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淋巴瘤日:共話淋巴瘤全程管理,助力患者走向治癒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圖集

9月15日,為世界淋巴瘤宣傳日。值此之際,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淋巴瘤之家和羅氏製藥中國聯合主辦的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專項行動主題宣傳活動暨「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眾宣教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分為「循來路、看今朝、展未來」三大篇章,聚焦當下淋巴瘤患者的未盡之需,展望以全程管理造福患者的美好未來,旨在提升公眾對淋巴瘤的疾病認知,推動社會各界對淋巴瘤患者的關愛,堅定患者治癒信心,助力 「健康中國2030」。

(從左到右):羅氏製藥中國腫瘤第一事業部總經理錢巍,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北京大學醫學部病理學系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高子芬,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賀青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百姓健康頻道總編輯段志勤,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朱軍,淋巴瘤之家創始人洪飛,羅氏製藥中國企業事務與傳播部副總裁隆偉利

活動中,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為大家帶來了20年來參加各種淋巴瘤學術交流的老照片,他說:「這些照片是我跟著老一輩專家學者,代表中國出席淋巴瘤領域國際交流的見證,可以說,它承載著中國淋巴瘤診療『走』向世界舞臺的夢想。20年的乘風破浪,才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為有迫切需要的廣大淋巴瘤患者點亮前行的方向。」

「三年前我們攜手羅氏正式開啟了 『因美而生』之旅,希望藉助每年的 『世界淋巴瘤日』,以人文關懷賦能疾病教育,持續為淋巴瘤患者發聲,幫助他們堅定與病魔對抗的信心,享受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教授表示,「今年,為進一步響應國家衛健委的號召,推進腫瘤防治工作,『因美而生』依託於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專項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全面開展,通過集結政府、專家、患者等各方力量,從患者需求出發,精準『把脈』,幫助患者重獲新生,煥發生命的光彩。」

共話淋巴瘤診療全程管理,助力患者走向治癒

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常見惡性腫瘤,也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腫瘤之一。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0萬名新發淋巴瘤患者,且發病人群呈年輕化的趨勢,防治形勢嚴峻。

「目前我國淋巴瘤患者的5年整體生存率約為38%。主要原因是淋巴率分型複雜,誤診率高,以及缺少對患者通過全程管理保證患者接受標準化的治療。」 北京大學醫學部病理學系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高子芬教授說。

淋巴瘤之家創始人洪飛對此表示:「許多本可以被治癒的患者,由於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預後較差,給患者個人、家庭乃至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加強淋巴瘤患者規範化診療和全程化管理,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臨床醫生要從專注『疾病』轉化為關懷『病人』,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精準治療,真正從診斷、治療、康復,做到對患者整個生命周期的關注,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治癒率,減少治療對生存質量的影響,最終助力患者取得長久獲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朱軍教授表示。

開啟全程管理創新模式,共築「健康中國2030」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表示:「近年來,我國癌症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癌症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對此,黨和國家予以高度重視,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提出將癌症防治列為重大行動之一,以推動癌症預防、早期篩查及早診早治、規範化治療,最終實現 『到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這一戰略目標。」

在活動現場,各方代表還共同啟動「中國淋巴瘤亞專科能力建設項目」,旨在發揮「模範樣本」的先鋒作用,為日後全程管理創新模式在全國範圍內落地生根、沿用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為使全程管理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淋巴瘤全程管理護理白皮書》也將於近期發布,涵蓋淋巴瘤患者的診療、護理、心理等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切實幫助。

羅氏製藥中國總裁周虹表示:「羅氏連續3年支持『因美而生』活動是對『先患者之需而行』承諾的實際踐行。作為抗血液腫瘤領域的領導者,羅氏長期致力於將創新藥物加速引進中國,為中國患者提供更豐富完善的抗腫瘤解決方案,以滿足個體化治療需求。同時,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與社會各界緊密合作,持續開展疾病教育,共同構建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體系,增強患者就醫獲得感。相信隨著『健康中國行動』的穩步推進、癌症防治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中國淋巴瘤診療水平將迎來更加振奮人心的發展,更多淋巴瘤患者也將因為我們的努力擁抱美麗人生。」

