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光小區280戶居民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

2020-12-15 瀟湘晨報

天山路街道新光小區非成套住宅改造項目傳出捷報,小區280戶居民終於迎來了煤、衛設施獨用的嶄新居住環境!

新光小區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涉及非成套改造的樓房共4幢,住戶有280戶。居民們過去都是3、4戶人家共用一間廚房和衛生間,日常生活十分不便,衛生條件差,加上經常為了煤衛使用問題,造成鄰裡矛盾重重。

改造前公用的煤衛設施

非成套改造政策出臺後,讓大家看到了住上「新房」的希望。2017年底,新光小區進行了首次項目意見徵詢,許多居民改造意向非常強烈,很快就進行了籤約。貝阿姨就是其中一個,她在新光小區住了60年,談起過去如廁難、洗浴難、燒飯難的日子,她用力地擺著手。如今舊貌換新顏,不僅讓每家每戶過上了煤衛獨用的日子,樓道裡的環境也變得整潔、有序,新舊對比之下,讓貝阿姨不無感慨。

房屋擴建後的陽臺和衛生間

獨用的廚房間

「原本樓道裡都是堆物,頭上全是電線,很多線也都老化了,吊在外面,多危險啊!現在好了,管線都收進去了,我們走在樓道裡也安全。」

根據貝阿姨家的房型,新長寧集團施工單位對房間南面進行了擴建,打造了獨立衛生間和陽臺區域,而將獨立廚房設在朝北的室外。貝阿姨夫妻倆也對此次改造感到很滿意,嶄新的獨立煤衛設施、整潔的居住環境,不僅看著敞亮,住著心裡更敞亮。

居民切實感受改造變化

非成套改造房型結構複雜、上下布局錯位、改造方案受限、人戶分離眾多、群眾訴求多元,許多居民同意歸同意,卻對改造方案不滿意,還有些已經擁有獨立煤衛設施的住戶不願意配合入戶施工……一系列問題也讓這項民生項目好事多磨。

要得到居民理解和配合,反覆的溝通工作必不可少。天山路街道在新光小區設立了「臨時黨支部」,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街道非改專班負責人、居民區書記、塊長、新長寧裝飾公司項目經理等工作人員全員出動,充分了解居民的訴求,針對問題,逐一突破,大家常常挨家挨戶地去做居民思想工作,有時候快磨破了嘴皮子,也無法說動對方。

非改專班與設計方的負責人探討修改方案

新光居民區黨總支副書記呂吉佳說:「我們與新長寧集團施工單位進行了及時的溝通,看是否能讓改造方案儘可能地降低這些住戶的損失,如果看到居民家牆面破損,或者哪裡需要小修小補的,就一併幫其修復好,這樣也能讓居民心裡寬慰一些,來多多理解這項為民工程。」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真正了解居民的訴求,在合理範圍內盡其所能地予以滿足,才能將居民的心結真正打開。新光小區裡過去的老書記和老主任為此也加入到這次工作中來,不厭其煩地同老居民們溝通,力求能夠早點解決大家的「急難愁盼」。

居委幹部同居民做解釋工作

非改工程需要調閱房屋結構圖紙等涉及物業方的事務,但2號和4號樓組的物業管理缺失,街道了解這個情況後,會同新長寧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及時地幫助獲取圖紙,使工程項目得以推進下去。考慮到改造過程中居民上廁所的實際需求,新長寧施工單位也是對各戶的獨立衛生間予以先行施工,並在樓外臨時造了一處公共用水設施,保證居民的日常生活。

「居民們盼了多年的大事一定要做好。」呂吉佳說,對於非常了解居民因煤衛不獨用產生各種不便和矛盾的居委幹部們來說,他們已經把非改工程當做了自己的「家事」,卯足了勁兒,助力這項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實處。

如今,新光小區非改工程主體結構基本竣工,對於部分因條件受限而未改造好的住戶,正在緊鑼密鼓地加緊施工中,力爭在年底前將非改工程全部結束,後續也將同其他非改居民區一樣,進一步銜接精品小區建設,以精細化手段讓居民的生活品質更上一層樓。

頭條 | 七連冠!天山路街道再獲上海市愛國擁軍模範街道稱號!

