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生二胎不能感情用事

2020-12-12 安冬悅

文/安冬悅

01.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有不少家庭積極響應政策,如今二孩很多都開始上幼兒園了。

昨晚與堂妹聊天,我問她要不要生二胎,她說:「想生,又怕壓力太大,真的好糾結。」

的確,生二胎這件事,絕不能腦門子一發熱,就草率做決定,必須思慮周全,左右權衡。

堂妹的兒子已上幼兒園中班,學校就在小區樓下,接送完全不是問題。她夫妻倆既可踏踏實實工作,又能兼顧孩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簡直不要太幸福。

兒子還只有幾個月的時候,堂妹就說,小奶娃在是太可愛了,一定要再生一個,兩個孩子不孤單,將來遇到什麼事也能一起商量,多好!

當時以為,她只是母性泛濫,隨口這麼一說。但後來,每次問她要不要生二胎,她都很肯定的說,要生,只是得等兒子再大一些。

堂妹是真的很喜歡孩子,心甘情願想生二胎。然,現在的她,終究還是因為現實問題遲疑了。

02.

我很理解堂妹。而她所有的顧慮,糾結,矛盾,其實也是大多數女人的痛點。

堂妹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後,經朋友介紹進了一家不錯的單位做行政文員,她非常喜歡重新開始工作的感覺,也很珍惜這份工作。如果生二胎,又要帶兩三年孩子,到時還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很難說了。

此外,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高,若養兩個,一般家庭真的傷不起。

堂妹的丈夫一月工資八九千,除去房貸,日常開銷,也剩不了多少,她若不工作,還生二胎,壓力不是一般大。

原本以為,多生一個孩子,多一份歡樂,兩個孩子也有伴,一家四口多幸福。

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去細想,不去計算,就不覺得有多難。一細想,一計算,才發現,問題多多,困難重重。

二胎,生還是不生,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03.

有人說,能生得起二胎的,只要是理性的人,都不可能是窮人。

換言之,理性之下決定生二胎的人,都是有錢人。

真是如此嗎?不見得。

即便不是特別富裕的家庭,也有可能選擇生二胎。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兩個孩子可作伴,人生路上不孤單,這主要是從情感需求出發,為了滿足情感需求,苦一點,累一點,也甘之如飴。

我們常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事實確是如此,只不過當生活像一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時,難免會身心疲憊,會異常焦慮。

最近上了一部新劇,郭京飛主演的《我是餘歡水》,男主餘歡水是一個特別悲催的中年人,網友評論他是史上最慘男主。

雖然這部劇與二胎話題無關,但中年人的壓力是一樣的。尤其看到餘歡水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嚎哭,那種絕望,隔著屏幕都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痛。

04.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生活,就像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猛獸,分分種就能將人吞食,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正因為生活如此艱辛,在生二胎這件事情上,務必要慎重選擇。孩子不是生下來,給他飯吃,給他衣穿就可以了,還得給他良好的成長環境、教育資源,為他未來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電視劇《知否》裡有一句臺詞出現頻率非常高——「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人父母,不外如是。

當然,如果實力允許,二胎三胎都不是問題。若經濟條件一般,個人精力也不夠,就最好不要感情用事。若真的很想多要一個孩子,務必要做好應對各種糟心事的思想準備。

總之, 該不該生二胎,一定要把現實問題放第一,情感需求放第二。

如果,百分之八十的現實問題都能解決,那麼,想生就生吧,大不了以後更加努力工作,努力奮鬥。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該不該生二胎呢?

