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海南海口的一位環保奶奶在網上走紅。
3年前,趙奶奶來到海口。閒來無事的時候,她用廢布頭縫了一個布袋。一位來串門的老姐妹見了喜歡得不得了,便要了去。後來,鄰居們看見這些既好看又結實耐用的袋子後,紛紛詢問是在哪裡買的,趙奶奶便做了更多「環保布袋」,並免費贈送給周邊的市民及遊客。
隨著「環保布袋」做得越來越多,趙奶奶英的手藝也越來越好,用牛仔褲製作布袋是她的拿手「絕活」——牛仔褲的褲兜以及上面的裝飾物,到了趙奶奶手中都能物盡其用。有時候,趙奶奶也會繡上一些傳統圖案,使得環保布袋的款式更新穎,深受大家喜歡。
不過,做環保布袋其實也挺麻煩的。趙奶奶如今已83歲了,為了收集製作環保布袋的廢布料,除了從朋友們那裡領取舊衣服,她也會經常到白沙門環保教育站周邊轉悠,或者到布店找一些邊角料或購買一些布頭來做布袋子。
每天不到7點,趙奶奶就開始使用縫紉機來加工清洗乾淨的布料,她在縫紉機前一坐就是一天,一天大概可以製作五、六個環保布袋。3年來,趙奶奶已經免費送出了3000多個布袋。
雖然,製作環保布袋實在不容易,但是,正如趙奶奶所說:「多做一個袋子,就少用一個塑膠袋,為地球獻出一份愛。」當看到在街上越來越多的人帶著她親手做的環保布袋出行,趙奶奶的心裡會湧起滿滿的幸福感,而在宣傳低碳、環保的當下,我們也不得不為趙奶奶的這份純粹的環保意識點讚,並向她學習。
一直以來,塑膠袋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時的方便卻也導致了長久的危害。
一方面,塑膠袋的回收價值比較低,所以,不少人使用後會隨意丟棄,使其散落在旅遊區、街道邊、水體中等,造成「視覺汙染」。另一發麵,塑料的結構比較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以致於它遺落在自然環境中後長期難以分離,這就意味著廢塑料垃圾如不及時加以回收,就將會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並永久存在且不斷累積,最終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隨著環保概念的流行,當下,很多超市、商場已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於是,一種可反覆使用的「環保袋」應運而生。所謂環保袋,一般是指其製作材料能夠被自然降解,且被降解的時間不會太長,並且,還可以重複多次使用的袋子。
不過,如今的環保袋已不再只是塑膠袋的替代品。除了容量大、方便攜帶、價格實惠的特點,款式新穎、經典又不過時的環保袋也憑藉各種各樣的優勢席捲了我們的生活,引起了巨大的潮流,成為了很多人的出行用包。它就像一件親手做出來的設計品,能夠體現出使用者的心情、想法和個性,一出街就容易抓住行人的眼球。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趙奶奶那樣,自製出既好看又結實耐用的免費環保布袋,但我們外出購物的時候,自覺選用環保袋,看到地上有亂扔的垃圾袋時,能夠順手將其撿起來,並送到正確的地方,其實這也是在為「降塑」行動助力,是值得點讚的綠色行為。
除此之外,環保的生活方式也不只有使用環保袋這一點,我們日常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應遵循環保理念,優先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的方式,以降低能耗和汙染。而腿腳不好的老人行走時應儘量避免負重,以免對膝關節造成太大壓力,平時可以試試騎行,適當運動也有利於增強關節韌性,加上平時吃點健力多補充關節營養,養護關節,綠色生活也愈顯健康。
現在,2020年的尾聲將近,經歷了這特殊的一年,我們對衛生、健康的高度關注勢必也引發了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反思。而趙奶奶以其綿薄之力,促進保護環境、踐行環保生活方式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地球獻出一份愛,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將這份高尚的品格與誠摯的真情傳遞下去,讓來年的美好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