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電影行業:由淺至深,四個層面解構思考

2020-12-2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電影行業是一個閉環,牽一髮而動全身,影片撤檔、影院歇業、各影視城、劇組全部停工,幾乎所有環節都受到極大的影響,整個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而隨之而來的是資金的重大虧損。本文從四個層面解構思考,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疫情發酵蔓延,影院關門,關注電影有一段時間了,說說的我的思考~

2020年春節檔疫情爆發,7部影片接連撤檔,非行業人士覺得只是過年看不了電影了,但這個「撤檔」的背後對行業影響是多大?按照行業數據透露,最新一季度行業損失的是「150億」。

春節檔是整個電影市場最賺錢的檔期,2019年春節檔票房達到58.59億,春節檔票房佔據全年的14.2%,疫情帶來「影院關門,不能復工」,後續引發的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電影行業是一個閉環,牽一髮而動全身,影片撤檔、影院歇業、各影視城、劇組全部停工,幾乎所有環節都受到極大的影響,整個電影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而隨之而來的是資金的重大虧損。

從這我看到的一些思考和一些碎碎念與大家分享,由淺至深,我想從四個層面來說說~

第1層市場:階段性恢復

電影行業的恢復,應該不是一個時間點的爆發,而是階段性的過度恢復。

大家都在問:電影院什麼時候開門?什麼時候會「報復性消費」迎來「爆發」,我覺得不要想著什麼時候「爆」,最大的問題不是怎麼掙錢,還是先想想如何活下來的問題。

截止2020年3月底,全國共有2263家影院類企業註銷。越來越多的影院開始做破產清算,大批電影院工作人員開始轉行外賣、物流行業。4月14日,萬達電影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虧損5.5-6.5億元,為上市以來首次一季度出現虧損。公告發布後,萬達電影股價下跌18%。

回看2003年非典,給電影行業同樣帶來了重大的衝擊,但是在6月的疫情之後,瞬間也是同時帶來了電影和文娛行業的高速發展時期。但是我們也可以從2003年的記憶中尋找,不是某一個特定事件或是形式感的告知我們疫情解除,可以出來「野」了,而是慢慢的慢慢的,身邊的消費從吃喝玩樂到精神類的文娛慢慢復甦。

其一,整個市場的經濟需要階段性復甦,就如同復工一樣。先從剛需類實質影響人民生活類的企業開始復工,優先支持疫情防控、生活保障、公用事業和重大項目的復工復產,用戶同樣先從「吃喝玩樂」剛需類的消費先開始復甦。

電影觀影需求不是用戶的剛需,其次院線電影在娛樂需求地位在疫情面前也逐漸下降,畢竟疫情不久可以恢復,但是人心恢復需要時間。

其二,電影行業院線電影需要階段性復甦,就如同試水一樣。畢竟一部影片的收益回收風險是很大的,按照國內票房分帳原則來計算,電影回本需要成本三倍票房數據,才能回本,春節檔撤檔,很難找到春節檔這麼大體量的觀影需求。

大概率是很少有片方願意冒這個險去做「第一個試水」的片子,大概率的操作就如同3月院線一樣,院線先拿經典影片做重映,試探市場的接受程度,並且這部分收益可以在暫無新片的現狀下,暫且回點點血。

第2層流量:內容為王

內容為王,影片的內容不僅是電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電影產業,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電影發展的基石與根本。

影響電影行業恢復的影響因素有2個,疫情的階段性恢復節奏頭部影片的檔期選擇,而頭部影片來自於「優質內容」,優秀的劇情、拍攝、演員、導演。疫情結束後,《唐探3》、《姜子牙》、《花木蘭》等這類頭部影片的檔期選擇大概率雙向影響著電影行業的復甦,這是「內容為王」的時代。

其次,前面也有提到,疫情不久就會結束,但人心恢復需要時間,疫情結束後,影迷需要自我療傷的過程,需要更多貼近民眾的電影,民族凝聚力和普通民眾在危機時刻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貢獻勢必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題材,類似《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片方可以考慮更多具有凝聚力的題材。

另外,有時候這個時代太快了,而疫情時間反而給了行業更多的思考的時間,不能聚眾,不能拍攝不能觀影,但給了行業編劇更多的創作時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沉下心去創作去發揮。

