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元塊錢,就能自制一杯餡料滿滿的奶茶,你心動嗎?
或許,你認為這是一家沒什麼名氣的「三無小店」裡推出的產品,但事實上,推出這款產品的是海底撈!
1月初,海底撈在武漢武昌區的楚河漢街店開業了,從這家店門口大擺的宣傳架可以看到,海底撈這次宣傳的並不是火鍋,而是「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同時,9.9元的價格也是足夠勁爆。
一直以「以貴為美」的海底撈,畫風怎麼突變了?
海底撈進軍奶茶界,開的還是「十元店」
據了解,海底撈楚河漢街店門店有兩層,五樓為用餐區,一樓的接待區裡,直接設置了奶茶檔口——「制茶樂園」,也就是他們宣傳的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
據用過餐的人介紹,海底撈奶茶的茶底口味有四種,分別是嗨派奶茶、嗨派奶綠、蜜桃果茶、葡萄果茶,可供選擇的配料也只有四種,為脆啵啵、燒仙草、椰果、珍珠,在小料區還有自助添加的豆乳粉、葡萄乾等小料,在牆上,也貼有奶茶的製作方法,客戶可以根據步驟來操作,顧客也可以自主選擇熱飲、冷飲,最後還能再加一層芝士奶蓋。
要從奶茶店的角度來看,價格是很親民,但是種類比較少,「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產品配置上未免有些寒酸。
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等位的時候點一杯可以消磨時間,或者是對奶茶要求不高的,這種自助奶茶基本可以滿足需求,而且價格喜人,因此,大多數消費者對此表示滿意。
不過,海底撈究竟是想跨界做茶飲,還是說奶茶「DIY」只是門店配套服務中的一種,目前還不好說。
但這樣的價格和方式,消費者是愛了。
海底撈開啟降價自救之路
其實,海底撈奶茶這麼便宜,可以說是海底撈正在用低價贏得消費者喜歡。而這樣的做法並非頭一次,早在19年10月,海底撈就開始做「平價副業」了。
當時,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十八汆」的麵館,店面不大,裝修風格也很「日式」,餐位主要以一人坐為主,餐桌上設有隱私擋風,同時還有插座以供充電,看上去有日本拉麵館的既視感,麵食種類不多,包含京城茄子打滷面、番茄雞蛋打滷面、炸醬麵等經典菜式,最主要是價格實在,店內菜單顯示,面價最低9.9元,最高15元。
正是價格比較親民,加上環境、海底撈等招牌因素在內,在大眾點評上,十八汆麵館的標籤為「北京粉麵館熱門館第1名」。
嘗到了低價帶來的甜頭,海底撈在去年10月份又推出了兩個新的快餐品牌:「飯飯林」和「秦小賢」。前者主營川味蓋澆飯,後者以陝西風味小吃為主,從店面菜單來看,價格都是以平價為主。
隨後,在今年1月,海底撈又向奶茶界進軍了,走的依然是平價路線。
海底撈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一方面,是因為虧損巨大,海底撈希望借多元發展縮窄虧損。據了解,海底撈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首次出現降幅,虧損高達9.6億元,疫情影響門店關閉是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疫情過後,海底撈漲價可是被消費者罵上熱搜,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原來半份11元的海帶,漲價後成為整份28元,過去26元一盤的小酥肉漲到了44元,漲價瞬間引起全民抵制,也將海底撈罵上熱搜。因此,海底撈趕緊出來道歉,同時將價格下調,但是漲價帶來了負面影響,消費者抵制情緒上來了。
或許是為了改變「高高在上」的印象,同時也為了重獲消費者喜歡,海底撈才打出了一眾平價牌吧。
目前來看,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錯,海底撈營收回本或指日可待。還是那句話,要想贏得消費者喜歡,要多花心思替消費者考慮,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