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那輛二八自行車!

2020-12-23 騰訊網

八十年代的奉新那會兒很少有小汽車、摩託車,電動車更沒出世,路還是土路,自行車也可以橫衝直撞,很是快活。誰家閨女出嫁能陪輛自行車可是有面子的事。

當時農村嫁人,講究的是「三轉一響」。所謂三轉,就是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一響可不是指電視機,而是收音機。由此可見,自行車是評判家庭條件是否優越的標誌之一。

到了九十年代,奉新的自行車慢慢地也就多了起來,我記得我騎的第一輛自行車就是那種老式的二八自行車。那種老式自行車很高,車籠頭跟座墊中間還有一道鐵槓,我家那輛自行車車身是黑色的,電鍍部分早已失去了光澤,車身上的漆也失去了本色,兩塊擋泥板上長滿了蠶豆大的鏽斑,車鈴、鎖、後座、車閘都失去了它們應有的作用。就是這樣一輛不起眼的自行車卻讓我記憶猶深,因為它給了我一道至今還留在腿上的傷疤。

記得那時的我還在讀小學,人都還沒有車高,但看著這個大傢伙卻一點都不害怕,反而很興奮,總想推著車出門躍躍欲試。

有一次趁爸媽不在家,我終於忍不住推著那輛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老式二八自行車出門了。來到土路上,我兩隻手扶著車籠頭,一隻腳踩著踏板,另一隻腳在地上一直點呀點,邊點邊溜……玩了一陣子感覺不過癮,試著把另一隻腳跨過車身踩在另一隻踏板上,可才剛跨過去還沒踩過一圈,車就會不受控制的倒向地上,試了多次還是如此。心有不甘的我想到一個辦法,找一個小土坡,試著從坡上溜到坡下。說幹就幹,我扶著車來到土坡上頭,心一橫,一隻腳踩著腳踏板,另一隻腳在自行車衝下坡的一瞬間跨過車身踩在了另一隻腳踏板上,弓著身子,那自行車中間的鐵槓就橫在我的腰間,我踩在自行車上也不敢亂動,只能穩穩的扶著車頭從坡上溜下去,那一瞬間又興奮又害怕,車速越來越快,心都感覺要跳出嗓子眼了,我想剎住車,可是車閘根本不聽我的使喚……

「嘭……"的一聲,我摔倒在地,腿上傳來一陣酸痛。我掀開褲腿一看,膝蓋摔出了一道長長的小口子,正在往外汩汩的冒著鮮血,我嚇的一下子趕緊拿手捂著傷口,心裡又害怕又想哭,腿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劇痛,反而感覺一陣腿麻。在地上坐了一陣子,血終於止住了,我顫顫巍巍的站起身,扶著車趕緊回家了……

回到家,趁爸媽還沒回來,我一瘸一拐地把身上的泥土洗乾淨了。心裡非常害怕我爸罵我,想著我不能告訴他們我出去騎車並把腿給摔破了,於是我老老實實地搬著凳子坐在房間裡端著書,心裡一直在胡思亂想,腿上的酸痛麻一點都沒有感覺到。那幾天,除了上學就是在房間裡老老實實地呆著,腿終於結痂了,爸媽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就這樣,躲過了我爸的一陣打罵。

小孩子是不知道怕也不知道痛的,後來我還偷偷地騎了好多次,慢慢的也就掌握了平衡,學會了騎自行車。

上初中後,那輛老式二八自行車也不知道去哪了,初中上學騎的是那種車籠頭跟座椅沒有橫槓的自行車,這種車比那種老式的二八自行車好騎多了,車身也沒有那麼大,當然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摔跤了……但騎這種新式自行車的樣子反而沒有讓我記憶那麼深刻!

