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傳遞,我在畢節大山裡的幼兒園

2021-03-02 包媽好物說

2018年元旦我來到了貴州畢節的山區,來看望這裡的孩子們。

山裡的冬天有點冷,我卻融化在孩子們的笑臉裡。

之所以有這次畢節之行,起源就是下面這2張照片,這是一座大山裡的幼兒園,午休時,孩子們是趴在桌子上睡覺的。

夏天還好,到了冬天,南方的室內比室外還冷,這樣睡上一覺,很容易感冒,不僅這樣,趴著睡覺胃部會有明顯的壓迫感很不舒服,長期這樣對兒童脊椎的發育也有影響。

看到這2張照片我就想起了大學畢業那年坐火車去西安,一路坐票,困了趴在桌子上睡覺,醒來胃又疼又脹。何況孩子們天天中午都是這樣趴著睡覺的,對於正在長身體的他們,我真的太心疼了。

我覺得必須做點兒什麼,通過老朋友信天謹遊聯繫上了這所幼兒園——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玉龍博愛幼兒園。

它建在大山深處,從畢節到這裡,還需開上2個多小時起起伏伏的盤山公路。

公路很窄路邊就是懸崖而且經常遇到大卡車,第一次走這樣的路說實話我心裡很緊張。

後來我才知道孩子們就是沿著這樣的山路,大的領著小的,每天步行2、3個小時來幼兒園上學。

△這個幼兒園是愛心人士捐建的

這次畢節之行我給孩子們帶來了小床、繪本和營養包。

160張小床在我們到達前就通過物流公司發到了幼兒園,130個孩子的午睡問題終於解決了。

因為教室很小,沒有足夠的空間,所以我們選擇了這種高低床,1組拉開睡4個孩子,推起來只佔一個床的位置,現在可以放在教室使用,等明年幼兒園建起宿舍,還能繼續使用。

△有了自己的小床,孩子們特別開心

1270本繪本也已經全部送達,孩子們一直期盼的圖書室也可以建起來了。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翻看。

一本書籍,能帶給他們很多快樂,也給他們打開了接觸外面世界的窗口。

△孩子們沉浸在繪本的世界

1988盒達能早期營養包也到位了,山裡的孩子食物主要是米飯和青菜,身材普遍比較瘦小,營養包專門針對6個月到60個月大營養不良的孩子,連續吃上3個月營養包,就可以得到改善。

△孩子們很快就可以吃到這些營養包了

另外我還帶來了紅色的毛線帽和糖果,過年了,希望孩子們能感受到溫暖和甜蜜。

△戴上暖暖的小紅帽

△吃著甜甜的巧克力糖果

△過個美美的新年

我帶的拍立得,成了孩子們最愛的玩具。他們拉拉我的衣袖「阿姨,我也想拍一張」。

△每次拍照我都鼓勵他們笑一笑

天太冷,相機掉電很快,要邊充電邊拍,花費的時間挺長的,但孩子們很乖,就安靜的排隊等待。

這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張屬於自己的照片。孩子們像寶貝一樣捧在手心裡,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可愛的苗族小妹妹

