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沒有時間概念,教孩子認識時鐘,這些問題會隨之而解

2020-12-27 路瑤育兒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東東每天上幼兒園都會遲到,老師和爸爸媽媽都看著他的磨磨蹭蹭,很是著急。東東每天其實七點就已經起床了,但是在穿衣服、刷牙、洗臉、穿衣服的時間裡毫無時間觀念。

就算媽媽告訴他,快八點了,他也毫不為之所動。東東媽媽說,不僅僅上幼兒園的時間段磨蹭,連睡覺、吃飯的時候,也毫無時間觀念。東東總說:「媽媽,等我看完這個!媽媽,我想再玩一次!」如果不服從他,他也會在床上這動那動壓根不睡。

不得不說,寶寶磨磨蹭蹭,做事拖拖拉拉,真的很讓人著急。縱觀身邊帶孩子的寶媽,到了一定階段,大都為這個問題給困擾,但是想教育孩子,又不知道從何下手。

這個困擾了很多寶爸寶媽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孩子之所以磨磨蹭蹭,是因為孩子的大腦裡沒有對於時間的概念。就像東東並不知道八點是什麼意思,固然,東東媽媽強調多少次八點了,東東依舊速度提不起來。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時間的認識上是不一樣的

隨著孩子大腦的不斷增長,他們對於外界知識的認識難度也會隨之增加。時間的概念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樣的。在不同的年齡段,他們對於這些概念的認識是不一樣的。

3歲左右:

孩子基本應該有了一天的概念,對於「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也逐漸有了一定的時間上的理解。

5-6歲:

孩子基本可以認識時鐘表示半小時和一小時的所在位置,並且也能通過要求畫出對應的時間。

6-7歲:

孩子對於一個小時等於多少分鐘會有基本的概念,以及一天之內有多少個小時也會了解。孩子知道分鐘上的一格所代表的是五分鐘,也有了對於15分鐘的基本位置概念,並能根據對每個五分鐘分鐘格的相加或者相減來認識時間。

7-8 歲:

孩子基本可以在以12小時制、24小時制、甚至羅馬數字的讀取上,精確的指認時間,並且可以將一個分鐘格細化,時間都能認識到具體的某一分鐘,甚至每一秒。

他們也可以比較兩個時間的早晚,也更加習慣上運用上午、下午、中午或者晚上等大的時間概念,來表示時間。

8-9歲

對於時鐘的掌握更加的靈活,可以在12小時制和24小時制的時間上,直接進行讀出具體的時間,並且也可以書寫表示,時間之間也可以進行初步的對換。

▌ 怎麼去更好的教孩子認識時間,擁有時間的概念呢?

讓孩子擁有時間概念是一條長徵路,父母不要急於求成,想讓孩子一下子對於時間就立刻把握,父母要在每一個步驟上耐心和找準方法。

教學的過程中借用一些輔助的道具,先讓孩子擁有時間流失的概念。

3歲左右的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更何況對於時間正在「流失」的認識。父母這時候就可以運用一些包含時間概念的工具,來讓孩子更加直觀的認識到時間。

比如孩子在早上穿衣服需要多少時間,用積木搭好一個小房子需要多少時間,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用沙漏或者讓孩子記住開始的時候鐘錶上指針所指的數字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暫時還不需要讓孩子認識出具體的時間,父母只需要樹立孩子「時間流失」的概念就足夠了。

認識具體的時間之前,讓孩子擁有基本的數字概念。

讓孩子認識時間,讀出時鐘的關鍵一步是,先讓孩子認識基本的數字,讓孩子對於0到60的所有數字都進行了解和熟悉的基礎上,才能對於時鐘上的時間很快的讀出。

父母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多對這些數字的正確排序或者正確讀法,隨機對孩子進行考察。除此之外,當孩子學會了0到60基本的計數後,要鍛鍊孩子以5為計數單位的計數方式。

