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胃食管連接部癌術後輔助治療!百時美Opdivo(歐狄沃)進入...

2021-01-19 生物谷

2021年01月14日訊 /

生物谷

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抗PD-1療法Opdivo(歐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納武利尤單抗)的一份營銷授權申請(MAA),作為一種輔助療法,用於治療接受新輔助同步放化療(CRT)和切除術後有殘留病理性疾病的食管或胃食管連接部(GEJ)癌成人患者。EMA將啟動集中審查程序對MAA進行審查。


此次申請基於3期CheckMate-577試驗的結果。數據顯示,在接受新輔助CRT和手術切除的食管癌及GEJ癌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Opdivo輔助治療將患者的無病生存期(DFS)延長了一倍(中位DFS:22.4個月 vs 11.0個月)。目前,針對經新輔助同步放化療和手術切除的食管癌及GEJ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是監測隨訪。該研究結果首次證實了輔助治療可顯著延長該類患者的無病生存期。


百時美施貴寶胃腸道

腫瘤

開發負責人Ian M.Waxman醫學博士表示:「大多數局部病變的食管癌患者同時接受放化療和手術治療後,並不能達到完全緩解。復發風險高得讓人無法接受,建立更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EMA受理Opdivo MAA,對食管癌社區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進步,我們期待著將Opdivo帶給歐盟可能受益的患者。」

食管癌(圖片來源:medindia.net)


CheckMate-577是一項隨機、雙盲、多中心3期研究,旨在評估Opdivo作為輔助治療用於新輔助CRT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可切除食管癌及GEJ癌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無病生存期(DFS),次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在接受新輔助同步放化療和

腫瘤

完全切除術後(又稱為「三聯治療」),794名患者被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N=262)或Opdivo組(N=532)。Opdivo組患者接受Opdivo 240 mg,每2周靜脈滴注一次,連續用藥16周後,序貫Opdivo 480mg、每4周靜脈滴注一次,直至疾病復發、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患者撤回知情同意,總治療時間最長為一年。


該研究結果於2020年9月公布,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Opdivo組在主要研究終點無病生存期(DFS)上表現出具有統計顯著性和臨床意義的改善。與安慰劑組相比(11.0個月;95%CI:8.3-14.3),術後接受Opdivo治療的患者組中位DFS延長一倍(22.4個月 vs 11.0個月;HR=0.69;p=0.0003)。Opdivo組患者的中位治療時間超過10個月(10.1個月)。


研究中,Opdivo單藥治療的安全性與既往研究報導一致。與安慰劑相比,Opdivo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在Opdivo組中,大多數患者(89%)能夠接受≥ 90%的相對劑量強度。在接受Opdivo治療的患者中,所有級別與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的發生率分別為71%和13%,安慰劑組分別為46%和6%。在Opdivo組中,不到10%的患者發生了嚴重TRAE(所有級別:8%,3-4級:5%),安慰劑組分別為3%和1% 。在兩組患者中,因任何級別TRAEs導致的停藥率均較低(Opdivo組:9%,安慰劑組:3%)。

食管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見癌症,也是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2018年,全球食管癌新發病例約57.2萬例,死亡超過50.8萬例。在中國,食管癌是第6大常見癌症,也是第4大癌症死亡原因,僅次於肺癌、胃癌和

肝癌

之後。鱗狀細胞癌和腺癌仍然是食管癌最常見的2大類型,分別佔食管癌患者總數的近85%與15%。大多數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包括其飲食在內的日常生活均會受到影響。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2018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超過100萬例,死亡約78.3萬例。胃癌的定義較為廣泛,包括形成於胃和食管交界處的胃食管連接部(GEJ)癌在內的多種癌症均可被歸屬於胃癌。相較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的患病率雖低,卻呈持續增長趨勢。


Opdivo屬於PD-(L)1腫瘤免疫療法,旨在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禦癌症,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

腫瘤

的潛力。截止目前,Opdivo已獲批多種癌症適應症。


Opdivo(歐狄沃)於2018年6月獲批在中國上市,成為中國市場首個獲批的免疫

腫瘤

(I-O)治療藥物。2020年3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Opdivo,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此次胃/胃食管交界腺癌適應症的批准,也是繼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之後,Opdivo(歐狄沃)在中國獲批的第三個適應症。(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Validates Bristol Myers Squibb’s

app

lication for Opdivo (nivolumab)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Resected Esophageal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Following Chemoradiotherapy

