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宗達、王寧先生:「時」、「待」同源說

2021-02-28 章黃國學

《訓詁簡論》①第一版「訓詁的運用」一節中,曾談到《論語·陽貨》「時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時」是「待」字的假借。該書再版時,擬將「時」是「待」字的假借,改為「時」與「待」通用,或「時」與「待」同源。這篇文章想就這一點作些說明。

「時」在古代文獻中當「待」講的證明很多。如:

《周易·歸妹》「九四爻辭」:「歸妹愆期,遲歸有時。」虞翻曰:「震春、兌秋、坎冬、離夏,四時體正,故歸有時也。」王弼曰:「愆期遲歸,以待時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家大人曰:『時』當讀為『待』。經言歸妹愆期,遲歸有待。故傳申之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周易·雜卦傳》:「大畜時也,無妄災也。」韓注:「因時而畜,故能大也。」《經義述聞》:「卦彖多言時義,何獨於大畜而曰因時?此非經意也。『時』當讀為『待』……大畜待也者,天災將至,大畜積以待之也。」

王引之還引《易緯坤靈圖》和《乾元序制記》的敘述作為此說的參考。王氏父子對《周易》這兩條的解釋是正確的。除此之外,「時」與「待」的關係,還可以提出以下佐證:

《周易·蹇卦》「象傳」:「宜,待也。」張璠本「待」作「時」。

《禮記·月令》:「毋發令而待。」《呂氏春秋》作「無發令而幹時。」

《方言》:「萃、離,時也。」《廣雅》作「㱖(cuì)、離,待也。」

凡此種種,都可見「時」、「待」二字不但可以互訓,字也多通用。

但是,「時」與「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王氏父子認為它們是假借關係,這個說法比較含混。王氏父子的「假借」,實際上包含兩類情況,一類是同音借用字,即偶然同音之字的互借,故音同而義殊;另一類是同源通用字,即記錄同一語根派生詞的字互通,故音近而義通。這兩類情況是本質不同的兩種現象。王氏父子將它們混為一談是不妥的。「時」與「待」的情況屬後者,不屬前者。

「時」與「待」均從「寺」得聲,古韻都在「哈」部(段玉裁第一部)。「待」屬「定」紐,「時」屬「禪」紐。按古聲紐「照」系歸「端」系的規律,「禪」紐在上古音韻中恰可歸「定」紐,所以二字上古同音。從意義上看,《說文·二下·ㄔ部》:「待,竢也。」《十下·立部》:「竢,待也。」「竢」、「待」互訓,它們的基本詞義是「止」:

《爾雅·釋詁》:「止,待也。」又「止、待,逗也。」

《論語·微子》:「齊景公待孔子。」《史記·孔子世家》作「止孔子」。

《國語·魯語》:「其誰雲待之。」《說苑·正諫篇》作「其誰能止之」。

這些都可證明「待」與「止」同義。古代詞義中,空間與時間的概念是相通的。空間之止曰待,今普通話讀dāi。待的地方叫「址」—「址」即「止」的後出字。時間之止曰「時」。《說文·七上·日部》:「時,四時也。」四時就是一年之中四季停留的時段。今天「等待」的「待」普通話讀dài,也是等到某時的意思。「時」也與「處」相通:

《莊子·逍遙遊》:「猶時女也。」司馬彪注:「時女猶處女也。」

從「時」訓「處」也可看出時間、空間義相通。再從「時」的同源字看:

《說文·一下·艹部》:「蒔,更別種也。」

《方言》:「蒔,更也。」「蒔,立也。」

《廣雅·釋地》:「蒔,種也。」

《虞書》:「播時百穀。」(「時」即「蒔」)

這個「蒔」,是將育好的苗均勻地插在地,也就是移苗。苗待的地方叫「蒔」。

《說文·十三下·土部》:「塒,雞棲垣為塒。」

《詩經·王風·君子於役》:「雞棲於時。」

《釋文》:「本亦作塒。」

「塒」是雞夜晚待的地方。「蒔」與「塒」都是「時」的孳乳字,都與「待」義通。

由此可知,「時」與「待」不但字同聲旁,音同韻紐,而且義也相通,並且在古書上經常通用。它們不是偶然音同的同音借用字,而是音近義通的同源通用字。

 

注釋:①《訓詁簡論》,陸宗達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文選自《古漢語詞義答問》)

陸宗達(1905—1988),字穎明,浙江省慈谿人。192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文系。1926年起,追隨國學大師黃季剛先生,學習文字、聲韻、訓詁等傳統語言文字學。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預科、輔仁大學、中國大學、東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著有《訓詁簡論》《說文解字通論》《訓詁方法論》等。

