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 | 書寫家國情懷,如何追求新意?

2020-12-14 金羊網

堂上作文 | 書寫家國情懷,如何追求新意?

  作者:堂上作文  2020-05-31

愛國主題書寫,尋找新意辦法有二:一是從自己內心的感受去深入地發現;二是選取新角度、新材料,以此更加有力地證明主題

【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一位加油站工作人員說:我工資不高,但我勤儉持家,孝順長輩,呵護小孩,我們小家過得幸福美滿。這談不上對祖國有多大貢獻,但是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熱愛祖國,就像熱愛我們的母親一樣。

材料二:

1937年7月28日,南開大學、南開中學遭日軍轟炸,正在江西某空軍基地緊張備戰的張錫祜得知消息後,給父親張伯苓(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寫信道:「去年十月間大人於四川致兒之手諭,其中有引《孝經》句『陣中無勇非孝也』,望大人讀此之後不以兒之生死為念!」

12天後,張錫祜以身殉國。得知噩耗,張伯苓怔了許久後說:「吾早以此子許國,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復何慟為!」

上述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發言稿用於班會上交流。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學生作文1】

《愛國要腳踏實地》

□ 謝梓祺 華師附中高三(5)班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愛國要腳踏實地》。

任何一個時代,愛國都是永遠不變的主旋律。國盛才有家興,國家的命運關係著每個國民的命運,國家的強盛更需要每個國民的付出與奉獻。前有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後有我等後輩盡力付出,祖國才能強盛不衰。

為國獻身是一種高尚行為。1937年,張錫祜在與日軍作戰中以身殉國,生前以「陣中無勇非孝也」告慰家父;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國家安全與未來發展,無數科學家甘願放棄國外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回國默默奉獻大半生;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支援隊伍義無反顧地趕赴疫區,不顧個人安危,爭分奪秒地與死神抗爭……正是人民的捨身為國,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正是這種精神力量,推動著國家與民族的崛起。

在平凡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國家的愛。正如一位加油站工作人員所說:「我雖然工資不高,但能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家庭和諧美滿。這也是為國作貢獻。」愛崗敬業,在各個崗位上忠於職守,發揮自己的作用;家庭和睦,為社會增添一份安定美滿。

這些不都是一種愛國表現嗎?哪怕是更小的一些行為:不破壞公物、不亂扔垃圾、不擾亂公共秩序……亦是在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不分大小,愛國貴在行動。愛國不是隨口喊喊的空話。如果一個人整日將愛國掛在嘴邊,卻無視社會秩序,肆意妄為,這不是愛國;如果一個人嘴上說著要為國家做貢獻,卻終日無所事事,不思進取,這也不是愛國。愛國需要腳踏實地,不只是停留於口頭的一句空話。

同學們,我們即將踏入社會,即將投身於各行各業。無論如何,我們的一顆赤誠愛國之心不可少,腳踏實地做事情的意識不能少,在國家危難之時,我們勇於挺身而出的擔當與勇氣更不能少。我們要既甘於平凡為業,又敢於為國獻身,國家與民族才能越來越好。

讓我們為了祖國,一起奮鬥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準確把握了材料的核心話題「愛國」,並據此立意,通篇圍繞「愛國不分大小,愛國重在行動」中心論點展開。

本文層次分明。引用材料二中張錫祜的事跡以論述愛國之宏大,引用材料一中加油站工人的言行以論述愛國之平凡,從而完成「愛國不分大小」觀點的闡述。接著作者由「小大之辨」提煉出「愛國重在行動」,有感而發,使立論得以升華,見解獨到,體現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行文結合材料緊密,關聯現實恰切,在新冠肺炎疫情備受關注的語境下,將之引入文章,以「愛國」之精神為「抗疫戰士」加冕,顯得自然真誠,同時也增強了文章的時效性。

(華南師大附中教師 蓋英俊)

【非師點評】

作文立意明確,分析清晰,呈現了愛國的兩個層次。作為一篇演講稿,還有幾分氣勢,基本是合格的。但我覺得還是缺少了一點個人體驗的感人元素。

聯想到清代詩人袁枚的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春天和煦的陽光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苔蘚仍舊長出綠意來。苔花雖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貴的牡丹一樣熱烈綻放。