歡迎留言。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知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何才為「計深遠」?
    《知否》中「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臺詞可以說是貫穿全劇,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有3次。第一次出自衛小娘口中,她為了讓明蘭去老太太屋裡生活,和明蘭說了這一句話。其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意思是說:父母若愛護自己的子女,就應該為他們做長遠的考慮。我願意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就像《知否》這部劇中,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正派還是反派,只要是為人父母的,基本都在為自己的孩子做籌劃。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父母之愛子,如何為之計深遠?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因為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反覆出現而被帶火,這句話原本出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意思是父母愛孩子,總會為孩子深謀遠慮做長遠打算,總想給孩子謀一個好前程。縱觀全劇,豪門恩怨宅鬥宮鬥,皆緣於這句話。
  • 《知否》給所有父母提了個醒:「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讀來讓人頗為受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我本人是已婚生子,現在孩子不過一歲半,即便他很小,我也時常跟先生談論「怎麼樣能教好他,讓他有一個好的前程」。父母之愛子,從有了孩子那一刻開始就為其謀劃了。
  • 何為真正的「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
    前段時間的熱劇《知否》,經常出現這麼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出自《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意思是父母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子女,應該為他們考慮深遠。現如今,大多家庭只有一兩個子女,在教育上更是捨得為子女付出。可是,真正的「為之計深遠」,應該是怎樣呢?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知否中體現了怎樣的道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相信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這部劇多次提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它出自《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到底是什麼意思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呢?「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意思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愛孩子的那種愛,父母是怎麼愛孩子的呢,他們為孩子的長遠考慮,把孩子的未來都考慮好了。
  • 《知否》中,誰更懂得「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小編一直很喜歡裡面出現了好幾次的一句話,叫做「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今天小編就和小夥伴們嘮嘮劇中的各位母親,究竟誰真正做到了這句話。第一位自然就是盛家老太太,她是勇毅候千金,身份高貴,但為何會嫁給盛宏的父親,不得而知。在電視劇裡,她是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的,只有盛宏一人。雖不是親生,盛宏卻是對她非常恭敬。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在聽了幾位朋友的故事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為未來做長遠的打算。 父母重視教育,讓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相比而言,我還算是比較幸運的。 我的父母雖然沒有從小為我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們卻十分重視對我的教育。
  • 《知否》中八對「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實際表現
    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19年上半年大火,在疫情期間三刷電視劇,再次回味,小編覺得本劇編劇最想展現的一個道理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神劇大吐槽#相信看過這部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父母之愛子
  • 大衣哥兒子啃老,女兒不學無術:父母之愛子,則需為之計深遠
    即使父母再有錢,也經不起兒女這樣的花銷。當父母年邁沒有賺錢能力後,兒女又不懂得經營財富,早晚會把家產敗光。作為一個男人,朱之文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他利用自己在音樂上的天賦擺脫了貧困的命運,帶著全家人過上了好日子,讓妻兒有了一個安穩幸福的生活,是一個成功的男人。作為父親,他教育兒女失敗,讓兒子啃老,女兒不學無術,也是一個失敗的男人。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疫情之下,我們應該為孩子深思
    還沒有開學的學校,也都在為開學積極準備著。如火如荼的網課依然在進行著,網課的初衷都是好的,希望孩子們在網上學習知識,不能因為疫情的爆發耽誤學業。但是網課也有很多缺點,比如說,沒有教師的監督,孩子們能否主動的去學習?學習的時候是否認真學習?效率是否有保證……雖然沒有教師的監督,但家長,充當了監督者的角色。
  • 適當摒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觀念,家長應做到四捨得
    為了孩子長大能夠獨立,有主見,父母要適當摒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舊觀念,建議參考以下四捨得:1、捨得讓孩子吃苦>當今的父母,可以說非常完美地詮釋了這樣一句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有的孩子並不是天生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尤其當父母自己過得不好,也要讓孩子過得好的時候,這種的寵愛,只會讓孩子迷失方向,不懂感恩,沒辦法看清現實;父母有時候,應該讓孩子知道一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己主動完成一些事情。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知否的婆婆們之平寧郡主
    這平寧郡主啊,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寫,原因有二,一是原著和電視的衝突,其他人物電視劇中即便與原著有所不同,但總算是一脈相承,只有這個人物的設定,有一定的衝突,原著中寫她是襄陽侯之女,當年襄陽侯護駕有功,但失了一條腿,這才把她封了正三品的郡主,自小養在宮中,老公是齊國公次子,任職鹽運使,自古鹽道就是肥差,要差,書中寫道,非聖上嫡系和看中之人不能為之。
  • 《知否》名句「父母愛子則為計深遠」,這幾位家長詮釋到了極處
    「父母愛子則為計深遠」,這句話是不是特別耳熟?在我們追某部劇的時候,劇中的人物反反覆覆提到這句話。很多人都能想起來,這句話是《知否》的名句,《知否》裡的角色多次提到這句話。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的心頭肉,讓子女過得幸福快樂,是很多父母一生中最大的心願。
  • 再讀《傲慢與偏見》,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亙古不變
    她像極了我們身邊為女兒的婚事操碎了心的媽媽們。父母之愛女,則為之計深遠,18世紀的英國女人只有結婚一條出路。在18世紀的英國鄉村,女性沒有財產繼承權,工作機會又特別少,無法繼承父母的財產,又沒有收入來源,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給自己的成年女兒們謀得一份好的婚事,成了那時的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唯一工作。
  • 《海洋天堂》:父母之愛予,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之愛予,則為之計深遠!《海洋天堂》這部電影,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通過觀看這個電影,我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父母愛的偉大。他們就這樣為我們無私的、默默的付出,從來不會要求回報。電影裡邊父親的形象觸碰到了我們的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並為他感到心痛,甚至真的想要成為一個全能醫生為他們父子治病。讓父親免受病痛的折磨;讓兒子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表達感情;讓他們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幸福簡單的生活在一起。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深遠,家暴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做為父親就要扮演一個狠角色嗎?個人覺得,像這位父親這樣暴打孩子,百分之90會適得其反,因為在最為叛逆的時候,你打她會成了她記憶裡的恨,而往往恨會讓一個正常的人產生反常行為,也許是對恨的那個人的報復,或者是失望。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紅樓夢》中為兒女深謀遠慮的好母親
    一、賈敏:黛玉身上的書香氣息和良好的氣質賈敏功不可沒,就算不能陪女兒走到最後,也提前為她籌劃好了今後的道路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心比比幹多一竅,擁有一顆玲瓏剔透心。她文採斐然,從小受著良好的教養。從林黛玉初入賈府可以看出,這位嬌弱小姐的身上處處體現了大家閨秀的禮儀典範。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且看古人如何在詩中表達對孩子的情感
    也許,父母之愛大抵如此,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舐犢之情,但同時,他們也有對孩子的無限期待,就算是古人也一樣逃不過這個定律。《洗兒詩》宋·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所有的人養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我卻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顯愚蠢和魯鈍,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比起董明珠,孫楊的媽媽差十萬八千裡
    起初連作者也為孫楊憤憤不平。3月4日,央媒《檢查日報》四連發文《無視規則將會承擔後果》、《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禁賽八年,孫楊冤不冤?》。這些文章中提到:&34;畢竟&34;,就算當時孫楊對檢測人員資質存在異議,也應當服從安排,隨後再去質疑。而不能二話不說與檢測人員發生衝突,把血液打碎.這種凌駕於規則與法律之上的行為,最終導致自己落得個八年禁賽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