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魚仔,36氪經授權發布。
前不久,幾張IMAX影院改建成室內籃球場的照片頻繁出現在微博上。
從圖片上看,影院已被用作訓練場地投入運營,觀眾席拓展為訓練空間,大銀幕的位置只留下了黑色的隔音棉。短短三個月時間,影院的自救行為已經不止一次成為業內焦點,從賣小吃到拍婚紗,再到如今改建成籃球場,影院的每一次自救行為都折射出背後的經營焦慮。
這幾天,情報君身邊也有不少朋友連續打卡了附近電影院,看著滿地尚未撤走的春節檔物料,感慨仿佛是「史前遺蹟」,昔日為600億振臂歡呼的景象尚歷歷在目,如今全行業竟已跌落至生死存亡關頭。
不只是中國,放眼全世界,病毒蔓延的恐懼與創作源頭的枯竭,都讓電影產業加速成為荒蕪之地。繼「港澳臺影院生存實錄」之後,情報君將視野放至整個亞洲,重點關注日本、韓國、印度電影產業在疫情之下的生存狀況,嘗試去了解這些國家電影產業的現狀。看看當下,我們能為電影做些什麼?
就在電影院關門前,2019年最後一匹黑馬、翻拍自2015年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中國電影《誤殺》仍然在放映著,如果不是疫情原因,影片可能會衝擊更高的票房,為隨後到來的春節檔預熱。眼下中國電影院仍全線關門,而同樣作為人口大國、並擁有世界最大電影產業之一的印度,似乎也無法輸出可供參考的模板。
在疫情蔓延初期,印度就被認定為一顆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發的「定時炸彈」。印度是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國家,遍布全國的貧民窟更是加劇了群居性感染的可能性,由於很難保證當前的經濟狀況與醫療水平是否能夠合理控制疫情,印度政府已於3月24日緊急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措施。目前,印度已經全面關停各地學校、工廠、辦公場所和餐飲娛樂場所,並且這樣的封鎖將持續21天。
早在印度封城之前,許多商業性活動已經緊急叫停,印度製片人協會也決定從3月19日到30日停止所有電影與電視的製作。寶萊塢原定於在3月發行的電影宣布一律取消,等到疫情過去再做安排,已知的像阿米爾·汗的印度版《阿甘正傳》、阿克瑟·庫瑪的《反恐追緝令》也放棄了原本的製作和上映計劃。
截至今日,21天封鎖已經過去,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將緊閉期延長到了5月3日,可見印度境內的疫情依然比較緊張。根據路透社報導,印度超60%的確診病例集中在五個邦,其中寶萊塢所在地孟買屬於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政府暫時不會放鬆封城的舉措。
雖然電影院之類的娛樂場所還沒有開門,但印度境內的影視劇組已經可以投入工作。不過,受制於資金不足、取景受限、人手缺乏等問題,開工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據Films & Series at Saregama India副總裁Siddharth Anand Kumar透露,目前許多劇組面臨著人手嚴重不足的問題,由於美術、燈光師、特技演員、群演等幕後人員已經返鄉,尋找新的訓練有素的員工對於劇組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如果真的要讓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工作,似乎又是另一個難題。
據了解,印度娛樂巨頭Reliance Entertainment已經宣布通過削減現場人員來保證劇組的正常開工,針對那些不是非要到到場的員工,劇組會安排他們在家辦公。一些開工的劇組會相應加強了防護措施,除了常規的清潔消毒之外,還附加了員工的專車接送服務,產生的費用通過減少員工數量來抵消。
在印度,當下最緊急的仍然是需要解決國內的醫療資源以及衛生條件問題,影視行業並非當下高度優先的領域,因此,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很有可能會被安排到最後一批開放。根據業內人士分析,到今年6月之前,印度電影產業是不會正常投入工作的,如果要完全恢復生產的話,可能需要等到10月之後。
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影產業之一,寶萊塢每年要生產近2000部電影,此次受疫情影響,今年印度的影視產能無疑會大打折扣,有專家估計,此次疫情過去寶萊塢預計將損失13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2億)。
2020年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舉辦,讓日本疫情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鑑於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從3月開始,日本就逐步進入了自肅階段。
從日本國寶級藝人志村健感染新冠病逝到編劇宮藤官九郎確診,日本演藝圈的壞消息不斷傳來。在此之後,日本影視行業重新調整了自身的運轉策略:原本5、6月份上映的電影宣布全部撤檔、動漫展取消、六大電視臺宣布停止拍攝、各地區影院縮短營業時間。目前,包括千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大阪府在內的七個地區已經進入緊急狀態,220家以上的電影院已經全部暫停營業。