責任編輯: 孫慧

相關焦點

  • 《中國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質控標準》在京發布
    、滿足淋巴瘤患者的未盡之需,未來還將在全國大力推廣臨床 「醫、護、患」一體化的全程管理診療模式,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質量,讓更多淋巴瘤患者通往治癒之路。淋巴瘤是目前控制率、治癒率最高的腫瘤之一,患者經過規範化的治療和管理後,生存期可大大延長。以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為例,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即使晚期也可以治癒的腫瘤,患者在採用標準治療後,臨床治癒率最高可達70%。隨著治療方案的不斷更新,醫保政策的進一步覆蓋,中國淋巴瘤患者的治療可及性大大提升。
  • 【9.15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是治癒率最高的腫瘤之一,快看看都有...
    本文專家:馬軍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朱雄增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姜文奇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李建勇 江蘇省人民醫院朱軍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高子芬 北京大學醫學部病理系9.15是世界淋巴瘤日中國淋巴瘤患者正日益增加,數據顯示,我國淋巴瘤的發病率約為6.68/10萬①,且仍逐年升高。而與嚴峻的防控形勢相對的,是大眾對淋巴瘤認知的缺乏:哪些身體信號代表淋巴瘤已在侵襲?80多個亞型如何精準分型精準打擊?淋巴瘤可以被治癒嗎?今天,就讓權威專家帶你在趣味故事中了解、對抗淋巴瘤!
  • 慢生活·健康|「胃痛」當胃病結果是淋巴瘤 你知道嗎,它雖然是惡性...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今年9月15日是第17個世界淋巴瘤日。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淋巴瘤?症狀之一是脖子腫大?9月15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感謝有你」世界淋巴瘤日患教活動,記者現場採訪時了解到,淋巴瘤早期症狀有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除了頸部腫大,也有腹痛、肝脾腫大等症狀。該院血液腫瘤科醫生介紹,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青少年,需要高度警惕,此外,壓力大、過於緊張和勞累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 鄭大二附院舉辦淋巴瘤亞專業成立暨淋巴瘤MDT論壇
    12月3日下午,鄭大二附院在門診6樓會議室舉辦淋巴瘤亞專業成立暨淋巴瘤MDT論壇。論壇由腫瘤內科二病區主任楊家梅教授主持,鄭大一附院李鑫教授參會並做淋巴瘤專題講座;鄭大二附院醫政管理辦公室主任魏巍及鄭大二附院腫瘤內科、重症醫學科、放射治療科、神經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耳鼻喉科、老年醫學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急診科、婦科、腎病風溼科、消化科、呼吸內科、磁共振、介入科、超聲科、病理科等多位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
  • 天壇醫院劉元波:40%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治療後生存期...
    中國網財經7月6日訊(記者張潤琪)今天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舉辦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診治進展多學科論壇」上,北京天壇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劉元波表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暫時無法治癒,但40%的患者經過治療後生存期可達5年,甚至10年。
  • 淋巴瘤病死率男高女低 約四成淋巴瘤首診誤診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統計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在眾多腫瘤中,淋巴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依然男高女低,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很多淋巴瘤患者沒有第一時間被確診,影響了治療效果。
  • 網壇名將確診淋巴瘤,至今病因未明,該部位腫大需警惕!
    2020年9月2日,前網球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六的卡拉·蘇亞雷斯·納瓦羅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宣稱自己被確診為霍奇金淋巴瘤。在此之前,她已經退出了美國網球公開賽。那麼,納瓦羅確診的霍奇金淋巴瘤,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性?霍奇金淋巴瘤是源於淋巴的一種特殊癌變,是青年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 趙維蒞教授說:團隊「作戰」、分型而治,為淋巴瘤精準診療助力
    對淋巴瘤患者而言,接受規範治療至關重要。腫瘤的治療講究「精準」,明確腫瘤細胞來源與病理分型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淋巴瘤病理類型十分複雜,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淋巴系統腫瘤病理分類標準,目前已知的淋巴瘤有100多種,針對不同病理類型的淋巴瘤,治療方案各不相同。
