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安寧河流域河湖公園,冕寧這樣做......

2021-02-19 冕寧視角

11月17日—18日,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四川省水利廳、涼山州人民政府將在西昌舉辦河湖公園建設(西昌)論壇,國家、省、州領導和國內頂尖的專家學者將齊聚西昌,共同發布《河湖公園建設西昌宣言》,並通過論壇系列活動,把涼山州以及四川省打造成為河湖公園建設試點示範先行區,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河湖公園建設樣本,不斷豐富和發展水生態文明建設內涵,助力美麗涼山建設和脫貧奔康。

在論壇召開之際,涼山日報記者就安寧河上遊「生態修復」+治理實踐、下一步的規劃打算等內容,對中共冕寧縣委副書記、縣長  郭均作了專訪。

安寧河上遊「生態修復+」治理實踐

中共冕寧縣委副書記、縣長  郭均

悠悠歷史長河,疏浚河道,治理河流,利用河水,一直都是人類順應自然、改造自然、享用自然的發展文明史。

安寧河是長江水系主要支流,冕寧境內總長84.2km,流域面積1328.6㎡,年平均流量1373m³/s,多年平均徑流量億437m³,兩岸分布15個鄉(鎮)58個村10餘萬人口。

歷年來,冕寧各族群眾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保護理念,愛護安寧河,守護安寧河,用實際行動,守好這一灣澄碧綠水,潤澤這一方沃野家園。

2017年,冕寧縣成立安寧河河長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串聯紅軍草地公園、縣城新區及復興鎮建設村,統籌河流守護、河道治理、河水利用,結合安寧河谷「農文旅」陽光生態走廊開發,開啟安寧河上遊「生態修復+」治理模式。

冕寧紅軍草地公園位於安寧河左岸,南起觀音巖大橋,北止解放橋,佔地24公頃,全長3.2公裡。

紅軍草地公園一期   覃勇 趙煜 攝

公園依託安寧河生態堤防建設,融匯城市生態溼地和冕寧紅色文化,以紅色、生態、田園文化為主題,引水入園、建人工溼地,為冕寧市民創造全新綠色親水休閒體驗新空間。

紅軍草地公園二期  覃勇 趙煜 攝

紅軍草地公園一期已於2014年9月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佔地約50畝,共投資1500萬。公園景觀風貌、水系由安寧河延伸下來,形成多層跌水的微瀑布景觀,西側的親水步道輾轉迴旋,步隨景移,隨著水系的高差變化,親水步道綿延起伏,同時結合野趣化的植物種植,增強了空間的流動性和多樣性。東側緩坡草地即作為景觀背景,美化濱河步道可視空間。堤外親水步道沿河而置,讓群眾最大限度親近母親河----安寧河。

鳥瞰冕寧縣城  覃勇 趙煜 攝

公園二期自北向南共佔地208畝,分為中段、南段兩個標段進行建設,其中中段建設面積為100畝,南段建設面積為108畝。二期項目延續一期引水入園,分堤外、堤上、堤內三條綠色空間的建設,以紅色文化和民族風情為引,將道路、綠地、水景有機結合,打造休閒、娛樂、運動、教育、紅色文化傳承於一體的綜合性濱河公園。

今年,冕寧還將啟動紅軍草地公園三期,長1.25公裡,佔地約100畝的前期建設工作。預計2019年工程建設全面完成,貫通解放橋至觀音巖大橋景觀帶,全面建成安寧河河湖公園示範段。

在冕寧彝海結盟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集教育、休閒、健身、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濱河紅軍草地公園,已成為冕寧城鄉群眾的精神福地,更成為了冕寧向外來遊客推薦「紅色冕寧、幸福家園」的靚麗名片。

   

6月6日,涼山州2018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暨雲南城投冕寧新區建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0億元,佔地2500畝的「五彩新城」,將在冕寧縣與雲南城投精誠合作中蓬勃而出。

按照規劃,新區建設目將立足冕寧本土的資源稟賦,引納安寧河水,建設冕寧縣「兩湖一山一海一鎮一走廊」旅遊發展空間新格局的聚核中心,打造中國亞高原最佳康養旅遊目的地。

冶勒湖  資料圖

  

特色小鎮項目借鑑清明上河圖的布局和規律,打造新時代的「冕寧上河圖」。通過小鎮規劃設計,形成「商業購物、民俗客棧、精品客棧、茶馬花街、彝族特色美食、酒文化街區」等業態。四個部份組成的時尚旅居度假區,也充分運用充沛的安寧河水資源,以「濱水養生養心度假區、商業金融辦公區、沿河旅居度假區、河岸景觀區」的全新面貌,成長在安寧河畔。

冶勒景區  覃勇 攝

  