在日本影院尚未強制停業前,影院還有近10部商業電影上映,《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試著死了一次》《寄生蟲》成為3月份影院票房排名前三的電影。隨著疫情的擴大,日本觀眾的觀影欲望也愈發降低,上周末全日本觀影人數僅為123人。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院線並非只有播放商業電影的影院,獨立影院也是日本院線脈絡的特色之一,而疫情對獨立影院的打擊要比商業影院來得大得多。在日本,獨立院線一般來說都是私人經營的藝術院線,平時多上映一些國內外相對不那麼主流的電影。經過日積月累的經營,幾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選片品味與場館特色,而通過在這些獨立影院播放自己的電影,不少新銳導演也得以被業內關注。只是這些平時生存空間就受到擠壓的獨立影院,在疫情期間更是生存艱難,幾乎是一直靠著經營者對電影的熱愛支撐到現在。
在這期間,一些小型獨立影院也開展了自救活動,比如1950年開業的下高井戶Cinema,成功通過眾籌募集到三百多萬日元;京都出町座則是通過推出會員卡形式的「未來票券」籌集了六百多萬日元,這些「票券」可以被當作之後觀眾買書與電影票的提前支出;UPLINK電影院則推出了「2980日元三月無限暢看」方案,讓影迷享受世界知名導演的作品。另外,也有一些影院選擇抱團,聯合販賣自製的周邊產品,將所得收入平均分攤給參與的影院。
本月初,一場針對日本獨立影院的活動「SAVE THE CINEMA(拯救小型影院)」在社交網絡展開,得到了許多電影業內人士的支持。這場企劃在公益情願平臺Change.Org上募集支持者,向政府呼籲對獨立影院作出紓困方案。該活動得到了包括是枝裕和、安藤櫻、荒井晴彥、白石和彌、濱口龍、上田慎一郎等在內的眾多業內人士支持。目前活動已經進入第二階段,即預計向群眾募集1億日圓,分配給參加計劃的獨立電影院。
除了獨立影院的自救與被救活動,日本影視從業者近日也發起倡議,要求政府針對受疫情影響的影視工作人員進行補償。21日,包含日本電影導演協會在內的「日本映像職能連合」致信安倍晉三,希望日本政府對影視人員的鼓勵能夠落實在實際補償上,同時也希望政府能夠針對自由職業者發放持續的補助政策。信中指出:「我們嚴格遵守應對新冠疫情的安全對策。因此,也強烈要求政府儘快對我等自由職業者、從事個體經營的藝術創作者,以及其他行業的自由職業者,進行合適的補償。」
目前該請求已提交給首相安倍晉三、新冠對策部長西村琴敏和文化廳長宮田良平,暫且還需等待後續回應。
韓國一度是中國之外新冠肺炎確診數量最多的國家,但同時也是最快將新增確診病例曲線壓至平緩的一個國家。韓國發達的醫療水平、謹慎而又及時的防疫措施很快作出了積極的反饋,韓國的娛樂業也逐步投入正常的工作之中,幾乎是整個亞洲中恢復最迅速的。
隨著境內疫情的好轉,韓國的影視工業已經漸漸恢復生產,此前一度中斷的影片也開始重新拍攝,但海外拍攝的工作仍然處於暫停狀態。目前,韓國本地影院已經開始上映新片,上周由李時言、金聖喆主演的網際網路犯罪題材電影《Search Out》登陸韓國院線。此外,《Hotel Lake》、《Shooting Girls》、《山那頭》等影片也已經宣布定檔。
不過,縱使電影產業已經恢復生產,電影行業面臨的形式仍然十分嚴峻。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20日發布的數據,3月韓國總觀影人數同比減少了87.5%,幾乎創下2004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新低。而當日觀影人數也連日創下新低,上月23日降至2.6萬人次,本月6日首次跌破2萬,7日再次降至1.5萬人次。三月底,韓國最大的綜合電影院CGV將旗下30%的影院關停,剩下的影院則大幅縮減每天的放映量。
在年初《寄生蟲》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四項大獎後、韓國電影備受世界矚目。疫情之下,韓國政府也高度重視影視行業,出臺了多項政策幫助國內的電影產業度過難關。
據時光網報導,4月21日,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減免全國電影院90%的電影發展基金徵收金,並投入170億韓元用於支援因疫情推遲上映的電影和相關電影人,針對這段時間暫時失業的電影人,韓國政府提供了失業電影人職業培訓。
為了鼓勵觀眾走進影院, 韓國政府面向大眾提供130萬張觀影優惠券,並在全韓國200多家電影院舉行的多種類特別電影展提供30億韓元資金支持。除此之外,電影院0.3%的賦稅金也將免除滯納,並延期至今年年底。
除了政府的扶植,一些影院也開始嘗試新的運營模式。韓國院線MEGABOX於22日推出小規模觀眾包場的電影放映形式,單個放映場館內最多容納15人,部分特別館只能容納10人,觀眾需提前3天完成預約。
奧斯卡之後,韓國電影加速走向了世界。韓國對電影的大力扶植,也正是建立在他們對電影所寄予的重視與期望之上的,在這些手段中,無論是減免徵收金和賦稅金還是發放補貼,對於韓國電影和電影人來說都是直接受惠的。而內容上的寬容與開放,更是讓韓國電影得以更加自由地生長。或許這次疫情過後,韓國電影又將迎來新一輪的「現實主義浪潮」,而這個「作業」也許是國內抄不來的。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針對影院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只是按照目前的局勢,我國電影市場所面臨的考驗,並不僅僅只是等待疫情過去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