一旦熟悉起來,孩子們是那麼依戀信任我們。他們會突然跑過來抱大腿,揚起小臉,笑得格外燦爛。

寶貝們熱情地邀請我一起去玩「走輪胎」。

擔心我摔倒,小手還一直扶著我。

他們一個一個跑來,要我抱著舉高高。

我們一起吃跨年團圓飯。簡單的蔬菜湯泡飯,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著。

3歲的小寶寶,可以自己吃得很好。

△吃飯的時候還不忘拿著自己的照片

飯菜雖簡單,孩子們卻吃得香甜,沒有人浪費。

室外的聚餐,孩子們非常能幹,自己動手搬桌椅。

一起舉杯,祝新的一年,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

△孩子們把營養包加到飯裡,希望他們茁壯成長

苗族小姑娘穿著媽媽親手縫製的民族服裝,很有節日氣氛。仔細看,每件衣服的小裝飾都不一樣。

年飯後,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新年聯歡。

簡陋的舞臺,日常的服裝,吹紅的小臉淌著鼻涕,但每一個動作都有板有眼,那股子篤定的認真勁兒,讓我看得熱淚盈眶。

歡樂的時光過得飛快,下午3點就要跟孩子們說再見了,因為很多孩子回家要步行2、3個小時,大山裡的天又黑得早。

他們跑過來告訴我「阿姨,我要回家了,我捨不得你們走」,「阿姨,我要再跟你拍個照片」。

長這麼大,我是第一次走進大山,第一次這麼真切的感受大山裡孩子的生活。

小小的他們,沒有爸爸媽媽接送,大都是隔壁小學的哥哥姐姐帶著,清晨蒙蒙亮就起床,沿著狹小的盤山公路步行幾小時上學,路上不時有疾馳的汽車,路邊就是懸崖。

幼兒園的收費很低廉,但每個學期依然有不少孩子交不上,龍相園長說「交不起學費那能怎樣,不能讓孩子們沒人管呀」。

他們身上的衣服鞋子、校舍、課桌、有限的玩具,全是各界愛心人士捐助。

雖然,一點小小的力量不能改變什麼,但更多的小小在一起,那力量就是不可估的,至少我們能讓孩子們感到自己不孤單,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合影中間的老爺子是志願者周忠民老師,他左面的中年人是園長龍相老師。

這次的活動能夠這麼順利圓滿,我要特別感謝我的老朋友信天謹遊和周忠民老師。

周老師今年70歲了,已經做了20年的志願者,走訪了5000多個貧困家庭,由他親手建起的學校有六七十所。

老爺子一年有10個月在條件最艱苦的一線,周老師說「我沒有別的能力,吃苦的能力還是有的」。

這麼重的床,周老師頭頂著就上了2樓,祝周老師健康快樂,下個10年咱們還在一起幫助孩子們!

△感謝周老師為孩子們做的一切

我和周老師相識於2007年,當時我捐建的四川涼風頂村小,就是周老師去現場執行實施的。

△Tompda是我第一次創業做的項目

△原來的校舍是在民居旁接出來的一間教室

△物資是這樣運上去的,路太難走,摔死了2匹馬

△歷經不少困難,校舍建好了

2016年3月,在信天和周老師的協助下,我們和小小包公號的媽媽們一起修建了四川和加村四黃公路。

△四黃公路是咱們網友一起捐助的

△原來的路泥濘難走

△路上碎石很多,施工難度很大

△修好的路是這樣子的,以後就可以申請水泥路了

△山裡的竹子等物資可以運出去了

2016年5月,咱們又捐助了雲南省茶花村公路。

△孩子們上學就徒步在山崖邊,非常危險

△修好後的路,寬敞平坦

2016年6月,我們給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吉倉鄉中心小學捐助了床和寢具。

這裡屬於高寒地區,孩子們3個人擠在一張床上,急需床和寢具。

△我們捐助的床和寢具到了

△老鄉和孩子們幫著搬運

△每個孩子擁有了自己的床

2016年六一,我們為四川省馬邊縣民主鄉15所山區小學捐助了豬肉宴。山裡的孩子一年也見不到幾次葷腥,過節了,請孩子們吃頓好的。

△孩子的快樂很簡單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妞兒們在之前歷次公益活動中的信任和支持,我要代表孩子們向你們說聲謝謝!

在《慈善法》出臺後對個人募捐行為作出了更加清晰的規範和要求,所以接下來我可能會通過二手物品捐贈的方式把大家的愛心和力量匯聚到一起,幫助孩子們。

首先要感謝達能中國-紐迪希亞生命早期營養事業部捐助了33萬元的達能早期營養包,用於改善孩子的營養健康情況,謝謝你們。

其次要感謝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尚童童書、啟發文化、小象漢字、北京時代尚聯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步步聯盟、青島出版社、邦臣小紅花(排名不分前後),聯合捐助1270本繪本,謝謝你們。

另外我要再次感謝周老師和信天謹遊,是你們在第一線無私的奉獻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真切的溫暖和希望,2018年希望可以和你們一起幫助更多的孩子,給他們帶去快樂和健康!

最後,祝福孩子們,希望你們都能健康成長!你們並不孤單,世界和我們愛著你!