假如這篇作文可以換一個角度,先從平凡人物愛國談起,若米粒苔花平常,卻也擁有愛國奉獻之心,一旦報國機會降臨,凡人亦成英雄,能牡丹花般怒放。若以此角度,結合個人感受,感染力會加倍,主題也會深化。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財經大學教授 江冰)

【學生作文2】

《建和諧之家,報強盛之國》

□ 汪子越 華師附中高三(6)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建和諧之家,報強盛之國》。

習總書記曾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期,我們要更好地愛國,更要處理好家與國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建小家以築大國;在需要時舍小家以報大國。

首先,我們建設好自己和諧美滿的家庭,就是在報效祖國。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家庭的良好氛圍,不僅能促使我們有更強的動力去工作、學習,去建設祖國,更能以清風正氣共建和諧社會。

遠有楊家將滿門忠烈,鼓舞了多少兒郎赴身沙場;後有梁啓超等在文壇與學界引領新風。現在國家每年評選「模範家庭」並予以表彰,也正是要藉助良好家風的模範作用,激發人們愛家愛國的情懷。

同學們,我們有幸生在和平年代,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表達報國之心。以家庭為起點,將和諧之風與愛國之心由家輻射至社會,亦是「有一分光發一分熱」,亦是「為祖國凝聚每一分力量」。

當然,在祖國需要之時,我們也要勇於站出來。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黃旭華投身核潛艇事業30餘年,忍受著家人的不解,捨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歡愉,只為祖國建設的需要。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正值春節假期,多少醫務人員,儘管家有父母兒女牽掛,仍義無反顧地站到工作崗位上。不少醫生護士都是在醫院工作中度過整個春節假期的。愛家固然是人之常情,但須知「有國才有家」。我們保衛了祖國繁榮昌盛,小家才能得以興旺。

同學們,古人云「忠孝難兩全」,百餘年前,張錫祜以身殉國,看似盡忠而未盡孝,但正如他所引《孝經》中的「陣中無勇非孝也」,他遵照了父親的教誨,為國英勇獻身,亦是不負小家。而我們在平日裡樂於家庭建設,並非不愛國;國家需要時,我們暫舍小家,以身許國,也並非不愛家。

同學們,我們風華正茂,正當拿出青年的擔當,「受光於庭戶照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建設好和諧的小家,亦要守護好祖國的熱土。新時代的青年當以此自勉!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準確捕捉到了材料的核心話題「愛國」,並能進一步審讀材料,找到兩則材料的關聯點「家與國」。據此立意,確定中心論點為「建和諧之家,報強盛之國」。

通俗表達就是既要愛家也要愛國,一切因需而為。

文章層次清晰,圍繞中心論點,依次論述了愛家本身就是愛國、愛家卻不囿於家、國家需要便「舍小家為大家」、愛國與愛家的辯證關係等內容,整體思維縝密,體現出較強的邏輯性。

家與國的關係是個寬泛命題,一不留神可能寫出題意之外。作者準確地將之鎖定在「愛國」話題之下,因此論述內容與材料內涵若合一契。文章多用短句,語言凝練,引用名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不足之處是對第一則材料未加引用,雖然內容暗合,但作為材料作文而言,也須引以為戒。

(華南師大附中教師 蓋英俊)

【非師點評】

此作文是一篇發言稿,開場就以「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定調。應該說,文章層次清楚,主題立意明確,可謂一篇合格的發言稿。但是愛國的主題書寫千遍萬遍,如何寫出新意?這才應是為文者應當追求的更高目標。文章引用的材料除了複述命題作文提供以及媒體宣傳外的材料,缺少個人的發現與尋找。

在我看來,尋找新意辦法有二:一是從自己內心的感受去深入地發現;二是選取新角度、新材料,以此更加有力地證明主題。倘若做到這兩點,作文自然有新意油然而生,也才能成為真正出類拔萃的好作文。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財經大學教授 江冰)

