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曝光屢屢道歉:海底撈該怎樣回報你的消費者

2020-12-14 千龍網

點藍色字關注「千龍網」

前不久的塑料片風波還未完全平息,海底撈最近又因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被推上風口浪尖。#海底撈一門店筷子檢出大腸桿菌#、#海底撈回應門店筷子檢出大腸菌群#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海底撈頻頻被曝光,屢屢道歉。

從海底撈北京的主要門店觀察,似乎依然門庭若市。企業生意興隆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海底撈應該用怎樣的管理和服務力度來回報支持你的消費者,值得探討。

問題門店已整改 正在營業

近日,#海底撈一門店筷子檢出大腸桿菌#、#海底撈回應門店筷子檢出大腸菌群#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隨著事件愈演愈烈,海底撈不斷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官網

據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近日通報,海底撈旗下一家門店所用筷子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而根據規定,這一項目的標準值為「不得檢出」。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介紹,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餐飲具中的大腸菌群超標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汙染,如果使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餐具,會引起腹瀉、腸胃感染等。

7月29日,海底撈方面做出回應,稱基本判定是筷子儲存過程中導致,對問題門店將直接處罰店經理,目前,門店已整改,正在營業。

然而道歉並沒有平息洶湧而來的輿論,有網友直言海底撈重營銷,輕產品,作秀問題太嚴重,更有大批網友紛紛爆出在海底撈吃完拉肚子,強烈提議提倡整頓海底撈。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官網

記者援引網友評論稱,「屢教不改,要加重處罰,餐飲衛生真的很重要,不可大意」、「海底撈作秀問題太嚴重,遲早出事」、「海底撈負面新聞一個月能看見4次」、「除了服務好也沒啥了」、「疫情後去吃海底撈,味道不如以前」、「服務再好,食物質量不達標,也是完完」、「吃完就拉肚子,」......

另據了解,2020年1-7月,各地相關職能部門共對海底撈全國19家門店的餐具筷子進行抽檢,18家合格(除杭州富春新天地店檢測不合格)。在回應中,海底撈還表示,其從2019年7月開始,已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的引入,啟動了餐具清潔項目。「目前引入新技術設備筷子清洗機,通過驗證消毒效果良好,已啟動推廣計劃,力求系統性解決問題」,海底撈稱「公司將繼續優化餐具清潔設備」。

你能接受頻繁道歉的海底撈嗎?

自從進入2020年以來,這已經是海底撈底三次道歉了。

年初,隨著全國各地的海底撈門店陸續復工營業,有北京的消費者反映,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一片土豆1.5元,米飯7塊錢一碗,引來議論紛紛。4月10日下午,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同時,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就在近期,海底撈又曾因「烏雞卷」事件備受關注。

據媒體報導,7月12日,有兩位消費者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期間在門店提供的烏雞卷中吃出了硬質塑料片。海底撈工作人員隨後將剩餘烏雞卷撤走回收,並提出本單免單並賠償500元火鍋券的處理方案,但消費者拒絕該方案。報導還提到,上述消費者當天下午出現胃部痙攣和便血,醫生建議其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就醫記錄稱無法確定病因是否與飲食有關。

20日深夜,海底撈方面回應稱,已確定事件是因為在工廠罐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海底撈表示:「消費者在海底撈餐廳遇到的任何產品問題,我們都負有全部的責任。」海底撈稱,會配合檢查,承擔經濟和法律上的相應責任。此外,會深刻反省管理上的疏漏,嚴格加強內部的生產流程規範和核查力度。

而在此事件過去僅僅一周多的時間,海底撈又被爆出使用的1批次筷子檢出大腸菌群。

另外,早在2017年4月,海底撈深圳寶安海雅繽紛城店就曾因冰箱內生熟食混放、冰庫內表示不清等問題遭監管部門責令整改。

同年8月,海底撈在北京的兩家分店也被曝出門店後廚存在「老鼠爬進裝食物柜子」、「清理地面和牆壁的掃帚、抹布與餐具一同清洗」、「火鍋漏勺用於掏下水道垃圾」等衛生問題。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涉及海底撈火鍋的投訴量已達164起,其中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約數10起。

