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島的霧凇從何而來?薩滿文化與滿族之間有何關係?

2020-12-23 漁樵煮酒

吉林霧凇儀態萬方、獨具丰韻的奇觀。

每當霧凇來臨,吉林松花江岸十裡長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

下遊的霧凇島因霧凇多且美麗而著名。

因有江水環抱,冷熱空氣在這裡相交,冬季裡幾乎天天有樹掛,有時一連幾天也不掉落。

這裡樹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掛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江風吹拂銀絲閃爍,天地白茫茫一片,猶如被塵世遺忘的仙境。

遠處,一行白鷺划過叢林,留下靜寥的天空。

霧凇島是松花江的一座小島,位於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

烏拉街滿族鎮的韓屯、曾通屯等村落是霧凇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觀賞和拍攝霧凇的最佳地。

霧凇島的最佳觀賞季節是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每天最理想的霧凇拍攝時間為10:00-11:30之間

烏拉街滿族鎮(簡稱烏拉街鎮)位於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距吉林市北30公裡。

烏拉街滿族鎮滿族民俗風情濃鬱,聞名省內外,其中滿族文化、薩滿研究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烏拉街滿族鎮是滿族主要發祥地之一。

據當地史籍記載,烏拉街古稱"洪泥羅"城。

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生活在這裡。

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這裡留下過戰跡、足跡、墨跡。

被清王朝封為"本朝發祥之地",有"先有烏拉,後有吉林"之說。

這裡是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的故鄉,她的兒子就是帶領滿族入關定都北京的攝政王多爾袞。

也就是說,這裡是多爾袞的姥姥家。

遙望天邊海東青寬闊的翅膀,在松花江邊飲盡一捧清澈的江水,抬頭尋找映紅先知薩滿的火光。

在霧凇島冰雪的世界裡彷徨,傾聽八色龍旗在長風中獵獵作響,

這裡,是滿族興起的地方,這裡,仍然保留著濃重的滿族風俗。

滿族祖先信仰薩滿教。

薩滿教是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各民族信仰的一種比較原始的宗教。

這種宗教沒有廟宇和神祠、沒有專職的教徒,信仰薩滿教的各民族間所崇拜的神靈也不盡相同。

薩滿教在這裡的農村還有較完好保存。

薩滿文化是以薩滿信仰的宗教儀式為核心的文化,是北極圈遠古文明的核心,是歷史上起源最早、延續最久的原生態文化。

薩滿信仰是以萬物有靈的信仰為基礎,以共祭多種神靈為其內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動為其表現形式的一種原始多神教。

薩滿,是人與神的中介者,也是氏族的精神文化代表。

薩滿文化作為古代文化的集合體,幾乎囊括了北方人類宗教、歷史、經濟、哲學、醫學、婚姻制度、道德規範、文學、藝術、體育、民俗等各方面的文化成就。

其代表內容有薩滿歌謠、薩滿舞蹈、薩滿醫藥和薩滿造型藝術 ( 包括繪畫、剪紙、刺繡、木皮木板繪刻、雕塑、面具、服飾、神帽、神鼓、圖騰柱、神偶等 ) 。

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的感覺?

你也可以認為就是傳說中的著名東北跳大神……

當然,比跳大神有文化……

過去叫迷信,現在叫民族文化……

"薩滿"是通古斯語,即"巫"的意思。

滿族人燒香祭祖形式隆重,察瑪就是"燒香"的神匠。

察瑪穿上神衣,戴上神帽,紮上腰鈴,手執抓鼓,一邊唱滿語神歌,一邊打鼓,一邊舞蹈,一邊擺動腰鈴,旁邊的人打起"薩拉器",隨著神歌拍板應和,儀式嚴肅,場面熱烈。

美國、芬蘭等國家也派人來此做學術研究,2001年國際薩滿教研究會在吉林市召開,與會學者專程到烏拉街研究。

薩滿祭祀儀式可作為一種表演節目,供遊客欣賞。

順便說說這裡的好吃的吧,飲食也是一種文化,主要治療饞和餓。

烏拉鎮從傳統的野味燒烤、滿族火鍋,到滿漢全席、八大碗、三套碗、白肉血腸。

特色食品有"薩其瑪"、粘豆包、餷子粥、小米粥、小米飯、煎餅、烤糕、玉米面饃、發糕、餃子、水糰子、鍋烙、米飯鍋巴。

還有山野菜、水豆腐、甜粘玉米、西瓜、香瓜、農家水果、應季蔬菜、野生江魚、特禽(飛龍、珍珠雞、絲光雞、無聲鴨、鵪鶉)等美味佳餚。

好吃吧!

