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桃園結義、贈袍賜馬、過五關、收周倉、火燒戰船、華容道、走麥城……
7月22日晚,大型新編歷史劇《義薄雲天》在汝州試演,經過2個月的封閉排練,中國劇協副主席、當代豫劇領軍人物李樹建帶領眾演員在舞臺上演繹了一代梟雄關羽的一生,這在全國戲曲舞臺上實屬唯一。
「忠孝節義」四部曲終上演 緊扣「義」字突出「情」字
本劇由河南豫劇院二團、河南藝術職業學院、汝州市委、汝州市人民政府、關公文化研究院、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聯合打造,整部戲時長2小時38分,舞臺華美,恢弘大氣,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滿堂彩。演出結束後,許多人還久久不忍離去。
本劇是繼《程嬰救孤》《清風亭上》《蘇武牧羊》後,李樹建主演的「忠孝節義」四部曲的完結篇。本劇選取關羽一生中的重大典型事件,緊扣一個「義」字,突出一個「情」字,熱情謳歌關羽「玉可碎不改其白,竹可焚不毀其節」的高貴品質,深入挖掘了關羽身上體現的忠義精神和時代價值,塑造了一個義薄雲天、有情有義的關羽形象,把兄弟情義上升到民族大義、家國情懷;同時,一改過去曹操人物形象臉譜化,寫出了曹操與關羽英雄惺惺相惜的新型關係。
該劇匯聚了一流的主創團隊,由國家一級編劇、曹禺劇本獎、文華劇作獎獲得者陳湧泉擔綱編劇,國家一級導演、文華導演獎獲得者丁建英和青年導演常文青聯袂執導,李樹建恩師、著名戲曲教育家谷桂紅擔任藝術指導,著名作曲家、文華作曲獎獲得者趙國安擔任唱腔設計和作曲,國家一級指揮李宏權擔任配器指揮,中國戲曲學院教授李威擔任舞美設計,著名舞美燈光師周正平擔任燈光指導。
全國唯一:一臺戲演繹關公一生
據資料顯示,盛演關公戲的劇種首推京劇與蒲劇,其他地方劇種還有川劇、徽劇、秦腔等,無論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關公戲無處不演、無處不唱。代表劇目有《桃園結義》《汜水關》《挑袍》《古城會》《華容道》等10餘出,但是都是側重某個事件展開。
導演丁建英在接受採訪時說,豫劇也曾有《關公與貂蟬》《霸陵橋》《走麥城》等唱段,但是一臺戲從結義到取義,講述關公一生的戲全國沒有。
這個關公有何不同?作為整部戲的導演,丁建英認為《義薄雲天》裡的關公既繼承了傳統,又有所創新。比如紅臉、大蟒大靠等形式都延續傳統,但是在每一折中都有所創新,比如《火燒戰船》重融入舞蹈元素,加入聲光電,讓舞臺效果更佳震撼。
河南省著名劇作家齊飛,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劇協副主席陳湧泉和著名導演張建萍
固本求新、持中守正,在傳承中做到「一戲一格」
作為河南戲曲的「金牌編劇」,陳湧泉告訴大河網記者,在創作過程中他力求將觀眾耳熟能詳的段落進行創新處理。
「比如,傳統《霸陵橋》中,曹操所贈的三杯毒酒,關羽不敢飲下而是敬天敬地敬青龍偃月刀,而劇中的曹操敬佩關羽忠義豪傑卻不能為其所用,帶著盤纏和送別酒誠心實意地敬送關羽。」
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傳統《華容道》「義釋曹操」一場戲更多停留在報恩上,但是《義薄雲天》這場戲中,編劇將關羽釋放曹操的原因上升到家國情懷:為了防止殺死曹操後,孫權成為真正的霸主,北方再次戰亂,天下不得安寧。為了保國家大義和漢室江山,他籤下軍令狀仍義釋曹操。
1000個觀眾心中有1000個關羽形象,如何把眾所周知的故事編出新意?陳湧泉坦稱最大難點在於,首先必須符合觀眾心中的基本形象,同時要有所創新,把握二者的度。
「總結來說,就是固本求新,持中守正,堅守中國戲曲傳統美學精神,同時讓民族精神在劇中重新張揚,加上龐大的創作陣容,做到『一戲一格』。」陳湧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