來源 | 金羊網
編輯 | 那拉

編輯: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這樣一個熱點人物,必然會應用到作文裡,那麼該如何應用他呢? 作為高考作文材料,鍾南山是一個非常典型且豐滿的人物,他逆行抗疫,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積極有為,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幾乎可以適用於大部分高考作文題。對於這樣的「圓形」人物形象,考生若能按照上述三種方法進行用材,就有可能寫出優質的高考作文。
  • 中考語文,備考2020,作文看似可以自由發揮,其實高分自有定數
    從教20年,期間多次批閱中考作文,感覺就是這樣的,中等以上的作文非常常見,但是真正好的作文則非常罕見,哪怕是印在了滿分作文選裡,有許多高分作文也真稱不上是好作文。作文的命題,看起來開放度是非常高的,我們2019年北京市的中考作文題目為例:自由度看起來頗高,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半命題作文,一個是限定了範圍的全命題作文,雖然在命題的形式上有所不同,文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甚至引導大家關注的領域也不一樣。但是在不同的背後,卻能讀出一致性、那就是貼近生活,書寫家國情懷。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高考作文怎麼變?更強調家國情懷
    兩位長期研究高考作文的專家表示,從近幾年全國卷的特點看,在高考總分中佔比很高的作文題,江蘇卷的和全國卷的命題特點還是有一定區別。     南京市拔尖人才、南京市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帶頭人洪劬頡老師認為,始終緊扣偉大時代中偉大的人們,彰顯時代精神,厚植家國情懷是全國卷的顯著特點。
  • 新課堂網校提醒:2020最不可忽視的高考作文主題——家國情懷
    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高考會發現,愛國主題同樣是高考青睞的作文主題。新課堂網校專家老師在預測今年高考的作文主題時,認為首選家國情懷類,也就是愛國類主題。這類主題常寫常新,可以聯繫現實中發生的一些新聞熱點來分析或者將其當作素材。
  • 2020年疫情作文熱點話題:家國情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疫情作文熱點話題:家國情懷,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遠離危險是人的本能。然而,為了阻擊病魔,白衣天使與家逆行,堅守崗位、踐行職責;鐵路工作人員寫下「請戰書」,立下「疫情面前,我們就是堅固防線」的壯言;還有前後方那些忙碌的身影,或是父子、或是兄妹、或是夫妻,疫情發生後,奮不顧身投入工作崗位……「最美逆行者」的選擇源自責任與擔當,他們用現實的抉擇告訴大家,何為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
  • 高考作文衝刺寫作指導:時評類作文技巧(立德樹人、家國情懷)
    時政作文的命題特點從作文題目的命設上看,時政作文聚焦於社會熱點或家國變遷,內容愈漸豐富多彩,命題形式也愈漸成熟多元。所以考生在寫作時政作文過程中,除了追求語言的純淨典雅,還應跨越古今,從語文的源頭與上遊借得「活水」,藉助經典詩文、歷史故事、傳統民俗、文化理念、民族審美等文學性素材,或巧妙地與論點相匹配,強化論證力度,增強厚重感;或詩意地闡釋現實論據,增加認知深度;或用以導入、總結,強化作文的文學性。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化積澱,並且能夠發現古今聯繫,巧妙利用,不然便會流於生硬的「掉書袋」。
  • 「題中人」如何抒寫家國情懷
    昨天上午,語文開考後,考點外陪考的家長們就猜測起今年的作文題目,不管認為會考還是不會考,「疫情」都是家長們討論過程中繞不過的話題。隨著考生陸續走出考場,今年山東的語文作文題目正式揭曉,山東今年採用的是全國卷的新高考Ⅰ卷,作文給出了一段材料,要求考生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這也是今年全國全部11道高考作文題目中唯一與疫情相關的作文試題。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①在高三(1)班「觸摸鄉村與青年擔當」主題班會上的一篇演講稿。②給成功應聘大學生村幹部的學長姚自強的一封信。③參與「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主題寫作筆會的一篇隨筆。該作文題由材料、寫作任務、寫作要求三部分組成。材料屬於言論型材料,它摘自一位基層扶貧幹部的心得文章材料摘自原文中末尾兩段。前者談論自己扶貧工作積澱的「泥土味道」,深入群眾,與老百姓密切聯繫,讓他形成老百姓的思維方式,成為他們的貼心人;同時鍛鍊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學會了堅忍,從容,收穫了家國情懷。
  • 高考作文難嗎?專家說這麼答(一句都不捨得刪)
    全國Ⅱ卷:家國情懷嚴寅賢:全國Ⅱ卷作文題凸顯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其挑戰有二:一是考生須對不同時期的中國近現代史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否則難以駕馭全文寫作;二是考生要以當事人的身份,要有源於心底的家國情懷,真心寫出對國家、社會、民族和歷史的熱愛、希望與憧憬等等,否則很可能行文流於空乏。其實,這對中學語文教育的警示作用也十分鮮明。
  • 西南大學教授點評今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 展示中國青年力量
