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了「老好人」,活得太累!學不會拒絕,長大了會吃虧

2021-01-16 騰訊網

西西是個聰明乖巧的孩子,他愛分享、愛幫助別人,特別討人喜歡。上繪畫課的時候,他第一個把太陽畫好了,同桌讓西西幫忙畫太陽,他熱心地幫助了他。

接著前桌、後桌的小朋友都喊他幫忙,西西畫了一節課的太陽,最後,全班小朋友都交了內容豐富的作業,而西西的圖畫紙上卻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太陽……

平時,班上的小朋友無論向西西要什麼,西西都會給他們,即使到最後,西西自己都沒的吃、沒的玩,也會照樣給他們。西西媽媽苦惱地問:為什麼西西只知道幫助別人,討好別人,卻不會拒絕別人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像西西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會拒絕別人,反而處處以自己的退讓、犧牲來討好別人、滿足別人的需求,他們屈從自己的意願來獲得別人的愛與讚賞,說白了,其實是在討好他人。這種性格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討好型人格。

卡倫 .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裡說:討好型人格對於溫情和讚賞有極度需求。

在他們的心裡:

「我必須做得很好——別人才會對我好」,

「我必須成為別人所期望的人——他們才會愛我」

這種信念在他們的意識至潛意識之中都根深蒂固。因此,幾乎所有的討好者,在成人之後都不會快樂,因為他們的快樂是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他們容易受騙、上當、吃虧,最後卻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造成這樣的結局。

我們的孩子,將來要獨自面對這善良與邪惡並立的世界,更需要生存的智慧。因此,在孩子尚且年幼之時,我們就應當引導他們,避開這些誤區,免得他們將來吃虧上當受傷流血。

所以,教會孩子懂得拒絕,學會說「不」!

拒絕≠不喜歡

其實,說」不「真的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會有很多顧慮,比如擔心失去這個朋友。

這時,一定讓孩子理解,「我拒絕的是這件事情,不等於拒絕這個人,不等於我不喜歡這個人,我拒絕僅僅是我的內心告訴我,現在我不想做這件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講,孩子會不會釋懷呢?

懂拒絕,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要乖,要聽話」,這是一種不恰當的教育觀念,它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無論對錯,我都要接納,若不然,我就不是一個乖孩子。

長此以往,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比如,當今社會備受關注的兒童性侵事件。是什麼縱容這些人對天真的孩子伸出魔爪?除了孩子的懵懂無知,還有就是孩子沒有學會用「拒絕」的力量保護自己!

懂拒絕,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更安全的自我保護。

那麼,到底怎樣拒絕才不會傷到別人,又能不委屈了自己呢?不如把下面這些溝通的小技巧教給孩子。

學會拒絕,從肢體語言開始

我們要試著告訴孩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拒絕,那麼,可以藉助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意願。

如,小朋友搶奪你的玩具,你可以擺手表示不可以;遇到別人侵犯自己,可以雙手交叉,做出拒絕的姿勢。

這樣說」不「,別人不難受

直接說出當下自己的真實感受,是表達拒絕最恰當的方式。

如,班裡有個同學分享零食,可是自己又不喜歡吃,怎樣拒絕既不讓同學尷尬,又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那麼,你可以這樣說:「這個看起來真的很不錯,可是我不喜歡這個口味,謝謝你喲!」

把我們當下的感受用善意的語言說出來,別人就能知道你的拒絕只是因為這件事情,這樣,對方就不會感到難過了。

如何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而不讓他人誤解,是孩子不斷學習的說話藝術,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鍛鍊,才能應對各種情境。

推遲,委婉拒絕的好辦法

對於別人的請求或者做法,當下自己不知如何決定或者回應,那麼可以適當推遲別人的請求。

如,別人想借用你的文具,但你並不確定自己想不想借給他,那麼就可以這樣說:「讓我想想好嗎?」「我考慮一下吧」……

這是表達拒絕的一種委婉的方式,對方會從你的推遲中,讀懂你的意願。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學會說「不」吧!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

產生"討好"行為的根源,其實是把對自我的認識和價值,建立在別人身上。因此,教孩子擺脫對他人讚賞和認可的依賴,建立自主確認自我的價值和需求才是關鍵。

從現在開始,教孩子學會說「不」。告訴孩子,對於你不願意做的事情,你只管大膽拒絕,沒人敢怪你不懂事。讓孩子尊重自己內心的意願,而不是被迫去為別人付出。

越懂得拒絕的孩子越自信,也越有個性!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勇敢地說「不」!