在電影產業上遊,那些依然能夠堅挺的電影企業往往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核心競爭力,就是內容創意能力、內容生成能力以及內容傳播能力。

內容質量是保障,是作品成長硬道理,疫情給電影行業按下「暫停鍵」,也為行業調整、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這對電影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一件好事,好的作品才是電影市場發展的「硬道理」。

第三層資金:現金流

現金流是影響企業存亡的重要因素,重要性甚至大於利潤。

這是最近特別深刻一個體會,前段時間跟粉絲面基,她跟我說:他們公司已經3個月沒有發工資了,公司資金鍊斷裂。身邊的例子還有很多,讓我特別深刻的體會,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現金流真的很重要。

電影行業的現金流,我看到的是2側,其一是片方的現金流,前面也有說到,按照國內票房分帳原則來計算,電影回本需要成本三倍票房數據,才能回本,風險高,再反觀我們一年上映的幾百部影片,能破10億的都真的很少,春節檔撤檔,一個是很難找到春節檔這麼大體量的觀影需求,對於片方來說最痛的就是時間上也增加了投資成本。

因為無效知曉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無法知曉影片什麼時候能上映回滾現金流,尤其影片涉及的高金額多利益方的現金流問題,包括製片方、投資方、發行方、院線等等,延期上映直接導致的就是無法回籠資金,這樣的壓力是巨大的。

《囧媽》攜手字節跳動,免費線上觀影,以及後面的《肥龍過江》攜手愛奇藝,付費超前觀影模式,我覺得背後都是「現金流」的問題,在最高點拋出,總比一直候著被動著要來的痛快。

其二是院線的現金流,新片上映先走院線,是行業的默認規矩,《囧媽》這波操作給院線帶來強烈抵制,因為現金流流不到院線的「口袋」了。

包括最近倒閉關門的影院已經超過2300家,還有陸續各種影院在做資產清算,影院在整個影片上映的分帳內,收益分成是最高的,因為影院成本高,場地、水電、人工、設備等,但是對於片方來說,線上影院不存在這些成本,可以拿出更高比例收入給生產方,同時線上影院也更容易達到營收平衡。

同時,電影行業也需要開始探索更多能夠極速變現的途徑。不管是平臺嘗試超前點播、帶貨綜藝節目的出現、電影票宣布走入淘寶直播間等,本質上都是快速走向C端獲取收益的形式,這些都將是大趨勢。

要想有現金流,就去離現金最近的地方,畢竟離錢最近的地方最容易掙錢。

第4層商業:補鏈發展

學會「自救破圈」,學會「補鏈發展」,學會「探索思路」。

有前輩說過:企業經營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有哪些,嘗試合作:補鏈發展。

線下影院轉線上賣場,在2月還遲遲不能開業的情況下,部分影院為了自救,甚至開始了線上售賣零食、飲料、電影周邊和電影卡券,解決積壓賣品,清倉大甩賣。利用自有渠道,開啟線上賣場銷售模式,清庫存,回血現金流,但是整體的銷量暫不如十分之一。

疫情期間自救的方式還有很多,構建自有渠道和平臺,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建立和顧客溝通的有效途徑,保持品牌與顧客的連結;產品個性化和促銷定製等等。

「安心」影院的品牌,疫情的結束人心需要過度,用戶重新走進影院需要更多的支持,大部分影城衛生是不達標的,疫情之後,影院最緊迫的是協調物業對衛生和通風安全的審查,並添加測溫系統,為影迷準備口罩和消毒用品,這些設備和工具將成為常態化配置。

