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塵說禪》系列第292篇
供佛,是佛教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不管是寺廟中的佛像也好,許多師兄自己家中的佛龕也好,都必須要每日供奉,以表達我們佛弟子的敬意。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供佛,供品有哪些,又有什麼講究呢?這恐怕就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了,大家常見的方式應該是燒香和水果,但實際上遠遠不止。
佛菩薩像前常見的供品其實一共分為了十種,分別是——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介紹其代表了什麼寓意,各位師兄看過之後也好有的放矢,否則弄錯了善果沒有也就罷了,弄不好還要好心辦壞事,給自己造惡業找麻煩。
這裡先說一句,不管用哪種供品來供奉,首先我們一定要心誠,要從內心感覺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另外的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同時也表達自己學佛的堅定信心,這個乃是一切的基礎。
相反如果您什麼都不做,只是想通過幾樣供品就想求佛菩薩保佑,讓自己升官發財,家庭和睦,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等等,那就幾乎沒效果了——佛可不是神,也不會搞什麼信則得永生,不信就下地獄的說法。
說白了,無論供奉什麼物品或者多少香油錢,只是表達我們自己的一種心意,以及願意施捨的態度,這些東西佛像是根本不會享用的。
02燒香——表戒律
燒香拜佛,這是我國的一句老話了,似乎去寺廟拜佛不燒香的話就和沒去過一樣,而且各處寺廟的導遊都會鄭重其事的介紹香有多少種點法。
比如什麼時候燒一支,什麼時候三支,什麼時候九支,要用哪個手來拿香,怎麼樣點香都有許多規矩,還說點香等於是和佛菩薩們打招呼,能夠讓他們感應到,然後再許願就靈驗了。
這個我早些年還沒學佛的時候也一直都認為如此,後來才明白這只是「中國佛教」的規矩,和佛法並沒有什麼淵源——古印度的原始佛教中什麼都沒有燒香一說,都是供燈,這是傳入咱們中國以後才有的習慣。
而且燒香也和佛菩薩的感應無關——那個是要靠心誠,比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自然見佛,而燒香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表示自己持戒的信念。
而過去僧人一旦出家,就要用香在頭頂燒九個香疤,也是同樣的意義,畢竟學佛最重要的就是「戒定慧」,以戒為師,哪個法門都離不開。
03供燈——表光明,得智慧
供燈是原始佛教的傳統,早在佛陀還住世的時候就有這種習慣了,比如那個貧女供燈的故事,由於她發的心願太大,那盞小燈一直不滅,就連大阿羅漢都沒辦法。
那時候的燈都是油燈,其實這正是老師的象徵——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至於佛陀這種天人師就更不用說了,等於是用智慧照亮了三界六道,所以佛弟子們都習慣用燈來表示對本師的頂禮。
這個習慣也被我們學習和繼承了,現在寺廟裡佛前基本都會供奉蓮花臺樣式的燈燭,非常漂亮,而且供燈的果報也很殊勝,將來可以得到智慧,如果覺得自己或者家人頭腦不是很好,不妨誠心的佛前供上一盞燈,以光明破昏暗。
04供花——表因,得莊嚴相貌
鮮花也是常見的供佛之物,佛經裡面也有弟子為佛供花的記錄,然後佛陀就藉機開示道——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他們明白布施的意義。
而花還有另外一層含義,我們都知道佛家最看重因果,有著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理論,而花正是果實的「因子」,要結果必須先得開花,所以佛前供花也可以表示我們對於因的重視。
佛法雲——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如果您真的明白並深信因果的話,那一隻腳就等於踏上菩薩的境界了,而且供花的果報是來世得莊嚴的相貌。
05供水果——表果
除了鮮花,水果也是很好的供品。
不過供水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供奉那些有異味的,或者已經變質的,這就不清淨了,有條件的話最好每天都換新鮮的。
而水果正是「果報」的象徵,我們上面也談過了,佛法最重「因果」,供奉水果也表示我們種下善因後能夠得到善果。
06供清水——清淨心
這個可能很多師兄並不清楚——清水乃是一種很好的供品,別看它幾乎是免費的。
但佛前供水一定要非常非常的清澈,最好用泉水或者蒸餾水,不要摻雜任何異物比如糖,蜜等等,因為這表示的是我們的一刻清淨心,如果加了那些東西反而就畫蛇添足了。
而我們修行的終極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得到一顆清淨之心,所有五毒六塵都洗淨了,重見光明本心,這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心淨則佛土淨」,一旦真正有了清淨心,根本都不需要阿彌陀佛接引你去極樂世界,你所在之處皆為淨土。
07供寶珠——表施捨之心
寶和珠是兩種東西,所謂的寶指的就是金,銀,瓔珞,瑪瑙等七寶,而珠就是名貴的珠子,比如佛法中常提到的無價之寶「摩尼珠」。
不管哪個年代哪個地方的人,對於這些珠寶都是十分珍惜的,能夠捨得用這些來供佛,無疑表示了極大的誠心,也表明他們已經完全明白般若六度之一的「布施」的含義了。
而布施以一攝萬,乃是所有法門中最殊勝的,明白了布施也就懂得了放下,一切都放下那自然也就開悟了。
08供茶飯衣服——供養僧寶
茶飯衣服其實也是供品,不過這個大家可能知道的就更少了。
這些與其說是供佛菩薩,不如說是供僧的,在我們中國僧人一般都住在寺廟中,食宿都統一安排,而在原始佛教中都是託缽乞食的,就連佛陀本人都不例外。
而有些很誠心的居士們不僅願意施捨食物,同時還願意供養一位或者多位僧人——比如著名的給孤獨長者,就特意從祗樹太子那裡買下大莊園來供養佛陀和千二百五十人的常隨眾僧團,這個福報就太大了。
這個就算今天也不例外,如果您能供奉那些真正的修行者和善知識的話,等於就和佛法結了莫大的善緣——比如有人曾供養了一位闢支佛一碗糙米飯,果報則是接下來的幾十世都大富大貴。
09紅塵說禪
以上就是佛前十種供品的具體含義和果報——不管是香花果水燈還是珠寶茶飯衣,都非常殊勝,其實佛菩薩根本就不需要這些具體東西,這等於是為我們自己種福田,將來自會得福報。
所以各位師兄,學佛最重要的法則之一就是要學會放下,尤其是這些身外之物,這都是欲望的象徵,很多時候錢多並不是真的富有,內心的充實和滿足才更重要。
像是許多高僧都是身無長物,他們就會用刺血寫經或者燃指供佛的方式,用自己的身體來供奉佛菩薩,這個自然就更加殊勝了,相比之下我們這些供奉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學佛乃智者所為,紅塵如夢幻泡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願三惡道日減一生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唵嘛呢叭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