讓孩子經常從五、十、十五......這樣的計數方式一直數下去,讓孩子慢慢擁有五個數字代表一個單位的概念。在這個階段,還可以運用一些諧音法來加強記憶。

運用模擬時鐘,利用「搭腳手架」的方式將認識時鐘的概念拆分。

所謂「搭腳手架」的方法就是,當家長遇到一個對於孩子來說,一時半會難以接受的知識時,父母就可以通過將這些知識點拆分、細化,來一步步加強理解。

讓孩子在每一步上都有成就感,就是對於孩子學習上最好的鼓勵。就像認識時鐘,讀懂時間的任務一樣,具體分為以下三步走,並且這三個步驟一定要排好順序,不能急於求成。

1.第一步:認識小時

第一步並不著急讓孩子認識時鐘表上代表的數字,家長可以先通過詢問孩子,時鐘表上指針的長短。當他們回答出來了,家長就可以進一步解釋,他們兩者之間所代表的意義分別是什麼。長的指針表示的是分鐘,短的指針表示的是時鐘,並告訴他們今天我們認識的是短的指針。

在認識時鐘的過程,保持長的指針位置的不變,始終指向12的位置,並且告訴孩子當分鐘表示12的位置時,就代表整點。當時鐘指向表格上的哪個數字,就代表著幾點。

家長就可以通過移動時鐘指向數字的位置,讓孩子一一的練習。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讓一些活動與具體時間相聯繫來進行加強記憶,比如,現在是6點,我們看一會動畫片。7點的時候,我們就去洗澡。

2.第二步:認識分鐘

相對於小時的認識來說,分鐘的概念會讓孩子更加難理解。因為加上分鐘,孩子就需要讀兩個數字,關鍵還是兩個計數區間不一樣的數字。

在時鐘上,代表「1」的小格子,在分鐘上,突然就變成代表「5」的意義了,這對於孩子來說,一下子很難以接受。

家長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孩子好奇的心智,通過把數字假裝成秘密身份的人來進行認識。比如錶盤上的數字「1」的真實身份是「5」,通過讓孩子默默記住,或者主動寫下,來加強孩子的對分鐘的理解。

在基本帶領孩子認識完,分鐘下這些「秘密數字」的真實身份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通過和孩子玩雙重身份的遊戲,進行進一步的強化。

比如用1-12寫好幾張卡片,隨機在卡片裡挑一張,當選出的是數字「1」,拿卡片的人就必須說出它的秘密身份「5」。

3. 第三步:分鐘與時鐘同時認識

在孩子對於單獨的分鐘和時鐘,都有了一定的基本的認識後,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將它們聯繫起來,進行整體的認識。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整體化聯繫的難度係數是加大的。所以家長要先從小數字、整點入手,難度偏小,會更方便孩子理解和接受。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教會孩子,當時鐘和分鐘同時認識的時候,我們需要先看長的指針,確認好小時,再看短的指針,確認好分鐘。

然後再將時鐘先讀,分鐘後讀的順序表達出來。這個過程一定要循序漸進,太多急於求成,會讓孩子產生混亂,甚至失去學習的心情。

家長要將時間的學習融入到生活中,讓孩子把握時間。

陸遊在《冬夜讀書示子聿》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孩子基本掌握了對時鐘的認識後,父母就要將這個知識點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用實踐的形式加以鞏固。

比如,告訴孩子只能看十五分鐘動畫片,就必須休息眼睛,現在是七點鐘,你十五分鐘後就必須關掉電視。如果孩子遵守了這一個約定,就會給予獎勵。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於時間的認識,也讓孩子對於時間也更加注意。

每個孩子對於時間概念的認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需要家長一次次,分階段耐心的隨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漸漸的認識到時鐘的運用。

