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巨型「老鼠」遺骸現身馬達加斯加,與恐龍一起奔跑

2020-12-23 騰訊網

科學家們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哺乳動物族譜中缺失的一環——6600萬年前與恐龍一起生活的「瘋狂野獸」遺骸。這種奇怪的動物與老鼠同科,但看起來有點像獾,有著與任何已知哺乳動物不同的巨型身材、三個巨大的前毒牙和剃刀般鋒利的爪子。它被命名為Adalatherium,在馬達加斯加語和希臘語中意思是「瘋狂野獸」。來看《都市報》12月18日消息。

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聯合首席作者大衛·克勞斯博士說;「根據人類目前已知的所有現存和滅絕哺乳動物的骨骼解剖結構,很難想像它們是如何進化而來的。它扭曲甚至打破了許多規則。」南半球發現的恐龍滅絕之前的哺乳動物中,「瘋狂野獸」化石保存得最完整。

一份詳細的重建報告顯示:這隻「瘋狂野獸」長3英尺(91.44 釐米)長,重7磅(3.175千克)重,有一條短而粗的尾巴。與現代獾的相似之處僅限於外表。前牙的掃描結果證明它是食草動物。

「瘋狂野獸」的骨架非常奇怪,後肢強壯,呈伸展姿勢,就像今天的鱷魚一樣。為短跑而生的強健前腿藏在身體下面。前牙類似兔子,而後牙則獨一無二。脊柱中的骨頭比其他動物都多,鼻子上有一個奇怪的缺口。肌肉發達的後腿和腳上長著大爪子,表明「瘋狂野獸」很善於刨地。前腿相對較弱——與擅長奔跑的哺乳動物類似。四肢情況表明這種動物介於現存哺乳動物和其古老祖先之間。

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瘋狂野獸」是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老鼠的「巨型」親戚,屬於一種已經滅絕的類群,叫做岡瓦納類群。它們出現在南部超大陸岡瓦納——現在的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印度次大陸和阿拉伯半島。在此之前的化石記錄中,它們只有少量的牙齒和顎骨碎片。

「 瘋狂野獸」生活的時期,馬達加斯加是一個與非洲和印度分離超過1.5億年和2000萬年的島嶼。霍夫曼博士說:」馬達加斯加島獨特的生物群讓科學家們著迷了幾個世紀,因為它與世界其他地區隔離開來。在南半球早期哺乳動物進化的謎團中,「瘋狂野獸」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其他大部分物種至今仍未找到。