北京昌平海底撈華聯門店依然火爆 就餐等位2小時

8月1日下午,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到海底撈就餐,雖然是晚市,但就餐仍需排隊。千龍網發

8月1日下午,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到海底撈就餐,下午14點55分,記者用手機預約了海底撈華聯門店5人的中桌號,17點到達門店等候區。此時,已經有約20桌左右人在等待就餐,店內等候人數就達到了50人左右。雖然是晚市,但就餐仍需排隊。記者5人被安排在就餐區等候近2個小時,在19點15分入座點單就餐。

鄰桌的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自己也看到了海底撈的新聞,「這是個別現象,不影響用餐。」

該店工作人員正面回答「客流量沒有下降」,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基本在飯點高峰期都需要排位;如果要排號晚餐,最早可以在15:30前到店取號或者電話預訂;晚高峰17:00-20:00基本上都需要排位兩小時。

同日,記者還分別諮詢了海底撈龍旗店和北苑店,均被告知正常營業,正常的晚餐就餐尖峰時間,仍需要拿號排隊等待。

海底撈該拿什麼留住消費者?

說起海底撈,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服務,海底撈的優質服務幾乎覆蓋消費者就餐過程中的所有場景:

在排隊等位期間,服務員會為客人送上小食與飲品,並提供美甲、擦鞋等服務;

用餐前,服務員會給客人送上專門的手機真空袋包裝,並主動為長發的女顧客提供橡皮筋;

用餐時,服務員會幫忙剝蝦、主動拿水果,抻面師傅還會邊跳舞、邊抻面,把麵條甩到你眼前。

用餐後,會送上口香糖、薄荷糖,還有小哥給你主動拉門、按電梯。

也正是憑著這些遠超消費者預期的優質服務,海底撈得以在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火鍋行業中脫穎而出。

但如何在規模「滾雪球」的同時,保障好品質和服務,是所有連鎖網紅餐飲品牌面臨的難題。

顯然,疾馳向前的海底撈顯得有點迷失了,頻發的食品安全衛生事故表明,海底撈品質和服務已經開始跟不上門店擴張的速度。

除此之外,媒體援引業內專家的話說,產品是品牌營銷的第一要素,也是品牌營銷的核心,再打動人心的營銷,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實力相匹配,一切都是徒勞。「對於海底撈來說,必須重視產品(食品安全)問題,在產品上下功夫,才能重新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並留住消費者,在市場上上長久立足。」