要有「無界影院」的概念,影院應該更加開放。不要給自己劃界限,不止是一家影院,電影院更應該打開「無界營銷」的模式。平臺思維,OPEN的平臺,一切皆可能~

能夠及時發現並且滿足民眾需求的人總能賺到錢,有時候經營人心比販賣商品更重要。

寫在最後

電影行業「升溫」需要政策上的扶持、從業者的加倍努力,需要有大量優質內容登上銀幕。更需要合理的票價和優惠的福利吸引大眾消費。

我相信,春暖花開,等一部電影,與你重逢~

#專欄作家#

玲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微信公眾號:玲子奮鬥史。不卑不亢,從容優雅,面對一切,我是玲子。職業產品經理,關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商業產品,擅長需求挖掘和運營管理。我是個勵志氣質聰穎漂亮的女青年。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需要適應全新的世界,看中國紡織如何以四個新...
    為讓全球同行了解中國紡織工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會議設置了「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議題,邀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從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如何發展、變局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新變化等幾個角度展望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
  • 疫情之下,加速分化的亞洲電影
    繼「港澳臺影院生存實錄」之後,情報君將視野放至整個亞洲,重點關注日本、韓國、印度電影產業在疫情之下的生存狀況,嘗試去了解這些國家電影產業的現狀。看看當下,我們能為電影做些什麼?根據路透社報導,印度超60%的確診病例集中在五個邦,其中寶萊塢所在地孟買屬於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政府暫時不會放鬆封城的舉措。 雖然電影院之類的娛樂場所還沒有開門,但印度境內的影視劇組已經可以投入工作。不過,受制於資金不足、取景受限、人手缺乏等問題,開工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應對疫情,財政青年的見與思⑥: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電影事業發展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電影事業發展思考財政部科教文司 孫廣鑫前言:2020年春節,我原計劃開展財政支持縣城及鄉鎮影院建設方面的調研,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調研不得不擱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影響是巨大的,而電影無疑是受到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
  • 尹香今:危中有機,擁抱變化,疫情並沒有讓電影人停下思考
    12月2日,在「激蕩·破浪·融合」2020一起拍電影行業大會暨頒獎典禮的電影單元論壇上,萬達影視總經理、新媒誠品創始人尹香今如此分享道。 此次論壇,包括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貓眼娛樂總裁顧思斌,大地文化傳播集團CEO、大地影院集團CEO尚峰,製片人、發行人、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萬達影視總經理、新媒誠品創始人尹香今,以及伯樂營銷創始人、論壇主持人張文伯等行業大咖齊聚現場,對於今年疫情後的電影行業,分別做出了自己的分享。
  • 疫情衝擊下廣州4A的十個思考
    針對這次疫情,廣州4A在廣州市廣告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對會員公司開展了一次「疫情衝擊下廣州4A的十個思考」的雲採訪,通過採訪,來了解來自營銷大佬們的思考。採訪的十個問題: 1.疫情之下的心情或心態 2.疫情期間員工辦公模式 3.疫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4.疫情期間員工的工資結構調整 5.疫情期間,最擔心的事和「最壞」的打算
  • 新園區時代:疫情之下,50位產業地產總裁的另類思考
    對於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都市樓宇經濟來說,即便沒有此次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樓宇經濟也面臨著巨大挑戰。 自疫情發生以來,產業地產包括產業園、經開區及上下遊企業防疫復工兩條戰線免租減租損失嚴重,經營受阻業績停滯。疫情之下,產業地產行業、企業受到哪些影響和衝擊?產業地產企業從業者應該怎樣應對和反思?產業地產市場未來有何預測和展望?
  • 探討疫情之下粘膠纖維行業突圍之道,大國織道高峰論壇乾貨薈萃
    探討疫情之下粘膠纖維行業突圍之道,大國織道高峰論壇乾貨薈萃 2020-09-08 08:17:38 來源:世名科技 9月4日,由蘇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 疫情過後幹什麼行業最掙錢?這樣思考問題真的很危險
    很多時候,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句式,什麼時候什麼行業最賺錢,大家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提問和思考問題。但是不管思考這個問題是為了找工作還是創業,這種思維的方式都是很危險的。而能夠從泡沫中生存下來,並且有很好的發展的,絕大多數都是早就在這個行業有一定的沉澱和積累的公司。這樣思考問題會滋長個人的投機心態這次疫情期間,生產口罩的企業確實賺了很多錢,但這是因為這些企業和公司在這個行業內已經積攢了很多經驗和人脈。