相關焦點

  • 大山裡的「雲課堂」好溫暖
    大山裡的「雲課堂」好溫暖 通訊員 鍾國海 吳海炎 本報記者 羅瑞斌 「看到這些孩子總是有種親切感,他們會主動上來幫我搬東西,帶我去校長的辦公室(也是寢室),在他們眼裡,我不是一個陌生人。」這已是金欽第二次踏上布裡莫小學愛心之行,孩子們清澈的眼神讓他難忘。 因為地處高山,孩子們很少下山,也很少看到陌生人來訪。
  • 畢節詩刊‖我釋放我的手,讓它去探尋,溪流裡的花香
    【創刊宗旨】 弘揚畢節文化、關注鄉土文化;歌頌真善美、歌頌民族風情;讓詩歌走向大眾,營造良好文化氛圍,聚集才華橫溢的詩歌愛好者是白雪的被子不夠溫暖 還是我匆忙的足音 把你吵醒 十二月的岔河鎮 此生我所能做到的是 大雪封山之後 像青松一樣 忍著寒冷
  • 在畢節調研5天之後,廣州媒體人這樣看畢節
    新華網發(楊盼 攝)  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編輯劉穎: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貴州畢節,來之前我知道廣州已經對口幫扶畢節4年了,所以很期待親眼看到畢節現在的樣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納雍天河實驗學校的「校長媽媽」詹雯。
  • 大山裡的孩子來信了
    是您讓我知道了音樂的魅力,就像您所說的,唱一唱歌,心情也就能瞬間變好了。您和其他支教老師讓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美麗、多大,也讓我明白了,我們只能努力的讀書才能實現去外面走一走、闖一闖。」這是一封來自大山的信,是太平洋保險南山傈僳族鄉希望小學六年級學生蔡佳欣寫給志願者老師的。
  • 寒冬亦溫暖、暖流愛相伴!「溫暖三峽」第四站走進白土鎮,230名小...
    在這裡就讀幼兒園的孩子不都是鎮上的孩子,很多小朋友住在離白土鎮幾公裡之外大山深處。孩子們從小生活在一個群山峭壁圍繞的村莊,這裡沒有便捷的公交車,每天由父母或爺爺奶奶接送,但這是孩子們和家人生長的地方,他們在這裡耕作、生活、學習,踏實勤懇地過著每一天。
  • 告訴我如何選擇?就是我從畢節逆風飛翔時刻!
    致敬這個不平靜春天裡,每一個偉大的逆行者!」「這首歌裡的請戰、紅手印,這些平凡人的舉動,看著莫名很感動。」「千裡馳援,真心為每一位醫護人員祈禱,為每一個中國人祈禱。」.這是畢節文藝群體的心聲。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援」湖北。
  • 溫暖書香 築夢未來 大山裡的孩子有了新圖書
    助力讀書夢,書香傳真情,為給孩子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12月15日,淄博市新華書店、淄博市楚商商會、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共同舉行「溫暖書香 築夢未來」 圖書捐贈暨黨建共建活動。博山區池上鎮李家小學地處博山區最偏遠的地區。由於自然條件限制,留在山裡的孩子也越來越少。如今,李家小學只有17名學生、12名教師。
  • 藏在秋天裡的堅毅與溫暖,凱旋華家池幼兒園舉辦親子毅行活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11月中旬,雖已過立冬,但四處還是秋意濃濃,抓住秋天的尾巴,杭州市凱旋華家池幼兒園中二班舉辦了一場秋季「親子毅行活動」。「你扔我接」「桃花朵朵開」「聽話的小球」,親子遊戲不僅需要孩子和家長動起來,亦考驗著親子之間的配合能力,家長與孩子成為彼此的玩伴,在遊戲中放聲大笑又相互協助,溫暖的氛圍籠罩著大家。親子遊戲後大家興致高昂,隨著老師宣布「毅行活動正式開始!」,孩子與家長手牽著手從起點出發,沿著指定路線前行。
  • 大山裡的晨跑者……
    逆流而上的盤山公路往裡盤旋延伸,便進入了連綿起伏的大山當中……大山的腳下,是鎮政府所在地。在這個小鎮上,活躍著一群戶外愛好者。給原本美麗的澤雅小鎮上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他們來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單位,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但為了一個共同的愛好,奮然前行,享受戶外的一番獨得之樂!
  • 「我的家鄉我代言」 大型公益助農活動走進畢節
    12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我的家鄉我代言」融媒體公益助農活動將在畢節市啟動。 本次活動於12月21日至12月24日每天下午3點至6點,在央視頻平臺為觀眾送上4場精彩紛呈的直播,展現畢節當地「家鄉代言人」學習直播帶貨技巧和營銷的全過程。
  • 大山裡託起「奧運」夢