相關焦點

  • 【藝海拾貝】二八自行車
    【藝海拾貝】二八自行車 2020-07-27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八自行車後座與綠皮火車玻璃窗
    讀書時也有那麼一次看著親人背影而眼眶溼潤的情形,那是在爺爺的二八自行車後座。小學一年級開始我成了留守兒童,三四年級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爺爺教會我騎單車之前,上下學都是爺爺騎著那輛黑色二八大槓接送我。某天放學下暴雨,自行車上到只有半邊護欄的石板橋,再慢慢滑下坡,接著小心翼翼走過泥濘窄路,終於到了正在新建的柏油大馬路跟前,也終於平穩了些。
  • 28自行車,我童年的「豪車」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經濟水平所限,一般工人每月工資也就三四十元,而一輛28英寸自行車售價一百多元買車。自行車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屬於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誰家要是有輛自行車,可比現在有輛汽車還「土豪」。在城市裡,自行車除了用於上下班乘騎,還有個任務是長途運輸。家庭裡要是出去買些東西、到車站接個人、郊遊,基本都要指望家裡這輛二八自行車。當時已經有了輕便車型,就是承重力小但是卻輕便靈活的自行車,那基本上是類似於現代汽車中的性能車,能買起輕便車的要麼是趕時髦的年輕貴族,要麼是家庭特別富裕。
  • 這輛大二八的自行車,你有麼有騎過?是鳳凰?永久?還是飛鴿?
    一輛改良老「二八」,兩個裝滿柿子的大竹筐,默默地佇立在展臺上,無聲地訴說著那個年代一段關於「二八」的記憶……「二八」不是芳齡,是自行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柿子溝裡的主打交通工具。永久自行車標識除了偶爾拉石料的大卡車,小汽車罕見至極,村裡少有的幾輛拖拉機已經很是奢侈,繁忙的交通或者說辛苦的生活主要體現在自行車的兩個輪子上,兩個直徑28英寸的輪子上。許多自行車的輪子已經露出鏽跡,甚至車身上的漆已經開始剝落。但是即便這樣,這也是一個家庭最值錢、最珍貴的寶貝。因為這輛「二八」車載著一家人的生活。
  • 回憶我學騎自行車的經歷
    現在的孩子們從很小就會騎自行車了。先是三輪的,後是兩輪的,不知不覺就會騎車了。孩子們學騎車很容易。而我小時候學會騎車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小時候都是那種二八有大梁的自行車,很笨重,對於小孩子能推動都不容易呢!
  • 我們村的第一輛自行車
    文:杜茂洲圖:來自網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們村的王瑞安買了一輛自行車。這是王莊村有史以來的第一輛自行車。在農村,那時候能買一輛自行車,簡直比現在買一輛寶馬、奧迪還轟動。一來沒有錢買,二來有錢也買不到。這東西都是憑票供應,沒有票,拿錢也沒處買。兩座大山,首先錢就把人卡死了。那時候當農民,五六口人的家庭,一年能有幾十塊錢的分紅就不錯了,吃鹽打油買火柴,過年過節扯布做衣服,一百樣花銷都從這裡面出,哪還有錢買自行車。
  • 小時候爸爸騎著二八自行車載我去趕集……
    3.小時候爸爸騎著二八自行車載我去趕集,我在前面橫梁上坐著,他一路上總是逗我,騎得特快再突然剎車,看我嚇得哇哇大叫,爸爸都樂不行了~終於有次沒發揮好,一剎車我直接飛出去了,看我摔得一臉懵逼,我爸第一反應居然是笑!……4.lz女漢子,午休逛街,看到老爸被一個穿著時髦,髮型時尚的女人挽著胳膊!
  • 為什麼老一輩人騎自行車時,總扶著車子滑兩步起步再跨上車?
    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民國「黃金十年」時,中國的自行車還基本是進口。直到1936年,日本人才開始在中國建起自行車廠,1949年新中國建國前夜,中國本土的年產自行車量才勉強達到一萬五千輛。自行車,依然是稀罕貨。直到1949年起,新中國對自行車工業進行重新整合,「天津自行車廠」「上海永久自行車廠」「上海自行車三廠」相繼掛牌成立,形成了當時中國自行車三大品牌「飛鴿」「永久」「鳳凰」。
  • 溥儀痴迷自行車,有20輛私人收藏,你有見過幾輛?
    實際上,在溥儀眾多的愛好和娛樂中,自行車是一種特殊的存在,為此,溥儀甚至還收藏了20多輛自行車,為什麼溥儀對自行車如此喜愛?退位皇帝、好奇的少年溥儀偏愛自行車當是與清朝彼時的情況有關。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政黨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了中華民國,標誌著清朝的徹底滅亡。
  • 世界上最貴的十輛自行車品牌
    1、「蝴蝶」Trek Madone價格:500,000美元2010年環法自行車賽結束之後幾個月,阿姆斯特朗在為期21天的比賽的最後階段騎過香榭麗大道的Trek Madone road自行車,在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癌症義拍中進行了拍賣。
  • 中學老師半年的工資,只夠買輛自行車