撰文:劉美君

來源:千龍網

部分資料:新京報、北京商報、黑龍江日報等

傳播北京|報導北京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道歉的背後,到底是危機公關的營銷手段:實在高明……
    海底撈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全稱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圖片源於網絡往期事件回顧:2017年8月記者曝光海底撈圖片源於網絡在此事件曝光後不久就有來自各界評論:〔人民微評〕「打敗海底撈的不是漏勺,海底撈變成了下水道撈,這還是我們認識的海底撈嗎?從聲譽鵲起到聲名狼藉,往往只需要一次事故。
  • 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 價格恢復原先標準
    近兩日,海底撈、西貝、奈雪的茶、喜茶漲價相繼登上熱搜,引發熱議。有網友評論「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就先到了」。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並表示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業內人士指出,「海底撈們」漲價的背後,折射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巨大損失而急切經營的心理。既然客流量減少了,提高客單價,似乎成了餐飲企業的首要選擇。
  • 海底撈的這波福利讓消費者愛了
    不到10元塊錢,就能自制一杯餡料滿滿的奶茶,你心動嗎?或許,你認為這是一家沒什麼名氣的「三無小店」裡推出的產品,但事實上,推出這款產品的是海底撈!要從奶茶店的角度來看,價格是很親民,但是種類比較少,「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產品配置上未免有些寒酸。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等位的時候點一杯可以消磨時間,或者是對奶茶要求不高的,這種自助奶茶基本可以滿足需求,而且價格喜人,因此,大多數消費者對此表示滿意。不過,海底撈究竟是想跨界做茶飲,還是說奶茶「DIY」只是門店配套服務中的一種,目前還不好說。
  • 靠「自黑」賺年輕人的錢,海底撈的另類生意經
    「愛一個人就帶她去海底撈,恨一個人就帶她去海底撈過生日」。微博、抖音最近開始瘋狂吐槽海底撈,但仿佛你越吐槽,它曝光量越大。藉助「極致服務」這一亮點海底撈不斷圈粉,用貼心的服務在火鍋領域跑出了巨大市場,作為上市公司,為了滿足資本期待,海底撈使出了殺手鐧——營銷。
  • 海底撈花錢可插隊 這對消費者到底公平嗎?
    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薰陶,人們一般還是接受官方VIP機制的,不過,這些VIP服務都是商家來賺這個錢,但該怎麼看待海底撈如今遇到的這類「野生黃牛」呢?這個現象裡面承擔了損失的,是海底撈。在節假日的時候,願意花40元不排隊的人,意味著他們願意在海底撈的價格基礎上,再多支出這40元,這個錢本該海底撈賺的。
  • 海底撈從漲價至道歉,是黑心的賺錢術,還是企業的不容易
    海底撈漲價的消息近期引發消費者廣泛爭議。4月10日,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是公司的錯誤決策,向顧客致歉,並從即時起所有門店菜品恢復至疫情前標準。其實不想替商家算帳。我想談的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賣方和買方在營銷及公平理念上的對等。
  • 海底撈火鍋入駐漯河,直接開兩家店之外還有個大項目!
    4月10日下午,「海底撈火鍋」發布道歉聲明。聲明稱,自3月下旬上調部分菜品價格後陸續收到批評、反饋和建議。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為什麼要為漲價降價公開道歉呢?
  • 海底撈工作法《海底撈 經營的不是餐飲》
    餐飲圈子裡流行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火鍋,一種是海底撈火鍋,一種是其他火鍋;世界上有兩種服務,一種是海底撈服務,一種是其他服務。不得不說,海底撈現已依靠高質量的服務特色、傳統與現代兼具的文化理念、一流的管理模式,牢牢地佔據著消費者群體的首選目標,那麼其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 企業怎樣轉危為機,海底撈危機公關高在哪裡?
    2017年,海底撈被爆在北京勁松店、北京太陽宮店食品衛生安全事件,事件曝光後,海底撈「服務神話」形象瞬間崩塌,不少網友表示震驚失望的同時也表示「不會再去了」。事後,海底撈火速發布致歉信,成功逆轉輿情。這次「危機公關」更是被視為輿情處理典範。
  • 南京突擊檢查海底撈 曾有門店用自來水配製西瓜汁
    不過這次不是因為「神級」服務,而是北京媒體臥底發現,當地兩家門店後廚髒亂差:老鼠爬進食品櫃,用漏勺掏下水道,洗碗池裡洗簸箕……事發後,海底撈雖然快速反應並關閉了涉事門店,但食品安全問題依然觸動了公眾敏感的神經。近日,南京市食藥監局突擊檢查了南京海底撈門店。
  • 網絡售賣海底撈免排隊號?記者實測可插隊,海底撈回應