在安寧河邊規劃溼地公園板塊,結合農林用地,利用流經特色小鎮的水源,規劃建設集生態溼地景觀、溼地親水棧道、溼地觀景臺、溼地瀑布景觀等為一身的生態溼地公園。

冶勒景區  資料圖

可以預期,不久的將來,一座集「河谷風光、溪流風光、溼地風光、田園風光」為一體,融匯農文旅發展的新型特色康養縣城將全新矗立在安寧河上遊兩岸。

安寧河畔的復興鎮建設村是一座聞名的「明星村」。

近年來,建設村大力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優化布局土地,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探索「現代農業+村辦企業 +鄉村生態旅遊業」發展模式,成了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新的發展時代,對安寧河水的充分利用,滋養了建設村產村相融的致富產業。

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建設村調整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2010年3月,建設村組建了農旺合作社,按照「農戶+合作社+農戶」的土地流轉模式,累計流轉全村400多戶零散土地2000餘畝,並投資240萬元進行綜合整治,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建成了200畝蔬菜大棚,1000多畝優質水果基地和年出欄6000頭的良種豬養殖場,實行集約規模經營,實施現代農業,土地收益提高了15倍。

隨著發展,建設村被納入全縣「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再次利用安寧河水,規劃建設濱河「最美長徵路」「人工湖核心旅遊區」,將紅色文化、農耕文化、鄉愁文化有機融合到建設村的山、水、天、林、路,打造全州、全省一流的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安寧河谷「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段。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滔滔安寧河滋養了河岸萬物生靈,也滋養了冕寧人民。

新的歷史長河,臨安寧河而居,冕寧各族兒女必將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執念堅守,護這一灣綠水,科學發展,潤這一方家園……

河湖公園是指由政府劃定和管理的河流、湖泊及其沿岸山林、農田、城市(村鎮)水岸等(包括水利設施形成的各種水體及周邊範圍),以保護性利用河湖及其沿岸地區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及其景觀為目的,兼有環境保護、科普教育、遊憩、社區發展、科學研究等功能,實現河湖及其沿岸資源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區域。

