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上白大褂演戲,包裝身份做生意?小心這些育兒自媒體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不管什麼人,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有些爆款文章表面傳授育兒經驗,背後卻是一本營銷帳……面對便捷卻又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育兒,年輕父母疾呼「救救孩子」!

  1

  套個白大褂就裝醫生,聊兩句育兒就賣東西

  陝西省西安市寶媽趙欣一心秉持科學育兒態度:「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當時我的想法就是,要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真理的源頭』。」然而,在網際網路浩瀚的信息之中,她迅速陷入信息焦慮。如嬰兒是否需要在太陽下曬黃疸、夏天穿不穿襪子等問題,趙欣在網絡上搜到了截然不同的說法,甚至出現如「餵糖水退黃疸」等明顯有違常識的「方法」。

  來自北京的年輕媽媽王女士也遇到了類似情況。她在短視頻網站關注了許多育兒帳號,後來慢慢發現這些育兒帳號主體身份混亂。有的育兒自媒體帳號名叫「某某育兒經」,帳號認證主體不具有任何醫療教育背景,卻經常發布一些所謂的育兒知識,例如「媽媽想要生出高顏值的寶寶,要多吃這些東西」「多吃葡萄能讓寶寶的眼睛又大又亮」「寶寶幾點出生決定了他以後的性格」。王女士半信半疑,後來在另外一個認證過的醫生自媒體帳號上看到醫生反駁說:「吃水果就能改變眼睛大小,那還關基因什麼事?」

  「這些自媒體動輒就有十幾萬瀏覽量,把我們都搞糊塗了,希望平臺能夠管管。」王女士說,有的育兒自媒體甚至熱衷於拍攝各類短劇,為了增加可信度,套個白大褂就裝作是醫生,自導自演一些就診情景,嚴重誤導家長。

  還有一些表面上介紹育兒經驗的自媒體文章,背後衍生出一條「漲粉—帶貨—變現」的商業路徑。「號稱是醫生、育兒師,在短視頻平臺每天傳播一點育兒經驗,開直播時候就帶貨、建粉絲群。」在自媒體直播中購買過幾次產品之後,趙欣感覺自己交了「智商稅」——購買的某品牌嬰兒孕婦電蚊香,使用說明處大字寫著「孕婦禁用」。

  被「惡意」營銷帶貨,花錢尚屬小事,萬一不慎,可能會對一個家庭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今年上半年,一則「嬰兒趴睡」死亡的事件引發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加入某「付費睡眠引導群」,聽從相關「老師」的建議,訓練3個月大的孩子單獨在房間趴睡,孩子哇哇大哭也沒有進去看。兩小時後,這位家長發現孩子嘴唇發紫、沒了呼吸。

  2

  表面說生育,實際做生意

  海量的網際網路育兒信息,往往打著「為了孩子更好成長」的旗號。但受訪人士認為,流量經濟之下,商業利益催生了育兒自媒體亂象。

  ——身份靠包裝。據報導,今年上半年「嬰兒趴睡」死亡事件中,該名家長加入的「付費睡眠引導群」由一家商業機構建立。該機構搭建了多個自媒體渠道——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然而,該機構主體只是一個文化傳播公司,並不具有專業醫療資質,「導師」本人宣稱所擁有的國外育兒師的頭銜則真假難辨。

  ——圈錢流程化。網際網路營銷從業者詹亮表示,如今育兒領域是一片藍海,不排除別有用心者想在育兒領域「分一杯羹」,甚至出現了育兒領域「割韭菜」教程。

  一篇《教你做育兒類的自媒體,一個年入百萬的項目!》的公眾號文章介紹如何「零門檻」做育兒自媒體:先將自己塑造成專家、講師,發布一些比較簡短的視頻,寫一段比較吸引人的文案,例如《孩子這麼養,長大了肯定有出息》;再做引導,告訴大家你已經整理了全套的家庭教育方法,推薦用戶添加微信公眾號、關注微博等;最後售賣課程,100元以下的課程大家普遍能接受,還可以在微店、平臺商品櫥窗中推薦書單,如果沒有貨源可以找上遊機構做圖書分銷。

