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香船,傳統民間信俗之一,屬於送瘟神的一種儀式,潮汕各地均有此俗。「紙船明燭照天燒」指的就是此事。紙船指的就是香船。
梅州市豐順縣的埔寨鎮,每年的元宵晚上會舉辦「燒火龍」活動,至今有300年歷史。這是當地人們為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百業興旺的祈福活動,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豐順埔寨每條火龍由三四十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扮龍蝦、扮金魚等人,整個隊伍達200多人。火龍遊走在人群中,並噴射出各種絢麗的煙火,場面相當壯觀!
在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過年」這一說法,而地處粵東北的興寧卻有所不同,是「賞燈」大過年。
據當地一些長者介紹,興寧的「賞燈」民俗是指某個家族裡面增加了男丁的一種慶典活動。起於元代,盛行於明、清,歷經600多年,世代相傳。
丁與燈同音,生了男丁的人家,在元宵賞燈時,要舉辦筵席,邀請親友前來慶祝。
每逢春節、元宵、中秋佳節和一些重大喜慶節日,湛江市東海島的東山鎮必連舞幾個晚上「人龍」。東西兩街戶戶張燈結彩,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東海島東山鎮的人龍舞獨具特色,被譽為「東方一絕」。
每年元宵夜,清遠英德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
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著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著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著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
這是佛山一帶的傳統民俗和民間宗教活動。通濟橋橫跨佛山湧,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也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為求來年生意順境,便行通濟橋討好意頭,後漸成習俗,並衍生出「行通濟,無閉翳」這一俗語。
為方便廣大市民參加「行通濟」活動,3月2日(正月十五),地鐵廣佛線運營時間將延長1個半小時。調整運營時間後,燕崗站末班車收車時間為24時36分,新城東站的末班車收車時間為2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