大調研 | 2020年街道優秀青年幹部培訓班順利結業

服務 | 手語視頻賦能,讓交流溝通無障礙

頭條 | 成套夢,加梯夢,共圓居民美好生活夢 !天山路街道今天4臺電梯同時開工!

培訓 | 天山路街道舉辦2020年居民區、中心幹部專題培訓班

來源 | 上海長寧

實習編輯 | 董寶驊

【來源:長寧天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居民生活更幸福
    「老人家你聽我說,改造老舊小區是為了大家能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社區環境搞好了,大家住得也舒服,閒暇的時候也能有更好的休息環境,出行也比較方便嘛。」這是鳳凰街道怡景社區工作人員在入戶摸底時向不理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居民進行解釋和勸說。
  • 走進望城小康生活!看聚賓小區居民如何提升幸福指數
    在幸福指數中,居住環境佔很大比例。生活在老舊的小區和全新的小區,生活品質有很大的不同。將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成為了社區居民願望最強、呼聲最高的一項工作。7月25日,記者參加「走進望城小康生活·三湘名博看望城」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近距離走進長沙市望城區西塘街社區的聚賓小區,探訪這個小區的變化,感受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
  • 京口:「紅色物業」為小區居民增幸福
    黨建引領破解社會治理難題京口:「紅色物業」為小區居民增幸福中國江蘇網訊 老小區門禁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安置小區品質提升、市場化小區物業費收繳率達98%以上……這樣的變化,是鎮江市京口區著力打造「紅色物業
  • 老舊小區智慧改造,居民幸福指數提高
    8月19日傍晚,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位於縣體育館背後的教師村小區的路燈也陸續亮了起來,照亮整個小區。周邊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有的在壩壩裡跳舞健身,有的圍坐一起納涼,小孩子三三兩兩追逐嬉戲……「現在這裡安裝了路燈,晚上不再黑黢黢的。吃完晚飯,還可以下樓跳一會兒舞。」60歲的居民範遠珍高興地說,在只要不下雨,一有空,她就會和小區的姐妹們在這裡跳舞。
  • 黨徽,在居民小區熠熠生輝
    ,有力增強了基層黨的工作力量,城市治理初步實現到樓到戶。這是中辰·明珠花苑小區黨支部書記劉曙輝在支部揭牌儀式上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區黨支部迅速成立了黨支部微信群、居民微信群,用於收集黨員、居民意見。在了解到多數居民反映停車難的問題後,黨支部迅速與物業公司、開發商溝通對接,由開發商拿出50萬元將11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2樓改造成地下停車場,為小區增加了300個停車位,切實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 水管結冰拎水度日,小區十幾戶居民難!難!難!
    水管結冰拎水度日,小區十幾戶居民難!難!難!當日13時許記者來到新區裡小區41號樓進行採訪,不時看到有居民拎著水桶從外面打水。據他們講,41號樓共有4個單元,其他三個單元都有水,只有4單元從11月30日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水,原因是自來水管道結冰,這事一直拖到現在,物業和施工方現在都說解決不了,由於沒有水,居民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極大影響,只得從外面拎水。
  • 河南許昌魏都區:老舊小區改造為居民幸福感加碼
    2018年以來,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及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搭乘許昌入選全國15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的東風,把實施老舊小區提升工程作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和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的德政工程來做。
  • 可安置2628戶居民,亳州這個還原小區開始交房了!
    亳州這個還原小區安置工作開始啦作為我市保障房建設的重點工程,位於市區文帝路、宋湯河西岸的劉莊安置還原小區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居民安置工作已經開始,首批共有600多戶居民領到新房,預計整個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可安置居民2628戶。
  • 通州居民求助:2000戶居民班車被扣,上班怎麼這麼難?
    近日,通州君收到一封讀者的來信:關於儘快恢復格林格林班車運營的倡議書最近一個多月來,家住榆東一街金地格林格林小區的2000餘戶業主和租戶遇到了出行大難題,事情還要回到一個月前,該小區的福利性班車被扣押。2020年6月15號,通州區交通局執法隊以「非法營運和接到他人投訴為由」扣留了金地格林格林社區的業主班車。
  • 未來五年,荊州城區將改造老舊小區302個,涉及居民3萬多戶