  ——平臺監管不力。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大多數UGC(用戶原創內容)網絡平臺上都有帳號認證等方式,但對用戶個人信息的管理十分混亂。一些平臺雖然有用戶資格驗證的機制,但是偏重形式審查,如營業機構代碼、專業證書等真偽難辨。半月談記者嘗試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註冊帳號,發現畢業學校、專業、工作單位等可以隨意填寫。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自媒體帳號甚至存在「買號」「洗號」嫌疑,即帳號通過各種方式積累粉絲後,變更帳號介紹和主推內容。半月談記者發現,一名為「某某育兒經」的短視頻博主,自稱「資深育兒師」,並已擁有300多萬粉絲,但其發布的300多個短視頻中,有一半都是非育兒知識,且帳號未經過任何機構認證。

  ——部分育兒知識缺乏普適性。多位醫學專家表示,除去內容提供方和平臺等因素外,一些育兒知識本就缺乏普適性。臨床醫學兒科方向在讀碩士高寧博說:「比如新生兒晚上哭鬧不止等問題,背後可能涉及多種原因,很難簡單通過網絡問答給予診斷。」

  3

  年輕父母期盼更多支持

  「我們期盼政府部門能夠搭建公益性權威育兒問答知識平臺,聘請資深醫學專家結合當地實際,在一些普適性問題上給年輕父母答疑解惑。」趙欣等年輕父母說,網際網路育兒知識「國家隊」的出現,將給予年輕父母更多支持。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門診主任何麗雅等業內人士介紹,如今很多醫院都有專門的科普在線講堂、孕婦學院等,家長可通過正規的途徑關注、學習育兒知識。

  北京師範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吳沈括表示,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管理規定》明確了網際網路平臺的監管責任,平臺應當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健全用戶註冊、帳號管理、應急處置和網絡謠言處置等制度。

  暨南大學法學院講師陳賢凱認為,如果平臺入駐專家實際上沒有相關資質,那麼平臺的宣傳就構成虛假宣傳,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平臺的價值不僅僅是創造內容,還要治理好內容生態。」業內人士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自媒體監管,通過不定期巡查清理惡意營銷帳號,對屢屢「不聞不問」的平臺給予懲戒,並將嚴重不屬實的內容進行廣泛展示,及時闢謠。