王寧,1936年生,浙江海寧人,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資深教授。著有《說文解字與漢字學》《訓詁學原理》《訓詁與訓詁學》《漢字構形學導論》等,主編《漢字漢語基礎》《漢字學概要》《古代漢語》等。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馮可然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陸宗達:訓詁和文字、音韻的關係
    摘自陸宗達《訓詁簡論》 我們今天談到「訓詁」時,往往有兩個不同的涵義:一個是包含在古代注釋和訓詁專書中的文獻語言學的總稱。它的研究範圍還不甚明確:在內部,包括後來的文字、語言、詞彙、語法、修辭等,彼此並無分工;在外部,與文獻、校勘等學也未能劃清界限。
  • 經典推薦之《說文解字通論》:探尋千年古文字的奧妙
    年師從黃侃先生,登堂入室,學習文字、聲韻、訓詁等傳統語言文字學,其時已有極深的學術造詣。陸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訓詁學家。曾任上海暨南大學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預科講師、輔仁大學講師、中國大學講師、東北大學講師、民國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編委會委員等。陸宗達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音韻研究、訓詁學、《說文解字》 研究、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等方面。其中尤以訓詁學和《說文解字》研究成就最為顯著。
  • 中美協畫家王寧的山水國畫賞析
    藝術簡介:書畫家王寧,1965年生於山東省,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山水創研室副主任,中國藝術家聯合總會展覽部主任,張賢國畫工作室畫家,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中國職業書畫家。
  • 中國美協畫家王寧:造詣頗深,終創斐然成就!
    是山水畫家苦於思索的問題,早年的王寧先生坦言也曾經歷過這樣的一段歲月。畫技難以提升,形神難以兼備,氣韻難以呈現,思索萬千,亦難以解結。後常年行走於山川美景中,觀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以其求思,動其真情,感悟生命。同草木一樣,融入自然美景中,以超越自然表象的方式融入自然內涵,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 央視「國臉」王寧,為工作三年未見女兒一面,離職後常做噩夢
    在節目中,王寧還自曝妻子劉純燕是自己的初戀。女兒詢問王寧為何會看上媽媽,王寧說也許初戀時我們不懂什麼是愛情,劉純燕立馬追問王寧「你是不是後悔了?後悔也晚了」,兩人的互動看似相互嫌棄,言語和神態中透露的卻是滿滿的甜蜜和親暱。除了夫妻關係親密,劉純燕與公婆的關係也是很和諧。公公婆婆都對兒媳婦劉純燕非常滿意,直誇她很孝順。
  • Keep擇隊而站,王寧說他走到今日心有戚戚-虎嗅網
    見到王寧的時候,他非常不好意思的說自己胖了,這對一個運動健身應用的創始人而言,的確有些莫名尷尬。長久以來,王寧信奉的成長哲學,是「對標比自己快半步的人」,「比如你想知道高考之後的狀態,找一個大三或者大四的人聊,顯然不如找一個剛上大一的人聊,我在天使的時候,去見一些已經拿到B輪、C輪的創業者,總覺得他們講的東西很空,但這不是說他們講錯了,而是你和他的距離太遠,感知不到他所面臨的情況,到了我自己也拿到C輪之後,他們當時所說的,現在就都明白了。」
  • 專家:研製"通用規範漢字表"時曾想恢復幾個繁體字
    王寧師從我國著名語言學家陸宗達先生,是「漢字構形學」與「書寫漢字學」的首創者,在漢字標準化、規範化方面做出過突出貢獻,國務院2013年6月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就是她領銜研製的。年近80的她在日常教學科研之餘,特別關注著漢字和漢字文化的命運。王寧說自己對漢字和漢字文化感情很深,看不得歪曲、褻瀆漢字的現象。這既是專業使然,也與她的一段特殊的經歷有關。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潮流玩具零售王國是如何煉成的?
    泡泡瑪特的店員對此不解,那位大叔則說:「閒著沒事兒就在這待著。」當然,這位大叔一定是有故事的人,只是不足為外人道,他究竟在泡泡瑪特的那些「小娃娃」身上,寄託了什麼樣的情感。可能誰也想不到,一個成年人,居然需要玩具來撫慰內心。在泡泡瑪特,這樣的人還不少,有人還為此花費不菲。去年這些人有了聚在一起的機會。
  • 王寧努力分擔隊友壓力
    徵戰賽場多年,天津渤海銀行女排的副攻手王寧(上圖)不時要面對傷病帶來的困擾。如今每場比賽前,王寧都要在接受過手術治療的右肩上綁上厚厚的繃帶,但她在比賽中依然全情投入。作為隊內老隊員的她說:「既然教練安排我出場,我就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儘量幫隊友多分擔一些。」
  • 劉純燕王寧和朱時茂等友人聚會 劉純燕個人資料簡歷
    近日,有媒體拍到劉純燕和老公王寧一起同朱時茂等友人聚餐。照片中,劉純燕留著招牌髮型,狀態年輕。席間,她一直滿臉笑容,與朋友把酒言歡,飯畢,眾人走出來依舊熱聊不止,朱時茂還特別過來與劉純燕道別。  劉純燕1966年8月20日出生於北京市,雖年近54周歲,但在她的臉上依舊看不到歲月的痕跡。