除此之外,家長在家裡擺放錶盤的時鐘表,而不是數字表,因為可以在慢慢的生活積累上,得到更好的認識效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教育」幾歲開始、教什麼、怎麼教?3個概念解決棘手問題
    究其原因,主要是性教育的缺乏,對此認識不足。提起性教育,家長們也很困惑,到底幾歲開始進行、教什麼、怎麼教,有什麼注意事項?家長們小時候也缺乏性教育,導致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一樣稀裡糊塗。讀完此書,可以了解到性教育的時間、內容、方法,還有3個重要概念解決棘手問題,讓家長掌握性教育的尺度,將性教育落到實處。性教育的時間家長們最早困惑的問題是性教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認為從青春期開始,有的認為成年後才開始。
  • 美國幼兒園5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很多人都羨慕女孩的媽媽,說她教了一個好孩子,也都想跟女孩的媽媽去取經,問她究竟是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如此的認真乖巧。女孩的媽媽回答說,她其實沒有什麼技巧。但是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一直對孩子強調認真和守時的重要性,所以孩子就逐漸建立了守時的觀念,變得非常的自律,根本不需要家長操心。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
  • 設計師,你確定這些時鐘都是用來看時間的嘛!
    等時間一到,錶針會自動擦掉寫在錶盤上的需要完成的任務。圓點時鐘這是一款極簡的時鐘,與普通的時鐘不同,它的鐘面上只有圓點沒有指針,大圓點是時針,大圓點裡面的小圓點是分針,看懂時間還是挺容易的。數學時鐘我覺得這款時鐘應該有個別名叫:才沒那麼容易讓你看出時間來呢。因為它顯示的不是時間,而是計算題。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寶寶識字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漢字,而自家的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內心雖然著急,卻又擔心佔據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提早的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有必要嗎?到底幾歲學習才合適呢?要怎樣讓孩子愛上認字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闢謠:做好計劃就能「管好」時間?帶娃認識時間才是首要
    然而他總是磨磨蹭蹭,浪費我的時間,於是我打算帶著哥哥做時間管理。我對哥哥說:「如果你吃飯這麼慢,那出去玩的時間就沒有了!我們來規劃一下時間吧!」誰知哥哥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邊哭邊說:「沒有了。」我才意識到,原來他根本不理解時間是什麼,而只會關注「沒有了」。
  • 光會經歷時間嗎?三個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相對論問題!
    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空間和時間是相互聯繫的,你永遠不能比光運動得更快,我們的宇宙有一個有限的年齡,不同的觀察者會經歷不同的時間長度。所有這些發現都引出了一些有趣的問題。是時候進行一下綜述了。宇宙多大了?根據我們目前最有把握的估計,我們的宇宙已經有137.7億年的歷史。
  • 怎麼讓孩子從上一年級起就做事情有時間觀念,不要總是遲到?
    因此可見,孩子在年齡很小的時候,是沒有精確的時間概念的,對於過去的時間,小孩子分不清什麼是「剛剛」「昨天」「前天」「之前」「很久以前」,孩子的眼裡只有「現在」。正因為小孩子的眼裡只有現在,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所以在成年人眼裡是孩子慢,是在浪費時間,可是小孩子卻意識不到。
  • 海德格的時間概念
    海德格卻沒有被贖回。然而,埃裡亞斯對海德格簡潔但卻致命的評論(事實上,在整部《時間》中,他僅僅提到過一次「海德格」這個名字)不能由於他沒有提出直接的證明而被輕率地摒棄;不同於海德格的時間概念,他的時間概念本來就是一個間接但強而有力的證明。關鍵的問題在於:為什麼埃裡亞斯接受聖奧古斯丁的時間概念而不是海德格的時間概念?
  • 四歲的孩子認識很多字家長卻說沒有特意教這是通過什麼方法學會?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和認知發展問題,都成了他們非常關心的問題,畢竟現在這個社會,競爭壓力大,孩子能否領先他人一步,就得看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了。但是,不同的孩子在文字認知上的水平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可以認識很多字,他們的家長卻說,並沒有刻意去教,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孩子是怎麼學會的這些字的呢?
  • 從沒刻意教過孩子認字,但孩子學前認識2000字,我只做了3件事
    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了兒子在上學之前就認識了很多字,還沒上小學之前,我買了一年級課本,想讓他提前看兩眼,沒想到他拿到手之後從頭到尾全部讀了一遍,我問他有不認識的字嗎?他說:沒有啊,都認識。後來我又找了二年級的語文課本給他看,他也都能讀下來。
  • 5部早教類的動畫片,孩子偶爾看看沒壞處還能寓教於樂