  • 三特索道張泉:身處疫情風暴眼,湖北旅企疫後振興的思考與應對
    本次峰會設置9大板塊,25個細分領域,30餘家機構參與,12個小時不停播。大會聯合業內大咖、知名企業、疫情「風暴眼」目的地等,以全新視角,再析文旅融合、跨界創新,全方位解構疫後文旅產業發展新思路、新路徑、新趨勢。三特索道總裁張泉在直播現場帶來《身處疫情風暴眼,湖北旅企疫後振興的思考與應對》主題分享。
  • 藝評|人工智慧,疫情之下電影製作解困之道
    電影是一種集體製作活動,不論拍攝外景或內景,也不論在製作的整個流程或各個環節,都需要聚集大量製作人員。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電影製作始終面臨停工停產難題。影院放映可以改為線上播放,然而新片的拍攝和後期製作怎能為了避免聚集而禁止一定數量人員參予呢?
  • 疫情之下20位地產總裁的思考(四):線上營銷 看起來很美?
    居理新房創始人&CEO王鵬說,「也正是這樣的一個特殊時期,讓房產行業從業者看到了網絡售房的價值和意義。行業從業者尤其是傳統房企的從業者,都在思考如何更加積極地擁抱網際網路,例如通過服務、交易的在線化來實現自救,並且調整營銷以及企業的發展模式。」
  • 其他文化娛樂行業還在苦求疫情下的發展之路嗎?
    小夥伴們都多久沒看過電影了啊?因為疫情,從今年年初一直到現在電影院都沒開門,文化娛樂行業幾乎都停業了,可是最近卻有一個令人喜大普奔的消息:電影院7月20日重新開業,小夥伴們想好要看什麼電影了嗎?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今年上半年很多娛樂行業都沒開門,比如KTV、電影院、遊戲廳、舞廳等。
  • 疫情之下的教育培訓如何突圍?
    早前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面向全國31個省市的校外培訓機構,發布了一份問卷調研。因此,為了應對疫情,部分機構選擇了增資與裁員的手段,而如何快速將線下教學平移到線上,成為當前多數培訓機構不得不思考的方向。線下機構與在線教育之間的用戶爭奪戰打響,這次疫情,很可能將推動教育行業洗牌拐點來臨。
  • 疫情之下,直播行業奧利給!
    這個庚子年初荊楚疫情來勢洶洶眾人惶恐之下自覺閉門在家足不出戶問及禁足期間有何樂趣眾答:「直播」拯救你我他奧利給!直播行業發展火爆,是各位大佬們喜聞樂見的結果,但是不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法律上,直播行業還有不少空白需要完善,野蠻生長期間,各路妖魔鬼怪輪番上場。01總是提示不安全?
  • 全球戰疫·衝擊|疫情對世界政治四個方面的影響與思考
    全球戰疫·衝擊|疫情對世界政治四個方面的影響與思考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方長平 2020-03-25 13:31 來源:
  • 電影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1、疫情下的中國電影市場:黑天鵝事件或將加速行業出清新冠肺炎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主要在:電影院放映停擺,在拍電影的拍攝工作延 期,已定檔影片推遲上映,加劇後續檔期競爭程度。1) 院線行業:隨著疫情升級,以省/市為單位相繼發布通知暫停開放包括電影院在內的 人員聚集場所。以票倉城市的廣東、江蘇、上海為例,自 1 月 22 日起就先後發布 緊急通知,全省/市電影院暫停營業。
  • 「後疫情時代」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最新思考
    這是疫情在得到全面控制後,中國舉辦的首場綜合性體育用品展會,對於展現體育產業復工復產風貌、加速體育用品市場疫情後的企穩復甦、進一步優化體育商貿環境有著風向標意義。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理事長吳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主席李樺、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等嘉賓出席了2020體博會開館儀式。
  • 電影行業的破局與突圍:沒有內容都是空談
    王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希望疫情過後能夠有更多更有質量的影片上映,當然我目前比較期待的電影就是《唐人街探案3》了。」毋庸置疑,疫情之下的中國電影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衝擊,然而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行業需求只會推遲,不會消失。
  • 美國藝術家對電影、攝影及繪畫經典解構,裡面的演員你認得幾個?
    內容是對經典繪畫作品進行解構,對畫面內容進行改編,融合電影人物形象到繪畫畫意的場景中。形成了一個時間、空間、形式、認知上的多重重構,十分有趣。上面的畫面其圖像主要原型來自於藝術家愛德華·霍普。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是一位美國繪畫大師,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
  • 《肖申克的救贖》:從三個層面分析安迪的救贖之路以及現實思考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國老片,豆瓣評分9.5分,在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