霧凇島之所以出名,是這裡的霧凇美且多。

原因很簡單:上遊水庫放水造成巨大的溫差。

水庫底層水溫幾攝氏度甚至十幾攝氏度,外面江面溫度零下幾十度。

熱水一出來立即產生霧氣,掛滿枝頭,隨即向下遊飄散。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啥時候水庫預報放水了,就去看霧凇吧!

其實從吉林市沿松花江一線,到處都有霧凇!

很多事情,說穿了,很簡單!

相關焦點

  • 吉林烏拉街滿族風情鎮:世界第一薩滿古鎮
    南望龍潭山,北銜鳳凰閣,西臨松花江,東倚長白山餘脈,區域面積188平方公裡,是一塊礦物資源豐富、農業發達、擁有眾多文化古蹟、自然風景秀麗的「風水寶地」。尤其以滿族民俗風情濃鬱而聞名於世,滿族文化和薩滿研究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 冬日旅遊推薦之——霧凇島
    就算是周圍哪裡有一點的雪地路面或者山上有下一點點小雪都會全城奔往,一路堵車幾小時也不能減少對雪景的嚮往,各種剪刀手拍照,各種擠眉弄眼嘟嘟嘴,那是一個不亦樂乎。今天狗哥為您推薦一個冬季旅遊的好地方——霧凇島,一起去體驗北國風光的迷人之處吧。霧凇島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島,位於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
  • 「賞霧凇、嬉冰雪、浴溫泉、享民俗」 熱熱鬧鬧過大年—吉林市行
    吉林霧凇與與泰山日出、黃山雲海、錢塘湧潮、同為中國四大氣象奇觀,又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和長江三峽同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吉林霧凇到底有多美?請小夥伴們跟隨小編一起來領略吧……吉林市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久遠厚重,人文旅遊資源豐富,遺址遺蹟、遺風遺俗、文獻典籍、口耳相傳的歷史人文景觀比比皆是。以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厚傳統,特色鮮明,成為吉林市旅遊一道亮麗的風景和寶貴財富。
  • 滿族文化形成的載體是什麼?「馬背、薩滿、圖騰」三者合一
    滿族作為滿清帝國的締造者,不僅創立了「大清」王朝,同時還通過這個政權,不斷影響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走向。滿族人之所以可以創造出這樣的成就,與其民族特徵和文化屬性都有極大關係。作為東北地區的一支遊牧民族,賴以生存的就是狩獵、打漁等原始技能。由於滿族人的祖先並不懂得農耕,所以不僅與現代農耕文明出現了脫節的現象。
  • 為何看霧凇一定要到霧凇島,別的地方,就看不到霧凇了嗎?
    但並不是溫度夠低就會有霧凇,很多所謂的「霧凇」其實是落在樹枝上的積雪冰凍而成,長時間並不會融化,而霧凇從形成到消融,一般就幾個小時。霧凇形成的第二個條件是「充足的水汽」,這在冬季低溫的自然界可遇不可求,所以要在自然界裡碰到霧凇還是很靠運氣的。但是在吉林省吉林市,這裡出現霧凇的概率卻很高,霧凇也成為吉林的一種特有現象。
  • 線路推薦|從天堂到白頭——人間第一峰長白山、稀世霧凇島
    【推薦景點】長白山+霧凇島【適宜季節】一年四季,冬季最佳【地點】吉林省【亮點】長白山天池、傳奇霧凇【交通】飛機、火車較為便利長白山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只有真正去了長白山的人才明白這不是誇張手法作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它也是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
  • 吉林霧凇島,中國四大自然奇觀,走進純淨的冰雪世界
    拍照最好的時間是上午八點到十點之間。霧凇島因霧凇多且美麗而得名。這裡樹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掛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江風吹拂銀絲閃爍,景色既野又美。 霧凇俗稱樹掛,為我國四大奇觀之一。有句俗話說「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說的便是霧凇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霧凇島是觀賞和拍攝霧凇的最佳地。尤其在曾通村,素有「賞霧凇,到曾通」的說法。
  • 「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霧凇島日出美到心裡去了