相關焦點

  • 「他讓我幫忙的」,孩子總是一副「老好人」,教會孩子拒絕很重要
    讓孩子只記住我應該尊重,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甚至是將自己的利益置於最後,就拿幫忙這件事來說,很多孩子總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樣,當家長了解的時候,孩子卻說"是他讓我幫忙的",所以說教會孩子拒絕真的很重要。
  • 為什麼越是老好人越吃虧,越是斤斤計較的人得到的越多
    雖然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卻反應了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平時是一個樂樂呵呵的人,願意去幫助任何人,但平時也不吃虧,很多人對她又反感,又喜歡,你惹到她了,她可以很多天不理你,但是她若高興一下子又沒事了。針對於這種性格,我覺得雖然她有時很任性,但是她活得瀟灑,有自己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就去做,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 從小太乖的孩子,長大後不一定是好事兒,警惕討好型人格
    我想起小時候,我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姑媽每次訓斥表妹的時候就會說:你看看你姐姐,學習好,又懂事,有會說話,你看看你,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當時聽姑媽這樣責罵表妹,我倒情願我是表妹。如果家長一味追求孩子聽話,要求孩子乖巧,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討好型性格。
  • 『救救孩子』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
    近日,「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引發熱議。據報導,四川瀘州的一名小學生留下了絕望的筆記,跳下了樓。便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現在我只想多睡一會。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整理了有關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信息,下面跟著小編來一起了解一下吧。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
  • 四川一小孩子留字條後跳樓自殺:我活得太累了,只想多睡一會兒
    在疑似小男孩墜樓前留下的字條中,男孩手寫道:「我活得太累了,現在只希望能多睡一會」。江陽區教育局表示,目前不能透露該事件詳情,具體事發原因警方正在調查中。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猝不及防地消失了!在皺巴巴的字條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名小學生寫道:如果你看到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
  • 人為什麼活得很累?句句扎心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覺得活得好累。每天加不完的班,但升職加薪卻很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小心翼翼。爸媽要照顧,孩子要撫養,壓力真的很大。......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這麼累呢?原因大概有四。01心太軟,不懂得拒絕。
  • 生存的智慧:一個人活得太累了,往往是太在乎別人,你會嗎
    同事小玲因為晚上要趕去約會覺得麻煩小鹿幫她值班,順便做個文檔,小鹿特別無奈,想拒絕,還沒來得及開口,小玲就料定小鹿一定不會拒絕一樣,扭頭就跑。 小鹿加班到晚上十點才下班,小玲慰問中也沒有絲毫關心自己吃沒吃飯,只是詢問她有沒有把文檔做好。
  • 四川一小學生稱「活得太累」跳樓自殺,孩子累死在起跑線誰的錯?
    近日,四川瀘州某小區內,一小學生在留下字條後跳樓自殺,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絕望」等字眼,令人心酸不已。一個孩子,小小年紀,怎麼會說出成年人這樣的話來,是什麼讓他們累死在了起跑線上了呢?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說明作業難度太大,甚至超綱,早已在孩子掌握的知識之外,或者孩子沒有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做起來非常吃力。其次就是教材越來越難,連老師教起來都有點無所適從,學生怎能適應得了?有時候課本知識如此簡單,練習資料就成了天書,能學來的往往都是少數,大部分學生無從下手,即便老師有講解,很多學生依然一頭霧水,因為這已經大大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多源於這3類父母!十個孩子九個都活得累
    ●怕別人不開心●怕不能取悅別人●怕別人的眼光●怕決絕別人●怕給別人添麻煩●怕向別人提要求整體來看,討好型人格的人活得特別沒有自我,很在意別人,這樣的人活得很累小的時候表現乖巧,看起來懂事可愛,但是長大了卻活成了標準的「中國式老好人」。而容易把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的父母,多數是下面這三種。
  • 教會孩子「不必善良」才是最好保護,委曲求全只會讓娃活得很累
    作為中國人眾所周知的一句勸人向善的話,這句話也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不二法則。但是,善良也是有尺度的,過度的善良就是軟弱。想像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了,難道你會告訴孩子「吃虧是福」的道理嗎?張姐的孩子天天今年8歲了,從小就是一個老實的乖寶寶。小時候跟同一小區的孩子們一起玩,天天的玩具如果被搶了,天天的第一反應不是馬上搶回來,而是來找媽媽;如果孩子們發生了分歧,天天被打了,他只會哭著跑開但是不會還手。