相關焦點

  • CheckMate-577:歐狄沃輔助治療食管癌及胃食管連接部癌術後患者可...
    2020年9月21日,百時美施貴寶(NYSE: BMY)今日公布了III期臨床試驗CheckMate -577的首輪臨床研究結果。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作為輔助治療用於經新輔助同步放化療(CRT)和手術切除的食管癌及胃食管連接部癌患者在主要研究終點無病生存期 (DFS)上表現出具有統計顯著性和臨床意義的改善。
  •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現狀與思考|食管癌|併發症|微創食管切除術|...
    ,總結了目前食管癌微創治療的主要手術方式,尤其是逐漸興起的胸腔鏡下胃食管吻合技術,分析了短期長期治療效果。隨著技術進步,在解決了胸腔鏡下胃食管胸內吻合的技術問題後,對於中下段食管癌、胃食管交界部癌患者,基於上腹右胸(Ivor-Lewis)的微創手術方式,已逐漸成為標準術式。其主要的胸腔鏡下胃食管吻合技術包括:全手工吻合、環形吻合器、側側吻合、三角吻合等。
  • 恆瑞醫藥卡瑞利珠單抗食管鱗癌聯合治療方案獲批臨床
    此外,卡瑞利珠單抗還在多項適應症中開展廣泛的臨床試驗研究,包括肝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縱膈原發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胃食管癌,探索的治療方案也包括了多種聯合用藥方案。卡瑞利珠單抗的晚期食管鱗癌適應症已申報上市並被納入優先審評,在日前發布的《2020 CSCO食管癌診療指南》中被列為I級專家推薦方案。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結論 機器人輔助 McKeown 和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手術均安全可行,短期治療效果良好。食管癌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 5 位,病死率居第 4 位[1],手術切除是早期和局部進展期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療手段[2]。
  • 直播預告:食管胃結合部癌微創手術治療的關鍵問題
    人體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管。其中,胃可以分為胃食管結合部、胃底、胃體、胃竇和幽門部等。賁門癌是既往使用的名詞概念,目前已劃入食管胃結合部癌範疇,又稱胃食管結合部癌。近幾十年來,胃食管結合部癌在世界各地的發病率都呈上升趨勢。
  • 黃鏡教授: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新進展和挑戰
    2.KEYNOTE-028研究 KEYNOTE-028 研究是一項評估帕博利珠單抗用於PD-L1陽性的進展期食管癌或者胃食管交界癌的多中心Ib期研究。該研究共入組23 例PD-L1 陽性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位年齡65 歲,其中鱗癌患者17 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5例。
  • 用不懈探索排除爭議——徐澤寬教授談食管胃結合部癌外科治療進展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編者按:食管胃結合部癌由於其解剖位置、生物學行為特徵的特殊性,其外科治療仍存在很多爭議。那麼,在食管胃結合部癌手術的入路選擇、切除範圍、淋巴結清掃及消化道重建上有哪些新觀點?
  • 不要把食管癌早期症狀誤當為咽炎!|早期症狀|藥物治療|食管癌|咽炎...
    目前,普遍認為慢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Barrett食管、食管上皮增生、食管黏膜損傷、Plummer-Vinson 症候群、食管憩室、食管息肉、食管潰瘍、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狹窄、食管裂孔疝等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或癌前疾病,及時防治這些疾病,對防治食管癌有十分重要意義。
  • 機器人手術系統在食管癌治療中的發展與展望
    目前早中期食管癌治療原則仍是以手術切除為基礎的綜合性治療為主,徹底清掃淋巴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腔鏡的誕生讓外科進入微創時代,因其小切口和組織損傷的減少而井噴式地應用於外科各領域。Melvin 等[6]於 2002 年報導了世界上第 1 例機器人輔助食管癌切除術(robotic assisted MIE,RAMIE),在 Da vinci 機器人的幫助下成功完成了胃體游離和胸段食管切除,並用改善的 Ivor-Lewis 術式進行胃食管吻合,手術共花費 7.7 h,術後恢復好,12 d 後出院。成功確定了機器人切除食管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機器人微創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
    2003 年機器人首次被用於食管癌的手術治療[7]。目前國內外仍僅有少量的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術的報導[8-9]。我科自 2015 年 5 月開展機器人輔助 Ivor Lewis 術,現總結手術方法及療效。
  • 【嵩縣醫療】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嵩縣新華醫院告訴您
    食管病變可並發食管糜爛、潰瘍、食管癌等。食管外表現可見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間質纖維化等,以及非心源性胸背痛、突發性耳聾等表現。 根據目前臨床現狀分析,藥物治療存在停藥復發,長期服用產生副作用。手術治療效果佳,但遠期效果受手術者經驗影響較大。生活習慣難以改變,更造成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時發時止的尷尬現狀。