相關焦點

  • 套上白大褂演戲?小心這些偽科學育兒自媒體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 網際網路育兒經不能成了偽科學生意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某些帳號一旦積累足夠粉絲,便開始帶貨、賣課,「漲粉—帶貨—變現」的生意經玩得火熱,產品質量卻無人保證。有人按推薦買回「嬰兒孕婦電蚊香」,卻發現使用說明赫然寫著「孕婦禁用」。今年3月,一名新手媽媽加入收費不菲的「付費睡眠引導群」,其3個月大的女兒趴睡時大哭不止,媽媽聽從「專業建議」不加幹預,導致女嬰不幸去世。
  • 「最佳第一」百家號母嬰育兒領域收入排名,做自媒體月收入有多少
    「最佳第一」百家號母嬰育兒領域收入排名,做自媒體月收入有多少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 念好科學育兒經不能迷信自媒體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但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的標題,雖然很吸引眼球,獲取的流量驚人,讓人倍增信任感,但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卻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 「十三種花香」自媒體母嬰育兒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十三種花香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402621名,母嬰育兒分類排名位列9797名,領先了63.8%的百家號。   十三種花香的簡介為純植物萃取的營養精華液,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42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為什麼很多人做了兩三個月自媒體,收入還不夠飯錢?
    每天都有大批人進來,又有大批人出去,網絡上宣揚的日入過千過萬,無成本,是不是讓你迷惑了,做自媒體真的這麼賺錢,你會看到很多作者在入坑兩三個月之後,只賺了幾塊錢,幾百塊錢,可能他們現在正處在邊緣地帶,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幹下去,說好的日入過千呢,幹了兩三個月還不夠飯錢。
  • 「引導式親子教育」自媒體母嬰育兒領域排名,自媒體新手該怎麼入門?
    引導式親子教育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1,綜合排名位列914929名,母嬰育兒分類排名位列27820名,領先了17.7%的百家號。,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3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甲第可樂寶貝」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甲第可樂寶貝」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 「龍騰九州武術」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龍騰九州武術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1,綜合排名位列948884名,母嬰育兒分類排名位列28845名,領先了14.7%的百家號。   龍騰九州武術的簡介為幼少兒武術及散打、成人散打、太極拳,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10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貝藍美煙臺兒童攝影」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貝藍美煙臺兒童攝影」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4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自媒體運營主要做的什麼?
    很多人對於自媒體都不太了解,那麼自媒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自媒體運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王哥將通過下面的文章闡述自媒體主要是做什麼的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自媒體,自媒體其實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媒體,現在的自媒體平臺有很多,,像頭條號,大魚號,企鵝號,百家號等,不知道怎麼做呢,可以申請一個號,做一下,熟悉一下平臺的規則,發布文章或者視頻,可以賺取收益註冊帳號很簡單,直接在百度上搜你想要的做的平臺,然後申請教程就有很詳細的操作
  • 「叨哥」陳百祥:和海盜做生意,兩次經商破產,卻靠演戲翻身
    16歲那年,陳百祥上中學。越南戰爭裡退出的美國兵,經常到香港休息。陳百祥歌唱得好,受到美國兵的喜歡,被介紹到一家酒吧做駐唱。譚詠麟去讀大學,陳百祥選擇做生意。陳百祥說:「其實我不怎麼喜歡唱歌,掙錢才是我的愛好」在商場,陳百祥有著超乎常人的天分。
  • 大學女生廁所裡的「灰色生意」,身高、長相、學歷決定價錢的高低
    女廁所裡的「灰色生意」;都說大學就是一座象牙塔,它單純、美好,遠離生活中的各種坎坷和陰暗。不過,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哪怕是大學這樣的象牙塔,也無法獨善其身。一些不法分子,見縫插針,將罪惡之手伸進了校園。
  • 想做自媒體,你知道哪些領域好做,哪些領域適合你嗎?
    在做自媒體之前一定不要先急著去註冊帳號。必須要先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創作領域內容,不然如果選擇了自己不擅長的內容,那麼我們平臺的一個規則都沒摸清,在後面的創作過程中是非常困難的,也相當於我們廢了一個帳號。選擇適合自己的創作領域,也是我們做好自媒體的前提之一。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創造領域呢?
  • 自媒體商業模式這麼多!別再盲從了,未來自媒體該做這些……
    粉絲增長=吸引力強度×曝光度而影響吸引力強度的包括長期如:名字、定位、頭像、長期行為、身份等,短期如:活動、單篇爆款文章、福利等,而曝光度則是線上線下的推廣等方式。阿嗣說,吸引力強度猶如一個明星外在、內在所呈現出的魅力,而曝光度則如同明星在媒體、螢屏、活動中出現的頻率。打造一個有影響的自媒體,二者缺一不可。
  • 自媒體運營是做什麼的?自媒體運營是做哪些方面?
    自媒體運營是做什麼的?自媒體運營是做哪些方面?很多人問我自媒體運營是做什麼的,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很多人對這方面都不太了解,其實這就是一個行業,自媒體運營就是運營自己的自媒體帳號,在帳號上創造內容,然後獲得流量或者收益,提高曝光度,這就是自媒體運營。
  • 身穿白大褂,手握菜刀,浙大學生集體在實驗室做臘腸!
    這是浙大動物科學學院任大喜老師,給同學們在上畜產品加工課。這次課程,同學們的任務是做臘腸,每組同學加工5斤豬肉。畜產品加工,主要是指對動物肉、蛋、奶的加工。任課老師任大喜說,很多人愛吃臘腸,進入12月份,天冷起來,是做臘腸的好時節。這次課程,已經有老師提前給同學們買好了新鮮豬肉,有瘦有肥。
  • 為何茶飲品牌都喜歡在產品包裝上做文章?
    內有椰果、草莓凍和草莓果肉可以嚼得到,冬天怕冷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做溫的哦~多肉莓莓→草莓加冰塊打成沙冰製成,爽口解膩,內有多肉和草莓凍增加了咀嚼的樂趣,冬天怕喝冷的小夥伴謹慎選擇哦~草莓椰奶大福→芋圓Q彈香甜,加上草莓凍順滑的口感,讓這一杯奶茶喝起來不會單調,喜歡喝椰奶的小夥伴喝起來啦!
  • 實體店生意這麼難做,我們真的只能放棄了嗎?
    2020年的實體店生意大家都是有所目睹的,真的是很難做,那麼2021年想要做好實體店生意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想要做好實體店生意的話,你可能要做好下面這些才行哦。對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做實體店你要清楚你賣的不是商品,而是顧客關係。
  • 做短視頻的自媒體都要死
    相比貴圈一大幫整天向隅空論、教CEO做人、教CEO賺錢的那幫屌絲科技媒體編輯,馬老師算是圈內小有名氣的自媒體人,月入怎麼說也是草泥馬立雞群的水準,但最近竟遭了大挫折:此前兩個月雄心勃勃要做的短視頻項目,悲劇了。「找的人都是大忽悠,白扔了兩萬塊錢,拍了一堆垃圾,我自己都不想看。」他跟我抱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