  • 就算活得太累,也不要輕生!
    最近的一個新聞,就是四川一個小學生留下字條(遺書),表達的意思就是活的太累了,然後跳樓自殺了,首先,小編表示惋惜,也希望孩子的家人們能節哀順變。作為成年人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不關心,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也不知道孩子經歷了什麼,更不知道他們心裡已經出現了這樣輕生的念頭,我覺得家長應該反思,當然,現在肯定是處在傷心之中,不過,其他家庭呢,你們只是來看個熱鬧,表示同情,還是回去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的成長,而不僅僅只關注自己孩子的成績。
  • 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 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原標題: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 青少年心理健康應得到重視!「 孩子都經歷了些什麼,才這麼絕望呢?」這是一位網友傷心之餘的疑問。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學生留下字條後跳樓。
  • 男人活得太累,怎麼都不如女人自在
    男人呀,不能總是活在別人的眼裡,如果你總是活在別人的眼裡,你會覺得很累,無論你是有成就,還是沒成就,總是有那麼一些人對你的評論很犀利,讓你聽後非常的不舒服,但是,你又拿這樣的人沒有辦法。子陽就是這樣人,總是太在乎別人的評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總是太在乎別人的評論,怕別人說他這不好,或者那不好。當然,子陽是一名好人,一名老好人,別人有求於他的時候,子陽從來是不拒絕的,他總是認為別人誇讚他的時候,即使不給報酬,只要說幾句好話,子陽都是非常滿意的,但是,現實很殘酷呀,你不能總是幫別人,自己的工作也受到影響吧。
  • 《月亮與六便士》:沒有脾氣的老好人,總是會吃虧的
    可是,偏偏造化卻將他塑造成了一個小丑般的人物。人們從不把他的熱情善良放在心上,大家想起他時只不過鄙夷一笑。他樂於向窘迫的人伸出援手,可是得到的從來是嘲笑諷刺。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為何會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一句人情冷暖,卻概論不了全部原因。
  • 「我活得太累了」,四川小學生墜樓自殺,留字條稱對世界絕望
    更令人心酸的是,這個小學生在跳樓前還留下一封遺書,他用稚嫩的筆跡寫道,「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我只想多睡一會兒」,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絕望。一個小學生寫的字條中,就寫著這麼沉重的話語,難以想像平時的他承受著怎樣的壓力。這個事件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 小學生留字條後跳樓:活得太累是因壓力無處釋放
    字條內有「活得太累」,「想多睡一會」等的絕望的字眼。到底是什麼讓孩子如此絕望,走上了這條不歸路?逝者已矣,但是生者更應該思考。咱們不妨看看孩子留下來的話:如果你看到了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
  •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累」?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覺得活得好累。每天加不完的班,但升職加薪卻很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小心翼翼。爸媽要照顧,孩子要撫養,壓力真的很大。......01心太軟,不懂得拒絕。太敏感的人,一次次傷害自己。太心軟的人,別人一次次地傷害你。」心軟的人,總是禁不住別人央求,只要對方開口,再不情願都會點頭示好。心軟的人,身上的刺都是朝向自己長的,不懂拒絕,也不敢傷害別人。委屈自己吞,眼淚自己擦,最後只會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 令人痛心:一學生留下「活得太累」字條後自殺
    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絕望」。小學生以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傷心!更要提醒學校、社會、家長和教師都要關心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營造積極、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讓孩子們有個充實、快樂、積極、進步的童年!
  • 「我活得太累了」四川小學生跳樓身亡,引起家長反思
    「挫折」若說,小學生活得太累了,大人活得也累啊!塵世間的你我誰沒有個拌嘴、吵架、生氣的時候,此時就要考慮到家人會不會在一氣之下想不開。所以,房子不要買太高,房子高了雖然俯瞰風景效果極佳,雖然手可摘星辰,呼吸更通暢,但是也要想到不測啊!如實在要買高樓層,那麼窗戶一定要有防護網,是那種牢固且不可輕易拆卸的。
  • 小學生留言「活得太累」後跳樓,一個「累」字道盡了多少無奈
    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老師對我的失望,同學「開玩笑」般的語語,為你們我早已絕望。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會兒。對了,忠山公園那幢樓的書房抽屜裡,有些東西要給你們看。」這一段話是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學生跳樓前留下的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