    2020年荊州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共有24個小區納入其中按照規劃2021年至2025年荊州區將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02個涉及居民3萬多戶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居住環境將得以提升位於荊東路的設計院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居民小區,由於年久失修,小區路面破損嚴重,各種電線雜亂無章,小區居住環境較差。
  • 義烏推行小區分質供水 百餘戶居民衝廁用上中水
    12月2日,義烏市民李大躍正式入住市中心卿悅府小區,這是全省首個實現分質供水的小區。自今年6月首戶居民入住以來,該小區使用中水的居民已達52戶。義烏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433噸,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自2014年以來,義烏市投資6.7億元,在主城區鋪設了20多公裡中水管網,連通供水動脈,率先推進全域一體化、規模化分質供水。
  • 南京谷裡: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進行時」 為居民「綠色生活...
    10月10日,家住南京江寧谷裡金牛花苑的王阿姨從今天起多了一個新身份——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她的主要職責便在於為金牛花苑278戶住戶提供此次新投放的垃圾分類智能投放箱房的「使用說明」,重點在上午六點至上午九點,下午五點到晚上七點半的這兩個垃圾投放時間段裡,指導並監督居民進行有序的垃圾分類。
  • 小區事居民自己議!海鹽武原「小區客廳」引領社區治理
    今年,海鹽縣武原街道在完善原有社區睦鄰客廳功能的基礎上,布點小區級睦鄰客廳。通過整合小區資源,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作用打通家門口的「服務末梢神經」。近日,記者來到武原街道天寧寺社區建新小區,這裡正在開展小區睦鄰客廳建成後的第一場活動。居民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小區事項。「小區西北處,有人在綠地種菜,這個問題要解決。」「有居民習慣半夜起來撿拾垃圾,聲音很吵。」
  • 李滄多個小區凌晨停電10小時,800多戶居民被斷水斷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鵬20日凌晨1時許,李滄區中海國際社區多個小區遭遇集體停電,最長的小區停電時間長達10小時,停電導致800多戶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據了解,停電原因初步調查為出線電纜轉接頭故 障。
  • 江蘇邳州城鄉居民住進「穩穩的幸福」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江蘇邳州城鄉居民住進「穩穩的幸福」近年來,隨著江蘇邳州安置房項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各項安居工程的持續推進,群眾住房品質日益提升,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越來越多的邳州人享受到「穩穩的幸福」。打造新型農村社區,改善農民群眾生活條件,是邳州市委市政府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舉措之一。
  • 西史趙村「蝶變」重生,居民感受「幸福來敲門」
    只見樹木蒼翠,水泥路面寬敞、乾淨,休閒廣場一應俱全,還有豐富多樣的健身設施、規劃完善的停車場、無死角的治安監控……近日,若你漫步在「蝶變」後的西史趙村小區,這幅幸福生活的新畫卷就會展現在眼前。這是金水區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給百姓交出的滿意答卷,讓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日日攀高,充溢著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安全感。12年歲月洗禮,首個「吃螃蟹」的城中村迫需「蝶變」「以前小區好舊,樓道裡牆體剝落,到處是亂擺亂放,亂拉的電線,出門也沒地方玩,都不好意思請朋友來家裡,」居民冉大爺如是描述西史趙村小區的「以前」。
  • 蚌埠這34個老小區將改造,涉及6612戶居民!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一則文件,安徽省2020年將有871個老舊小區要整治,涉及259691戶,總投資超32億元。其中咱蚌埠34個老舊小區要整治,預計投入7800多萬元,涉及6612戶,快看你家在不在其中吧!
  • 先服務,後治理,樂山小區「逆生長」,居民住得樂滋滋
    昨天,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導了上海徐匯區樂山小區舊城改造讓居民滿意舒心的新聞。這些天,走進徐匯區樂山六、七村,好幾棟樓都有居民在裝修,此起彼伏的敲擊、電鑽聲卻沒讓小區居民感到煩躁不滿,「小區很久沒有居民裝修房子了。
  • 新沂:為居民幸福加個「梯」
    新沂市新華小區作為2020全市改造的老舊小區之一,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造升級,整體居住環境煥然一新,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 金輝苑小區160餘戶居民 入住10年為何難辦房產證
    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金輝苑小區的160餘戶居民,入住已10年,至今仍未能辦理房產證。究其原因,是位於小區東門外的代徵綠地被大量建築設施佔用,且其中不少是違建。居民們呼籲儘快騰淨代徵綠地,還綠於民,並順利辦理房產證。最近,記者赴實地採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