    夏開嶽朋友圈的支教隨筆:「在大山裡託起『奧運』冠軍夢!12月,我帶著新會邊檢站的一份關心一份牽掛一份關懷,與燦傑兄(同樂中心小學數學老師)一同來到古宜鎮中心小學和體育中心,輸送2位從大山裡走出來的體育健兒,與奧運冠軍陸永師兄李教練、宿管韋伯詳細了解縣城小學的訓練和生活情況,希望未來的市、省以及國家賽有你們的一席之地!」
  • 情系涼山,傳遞溫暖:法證鏈向大涼山地區捐贈衣物
    其中,還特意購置多套全新的羽絨服和帽子,給涼山地區的家庭送去溫暖和祝福。法證鏈各地職場人事將這些衣服分類、消毒後,專門購置防水防潮的衣物袋進行打包郵寄,寄給了涼山志願者吉以金作,他們會把這些衣物運送到涼山多個貧困村,分贈給那裡的貧困家庭。
  • 大山裡的「兄弟連」
    今年57歲的他,已經在大山裡度過了35年,他對待工作責任心強,一絲不苟,嚴格按章作業。三十四年的鐵路生涯裡,把工作經營得平平穩穩。他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大山,也從大山的深沉、樸實和厚重裡汲取營養,滋養了自己的文藝涵養,書畫、音樂,讓年過半百的他樂在其中。
  • 寒冬裡,一雙棉手套將溫暖傳遞
    「朱師傅你看,我還戴著那天你送給我的手套,暖和多了,太感謝了!」近日,在中國石化寧波鎮海城關加油站,外賣員蘇師傅路過油站特地停下來跟加油員朱劍波打招呼。「你太客氣了,一副手套而已,不費事。你這風裡來雨裡去的,要注意保暖啊!快去送單吧,別耽誤了時間。」 朱劍波關切地回應到。
  • 畢節威寧:搬出大山 幸福敲門
    搬出大山 幸福敲門——貴州省威寧自治縣新增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第二次分房見聞6月12日,惠風和暢。祿會芬和孫子孫女等候分房「我家的子女去打工了,昨天我本來在親戚家過夜,接到分房通知,我今天早上五點過就帶著孫子孫女乘坐政府派送的大巴車來威寧縣城分房,我家有七口人,可以分到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非常高興!」祿會芬語言裡掩飾不住喜悅之情。
  • 郭新梅:我是英語大山裡的護林員
    她最喜歡對學生說的話是『你不用怕,一切交給我』。她把英語比喻成一座叢林密布的大山,而自己則是森林護林員,熟悉山中的每一顆樹、每一塊石頭、每一條或明或暗的路。她自己也曾數次摔倒、走進死胡同,最終才知道哪條路可以穩穩噹噹走到終點。她披荊斬棘,為的是學生一路平坦。
  • 畢節「劉老報頭」,您一路走好!
    早在我參加工作的1985年,劉老師已任《畢節報》社領導,並且還是當時畢節地區新聞界的兩個副高職稱的擁有者之一(另外一位為當時的畢節地區電視新聞採編室主任肖嶺梅老師)。我參加工作幾年之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得以經常與劉老師一同參與了對前來畢節視察指導工作的胡錦濤、費孝通、李沛瑤、錢偉長、王兆國、何魯麗、周鐵農、劉延東等10餘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採訪,並幾乎包攬了那幾年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來畢節考察指導工作的新聞報導工作;當時畢節地區的一些重大新聞的採訪任務,也是我與他參與完成。
  • 玩具反鬥城踐行「R能量傳遞愛」公益承諾,捐建河北、河南兩所幼兒園
    亞洲市場知名的玩具、遊戲、休閒娛樂設施及益智類產品零售商-- 玩具反鬥城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通過「R能量傳遞愛R Love Kids」項目持續助力兒童教育,在河北和河南捐建的兩所幼兒園於12月落成,為當地逾260名孩子改造升級了急需的學校設施和學習資源,並贈送了裝載著學習用品的愛心書包。
  • 貴州畢節,為何特別?——山川奇偉,風月無邊
    近年來,曾經偏遠閉塞的畢節逐漸褪去朦朧的面紗,將其驚豔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那麼,就請滑動你的手指來看看這個大山深處的小城,究竟有何特別然而,在這短短一兩個月裡,杜鵑花盡情綻放除了春秋兩季這兩片巨型花海,在其他季節其他地方,畢節一樣是繁花似錦早春,大方縣普底鄉永興村梅花園裡,花開正盛
  • 畢節:「千裡窮山」變成「脫貧靠山」
    11月13日一大早,迎著初冬的陽光,謝飛和往常一樣,習慣性地到自家的果園裡去「轉一圈」。「蘋果差不多都摘完了,但每天還是要來看看,順手拔點雜草,管護一下果樹,心裡才踏實。」這是畢節堅持綠色發展,努力把「千裡窮山」打造成「脫貧靠山」生動實踐的一個縮影。畢節屬於喀斯特地貌,生態脆弱,石漠化嚴重,曾是典型的「越墾越窮」惡性循環地區。既然「搬不動」巍巍大山,那還得「靠山吃山」。1988年,承載著歷史使命的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