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千龍網」
前不久的塑料片風波還未完全平息,海底撈最近又因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被推上風口浪尖。#海底撈一門店筷子檢出大腸桿菌#、#海底撈回應門店筷子檢出大腸菌群#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海底撈頻頻被曝光,屢屢道歉。
從海底撈北京的主要門店觀察,似乎依然門庭若市。企業生意興隆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海底撈應該用怎樣的管理和服務力度來回報支持你的消費者,值得探討。
問題門店已整改 正在營業
近日,#海底撈一門店筷子檢出大腸桿菌#、#海底撈回應門店筷子檢出大腸菌群#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隨著事件愈演愈烈,海底撈不斷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官網
據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近日通報,海底撈旗下一家門店所用筷子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而根據規定,這一項目的標準值為「不得檢出」。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介紹,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餐飲具中的大腸菌群超標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汙染,如果使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餐具,會引起腹瀉、腸胃感染等。
7月29日,海底撈方面做出回應,稱基本判定是筷子儲存過程中導致,對問題門店將直接處罰店經理,目前,門店已整改,正在營業。
然而道歉並沒有平息洶湧而來的輿論,有網友直言海底撈重營銷,輕產品,作秀問題太嚴重,更有大批網友紛紛爆出在海底撈吃完拉肚子,強烈提議提倡整頓海底撈。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官網
記者援引網友評論稱,「屢教不改,要加重處罰,餐飲衛生真的很重要,不可大意」、「海底撈作秀問題太嚴重,遲早出事」、「海底撈負面新聞一個月能看見4次」、「除了服務好也沒啥了」、「疫情後去吃海底撈,味道不如以前」、「服務再好,食物質量不達標,也是完完」、「吃完就拉肚子,」......
另據了解,2020年1-7月,各地相關職能部門共對海底撈全國19家門店的餐具筷子進行抽檢,18家合格(除杭州富春新天地店檢測不合格)。在回應中,海底撈還表示,其從2019年7月開始,已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的引入,啟動了餐具清潔項目。「目前引入新技術設備筷子清洗機,通過驗證消毒效果良好,已啟動推廣計劃,力求系統性解決問題」,海底撈稱「公司將繼續優化餐具清潔設備」。
你能接受頻繁道歉的海底撈嗎?
自從進入2020年以來,這已經是海底撈底三次道歉了。
年初,隨著全國各地的海底撈門店陸續復工營業,有北京的消費者反映,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一片土豆1.5元,米飯7塊錢一碗,引來議論紛紛。4月10日下午,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同時,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就在近期,海底撈又曾因「烏雞卷」事件備受關注。
據媒體報導,7月12日,有兩位消費者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期間在門店提供的烏雞卷中吃出了硬質塑料片。海底撈工作人員隨後將剩餘烏雞卷撤走回收,並提出本單免單並賠償500元火鍋券的處理方案,但消費者拒絕該方案。報導還提到,上述消費者當天下午出現胃部痙攣和便血,醫生建議其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就醫記錄稱無法確定病因是否與飲食有關。
20日深夜,海底撈方面回應稱,已確定事件是因為在工廠罐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海底撈表示:「消費者在海底撈餐廳遇到的任何產品問題,我們都負有全部的責任。」海底撈稱,會配合檢查,承擔經濟和法律上的相應責任。此外,會深刻反省管理上的疏漏,嚴格加強內部的生產流程規範和核查力度。
而在此事件過去僅僅一周多的時間,海底撈又被爆出使用的1批次筷子檢出大腸菌群。
另外,早在2017年4月,海底撈深圳寶安海雅繽紛城店就曾因冰箱內生熟食混放、冰庫內表示不清等問題遭監管部門責令整改。
同年8月,海底撈在北京的兩家分店也被曝出門店後廚存在「老鼠爬進裝食物柜子」、「清理地面和牆壁的掃帚、抹布與餐具一同清洗」、「火鍋漏勺用於掏下水道垃圾」等衛生問題。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涉及海底撈火鍋的投訴量已達164起,其中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約數10起。
北京昌平海底撈華聯門店依然火爆 就餐等位2小時
8月1日下午,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到海底撈就餐,雖然是晚市,但就餐仍需排隊。千龍網發
8月1日下午,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到海底撈就餐,下午14點55分,記者用手機預約了海底撈華聯門店5人的中桌號,17點到達門店等候區。此時,已經有約20桌左右人在等待就餐,店內等候人數就達到了50人左右。雖然是晚市,但就餐仍需排隊。記者5人被安排在就餐區等候近2個小時,在19點15分入座點單就餐。
鄰桌的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自己也看到了海底撈的新聞,「這是個別現象,不影響用餐。」
該店工作人員正面回答「客流量沒有下降」,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基本在飯點高峰期都需要排位;如果要排號晚餐,最早可以在15:30前到店取號或者電話預訂;晚高峰17:00-20:00基本上都需要排位兩小時。
同日,記者還分別諮詢了海底撈龍旗店和北苑店,均被告知正常營業,正常的晚餐就餐尖峰時間,仍需要拿號排隊等待。
海底撈該拿什麼留住消費者?
說起海底撈,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服務,海底撈的優質服務幾乎覆蓋消費者就餐過程中的所有場景:
在排隊等位期間,服務員會為客人送上小食與飲品,並提供美甲、擦鞋等服務;
用餐前,服務員會給客人送上專門的手機真空袋包裝,並主動為長發的女顧客提供橡皮筋;
用餐時,服務員會幫忙剝蝦、主動拿水果,抻面師傅還會邊跳舞、邊抻面,把麵條甩到你眼前。
用餐後,會送上口香糖、薄荷糖,還有小哥給你主動拉門、按電梯。
也正是憑著這些遠超消費者預期的優質服務,海底撈得以在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火鍋行業中脫穎而出。
但如何在規模「滾雪球」的同時,保障好品質和服務,是所有連鎖網紅餐飲品牌面臨的難題。
顯然,疾馳向前的海底撈顯得有點迷失了,頻發的食品安全衛生事故表明,海底撈品質和服務已經開始跟不上門店擴張的速度。
除此之外,媒體援引業內專家的話說,產品是品牌營銷的第一要素,也是品牌營銷的核心,再打動人心的營銷,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實力相匹配,一切都是徒勞。「對於海底撈來說,必須重視產品(食品安全)問題,在產品上下功夫,才能重新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並留住消費者,在市場上上長久立足。」
撰文:劉美君
來源:千龍網
部分資料:新京報、北京商報、黑龍江日報等
傳播北京|報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