  • 吃藥治不好的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選擇內鏡下治療
    ,將球囊上展開的4個針樣電極刺入胃食管連接處肌層,釋放射頻能量產生熱量,使組織破壞、再生,從而增加LESP的厚度;同時,射頻能量可破壞食管肌層迷走神經節,阻斷一過性LES鬆弛。 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證明Stretta射頻治療可有效改善GERD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食管酸暴露。因Stretta射頻治療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胃食管反流病射頻治療獲美國內鏡醫師學會臨床指南最高。
  • 不要把食管癌早期症狀誤當為咽炎!
    3、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首選方法我國的食管癌發病率大約佔全世界的50%以上,並且是以食管鱗癌為主,而西方國家是以食管腺癌為主。這樣的流行病學特點決定了我國的食管癌發病均有中國特色,因此,治療也要根據我國食管癌的特點進行。目前,食管癌一線治療手段仍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性治療(包括術前新輔助和/或術後輔助放/化療等)。
  • 反酸與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狀?有不吃藥的辦法嗎?
    相對普通胃病來說,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人數更多,發病次數也更加頻繁。一旦出現反酸和燒心症狀,不僅影響人們的日間飲食,還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夜裡睡眠。長期發生胃酸反流,還會導致食管炎乃至食管癌的發生,是必須引起重視的。我們的食道黏膜不像胃黏膜,無法抵禦胃酸的侵蝕。
  •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經理陳思淵:希望創新藥品更...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經理陳思淵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過去的近40年裡百時美施貴寶在中國上市了近40個優秀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未來五年內計劃引入近30個創新產品/適應症,其中多數具潛力成為相關領域的首個或最佳產品,覆蓋腫瘤、血液、免疫學等多個疾病領域,希望我們的產品可以儘早進入中國,更早惠及中國患者。」
  • 反酸與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狀,不吃藥能治好嗎?
    相對普通胃病來說,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人數更多,發病次數也更加頻繁。一旦出現反酸和燒心症狀,不僅影響人們的日間飲食,還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夜裡睡眠。長期發生胃酸反流,還會導致食管炎乃至食管癌的發生,是必須引起重視的。我們的食道黏膜不像胃黏膜,無法抵禦胃酸的侵蝕。正因為如此,食道與胃的連接處存在一道閘門——食管下括約肌。
  • 一文看懂:所有食管疾病的病理報告
    9.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癌變主要是由於憩室部食管排空減慢,殘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內或憩室口發生慢性炎症和潰瘍,而有利於癌變發生。癌變多見於憩室中或憩室內。 三、巴雷特Barrett食管(伴有或不伴有不典型增生) 1.GEJ是什麼意思? 食管是把口腔和胃連接起來的管狀器官。食管與胃的交接的地方被稱為胃食管交界處,英文簡稱GEJ。
  • 胃食管逆流好難受,照了胃鏡,醫生卻說沒事?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管逆流了嗎?』常看電視的人想必對這句廣告臺詞不陌生。胃食管逆流又稱作火燒心,有些人會感覺胸口不太舒服、嘔酸水,甚至感覺有東西直接逆流上來,這些都是胃食管逆流常見的症狀。 每10個人可能就有3到5人有胃食管逆流的困擾。
  • 怎麼才能發現胃、食管早癌?——胃鏡精查最靠譜
    我國胃、食管癌的現狀中國食管癌新發病例數約佔全球的50%,食管癌一經臨床診斷,往往已經處於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於20%;而食管早癌經治療後5年生存率達90%以上。對於胃癌的治療,早期發現是關鍵。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達95%~97%,50%可以內鏡下微創治療;約85%的進展期癌患者可以手術治療,但5年生存率僅20%~30%。意味著70-80%的人確診後,活不過5年。所以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 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療及自我管理
    一些特殊的情況也有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比如說,也許做胃鏡會看到食管內膈肌鬆了,就不能在固定的位置,胃的一小部分就上來了,以後到了胸腔這個閘門就更鬆了等等這些因素。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是一個綜合治療過程,就具體治療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藥物治療01常選用質子泵抑制劑,最常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