    動畫中,他們會一起去探險,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這時他們就會提出一些英語類單詞作為問題,讓孩子去解答。有意思的是,他們每次的問題都會給孩子留下一些回答的時間,在回答完成後,還會給予表揚和鼓勵,甚至送出小星星,非常有成就感。推薦二、巧虎歡樂島巧虎在國內影響力已經挺大了,主要是因為他們有早教玩具配合動畫一起給孩子學習。
  • 為什麼孩子上課愛遲到?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3、時間觀念性不強。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沒有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和價值。孩子總覺得時間有很多,用不完,所以總是把事情往後退,把玩樂放在事情的前面,殊不知孩子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孩子不抓緊時間學習,不抓緊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總把事情贈給「明天」。
  • 孩子單詞都認識,連成句子就不認識了?趕緊用這些方法吧……
    有相關報告顯示:在中國,我們超過80%的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詞彙量有多少。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掌握更多的詞彙量,讓孩子死記硬背單詞,每天規定孩子認識多少個單詞。家長也常指單詞讓孩子認,以此來判斷孩子的詞彙量。但是,有父母表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孩子明明認識很多單詞,連成完整的句子卻費解了。
  • 孩子單詞都認識,連成句子就不認識了?趕緊用這些方法吧...
    有相關報告顯示:在中國,我們超過80%的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詞彙量有多少。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掌握更多的詞彙量,讓孩子死記硬背單詞,每天規定孩子認識多少個單詞。家長也常指單詞讓孩子認,以此來判斷孩子的詞彙量。但是,有父母表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孩子明明認識很多單詞,連成完整的句子卻費解了。
  • 蒙氏教育如何教孩子認識數字,你知道嗎?
    說到蒙氏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各種教具,讓孩子通過各種方式的體驗來掌握知識,今天要說的是最基礎的認識數字。在我們大人眼裡12345這些數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對於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他們對於數字的最初認識是很不簡單的。在蒙氏教育裡會通過藉助特定的教具來讓孩子去認識數字。比如它會準備一些沙子做成的數字,讓孩子伸手去摸,去實質地感受這些數字。
  • 數學啟蒙,真正要教給孩子的是「玩」數字,而不是數「123」
    它不僅僅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更是人類認識了解世界最底層的思維方式。如果能夠運用好數學,其威力甚至能勝過百萬雄兵。很多家長都意識到數學很重要這一點,並且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學好數學,但是大多家長認為孩子數學學得好與壞是孩子智商和老師教學的問題。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孩子的情緒說爆發就爆發,總是沒有徵兆。有的時候看到孩子受了委屈,家長好聲好氣地勸,孩子不但沒領情,還越哭越大聲,又或者有時候和別的小孩子玩耍不小心弄傷別人,孩子也會忍不住委屈,號啕大哭。爸爸媽媽面對情緒化的孩子也會經常手足無措,無法跟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
  • 十個小遊戲,讓你在玩樂中輕鬆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自從孩子入園,每天早晨就變得「雞飛狗跳」。為什麼?誰家都有一個慢吞吞的娃啊——起床、穿衣、洗漱、吃飯、上學……平時我們利利索索的幾分鐘,到孩子那兒就要耗費個把小時。我的日常啊,總是被沒有時間觀念的寶貝給折騰得怒火叢生。欸?掐指一算,真的該孩子好好認識下「時間」啦!
  • 孩子剛上一年級做數學題很多的字不認識,這是造成成績差的原因嗎
    像這位家長反映的情況,在一年級的小孩子裡面,的確有不少這種情況,識字少造成孩子無法完成或者無法準確地完成數學題。其實這位家長只說對了一半,孩子數學題做不上來,一半的原因是由於有不認識的字,還有另一半原因就是這樣的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強,根本理解不了題意。這也是造成數學成績低下的一個原因。我先說說怎麼解決孩子做數學題中不認識的字這個問題。
  • 孩子為何怎麼教都教不會?不怪孩子笨,是你精力與耐心用錯了方向
    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但凡重視點教育的父母,都經常會體會到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當你用盡這輩子所有的耐心與溫柔,把一個無比簡單的小問題詳細地講給孩子聽,一遍兩遍……十遍過去了,孩子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恐怕用「崩潰」這個詞也難以形容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