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點梅花天地春」,《梅花詩》預言了什麼

2020-12-26 伊閱君讀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一位幾乎不為人知的預言大家,他就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學者邵雍。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專門為他寫了一篇科幻小小說《他,來自未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所預言的事情是否真的發生過了。

提到預言,我們就會想起《推背圖》。它是中國預言中最為著名的奇書之一,相傳是唐朝貞觀年間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書名「推背圖」是根據最後一卦中的頌曰「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而得名。這部奇書以圖像分卦系、詩文為讖語,預言後世興旺治亂之事。但是由於內容深奧、晦澀難懂,加之後人不斷引用、註解,使人不易理解。與其相比,邵雍的預言詩《梅花詩》卻是詩文雅致而易解。

梅花詩共有十首,每首有四句詩文,每一首詩,均以其詩中形容之意境及景象,預言一個朝代如何興起與如何衰亡。詩文第一首內容、喻意如下:

(一)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蕩蕩天門萬古開」:天地宇宙,浩浩蕩蕩,包羅萬象,萬事萬物自古以來,一直在千變萬化中,有起有落,興亡交替 。

「幾人歸去幾人來」:自古風流人物,來來去去,天地事物隨著人物的更生,悲歡離合,成敗互見,來來去去,新舊交替。

「山河雖好非完璧」:歷朝更迭,久治則亂,久亂則平。唐朝江山雖稱太平,但並非永遠都是美好安康,完整無瑕。

「不信黃金是禍胎」:唐朝末年,黃金賊作亂,雖其部將朱溫,歸降唐朝,並且將功贖罪,剿平了黃巢之亂,但最後還是篡奪唐室江山,改國號為梁。沒想到,黃金賊終究是禍根。

第一首詩,邵先生在預言,後世興衰治亂之前,以歷代的交替,與唐朝的興亡,作為前言。向我們打開了一幅朝代更迭,興亡交替,歷史滄桑變換的神秘畫卷。應該說,邵先生僅是以此開篇,因為他生活在宋朝,對於剛剛滅亡的唐朝在了解不過,算不得預言。所以在以後的時間裡,我們繼續看看後九首的喻義,那才是真正的預言。如果您有興趣繼續跟進,全當是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些樂趣吧。

