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要不要拒絕背景調查?
如果從招聘發展的階段來看,背調(尤其是民企)有其特定的發展過程。在90年代以至2000年初期,背調的普遍性以及頻率不是很高。但隨著職場整體形勢的發展,就業職位的要求變化以及求職競爭的逐步激烈,求職者本身弄虛作假程度的提高,背調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從企業角度來說,背調有兩個基本目的:其一,是為了核實應聘者簡歷及從業信息的真實性;其二,是為了合理評估並定位特定求職者。通過背調工作提升人力資源招聘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所以,一般情況來說,背調是合理的,沒有必要也不能拒絕。但是,如果特定企業的背調程序不合法或者背調內容不合理,作為應聘者個人是可以理直氣壯拒絕的。
為何要進行背調?
不同公司對於背調的重視程度和操作流程差異很大。一些公司的背調就是走馬觀花,而有些公司的背調則嚴肅認真。從企業角度來看,為什麼要背調,又怎樣背調呢?
1.核實真實性
這個理由,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夠想到。人力資源面試甄別只是其中一方面,為了更精確合理地評估應聘者,背調必不可少。
很多簡歷或者面試中已經登記或者溝通的信息不是真實的,這會導致企業在用人、定崗、付薪等方面出現偏差,造成沒有必要的成本損失,不利於健康良性的人才隊伍建設。
2.評估合理性
面試和簡歷甄別,只是企業聽應聘者的一面之詞。要想全面精確地了解應聘者,就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與事實。這些信息從何而來呢?那就是背調。
企業會通過背調過程中與相關人員或部門的實際溝通,獲取抗壓、團隊、品質、個性、真實能力、績效特徵等多方面的信息。為後續錄用和定崗定薪提供有力的佐證。
3.避免風險
用人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的來源,不僅是簡歷的真實性,還有職業的操守。必須曾經的勞動爭議、曾經的違規行為、曾經的職業劣跡等等。通過掌握這些因素的信息,來評估應聘者個人在崗的風險係數。
比如,一些員工有洩密的前科、一些員工有假公濟私的違規行為、一些員工有瀆職或者職務侵佔的不良表現,都可能被人才需求方在背調之後拒之門外。
為何要拒絕被調?
誠然,對於相當數量的求職者來說,背調不是一件讓自己舒心的事。很多人持有較大的排斥心理。通過我個人多年的職場實踐,大體總結如下:
1.侵犯隱私
要麼對於背調內容把我不準,要麼對於一些背調的行為非常敏感,覺得很可能會觸及自己不願被人知曉或者不願透漏的個人隱私問題。
處於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一些應聘者不願接受背調。
2.一些人簡歷或面試中「粉飾」過度
在提供給人才需求方的簡歷中,有明顯的誇大甚至無中生有的成分。不符合現實,或者誇大現實。在實際自我職場經歷、業績、能力等方面的溝通與介紹中,「用力過猛」。
粉飾自己無可厚非,但是粉飾過度,就可能弄巧成拙,導致不敢或者不願面對背調的問題。
3.掩飾劣跡或者擔心報復
一些求職者實際職業經歷確實不錯。但是,職業生涯過程中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或者「汙點」,擔心一旦被人知曉,會讓自己前途暗淡;還有一些求職者,與原來的一些同事或者領導有矛盾,擔心他們在被調中說自己壞話,讓自己「下不來臺」。
以上種種,都使得個人排斥背調。不願接受背調。
要不要拒絕背調?
要不要拒絕背調?這個問題取決於三個方面,分別是合法性、可行性和選擇性。
1.背調要合理合法
不管企業如何強調背調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必須遵守法律,必須符合實際需求。在這期間,有三種情況,求職者可以拒絕:
其一,未徵得當事人同意開展背調
背調的程序以及內容,是必須要當事人知曉並且同意的。這不僅是對求職者的尊重,也是一種法律約定的行為。
如果企業未經當事人許可就盲目背調,很容易引發爭議,甚至引發法律糾紛。這樣的案例很多。
其二,背調項目與內容是否合理可行
可能一些單位有自己固定的背調格式,但是這些其調查的項目與內容要真的有用、合理才可以。
一些單位的HR不明白背調的真實用途,盲目拷貝其他企業的背調方案,無視求職者個人的訴求與崗位的實際需求,導致背調的實際意義不大。這種情況下,求職者可以提出自己的異議或者建議。
其三,背調流程合理
背調應當遵循科學的流程,不能亂來。一些單位未經當事人同意,甚至沒有與求職者原單位溝通並獲得認可,就盲目背調。這既不合理,有不符合流程。
不事先溝通,哪個單位願意配合你?一些單位調查完之後再告訴求職者,這是很無恥的。
以上三種情況,求職者可以拒絕。這樣的單位不去也罷。
2.拒絕背調要合理可行
不是所有的背調逗不能拒絕。一些背調可以拒絕。站在求職者角度來看,有兩種情況:
其一,自己有足夠的實力與底氣拒絕
自己的能力、影響等足夠勝任崗位,而且具備人才的稀缺性。單位不用你,沒有別的人選。這個時候,你或許可以委婉拒絕一下。
其二,有足夠多的選擇
這個單位不合適,你可以輕易到別的單位上班。如果存在這種情況,拒絕自己不喜歡的背調也就無可非議了。
3.為了自己職業的長遠發展,適當拒絕
有的時候,一些求職者一下子面試了好幾家單位。幸運的是,這幾家單位都覺得面試者不錯,但又都提出背調的要求;有的時候,一些人跳槽過於頻繁,在一家單位工作沒幾個月,就又跳到另一家單位,原來單位剛配合了甲企業的背調,馬上又要配合乙企業的背調。
這種情況下,就是求職者受得了,原來的單位和同事也受不了。所以,可以選擇性拒絕。
對於職場人來說,求職面試與接受背調並不是鮮見的事情。該接受的背調就要接受,這既是一種消除懷疑建立信任的方式,也是順利入職的手段。當然,如果你的簡歷有問題或者確實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不願意以背調來換取自己入職的機會,那就果斷拒絕好了。拒絕背調,總比以後出現問題要好,拒絕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