    那幾個月每逢周末,我叔必來家裡串門,想著打打牙祭,補充一下營養。所以,買著這輛大鳳凰,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對於如此貴重的自行車,我叔自然是寶貝得不得了,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兒,那就是擦車。路上遇到坑窪地時,他一般都不會直接騎過去,而是下來推著走。看到這裡,有些年輕人肯定不理解,不就一輛破自行車嗎,至於那麼寶貝嗎?
  • 南寧警方追繳101輛被盜電動自行車 39輛被盜車輛物歸原主
    12月17日上午,南寧市公安局巡警支隊組織開展打擊盜竊電動車犯罪專項行動返還被盜車大會,會上展示了專項行動中追繳的101輛被盜電動自行車,並對其中39輛落實找到車主的電動車進行了集中返還。記者遊智超 攝為嚴厲打擊盜竊電動自行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根據上級公安機關統一部署,南寧市公安局巡警(便衣偵查)支隊組織開展了打擊盜竊電動自行車犯罪專項行動。通過持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破案與追贓並行,摧毀犯罪團夥及窩點,懲處盜竊、收購電動自行車犯罪分子,有力震懾違法犯罪。
  • 5億輛自行車都去哪了?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偶爾,見到爺爺常騎著他那輛大槓自行車,去各種未知地方。聽我爸說:「他曾騎著自行車帶著300斤的貨物,到60公裡外去銷售;現在想來都有點刺激!但到70年代,由於出現能源危機,世界上再次出現自行車熱,自行車生產又得到飛速發展。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車產量已超過八千萬輛,中國及臺灣地區、日本、美國和西歐成為世界自行車生產中心。
  • 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是誰發明的?
    自行車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呢? 1790年,有個法國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別愛動腦筋。 突然,一輛四輪馬車從身後滾滾而來,那條街比較狹窄,馬車又很寬,西夫拉克躲來躲去幸而沒有被車撞倒,但還是被濺了一身泥巴和雨水。 別人看見了,替他難過,還氣得直罵,想喊那輛馬車停下,講理交涉。西夫拉克卻喃喃地說:「別喊了,別喊了,讓他們去吧。」馬車走遠了,他還呆呆地站在路邊。
  • 宿城再投放600輛新型公共自行車
    本報訊近日,記者從市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了解到,為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增強騎行體驗及舒適度,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運營有限公司宿州分公司在宿城再次投放600輛新型公共自行車。
  • 說個高中同學的事,那小子當年有輛小B自行車,那是相當的潮啊
    丈母娘一臉懵地爬起來看著老丈人,老丈人支支吾吾地說:老婆,我夢到我撿了一箱子N95的口罩,可我卻抱不動那箱口罩,於是我就踹了那箱口罩一腳,你信嗎?丈母娘爬起來,一腳把老丈人踹下床,吼道:我信你個錘子!快要下班的時候,辦公室一妹子突然給我發了條信息。
  • 國內最貴的一輛自行車,被博物館珍藏,值2輛勞斯萊斯
    現在道路上的代步工具種類有很多,不僅有大量的機動車,還有一些電動車和自行車等等。在機動車未普及之前,自行車可以說是大家最常用的出行工具,自行車不僅價格低廉,而且操作起來十分的方便。但是現在騎自行車的人大多都會被開車的車主鄙視,因為自行車的價格是沒法和汽車相比。
  • 博物館收藏的自行車,全球限量100輛,勞斯萊斯都換不到
    上個世紀80年代,自行車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代步工具,那個時候一到上下班的時間,路上都是自行車,看起來也特別壯觀。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自行車也被其他一些代步工具給取代了。但是自行車並沒有消失,很多年輕人還是非常喜歡這種代步工具。
  • 2.6萬輛助力車、自行車入冬「保養」
    2.6萬輛助力車、自行車入冬「保養」 確保市民騎行安全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23 字體:
  • 70-80年代的記憶(騎自行車,學自行車,坐自行車)你是否還記得
    80年代的街頭。我清晰地記著,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面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面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我記得我當時是先學會的騎車,然後再學會的如何從腳登子的位置上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