    7日上午,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董小玉應上遊新聞·重慶晨報邀請,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了點評。董教授認為,2020年全國Ⅱ卷高考語文作文題再次出現了「演講稿」寫作。演講稿寫作在2019年全國Ⅰ卷和全國Ⅱ卷均有涉及,也是目前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的明顯趨勢之一。
  • 郝鶯歌的母校,開學第一課講的是「家國情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同增 通訊員 王德勝 王玲玲9月8日早上7時許,在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的開學典禮上,伴隨著指揮員的口令,英姿颯爽的國旗護衛隊隊員邁著鏗鏘的步伐,護送著鮮豔的五星紅旗來到國旗臺下。國旗下,三全學院黨委書記楊捷把疫情當教材,為現場師生上了「家國情懷」為主題的思政課。作為一所醫學類高校,三全學院為啥要在國旗下為學生講以愛國為主題的思政課?據了解,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非常注重學生愛國精神、家國情懷的培育。
  • 2020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胸懷使命擔當書寫青春答卷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更加體現出廣大青年的高度期許和親切關懷。
  • 堂上作文|相隔百年兩鞠躬引發的別樣之思
    2020年廣州市高三語文線上統一測試作文題【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師生延期返校。請以該班同學身份,在這堂課後寫一篇文章,向公眾號投稿,談談自己的認識與思考。要求:結合材料,貼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符合文化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先天下之憂而憂——論家國情懷的現代意義
    ……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 語文很有趣:換個角度讀經典,將辛棄疾的家國情懷寫進高考作文
    01豪放稼軒詞如果要論高考作文最熱的主題,「家國情懷」必然是當之無愧的。我了解到很多小夥伴都在這個主題上大量地積累素材,以備高考作文寫作的不時之需。在這篇文章裡,我就從全新的角度,來給考生解剖一篇經典課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並用它來完成「家國情懷」系列典型素材的整理。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的「家國情懷」
    ——《我愛這片土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國家》中國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維和和生活方式——「家國情懷」,包括「舍己為家」和「保家衛國」這種「家國同構」的社會傳統,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把個人追求與社會目標統一起來的儒家信念。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若果真如此,佛家和道家自無家國情懷可言。但儒、道、佛三家的家國情懷其實是各有千秋,而在價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一儒家的家國情懷基於先秦儒家提出的「三綱領八條目」。基於「三綱領八條目」這個根本理念的家國情懷,被後世儒家不斷發揚。儒家思想在我國歷史上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其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抱負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濡染、浸潤著歷代炎黃子孫,對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形成和發揚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鋼子榮獲中國慈善榜「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
    本文轉自【新浪公益】;2020年6月16日,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在北京發布(線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善行團公益基金創始人鋼子榮獲「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這也是本屆中國慈善榜唯一獲得該榮譽的慈善家。
  • 家國情懷-鳴穿古今的名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原創」
    家國情懷------鳴穿古今的名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要想真正地體會這句詩的作者深意和情感,還必須全方位了解述說一番,大家交流碰撞,共同探尋為盼。有人在《三國演義》裡讀到了謀略,有人讀到了兵法,有人看到了英雄豪邁,有人看到了兄弟情誼,而我想重點提的是那份深厚的家國情懷。毛宗崗為什麼把這首《臨江仙》加入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作為卷首詞,而且還得到了後世的普遍讚譽,正是因為它所表達的主旨與《三國演義》高度契合,完善無缺。甚至很多讀者都以為是羅貫中所作,《三國演義》原本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