最好的預言是過去,僅此而已。切不可迷之。

相關焦點

  • 《梅花詩》十首:預言很有趣,卻不是邵雍經典語錄
    有名的《梅花詩十章》,又稱《邵雍讖語》、《梅花易數之梅花詩》,因詩中有「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一句詩,所以又稱為《梅花詩》。《梅花詩》採用了很隱誨的語言,來預言邵雍之後的中國歷史大演變,一直被津津樂道。
  • 「看盡殘花總不言」,《梅花詩》預言了元朝的滅亡
    神秘的預言令人細思極恐又匪夷所思。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我國古代歷史上,比美國那位靈媒師更牛的預言家邵雍的《梅花詩》,看看他在詩中到底預言了什麼。《梅花詩》(三)」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天地相乘數一原」: 天為天幹,地為地支,歲月運行,當天幹、地支一起來到原起點時(即甲子年),將是新局勢來臨,新朝代誕生的時刻。
  • 「長天碧水嘆瀰瀰」,《梅花詩》預言了北宋的滅亡
    起初人們並沒有注意她嘴裡哼唱的是什麼,後來人們發現,她唱的「順口溜」居然是一種神秘的預言。傳說她所哼唱的預言有很多已經應驗,比如:「樓上樓下,燈頭朝下」,意思是高樓大夏出現了,人們已經用上了電燈。雖然「瘋婆婆」故事只是坊間傳說,但在某種意義上證明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民間曾經出現過各類能預測未來的神秘人物。我國古代北宋時期就出現過能預言未來的奇人——邵雍。
  • 宋千古預言-邵康節の梅花詩
    一院梨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須愁。其十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宋,邵康節 梅花詩的出處北宋的一代鴻儒邵雍的《梅花詩》,預言了他身後在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演變。要了解《梅花詩》就不能不先了解一下邵雍其人。
  • 邵康節《梅花詩》
    這幾天閒來無事看南懷瑾老先生《易經雜說》提到邵康節,上網搜了下,有篇邵康節《梅花詩》的預言解釋,貼下。
  • 宋代一首動人的梅花詩,結尾用《梅花三弄》的典故,意蘊悠悠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宋代愛國詩人寫下的一首動人的梅花詩,陳亮的《梅花》。陳亮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一生極力主張抗金,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他的這首梅花詩,其實是以梅花表現了自己的愛國之志。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 我國古代有一位能測字能未僕先知的奇人他的梅花詩預言聞名遐邇
    「你看,這『土』字上邊是什麼?」邵雍指著田埂說。來人答:「是道田埂。」「對,『土』字上邊加一橫是什麼?你定是十大朝臣之首宰相之職!」邵雍不緊不慢地說。來人聽了非常吃驚,心想:此人不凡,果然名不虛傳,口中說:「謝謝先生指教!」說罷施禮告辭。邵雍繼續鋤地,過了一會又來一人向他請教吉兇。邵雍讓寫個字,來人隨手在地上寫了個「合」字。
  • 中國大預言探秘(8)
    第四編 邵康節梅花詩詩云:洞徹先天學至深,泊名外物性歸真。飄然來世飄然去,經世梅花天地春。
  • 梅花易數號稱人間秘術能窺探天機,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今天的梅花易數中便離不開這能量二字,因為它的邏輯運算是根據著數字為中心的,相當於現在的抽獎活動的後臺計算這樣是不是就清楚了,梅花易數依先天八卦數理,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隨時隨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種多樣。
  • 高啟與「梅花詩」
    這九首梅花詩,首首讀來都有孤獨高傲而無悽涼抑鬱、憐梅惜梅卻不神傷心碎的特點。歷朝歷代詩人詠梅之作眾多,相比之下,高啟寫梅獨攝其魂,確有不俗之處。高啟與「梅花詩」    摘要:高啟是元末明初最富盛名的詩人之一,詠唱梅花是其詩歌創作中重要的題材。
  • 中國9大預測古籍,最後一本預言中國將出紫薇聖人,天下終會大同
    全書七字一句,共一百零六句,其中文末「行仁行義立乾坤,我今只算萬年終」兩句是這本書的神秘的地方,因為全書僅有七百多字,卻能預言之後的上萬年的事。神奇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書中的預言一一印證。如「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兩句,正應了秦王嬴政並非皇家子孫,而是宰相呂不韋私生子的說法。也暗示了秦始皇不是靠中庸、正直之途登上千古一帝的寶座的。
  • 這十首梅花詩,不一定很有名,卻很有韻味
    梅花,歷來是詩人吟詠的對象,關於梅花的詩作數不勝數。今天,詩詞君介紹十首冷門梅花詩,雖然詩不出名,卻各有韻味。《早梅》南北朝·謝燮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此詩寫梅花不甘落後,早早開放,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梅花的不畏嚴寒和不甘落後,也寄寓著詩人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感。《詠梅》明·高啟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 地爐茶鼎烹活火 數點梅花天地心
    數點梅花天地心——我給老區通訊員編稿子做標題(50)側記 徐亞平 寒冬時節,平江縣長壽鎮中心學校校長卻帶領一群老師讀書,並交流心得體會。真是一樁美事! 民間習慣「冬令進補」。宋人翁森曾作《四時讀書樂》,其中寫道:「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寒冬臘月,一切歸於沉靜,能看到點點紅梅,生活該是多麼詩意? 「點點不離楊柳外,聲聲只在芭蕉裡。」在高樓疊影、燈紅酒綠的都市,要想覓到那遠古飄來的雨打芭蕉、殘荷聽雨的靜謐之音,或許只有歸於寧靜的冬日了。作為凡夫俗子,天天為生計奔波勞累,身心俱疲,只有冬讀才能驅趕煩惱憂愁。
  • 梅花易數第一講:梅花易數為何如此準確,看後真長見識!
    在易經象數理佔四大體系之中,「佔」一直是廣大易經愛好者最喜歡的、同時也感覺最神秘的環節,佔卜也分為很多種,比如太乙神數、奇門遁甲、六爻預測等等,其中最簡單的當屬梅花易數了。之所以說梅花易數簡單,是因為梅花易數的起卦方法不拘一格,十分靈活多變,而六爻預測還要局限於三枚銅錢或者硬幣。梅花易數有著自己的哲學體系,它能充分激發我們的先知本能。
  • 三冬大雪時節至,十首梅花詩逸香
    三冬大雪至,天地肅清冷,眾芳皆搖落,細嗅有梅香。 大雪節氣,萬物皆搖落於北風之中,唯有梅花一株靜放,不畏霜冷,自有清瘦風骨之倔強性格。梅花,凌風傲雪,風骨清逸,為自古文人墨客所鍾情,為它賦詩填詞,成就那些美好清詞麗句,千古傳頌。
  •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姜白石《除夜自石湖歸笤溪》)春寒料峭,冷煙荒草,古宮廢壘,擋不住春的腳步,雪融草綠,竹裡梅花綻放出幽香。梅花生性耐寒,天孕花蕾於隆冬寒風之中,率萬木之先開花於冬末,「一樹獨先天下春」,所以是春的信使。
  • 有一種不能免俗,叫梅花詩八韻
    當點讚派和倒贊派兀自舌戰之時,另外有一些沉默的人,他們把這句話抄在心裡,轉身在一個信封上寫下:足下無所有,聊贈梅花詩。幾經修改以後,最後收信的人看到的是這樣 :裡面當然不會是一首八韻的梅花詩。如果是梅花詩十韻,那就是十兩。梅花詩二十韻,就是二十兩。這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紅包。如果收信的人腹有草包,也是有的。清何剛德《春明夢錄》卷下《外官饋送京官》記載:親貴用事時,有人送濤貝勒千金者,信面猶書「千佛名經」四字,亦尚不直致。惜濤不知所謂,舉以示人,後拆開,始知是千兩銀票也。
  • 冬日裡必讀的三首「梅花詩」,說透人生哲理,讀懂後豁然開朗
    千山暮雪,衝寒怒放的梅花應是冬日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為它寫詩作賦,讚美它的堅強不屈,遺世獨立。今天要講的這三首梅花詩也許不是最經典的,但卻是最特別的,說透人生哲理,讀懂後豁然開朗。1.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一句出自唐朝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古詩詞裡的梅花,美得徹骨!
    城中醜婦不知羞,採花自點雙眉頭。壽陽公主的梅花,是年少爛漫的,她所發明的梅花妝,更是美麗迷人,充滿著青春的氣息。她的梅花,也是青春的梅花。二、妃子之梅說起梅花,就不得不提唐玄宗寵極一時的妃子——梅妃江採蘋。
  • 梅花詩中的上乘之作,你覺得大才子高啟這一首如何?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開門見山話不多說,詩人張嘴就直接開誇,此花只應天上有,何故落入凡間來,風姿綽約,倩影江南。開在山中,有高士隱逸之志,開於林下,有明月美人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