儲存服務時間,當年老需要時可提取時間兌換服務。時間銀行是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理念在養老服務領域的具體應用,是發展互助養老的重要方式,可以緩解養老服務力量不足的矛盾,擴大社會參與。
摸底
老齡人口基數大志願服務氛圍濃
記者從漳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漳州市60周歲以上戶籍人口達到92.33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7.6%,其中獨居及空巢老人比例達34.1%。隨著社區空巢、獨居老人越來越多,養老服務面臨老人多、服務人員少的問題,由此帶來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壓力正日益加劇。相較於普通養老模式來說,「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會成本,服務方式更靈活,且覆蓋面更廣,可以有效地將養老問題進一步社會化,在社區層面解決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問題。
漳州市政協委員、漳州人民廣播電臺臺長劉麗貞提出了《關於漳州市推行志願服務「時間銀行」的建議》。她認為,漳州市在「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註冊的志願者達到25.1萬人,共青團系統註冊青年志願者達到47.5萬人,志願服務已蔚然成風。推行「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既能滿足社會公眾不同的志願需求,也可以保證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的長期性和持續性,讓志願服務雙向流通,同時有助於減輕社會養老負擔。
市政協提案委則提出,應該充分利用漳州市志願服務隊伍遍布社區、志願服務氛圍濃厚的優勢,積極推廣「志願服務時間銀行」「互助服務」「服務轉換」等有效形式,促進養老服務增加供給。鼓勵發揮老年人潛能和創造性,組織引導低齡健康老人向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服務,促進社區老年人互助養老服務和社區志願服務體系相互融合。引導社會公益組織落戶「時間銀行」,構建聯動服務網絡,為相關單位通過「時間銀行」項目平臺開展公益服務提供保障。
此外,市民革也提出,隨著志願服務的不斷規範化、制度化,先進的志願者統籌管理系統日益跟進,如「薌裡薌親」APP已實現自動匯總志願服務時數,為「時間銀行」的實現打下了可借鑑的基礎。
志願者向居民普及「愛心時間儲蓄」機制
探索
華安率先試水推行多樣服務
「我試著從『時間銀行』裡取了3小時,正是這3小時,幫了我家一個大忙!」回憶起第一次從「時間銀行」支取服務時間的經歷,郭金火感觸頗深。
69歲的郭金火長期參加愛心志願服務老人活動,「時間銀行」在華安縣試點推行後,郭金火累計存進了35小時。今年年初,郭金火的老婆幹農活時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住進醫院。由於傷勢較重,郭金火的老婆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有人時刻在身邊照顧。「一天上午,我有事需要外出處理,兒子又要工作抽不出時間,我便想到從『時間銀行』裡支取3小時。」郭金火說,「很快,一位專業護老員便趕到我家,關鍵時刻給予了我和家人莫大的幫助。」
郭金火很贊成這種互助模式:「在自己能創造價值的時候,多出力,為其他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服務,到自己有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時間銀行』獲得周到的服務。」
近年來,華安縣採取「智慧+山區養老服務」模式,構建「信息平臺+照料中心+服務站+專業化居家養老隊伍」的四級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2018年8月,華安縣引入「愛心時間儲蓄」機制,成立愛心時間儲蓄中心,建立「今天我幫你,明天他幫我」的循環志願服務模式,並依託志願者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志願服務的信息化管理。截至目前,平臺註冊有志願者272人,存儲時間達704.5小時,已有5位銀齡志願者利用愛心「時間銀行」換取服務。據了解,已註冊的儲戶對象有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企業員工及中老年人等,其中,年齡最小的是一位11歲的小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志願服務,年齡最大的是一位投身志願服務事業近10年的78歲老人。
愛心時間儲蓄中心主任鄒淑華告訴記者,愛心時間儲蓄中心涉及的服務範圍很廣、分類很細,分為便民生活類、保健養生類、文體娛樂類、居家安全類、培訓教育類、社會關愛類、精神慰藉類等七大類,包含教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代買物品、陪聊等諸多項目。此外,愛心時間儲蓄中心還對時間積分換算方式做了詳細的規定,使實際操作流程更加規範。
志願者上門為老人打掃屋子
推廣
建立協調機制規範管理流程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不僅可以解決居家養老困境,為低齡健康老人老有所為提供具體路徑,還可以有效緩解養老護理人員短缺的困境,為解決養老難題提供新的思路。但是,目前漳州市推行「時間銀行」仍存在著平臺功能、工作力量受局限等問題。
市民政局表示將根據試點工作情況,推動建立協調製度,同文明辦、財政、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加大溝通和協調力度,積極穩妥探索推動建立「時間銀行」制度;加強志願服務組織培育,依託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志願服務組織;加大宣傳力度,為「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組織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積極向上建言,在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原有功能上增加功能以支持「時間銀行」項目使用;根據試點工作情況,適時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體系,加強時間銀行的制度設計(激勵機制、操作細則、保障措施等),保證「時間銀行」的公信力和可持續性發展。
市政協委員劉麗貞提出,要藉助雲平臺等網際網路新技術,建立志願服務網上平臺系統,方便參與志願服務的各方在網上進行即時的互動,並通過建立志願者服務領導中心、制定「時間貨幣」測算規則等來規範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