主管:中共冕寧縣委宣傳部 


主辦:冕寧縣新聞宣傳中心  

相關焦點

  • 顧洪:淮河流域河湖生態流量如何確定和保障?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把河湖生態流量確定和保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推動第一批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落地實施,建立生態流量保障重點河湖名錄,按計劃分年度編制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方案,加快解決流域水生態損害問題,不斷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 袁曉文 | 藏彝走廊的族群互動研究:漢彝文化邊緣的冕寧多續藏族
    據考古發掘材料,今安寧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如「三分屯」遺址。之後,安寧河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學文化應是「大石墓」文化,特點是「兩側與後壁用長方形巨石豎立為墓壁(也有用小塊石頭壘砌墓壁者),前端為墓門,用碎石壘砌封閉。整個墓室為狹長方形,頂部用數塊巨石覆蓋」。
  • 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由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評定的「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評定結果近日出爐,經過積極申報、層層審核,以及公眾認可度調查,南護城河、青年湖公園、筒子河、潭西勝境等16條(段)河湖從13個區30處申報河湖中脫穎而出,被評定為「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 廣安加快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11月20日,廣安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迎來了一群小學生,在寓教於樂中,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溼地宣教課。該溼地公園始建於2016年,是廣安首個國家級試點溼地公園,也是全市面積最大的溼地公園,總面積達1236.67公頃,溼地面積佔比超八成,包含庫塘、稻田、河流和洪泛溼地等多種溼地類型。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廣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
  • 踐行「兩山理論」 繪就河湖新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晉江之畔,城市坐落在碧水藍天間,三五成群的行人沿江暢享自然之美,這是近年來泉州生態文明建設改變市民生活的一個縮影。其背後,是泉州篤定踐行「兩山理論」,強化頂層設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立法、制度之力築牢生態文明建設之基,高站位高標準繪就生態文明試驗區藍圖,實現高品質水生態環境供給的有益探索。
  • 廣東: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 讓廣東河湖更美麗
    2019年,廣東省深入實施「五清」「清四亂」「讓廣東河湖更美」專項行動,高質量規劃建設萬裡碧道,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轉向「有實」,全省河湖面貌明顯改觀。廣東省作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推進力度大、河湖管理保護成效明顯的5個省份之一,受到國務院激勵表彰。
  • 北京市副市長亓延軍檢查沙河水庫流域河長制工作
    本站訊 8月6日,北京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沙河水庫流域市級河長亓延軍帶隊到沙河水庫流域檢查河長制工作,並組織流域內各區召開沙河水庫流域市級河長調度會。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尹航主持。
  • 泰州出臺意見建設幸福河湖 具體有哪些建設內容?
    日前,泰州出臺《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意見》。良好的河湖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水利局局長胡正平說,水是泰州最具地方特色的自然資源。圍繞建設萬水安瀾護江城的安全之河,泰州市將以防洪排澇基礎設施薄弱環節為重點,集中力量補短板、夯基礎,協調流域、區域和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建設,增強防洪排澇綜合減災能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河湖的安全需求。
  • 文昌湖:「最美賽道」背後的河湖堅守
    整個文昌湖區8條河流、2座水庫所構成的河湖體系中,區、鎮、村三級河(湖)長共有86名,河管員46名,河道警長12名,民間河長6人,企業河長6人,社會義務監督員4人。通過53塊河(湖)長公示牌上公開的信息,這些河湖長要接受市民們的監督,為呵護河湖負起切實責任。擁有緊盯河湖變化的一雙眼睛,趙坤曾經目睹文昌湖的痛點。之前的文昌湖並非是如今的生態畫卷。
  • 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幸福河湖_生態_中國西藏網
    ……11月20日,廣安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迎來了一群小學生,在寓教於樂中,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溼地宣教課。該溼地公園始建於2016年,是廣安首個國家級試點溼地公園,也是全市面積最大的溼地公園,總面積達1236.67公頃,溼地面積佔比超八成,包含庫塘、稻田、河流和洪泛溼地等多種溼地類型。  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廣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
  • 武陵區:紮實推進河湖長制,美化生態水環境
    近年來,武陵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強化問題導向、完善工作機制,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獲得了省市各級政府的一致好評。目前,全區79條河湖渠已全部納入管護範圍,形成了各級河長巡河常態化。
  • 到文化公園,賞廣州「最美河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通訊員 趙雪峰12月16日,由廣州市水務局、廣州市文聯、廣州市攝影家協會、廣州市水務工會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尋找最美河湖主題攝影大賽」,在廣州文化公園西關苑展廳,展出經向社會徵集最終入選的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把握幸福河湖總脈搏 句容推進河湖治理換來...
    一直以來,鎮江句容市積極探索河湖整治新思路,改變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統籌推進水環境全流域治理、引入社會資本和先進施工理念,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如今治水成效顯著,過去荒蕪的垃圾場變成了公園,沒人願意靠近的臭水溝「逆襲」成了「打卡地」,城市的痛點變成了亮點。
  • 伊犁河流域是新疆降水量最為豐沛的地區
    塞外江南詩畫伊犁伊犁河。亞洲中部內陸河流。古稱亦列水、伊麗水,是關係西北農田的著名河流。亞洲中部內陸河流。是關係西北農田的著名河流。古時塞人;月氏人、烏孫人、突厥人等生活於此河流域,唐代西徵大軍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鐵騎曾憑著木頭木伐泅渡滔滔河水。伊犁河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河流,全長1500公裡,在中國境內流程422公裡後,在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河口流出,最後注入哈薩克斯坦名湖巴爾喀什湖。
  • 道滘舉行「河湖治理大家談」:加快百裡碧道規劃建設
    5月14日,道滘鎮在掌洲河親水平臺舉行「河湖治理大家談」活動。來自道滘鎮的各級河長、護河志願者約100人,圍繞河湧治理、碧道建設與養護等問題進行討論,積極為道滘河湖治理工作建言獻策,共同守護青山綠水。當前,河湖治理進入系統治理的攻堅期,道滘將以此次「河湖治理大家談」活動為契機,推動河湧治理取得新成效。今年以來,各級河長巡河發現問題645個,落實整改286個,問題處理率達98.7%。道滘河流管理實現了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見河長到見行動的轉變。
  • 紅河州:河湖清澈映藍天
    開遠市河庫管理站城區管理所所長馬雪波介紹,當地按行政片區劃分,共設置城區、大莊羊街、東山、西山4個片區,每個片區都有具體工作人員對片區內市級河長負責的河流、水庫、渠道實行專人管理。同時,迅速成立水政監察隊伍,針對河道傾倒棄渣、河道排汙、庫區違建、非法取水、非法捕魚等現象進行全面查處。開遠的濱湖溼地生態公園是紅河州建設美麗河湖的縮影。
  • ...以「六個機制」推進落實河湖長 履職盡責和河湖長制「六大任務」
    瀋陽地處遼河流域中部,是遼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遼河、渾太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236條,其中大型河流4條、中型河流4條、小型河流18條,規模以上湖泊4個,水庫29座。自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瀋陽市把重點河流、湖泊、水庫全部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範疇,建立健全「六個機制」,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六大任務」,全力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全力建設美麗河湖。  一、重點任務推進機制  瀋陽市委、市政府把落實河湖長製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市級總河長多次學習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政策文件,研究調度河湖長制重點任務。
  • 延慶白河堡水庫獲評北京市2017年度優美河湖
    近日北京市2017年度優美河湖評定結果新鮮出爐我區白河堡水庫榜上有名獲得北京市優美河湖稱號為延慶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白河堡水庫位於延慶地質公園千家店園區,坐落在白河堡火山沉積盆地之上,層巒疊嶂、山水相依,形成了獨特的高山峽谷景觀,是全市海拔最高的水庫,被譽為「燕山天池」。
  • 中山:「水岸同治」建設美麗河湖 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
    全市三級河長共巡河14000次,累計發現問題約3295個,完成整改約3102個,整改率94%,有效解決大批影響河湖健康的重點難點問題。與此同時,在制度建設上,印發了《中山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等3項市級河長制工作重要制度,形成各司其職、群策群力、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019年12月23日,中山召開了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三級河長 共護一江清流為共同守護水資源,實現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打通治河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