    霧凇島的霧凇也不是天天都有的,就是形成的概率比較大。這次東北之旅只能說,我們是非常幸運的,長白山天池一眼看到邊,來到霧凇島就被告知明天的霧凇大概可以達到四顆星,天,簡直美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霧凇島在吉林市的烏拉街滿族鎮,我們來到了霧凇島已經是天黑了,我們就住在霧凇島邊上,晚上吃的是烏拉滿族火鍋,感受在地文化,金哥還給我們準備了凍梨凍柿子!歡樂的一晚上,唱歌跳舞樣樣來。想著明天看完霧凇各奔東西了,大傢伙回憶著這幾天來的開心快樂不由得多喝了兩杯。
  • 薩滿教與滿族醫學起源
    早在滿族的先世金代女真人時期,就有「疾病無醫藥,尚巫覡」的傳統。在沒有醫藥的條件下,滿族先民只能靠崇信薩滿教來解脫疾病。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薩滿教與滿族早期醫學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 滿族薩滿神諭淺析
    滿族的神諭在諸薩滿教信仰群體中富於典型性、代表性,通過對它的疏理、分析,有助於我們對薩滿教神諭這一重要的普遍現象的理解和研究,同時我們可以充分認識滿族神諭自身的文化價值。毫不誇張地說,滿族神諭是滿族薩滿教文化的百科全書,其內涵廣闊、深遠。
  • 【省內兩日】吉林童軍2020年吉林霧凇·童話秘境兩天一夜研學營
    ☑ 獵鷹文化表演☑ 薩滿舞表演、八旗皇服騎士巡遊☑ 體驗馬拉爬犁☑ 東北大秧歌☑ 滿族服飾體驗☑ 堆雪堡、打雪仗、過雪洞第一站:獵鷹文化表演:鷹是中國北方民族乃至世界很多民   族心中的神鳥,馴化獵鷹是吉林人古老的傳統技藝,其淵源    可追溯至滿族的先民女真人。
  • 【情系薩滿】薩滿信仰是滿族先人的精神食糧
    撰稿:比茄多耳薩滿信仰是一種原始多神信仰,我國北方很多民族原來都有薩滿信仰。
  • 滿族入關後 薩滿太太為何敢驢車直闖紫禁城?
    滿族在入關前信奉薩滿教,該教將宇宙劃分為三層:上天為神靈所居;中間為人類所居;陰間地獄為魔鬼所居。宇宙間的一切都由鬼神主宰,「薩滿」則是人與鬼神交往的中間人,為三界傳遞信息。民間所謂「薩滿者,女巫也」,世人稱之為薩滿太太。  薩滿太太每天子時、午時進宮兩次,進宮時乘坐驢車。驢車由神武門進入紫禁城,守門護軍要站班敬禮。
  • 滿族神話的宗教文化
    滿族神話與滿族世代篤信的薩滿教就存在這樣複雜的關係。而且,在社會及宗教的發展與演進過程中,異族宗教對滿族神話的影響日漸增強,從而形成了滿族神話的多種宗教特徵。一、滿族神話的薩滿教特徵綜觀以上滿族神話與薩滿教間的關係,雖然薩滿教日漸呈現式微狀態,但與神話的關係始終藕斷絲連,特別是滿族神話對宗教神祇及宗教儀式等的闡釋、說明作用越發凸顯,這不僅與宗教思想對人類思維的禁錮逐漸消失有關,而且也與神話強大的適應性密不可分。
  • 薩滿信仰對滿族舞蹈的影響
    薩滿信仰作為滿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該民族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它不僅影響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影響到民族的思想發展。通過現代的滿族舞蹈,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薩滿信仰對舞蹈的影響。        薩滿教起源於原始社會中的自然崇拜以及圖騰崇拜,他們對神靈有著無比的崇敬之情,所以在滿族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薩滿祭司時的動作。比如在表演薩滿跳神舞蹈時,它祭祀的主要人物為薩滿,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系上鈴鐺,穿上神衣,手持大鼓,在莊嚴和神聖的神器聲響中有節奏的進行舞蹈。
  • 滿族薩滿鷹舞的比較研究
    2012年鷹獵習俗由十一個國家聯合申報成功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國是鷹獵文化的發源地,對鷹有著特殊的情感,它不僅是生產生活的重要內容,更是被譽為國際薩滿文化「活化石」的滿族薩滿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況且祭鷹神是滿族薩滿祭祀禮儀的高潮。這些可以從本文對滿族薩滿鷹舞的比較研究中得到詮釋。
  •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文/林海雪原王百川大院,位於東北吉林市北山腳下,是吉林市僅存且保存完好的近代四合院民居。整個建築佔地2400平方米,四周有青磚圍牆。大院為青磚瓦木結構的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左右對稱。門前有左右兩座石獅子,旁邊立著「吉林省文化保護單位」的石碑。朱漆大門緊鄰德勝路,高出路面約50公分,還有活動門檻可供車輛進出。兩邊掛著「吉林市滿族博物館」和「吉林市滿族(薩滿)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子」。