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如何把《義薄雲天》打造成唱響全國、風靡世界的精品戲曲?近日,來自文藝戲曲界的學者專家齊聚一堂,為大型新編歷史劇《義薄雲天》問診把脈。
圍繞義字展開 突顯關羽各階段義字特徵
桃源三結義是義之始,匡復漢室是義之大,對叔嫂之義是義之情,華容道放曹操是義之恩,兩個老兵是主僕之義……平頂山市委組織部二級調研員鄧洪濤認為,戲曲作為藝術文化載體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內容是為核心精神服務的,這部戲把各階段義的特徵清晰完整地體現了出來。
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賀寶林更關注關羽和曹操的情義:歸順曹操、辭別曹操、釋放曹操都源於義,他認為關羽的義不僅是個人修養和生命追求,更使他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格典範和價值追求。
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會長王全書用大氣磅礴、豪氣沖天、氣貫長虹、氣勢奪人來形容《義薄雲天》:「主題鮮明、不枝不蔓,調動多種藝術手段,圍繞『義』字展開。是近年來新編歷史劇中的上乘之做,是又一部三國群英會,實現了傳統美德四部曲的超越、現有三國戲中的關公戲的超越和李樹建從文戲到武戲的自我超越。」
58歲轉行「武生」 點讚李樹建勇氣可嘉
常言說,人過三十不學藝。戲曲裡的童子功幾乎決定了演員一生所從事的行當,但是主演李樹建58歲跨當「武生」,難度可想而知。
「關公在他生命即將結束時,對赤兔馬的擁嘆,將豫西調的蒼涼悲壯發揮到了極致。英雄末路,讓人感覺到悲而不悽、悲而不苦、悲而不弱,有種衝破雲霄的英雄豪情,立於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賀寶林評價李樹建的演繹時說。
三國戲難寫、難導、難演,作曲更難,作為著名戲曲作曲家,朱超倫在點讚作曲優秀之餘,評價李樹建將紅生關公演出了花臉的功架、武生的功底、老生的穩重。
老戲新唱 對河南戲有拓荒意義
河南是戲劇大省,從業者多、影響大、市場廣,如何用歷史劇推動文明發展,提升民族素質是戲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著名文藝評論家王洪應評價這部戲在河南戲曲上有拓荒意義:「臺詞方面加入《短歌行》等經典詞作,半文半白的唱詞通俗易懂又兼具文學色彩,區別其他戲曲語言,展現了獨特的藝術力量,彰顯了編劇獨到的功力。」
在當代藝術形式的競爭洪流中,戲曲藝術如果還是老戲老唱、老闆老眼的話,容易喪失觀眾,而這部戲有繼承、有創新。
著名文藝評論家劉景亮介紹,在豫劇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過去曾出現過《三國》《水滸》《瓦崗寨》等,現在只有生旦淨醜等地方小戲。《義薄雲天》的橫空出世弘揚了「義」字文化,具有教育作用,對劇種有引領作用。「豫劇是地方大戲,就要演這種古裝大戲,對劇種發展、保護劇種性質方面做了引領。」劉景亮說。
建議加強戲劇衝突 突出人物性格色彩層次
著名文藝評論家董文建則認為該劇的演員、舞蹈、音樂、舞美、燈光等所有舞臺藝術元素給觀眾營造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被稱「得獎專業戶」的河南著名劇作家齊飛評價劇本簡潔精煉,故事貼切自然,唱詞極富文彩,關羽唱的「義」之歌非常漂亮,字字珠璣,尤其是曹操的兩首短歌行的運用是點睛之筆,對酒當歌,悠悠子矜,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著名文藝評論家黃海碧建議不必處處重筆潑墨,可以把力道收斂一點,在輕重緩急、張弛有度時,處理關羽對劉備張飛、對二位兄嫂、對曹操、對兒子關平,甚至對赤兔馬的情義不同的性格色彩,找出人物性格色彩的層次。
此外,突出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土山三約不負劉備,華容道還曹操人情義舉的不同,產生衝突,建議在曹操感化關羽一段中,加入關羽內心獨白唱段。
十年磨一戲。最後用專家的話結束本文:這部戲帶動了豫劇以古裝戲見長的傳統回歸。希望可以成為一部「聚魂」的精品力作,風行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