    近日,一則海底撈就餐可插隊的消息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在一網友公布的視頻中,他在淄博萬象匯海底撈就餐時,前面排了217桌,但在支付40元的費用後,前面等餐的桌數就從217桌變為1桌,輕鬆省去了排位時間。截至目前,該視頻播放量已破千萬,評論數過萬。
  • 海底撈第一,巴奴僅第四: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火鍋品牌榜發布
    日前,NCBD(餐寶典)發布了「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火鍋品牌排行榜TOP20」,海底撈、呷哺呷哺、小龍坎、巴奴、德莊、東來順、香天下、八合裏海記等20個品牌上榜。該榜單的「歡迎指數」指標,由消費者滿意度、網民關注度、媒體關注度、網絡情感以及行業專家綜合評分加權得出。
  • 辛巴燕窩事件後,羅永浩為直播售假道歉,帶貨主播犯的錯誰來承擔
    近日辛巴燕窩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根據他在直播間虛假宣傳帶貨的金額已經超過了200萬,很可能面臨15年的刑期,而帶貨達人羅永浩在直播間承認所售羊毛衫為假貨,向消費者真誠致歉,大網紅頻頻出事,直播帶貨到底是怎麼了?要是這樣發展下去,豈不是越來越糊了!
  • 海底撈二號人物:屢屢救火,曾被踢出局
    海底撈20多年曆程中,張勇是舵手,是海底撈麵向眾人的「A面」。在這之下,施永宏可算作海底撈的「B面」。他們一個雷厲風行,一個慈軟佛系;一個進,一個退。 「創業就像跳舞」,施永宏如此形容與張勇的合伙人關係,「難免會踩到腳,但是我們始終在調整步伐。」 一個事實是,離開了誰,海底撈都不會走到今天。
  • 海底撈式自救
    也就是說,過去一年裡,即便受到疫情影響,海底撈的門店仍在大幅擴張。門店增加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是很直接的。不妨回憶一下,早期吃海底撈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幾乎所有的人第一次都是衝著海底撈服務去的,跋山涉水、呼朋喚友地去海底撈,吃什麼並不重要,排隊有多久,服務有多好,有多少談資才最重要。
  • 那個做火鍋的海底撈出抱枕賣料理包了,不務正業的海底撈讓人害怕!
    從前的海底撈,只是個體貼暖心的火鍋店,沒想到,現在這個賣火鍋的,不止要攻佔你的胃,還學會了俘獲你的心。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絕大部分白領們租的房子都沒有專門的廚房,洗菜做飯非常麻煩,但是海底撈這種料理包很方便,所以配料都給你弄好了,你只需要加熱一下就可以,不需要自己買菜、洗菜、切菜,可以說是方便了很多人。
  • 好尷尬:「海底撈」把「河底撈」給告了!法院判決來了
    法院判決來了】海底撈又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海底撈不是為了道歉,而是為了告狀!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消息,針對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進行一審宣判: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後,原被告雙方均未上訴。(中國基金報)   海底撈又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海底撈不是為了道歉,而是為了告狀!
  • 海底撈悄悄漲價6% 麥當勞39元半價桶遭瘋搶 消費者買帳哪家?
    由於活動太過火爆,聞訊而來的消費者蜂擁而至,搶到麥當勞小程序崩盤,更有店家賣空了庫存直接閉店。而另一邊,卻有網友發現,近期各大餐飲企業漲價信息不斷,其中以海底撈、西貝漲價幅度尤甚。海底撈漲價整體幅度控制在6%熄火兩個多月後,北京地區多家海底撈門店開始恢復營業,復業第一天,多家門店都出現了排隊等位現象。與此同時,多位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且菜量變少。根據消費者定位,海底撈此次漲價涉及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
  • 第一次吃海底撈怎樣避免尷尬?學會這3點,服務員把你當黑卡會員
    近日有朋友私信問我,周末想去吃海底撈,第一次去,怎樣避免尷尬?如何裝成老司機?學會這3點,服務員把你當黑卡會員,教你3點成為最懂吃的內行人。那麼我們第一次吃海底撈,怎麼避免尷尬呢?教你3點,服務員就會以為你是黑卡會員,不敢套路你,對你的服務會更加熱情。
  • 海底撈又出事,一周前剛道過歉
    這次是因為一門店的筷子檢出大腸菌群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近日通報,海底撈旗下一家門店所用筷子檢出大腸菌群。而根據規定,這一項目的標準值為「不得檢出」。7月30日,海底撈就「一門店筷子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一事回應澎湃新聞:基本判定為筷子儲存過程中導致;目前已引入新技術,對抽檢不合格現象深表歉意,將加強自查。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本月海底撈第二次被曝光。7月12日,有兩位消費者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期間在門店提供的烏雞卷中吃出了硬質塑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