  • 40多歲男子腰疼一年多竟然是淋巴瘤!這種惡性腫瘤極難確診
    我們接診過很多患者,都出現過初診時,診斷錯誤,延誤治療的情況。」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淋巴瘤內科主任楊海燕主任醫師說。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傳日」,楊海燕表示, 淋巴瘤比較複雜,發病群體又有年輕化的趨勢,「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認識到這種腫瘤,如果自身出現徵兆,及時去專科醫院就診。」
  • 最新癌症數據:淋巴瘤病死率依然男高女低 約四成淋巴瘤首診誤診
    交匯點訊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統計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在眾多腫瘤中,淋巴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依然男高女低,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很多淋巴瘤患者沒有第一時間被確診,影響了治療效果。
  • 張永紅教授:兒童少見類型淋巴瘤特點及診療現狀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北京市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和國家癌症中心主辦的第23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於9月19日拉開帷幕,在第一天的血液病專場中,高博醫學(血液病)研究中心北京博仁醫院醫療院長、北京兒童醫院淋巴瘤科主任醫師張永紅教授進行了
  • 朱軍:推進規範化診療 提高淋巴瘤治癒率
    「作為一名大夫,我有責任和全國的同行一起來提升規範化診斷治療的水平,更好為中國患者服務,助力健康中國2030年目標的實現。」在近日舉辦的2020首屆中國癌症防治年度大會——「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淋巴瘤專家評審會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朱軍這樣說道。
  • Yescarta治療高危淋巴瘤試驗數據:完全緩解率超70%|濾泡性淋巴瘤|...
    近日,CAR-T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作為一線療法,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臨床試驗數據揭曉。結果顯示:單次注射Yescarta後,有85%的患者獲得了臨床緩解,其中74%的患者完全緩解。這是CAR-T療法作為一線療法取得的首個積極臨床結果。
  • 高子芬教授:練就淋巴瘤病理診斷十八般武藝,為精準治療精確導航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顯示,51%的淋巴瘤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後方得以確診,患者從初次診斷到最終確定所患亞型,平均耗費時長為2.5個月,並且有約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作為目前最為複雜的疾病之一的淋巴瘤,其亞型有近百種之多,如何精準診斷,是擺在病理學家面前的難題。
  • 實不相瞞:喝酒後淋巴結腫痛,或是淋巴瘤!淋巴瘤症狀出現,建
    淋巴瘤是一種全身性的腫瘤,在酒後的症狀會變得更加明顯,大家也需要注意觀察。早期的淋巴瘤腫塊可能只是腫塊,沒有疼痛的感覺,一般都會分布在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的位置,但到了後期,淋巴瘤變嚴重之後,人們也會有腫塊疼痛的感覺出現,對於這樣的感覺,也不可以輕易忽視。
  • 深入解讀脖子淋巴瘤早期症狀
    淋巴癌在臨床上又叫淋巴瘤,主要指的是患者的淋巴系統長出了腫瘤,因為全身所有的部位都存在淋巴組織,如果脖子部位的淋巴組織出現了癌細胞,那麼就叫脖子淋巴瘤,這種疾病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需要大家對脖子淋巴瘤早期症狀,以便大家在早期發現淋巴瘤,下面就是對脖子淋巴瘤早期症狀的詳細解讀。
  • 不須隱瞞:喝酒後淋巴結腫痛,或是淋巴瘤!淋巴瘤症狀出現,建
    淋巴瘤是一種全身性的腫瘤,在酒後的症狀會變得更加明顯,大家也需要注意觀察。早期的淋巴瘤腫塊可能只是腫塊,沒有疼痛的感覺,一般都會分布在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的位置,但到了後期,淋巴瘤變嚴重之後,人們也會有腫塊疼痛的感覺出現,對於這樣的感覺,也不可以輕易忽視。
  • 出國看病:axio-cel治療這類淋巴瘤,近80%患者達到完全緩解
    醫療發達國家的每一次重大科研成果對選擇出國看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意味著多一份希望。好消息是,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已經與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國內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提供從境內到境外一站式出國看病服務。
  • 罕見淋巴瘤治療的新紀元
    新的數據顯示最近批准為治療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的首選藥物——依魯替尼對罕見淋巴瘤有持久的控制。 在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2期前瞻性臨床試驗納入63名以前經治療的患者,患者接受依魯替尼單藥療法,2年的無進展生存率為69.1%,總生存率為95.2%。
  •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落地福建協和醫院
    福建衛生報 你和健康之間就差這一點 關注 2020年8月25日,中國抗癌協會第二批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暨首批基地成果討論會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