  • 王寧與劉純燕:性格互補的夫妻,往往更容易獲得幸福
    在採訪中,王寧與劉純燕也透漏了他們在婚姻生活中相處的三個小細節,在這三個小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王寧與劉純燕日常相處時的甜蜜模式:01.婚姻幸福的秘訣就是性格互補,不較真。在採訪中,王寧坦言,他與劉純燕的三十一年婚姻中,雙方幾乎很少吵架,原因就是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瑣事時不較真。王寧說,他在家庭生活中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平時在家就是做做飯,而劉純燕則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
  • 口述創業史——為何是王寧?為何是泡泡瑪特?| 光華案例
    日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一弛教授、研究員王小龍撰寫的案例《口述創業史——為何是王寧?為何是泡泡瑪特?》正式入庫。本案例通過一手訪談,對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先生歷次創業經歷進行了整理。對其各個創業階段的決策環境、創業機會進行了還原。這便於理解和梳理泡泡瑪特10年發展道路上所經歷的各種可能性。同時本案例對潮玩市場、盲盒消費、用戶受眾等行業層面內容進行了簡要勾勒,便於讀者更加了解泡泡瑪特。
  • 作曲家王寧首創「搖滾交響」閃亮登場
    記者看到音樂會結束時,有很多聽眾要作曲家籤名合影,幾位聽眾特意找到作曲家王寧,談他們聽《古往今來》的感受時說:「音樂太令人激動和震撼了,寫到我們心裡了。後面兩個樂章非常新穎獨特,而且寫的就是我們的現實生活」。「聽到最後我都流淚了,到現在我都難以平靜」。「作品內涵豐富,內心觸動,久久不能平靜。作品既有返璞歸真的樸實無華,又有現代的個性獨具。贊!」。
  • 喻恩泰、王寧等追思饒平如:從未停止學習和對世界的好奇
    平如先生在老伴去世後,開始提筆學畫,創作手繪300幅,只為保留下與妻子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的婚姻記憶。4月10日,廣西師大出版社聯合饒爺爺家屬於舉辦「饒平如先生追思會」活動。特邀設計師朱贏椿、央視主持人王寧、演員喻恩泰、作家孔明珠等嘉賓,以及饒爺爺作品的編輯、讀者、媒體人等線上相聚,共同追憶饒老先生。
  • 王寧為什麼離開中央臺回歸家庭,看看他老婆是誰,你就知道了
    金龜子可以說陪伴了無數80、90後的童年時光,電視裡的她有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說起話來清脆悅耳,再加上活潑愛動,受到不少觀眾朋友的喜愛。但是提起主持人王寧,想到都是一張國字臉,再新聞聯播上的一絲不苟、認真嚴肅的播報,和金龜子對比起來可以說的上是一動一靜。誰也沒想到反差這麼大的兩個人會走在一起。
  • 王寧在福清市調研時強調:攻堅克難加壓奮進抓實重點工作 努力當好...
    福州新聞網3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覃作權/文 張人峰/攝)24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寧帶領有關市領導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福清市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城中村,檢查推動境外疫情輸入防控、企業復工復產、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龍江水系綜合治理和違建墳墓整治等工作,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 分享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零售潮人&創業新秀
    王寧把生意分成兩類,一類是圍棋生意,一類是象棋生意。他偏愛的傳統生意,有點像下圍棋,勝敗只是棋子多少的問題。相反,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更多的是下象棋,結局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只能有一個贏家。在李想成為很多「80後」心目中的創業明星時,王寧也曾經做過網際網路的創業夢。他做過一家我愛DIY網站,也嘗試過服裝電商,最後都因為做不下去而關掉。
  • 對話泡泡瑪特早期投資人周麗霞:王寧的誠實絕大多數創業者做不到
    周麗霞說。2016年1月,Sonny Angel版權方決定終止泡泡瑪特的獨家代理,卻也加速了泡泡瑪特轉型的腳步。管理層三人奔赴香港拿下Molly的IP,但也急需新一輪融資展開業務。2016年,當王寧拿到Molly的IP,準備大幹一場時,卻陷入了「融資難」的頂點。
  • 藥食同源小產品 撬動國內大市場
    醉味公司創始人楊正安先生說,自己專注於餐飲調味料和健康食品研發、推廣已長達16年,目前孵化運營的「泡椒風味汁」、「泰式風味汁」、「鹽焗王調味料」、「滷料王調味料」等系列醉味調味產品,深受全國廣大消費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