或許在人類看來「瘋狂野獸」的體型特徵非常奇怪,令人難以理解。可仔細想想要在馬達加斯加的叢林中生存,「弱肉強食」,夠強壯,才能生存下去。

圖片來源:都市報、網絡

本文選題:momo2000

本文編輯:星雲之樂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6600萬年前的巨型遺骸,人工智慧還原後,是這樣的動物
    它是6600萬年前與恐龍生活在一起的哺乳動物。 這種古怪的動物與老鼠有親緣關係,但看起來有點像獾,有著不同於任何已知哺乳動物的非凡身體。 這種奇異的齙牙生物像大狗一樣大,有三顆巨大的前尖牙和鋒利的爪子。
  • 鼻祖陸龜在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災難中倖存
    最新在法國發現的化石顯示,北半球一種陸龜在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場大災難中存活了下來。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那一類型陸龜中最早的鼻祖品種,和現代的烏龜都不一樣。研究顯示,有好幾種烏龜和恐龍並存於中生代(Mesozoic),可是幾乎都在那場摧毀世界上70%生命的大災難中滅絕了。在這份研究之前,考古學家發現另一種名為meiolaniid的陸龜倖存於那場災難,它們生活在現在的南半球。這份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L.
  • 美國科學家發現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填補恐龍演化史空白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5月6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報告發現一個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這些標本包括兩組可追溯至約9200萬年前的幼年個體骨架,新種恐龍的發現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空白。
  • 早期的恐龍和史前的海怪居然生的是「軟蛋」
    科學家新的研究發現,早期恐龍下的蛋是軟殼的,而巨型海洋爬行動物滄龍也是如此,產下的蛋都是體積巨大的軟殼蛋。我們都知道,鳥類和鱷魚產的蛋殼堅硬且高度鈣化,而大多數蜥蜴、蛇和海龜產的蛋則柔軟且堅韌的。最早出現的是軟殼蛋,但古生物學家一直在努力,想弄清楚軟殼到硬殼的進化過程。你可能也會猜到,軟殼蛋很難保存,所以在化石記錄中留存的很少。
  • 美科學家發現: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6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報告發現一個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這些標本包括兩組可追溯至約9200萬年前的幼年個體骨架,新種恐龍的發現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空白。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暴龍「足跡」,來自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
    在6600萬年前的江西贛州地區,一隻健壯的虔州龍正大步的走在鬆軟的河灘之上,在它的身後留下了一串清晰的三趾大腳印。
  • 恐龍時代 神秘巨型鯊魚群為何消亡?
    1996年,古生物學家在桑坦德市附近的西班牙北部海岸發現了一隻巨型鯊魚的骨骼遺骸。在這裡,沿海地區包括米高的石灰巖牆,這些牆是在大約8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沉積的,當時恐龍仍在世界上漫遊。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現在檢查了這些材料,並能夠將這些遺骸分類為已滅絕的鯊魚科(Ptychodontidae),該科在白堊紀曾經非常成功,但在白堊紀滅絕事件之前突然消失了。
  • 體長30米的恐龍有多大?用公交車做對比一目了然
    這是河源龍,生活在距今約8000~6600萬年前,化石出土於廣州河源市,這也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為數不多的一種偷蛋龍科恐龍,推測體長約有1.5米,重約20公斤。匹諾曹暴龍,是一種兇殘的肉食性恐龍,生存年代約在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通過對化石的研究,預估虔州龍的體長可達7.5~8米。
  • 科學家發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奇怪哺乳動物
    據外媒CNET報導, 科學家表示,他們對一種6600萬年前的負鼠大小的哺乳動物的奇怪外表感到困惑,這種哺乳動物被稱為Adalatherium --譯為 "瘋狂的野獸"。
  • 15張罕見的化石照:雙頭恐龍真的存在?800萬年前烏龜像汽車大
    雖然活著的恐龍看不到了,但化石還是可以看到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組罕見的化石照,一起感受一下這些曾經地球霸主的風採吧。阿根廷龍阿根廷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它們的特點是龐大,估計後腿有4.5米,軀幹長7米,全身有30米長,估計重量約為60至100噸。
  • 幸好滅絕了的巨型動物Top10,不然的話可能是個災難!
    歡迎收看本期的半島奇聞,下面我們要講的是10種滅絕了的動物,還好它們已經消失了,不然的話,對現在的動物世界來說可能真的是個災難……#10 冠鱷獸冠鱷獸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有冠狀物的鱷魚,生活在大約2億6700萬年前。1960年,人們在俄羅斯發現了兩種冠鱷獸的化石。
  • 6600萬年前經歷了什麼變故?天空中的巨型企鵝,放棄飛行改學遊泳
    前言我們都曾經在電視中看到過極大群企鵝成群結隊的在漫天冰雪當中前行,很多人不知道,企鵝在生物分類中屬於鳥綱,只不過不會飛,他們晃晃悠悠的走路姿勢甚是可愛,看起來也不具備什麼攻擊性,但實際上在數千萬年前,當恐龍在地球上滅絕之後,曾經是它們一度統治著這片區域,也算得上是一代霸主。
  •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繁體中文版今天上市
    遊戲《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是以6600萬年前白堊紀為舞臺,玩家操作哆啦A夢、大雄、靜香、胖虎、小夫進行挑戰任務或是前往探險迷宮。不僅可以觀賞到電影劇情,還收錄了可以體驗電影世界裡的迷你遊戲。
  • 恐龍在地球上進化了上億年,為什麼沒有躲過六千萬年那場浩劫?
    恐龍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消失於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間跨度達1.6億年,儘管從地質年代來看,也就是過眼雲煙,但我們要知道,人類從靈長類出現到現代人類誕生,也不過3000多萬年時間,遠不足以達到恐龍存在的零頭時間!
  • 盤點生性殘忍的恐龍之最,你被嚇到了嗎?
    盤點生性殘忍的恐龍之最,你被嚇到了嗎?恐龍曾經是這個星球的絕對霸主,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它們最終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了人們探索歷史的佐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恐龍遠比人類體型龐大,殺傷力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生性殘忍的恐龍。
  • 盤點七大致命恐龍 瑪君龍竟吃同類
    盤點七大致命恐龍瑪君龍竟吃同類事實上,地球上曾經到處都是龐然大物般的恐怖殺手。以下就是最著名的七大致命恐龍。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暴龍恐龍之王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Rex),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 地球巨型食肉動物排行,霸王龍僅第14,最大的你意想不到!
    生活在約8000萬到73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大型鱷魚之一,長達12米,重10噸,可能以大型恐龍為食,猖獗一時。12米,一個貨櫃的長度,想想這樣的鱷魚吧,叫恐鱷一點也不誇張。10、南方巨獸龍。
  • 今日諸城 ‖ 地球把最壯麗的生命給了恐龍,卻把最震撼的景致留給了諸城
    地球演化至今已有46億年,有人把地球的歷史比作一天,那麼恐龍大約生活在22:48—23:40之間,共52分鐘。而人類的歷史,從北京周口店的猿人算起,到現在也只有9.4秒。從恐龍誕生的約2.3億年前開始,到它滅亡的約6500萬年前為止,在這段漫長的過程中,恐龍家族經歷了初現、繁盛直至滅亡的全過程。
  • 科學家發現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
    趙闖繪製/光明圖片光明日報日電(記者 張蕾)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加拿大、斯洛伐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早前在河南西峽挖掘出的即將孵化破殼的恐龍胚胎蛋化石,發現了一種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科學家將這一生活在距今9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命名為中華貝貝龍。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